俗稱《新社屋法》的《社會房屋法律制度》,將於明年(2020)8月20日起生效。法律生效後,申請租賃社會房屋屬恆常性機制,任何符合規定的家團或個人,均可透過郵遞、電子方式或其他由房屋局指定的方式,於任何時間向房屋局遞交申請。法律設有過渡規定,正輪候社屋申請的家團沿用舊制度審批,但計算家團收入及資產上限,則以行政長官的最新批示為準。 根據《新社屋法》規定,家團申請須由一名年滿18歲、在澳門特區連續或間斷居留至少七年且為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的家團成員提出。個人申請人須年滿23歲或孤兒年滿18歲、在澳門特區連續或間斷居留至少七年且為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如有合理解釋,行政長官可在特殊情況下,接納已年滿18 歲但未滿23 歲的個人申請人申請。 《新社屋法》旨在協助經濟狀況薄弱的澳門特區居民解決居住問題。法律生效後,社屋申請採取恆常化機制,市民可以隨時提出申請,雖然政府承諾少於四年半可以上樓,但社屋供應量備受關注。最新一期社屋申請確定輪候名單內輪候家團共6,300多戶,但政府可分配、待維修及在建單位合共只有5,200多個,僅能回應最新一期社屋申請的輪候家團,政府未來推行社屋恆常化申請時,需抓緊規劃興建社屋項目,縮短上樓年期,方可切實幫助有需要人士解決住屋問題。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回應議員梁孫旭質詢時表示,保安當局正開展智能識別系統的建設及應用,考慮在「天眼」系統引入人面識別和車牌識別,提升綜合防控體系能力。 議員梁孫旭於今年5月書面質詢當局,如何提升娛樂場及周邊環境治安,以及「天眼」系統如何提升警方應對突發治安事件效率。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回覆質詢表示,按照全澳城市電子監察系統(俗稱「天眼」)項目的整體規劃,警察總局將於2019年聯同有關部門開展智能視頻識別系統的建設及應用,在符合現時法律並取得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同意後,選取部分鏡頭影像作人面識別及車牌識別。同時對目前市場上成熟的智能軟件或產品進行研究,視乎實際需要適時引進,提升保安當局的綜合防控體系能力。 此外,警察總局持續統籌司法警察局與治安警察局開展多次大型警務巡查行動,警方於2018年全年展開了913次打擊行動,截獲「換錢黨」共3,050人,「扒仔」共1,342人,全數立即被依法遣返,並對其中3,168人實施禁止入境一至三年。而在2019年1至6月份,警方共展開了1,636次打擊行動,截獲「換錢黨」共4,039人,「扒仔」共706人,有關打擊措施已對不法活動起到一定阻嚇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聯盟成立儀式暨首屆聯盟科教合作論壇,昨(19)日在澳門大學舉行。逾70名來自大灣區西岸高校領導及政府代表參與,共同見證聯盟的成立。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成立儀式上表示,在參與大灣區建設中,澳門特區堅持「提升自身能力」和「加強區域合作」,成立西岸科教聯盟,將成為促進西岸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聯盟由澳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五邑大學共同發起,共17間大灣區高校參與。聯盟啟動之初,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西岸高校科教合作為主要目標,再逐步有序拓展至聯動科研院所及企業單位,共同提升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水平,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譚俊榮致辭時表示,澳門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不斷加大投入,努力完善高等教育制度,教學和科研水平持續提升,但與東岸的深圳、香港和廣州的科技實力和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相比,澳門還須努力加快發展。他強調,大灣區各城市合作是發展的金鑰匙,聯盟的成立真正抓住了時代發展機遇,定會成為促進西岸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致辭時稱,聯盟的成立是澳大努力抓住大灣區發展時代機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部署、體現大學擔當的舉措。他續稱,希望通過聯盟的平台,集合西岸城市的科教力量,發揮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引擎作用,切實推動澳門、西岸以及整個大灣區的持續發
為加強消防局在松山纜車發生事故時的緊急應變能力及協調溝通,消防局於昨日與市政署聯合舉行松山纜車事故拯救演習,演習後雙方進行檢討會議,表示過程順利,達到預期目的。
位於新口岸區的國際中心於1989 年建成,一共分為13座,屹立於該區中心地帶30年,可惜過往十多年由於大廈管理不善,因此變成「罪惡溫床」,更不時被揭發大廈單位存在非法旅館、非法禁錮、甚至是兇殺案等嚴重罪行,令不少市民、遊客卻步。然而該大廈管理機關代表近日向本報表示,其中多座大廈於近年已成立業主管理委員會,環境得以逐步改善,且荒廢了20多年的平台電梯在修理後亦得以重新啟用,未來會繼續優化大廈內環境,以一洗過往罪案搖籃的形象。 國際中心第三座管理機關主席梁小姐昨日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大廈於2017年成立業主管理委員會,且管委會內成員亦加入不少年輕業主,令管理工作更有效地落實。她又指第三座原本設有一部可通往二樓平台及地下停車場的升降機,但於20多年前已損壞而荒廢多時,令住客造成不便;但近日在管委會統籌下,對電梯進行維修工程,並於昨(19)日重新啟用,使二、三、四座的住客能直接乘坐升降機通往台平,為居民提供了更多休憩空間。梁小姐指,升降機的維修費用為33萬元,相關費用由上述三座業主攤分。 梁小姐續稱,在業主會成立以後亦有積極向治安警進行舉報,打擊大廈的非法旅館,而近年相關罪案明顯減少,住客間關係亦更為融洽,大廈內衞生環境得以改善;她又指業主會未來亦會繼續完善大廈各項設施,包括更換老化渠道以及改善大廈外牆等,並會向房屋局申請《樓宇維修資助計劃》作相關的保養維修費用,令大廈各業主能安居樂業。
為進一步推動本澳城市清潔的宣傳教育工作,深化學生對本澳環境衛生設施及法規的認知,市政署於2018至2019學年,與本澳各中小學校合作開展「澳門城市清潔運動之學校宣傳推廣活動」,共51所學校近26,000名學生參與,舉辦活動共107場,內容主要是按照學生的年齡、興趣和理解能力,圍繞城市清潔、預防鼠患及登革熱、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等主題設計不同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透過主題講座、互動遊戲、工作坊、展覽及親身體驗等不同形式進行,並根據各校不同的需求,再配合學校現有課程、課餘活動及資源等作出安排及調整,以最合適的方案和模式進行,務求令參與的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下學習到相關知識。 期學生了解環境衛生重要此外,為使學生能夠深入認知個人及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市政署於2018至2019學年的「學校宣傳推廣活動」中,特別為本澳高小學生安排「清潔環保體驗營」,以望廈山環境資訊中心作為活動場地,利用中心內設置的一系列硬件設施,如大型展覽室、互動遊戲室、多功能室和視聽影音室等,由具經驗之導師引領學生透過工作坊、話劇、互動遊戲、問答環節、小組分享討論及參觀多個主題互動教學模型等,讓學生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和體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市政署為了把保持環境衛生及珍惜資源的意識從小植根在學生內心,將繼續邀請本澳各學校合作舉辦2019至2020學年的「澳門城市清潔運動之學校宣傳推廣活動」,詳情及報名表格可於市政署環境資訊網https://www.iam.gov.mo/macaohygiene下載,或致電市政署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 查詢。
如果世上有甚麼事情比收到女生的「好人卡」更悲慘,那應該就是買了幾萬元「點數卡」,卻連「女神」的面都見不到。 今年夏天,眾多熱血男兒前仆後繼栽在「點數卡」換「性服務」的陷阱裡。本澳日前又有兩名20多歲青年「中招」,他們在網上認識「神秘女網友」後,以為可以一親芳澤,便依照指示同日內購買多張點數卡,兩人一日之內合共購買86,500元點數卡,結果除了空空的銀包與家人的怒火之外,當然是甚麼都沒得到。
近期頻頻發生香港旅客走私智能手機事件,拱北海關昨(19)日通報,分別於本月10日及14日在橫琴口岸查獲兩宗香港旅客走私手機案,共查獲121台蘋果手機及多條電源線。 第一宗案件發生於10日凌晨2時,一名身形與走動都很可疑的男性旅客引起海關官員注意,攔查後發現其腹部綁藏蘋果手機27部,左右大腿分別綁藏蘋果手機14部,合計走私55部。14日凌晨1 時50分,關員又發現一名衣著寬鬆的女性旅客經橫琴口岸旅檢大廳無申報通道入境,被關員截查時企圖逃跑,結果被發現其腰部綁藏蘋果手機66部,電源線20條。 拱北海關表示,近期珠海各口岸發現多宗香港水客走私手機案件,拱北海關將加大檢查力度,並提醒通關旅客以人身藏匿等手法逃避海關監管是構成走私行為,海關將依法追究責任。
去年10月,一名內地男子來澳旅遊,在路氹某賭場耍樂,期間結識三名內地「換錢黨」,雙方約定男事主以人民幣12萬2,000元兌換港幣13萬元,結果三名換錢黨交易時竟出蠱惑,聲稱拿出港幣13萬元現鈔,結果實際上只有底面是真鈔,中間夾雜大量練功券,男事主一時不查,在網上轉賬12萬2,000元到指定賬戶,三人收到款項後隨即逃離現場。察覺受騙的男事主只能報警求助。 司警接報調查後鎖定作案人士身份,於本月16日中午,其中一名疑犯姚某經關閘再次入境本澳時將他拘捕,但他否認犯案及拒絕交代案情。司警正追查贓款及兩名在逃同黨的下落。
本月14日,拱北海關聯合寧波海關,在寧波北侖港出口貨運渠道查獲由寧波某公司帶有「AKT 」標識的12.7萬個節能燈具,證實為侵犯海關總署備案的「AKT 」商標權貨物,總值人民幣57 萬元。 據了解,拱北海關今年年初接獲某燈飾企業求助,稱在尼日利亞出現大批侵犯其商標的節能燈飾,希望海關能在出口環節進行查截。其後拱北海關指導該企業收集有關線索及證據,同時對案件持續跟進。 直至本月初,該企業將所知悉的侵權貨品會經寧波港口出口的消息通報拱北海關。接獲線報後,拱北海關在評估風險後,隨即聯合寧波海關在口岸展開布防。 在8月12日,寧波海關在北侖港截獲12.7萬個節能燈具,總值57萬元人民幣。而海關證實,該批燈具與報案企業於海關總署備案的「AKT 」標識相同,目前已扣留涉嫌侵權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