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屋法》明年今日生效

社屋申請設恆常性機制

俗稱《新社屋法》的《社會房屋法律制度》,將於明年(2020)8月20日起生效。法律生效後,申請租賃社會房屋屬恆常性機制,任何符合規定的家團或個人,均可透過郵遞、電子方式或其他由房屋局指定的方式,於任何時間向房屋局遞交申請。法律設有過渡規定,正輪候社屋申請的家團沿用舊制度審批,但計算家團收入及資產上限,則以行政長官的最新批示為準。 根據《新社屋法》規定,家團申請須由一名年滿18歲、在澳門特區連續或間斷居留至少七年且為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的家團成員提出。個人申請人須年滿23歲或孤兒年滿18歲、在澳門特區連續或間斷居留至少七年且為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如有合理解釋,行政長官可在特殊情況下,接納已年滿18 歲但未滿23 歲的個人申請人申請。 《新社屋法》旨在協助經濟狀況薄弱的澳門特區居民解決居住問題。法律生效後,社屋申請採取恆常化機制,市民可以隨時提出申請,雖然政府承諾少於四年半可以上樓,但社屋供應量備受關注。最新一期社屋申請確定輪候名單內輪候家團共6,300多戶,但政府可分配、待維修及在建單位合共只有5,200多個,僅能回應最新一期社屋申請的輪候家團,政府未來推行社屋恆常化申請時,需抓緊規劃興建社屋項目,縮短上樓年期,方可切實幫助有需要人士解決住屋問題。

20/08/2019
53884

大灣區西岸科教聯盟成立

譚司:合作是發展的金鑰匙

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聯盟成立儀式暨首屆聯盟科教合作論壇,昨(19)日在澳門大學舉行。逾70名來自大灣區西岸高校領導及政府代表參與,共同見證聯盟的成立。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成立儀式上表示,在參與大灣區建設中,澳門特區堅持「提升自身能力」和「加強區域合作」,成立西岸科教聯盟,將成為促進西岸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聯盟由澳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五邑大學共同發起,共17間大灣區高校參與。聯盟啟動之初,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西岸高校科教合作為主要目標,再逐步有序拓展至聯動科研院所及企業單位,共同提升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水平,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譚俊榮致辭時表示,澳門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不斷加大投入,努力完善高等教育制度,教學和科研水平持續提升,但與東岸的深圳、香港和廣州的科技實力和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相比,澳門還須努力加快發展。他強調,大灣區各城市合作是發展的金鑰匙,聯盟的成立真正抓住了時代發展機遇,定會成為促進西岸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致辭時稱,聯盟的成立是澳大努力抓住大灣區發展時代機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部署、體現大學擔當的舉措。他續稱,希望通過聯盟的平台,集合西岸城市的科教力量,發揮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引擎作用,切實推動澳門、西岸以及整個大灣區的持續發

20/08/2019
11178

國際中心成立業主會

大廈環境大為改善

位於新口岸區的國際中心於1989 年建成,一共分為13座,屹立於該區中心地帶30年,可惜過往十多年由於大廈管理不善,因此變成「罪惡溫床」,更不時被揭發大廈單位存在非法旅館、非法禁錮、甚至是兇殺案等嚴重罪行,令不少市民、遊客卻步。然而該大廈管理機關代表近日向本報表示,其中多座大廈於近年已成立業主管理委員會,環境得以逐步改善,且荒廢了20多年的平台電梯在修理後亦得以重新啟用,未來會繼續優化大廈內環境,以一洗過往罪案搖籃的形象。 國際中心第三座管理機關主席梁小姐昨日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大廈於2017年成立業主管理委員會,且管委會內成員亦加入不少年輕業主,令管理工作更有效地落實。她又指第三座原本設有一部可通往二樓平台及地下停車場的升降機,但於20多年前已損壞而荒廢多時,令住客造成不便;但近日在管委會統籌下,對電梯進行維修工程,並於昨(19)日重新啟用,使二、三、四座的住客能直接乘坐升降機通往台平,為居民提供了更多休憩空間。梁小姐指,升降機的維修費用為33萬元,相關費用由上述三座業主攤分。 梁小姐續稱,在業主會成立以後亦有積極向治安警進行舉報,打擊大廈的非法旅館,而近年相關罪案明顯減少,住客間關係亦更為融洽,大廈內衞生環境得以改善;她又指業主會未來亦會繼續完善大廈各項設施,包括更換老化渠道以及改善大廈外牆等,並會向房屋局申請《樓宇維修資助計劃》作相關的保養維修費用,令大廈各業主能安居樂業。

20/08/2019
45144

市政署校園推廣城市清潔

近26,000學生參與

為進一步推動本澳城市清潔的宣傳教育工作,深化學生對本澳環境衛生設施及法規的認知,市政署於2018至2019學年,與本澳各中小學校合作開展「澳門城市清潔運動之學校宣傳推廣活動」,共51所學校近26,000名學生參與,舉辦活動共107場,內容主要是按照學生的年齡、興趣和理解能力,圍繞城市清潔、預防鼠患及登革熱、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等主題設計不同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透過主題講座、互動遊戲、工作坊、展覽及親身體驗等不同形式進行,並根據各校不同的需求,再配合學校現有課程、課餘活動及資源等作出安排及調整,以最合適的方案和模式進行,務求令參與的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下學習到相關知識。 期學生了解環境衛生重要此外,為使學生能夠深入認知個人及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市政署於2018至2019學年的「學校宣傳推廣活動」中,特別為本澳高小學生安排「清潔環保體驗營」,以望廈山環境資訊中心作為活動場地,利用中心內設置的一系列硬件設施,如大型展覽室、互動遊戲室、多功能室和視聽影音室等,由具經驗之導師引領學生透過工作坊、話劇、互動遊戲、問答環節、小組分享討論及參觀多個主題互動教學模型等,讓學生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和體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市政署為了把保持環境衛生及珍惜資源的意識從小植根在學生內心,將繼續邀請本澳各學校合作舉辦2019至2020學年的「澳門城市清潔運動之學校宣傳推廣活動」,詳情及報名表格可於市政署環境資訊網https://www.iam.gov.mo/macaohygiene下載,或致電市政署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 查詢。

20/08/2019
1105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