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昨日公布的上年度工作報告行政申訴個案中,批評土地工務運輸局(下稱「工務局」)在處理一宗違法工程時,為要求清拆僭建物或向公路局申請將違法工程合法化做法損害法律尊嚴,而且會變相鼓勵更多違法情況的發生。 報告稱,路環一別墅區內一幢獨立屋有違法工程,工務局2016年6月收到投訴後派員勘察,發現獨立屋被竹棚和帆布包圍,在未有施工准照情況下進行改建和僭建工程,涉嫌違反《都市建築總章程》規定,所以張貼禁止施工令,並在獨立屋四周圍上封條。 雖然已貼上禁止施工令,但有關工程仍在進行,有人質疑處理成效不彰,要求廉署介入調查。廉署調查期間多次去函工務局查詢個案的處理情況,局方回覆都只表示已將個案列為優先類別,但未有任何實質行動。 之後,廉署派員到涉案獨立屋勘察,發現獨立屋外牆完成翻新,僭建的四層建築物已經建成。去年11月,廉署去函工務局要求解釋,局方表示會通知違法者清拆僭建物及恢復原狀,或者向局方申請將有關違法工程合法化。 廉署認為,雖然違法工程數量眾多且在處理時會遇到「入屋難」等問題,但是工務局應在工程期間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不是等到工程完成後才通知違法者清拆僭建物,更不應接受違法工程合法化的申請,否則不僅會損害法律尊嚴,而且會變相鼓勵更多違法情況的發生。 對於工務局容許違法工程合法化申請,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出席立法會小組會議後受訪回應稱,向工務局了解個案具體細節當中,理論上有些工程完工後可合法化申請,但亦有些不可能合法化,例如家中的工程為方便趕快裝修,來不及申請,可日後申請合法化。 工務局局長李燦烽昨日回應廉署報告則表示,現時已找出相應的案件作出檢視,發現確實是當局工作做得不足,該個案仍未完結,局方將會一跟到底。他又稱,未來將會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工作。此外,對於違法工程方面,未來在《都市建築總章程》草案中,將建議加重罰則,例如不執行禁止施工令,將歸為「加重違令罪。」
立法會昨(27)日舉行全體會議,議員高天賜口頭質詢關注問責制度,多名議員關注廉政公署昨日公布的《2018 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指現時公共體系存在問題,認為行政公職局應做好制度建設,挽回市民信心。 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回應表示,為進一步完善現行問責制度,去年度《施政方針》提出檢討官員問責制,規範行政、政治、法律、道德四大問責規定,健全問責配套制度。按照有關施政要求,政府成立了工作小組,全面檢討領導及主管人員的一般義務及特別義務、職責、紀律制度,以及退休福利制度等,尤其是社會關注的如何平衡官員問責與退休福利問題,以及各相關制度或有的不一致情況。有關工作已完成並已向上級呈交報告。 另外,今年將根據檢討結果完善建議,首先修訂行政責任方面所涉及的紀律制度及退休與離職制度,在進行諮詢後啟動相關的修法工作,以完善領導及主管人員行政問責的相關規範,使有關制度得以公平和有效地實施,避免違紀的公務人員藉離職或退休規避或減輕處分。 高炳坤稱,行政當局一直通過不同培訓解釋公務人員有關的行政責任,未來將會加強公職人員違反責任上所需承擔的刑事及民事責任,冀助公職人員更加清晰自己的責任。
一經濟房屋大廈的住戶向廉署投訴,指房屋局在分層所有人大會上投票贊成管理公司增加管理費,認為有關的處理不當,要求廉署介入調查。 經廉署調查,房屋局在該經濟房屋大廈擁有366個回報單位,所以在召開分層所有人大會時, 局方均委派代表出席會議及投票。2015年年底,大廈管理公司向房屋局提交方案,建議將每個單位的管理費由澳門幣240元調升至316元。由於管理費的加幅與工資上漲幅度相若,所以房局屋同意有關方案。但管理公司隨後的公告載明, 2016年元旦起,大廈的管理費調整為每個單位326元,多出來的十元是天線費。 廉署經調查發現,2016年前大廈住戶每月支付的管理費是230元,並非管理公司聲稱的240元;此外,之前230元的管理費中已經包含了十元的天線費,因此按照工資上漲的比例計算, 調升後的管理費理應是306元,而不是326元,大廈業主每戶每月多付了20元的管理費。此外,廉署還發現另外兩幢經濟房屋大廈管理費的調整存在同樣的問題,三幢大廈共有4,416個單位,截止至2018年年底,涉及的不合理收費約為317萬元。 廉署認為,房屋局不應在之前每月繳納管理費的數額及包含的服務都未弄清楚便接受管理公司加價的理據和建議,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公帑的合理使用,而且影響到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房屋局接納廉署的意見,並著手處理三幢大廈管理費的不合理加幅的問題。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就事件回應記者查詢時表示,會檢視房屋局同意經屋管理公司不合理加管理費個案中,有否涉及紀律責任問題。
本報昨(27)日報道路環石排灣經屋業興大廈旁一個地盤,閒置六年無人理,地盤內一個深逾五層樓如大型游泳池般大坑積滿污水,孳生無數蚊蟲,業興大廈居民向本報投訴衛生問題更為嚴峻,希望政府正視。負責跟進該地盤的工程師蕭東文昨日向本報回應稱,土地承批人一直有為大坑24小時泵水、定期除草及清潔等工作,但有時候由於暴雨過後雨量太大,加上地處山體流水容易進入,以及電錶負荷有限等問題,令泵水未如理想。 他又指,為免對住戶造成滋擾,大坑在業興大廈落成前已完成開石,然而2013年政府修改《土地法》後,政府宣告批地失效,工程全面停頓,現在連增加電錶都做不到,故目前能做的不多,只能加緊清理積水及除草,再多的事情需要政府發出准照才可執行。 在昨日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議員鄭安庭出示昨日本報報道經屋業興大廈旁一個地盤閒置成「養蚊池」,是因為政府批則慢,導致發展商趕不及在政府收地前完成建設。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否認是批則慢的原因,強調現時70幾幅失效土地全部都有經過他雙手,大部分被宣告失效的原因與批則慢沒有關係。 工務局局長李燦烽則稱,對於批則問題,「大家都想快啲」,政府過去亦想過很多辦法去解決,但他指出,近年收到的入則申請確是不斷增加,由2016年的7,800份,到2017 年的8,000份,再到2018 年增至9,300 份,指「政府都係咁做」。
為改善內港一帶水患, 市政署展開在內港北興建雨水泵房,昨(27)日在政府綜合服務大樓舉行工程及交通安排發布會,由下周六(4月6日)上午10時起,巴素打爾古街工程開展,屆時新馬路往沙欄仔街的一段巴素打爾古街將有限度通車,十六浦巴士站屆時暫停使用,25 條巴士線受影響。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27)日首次與政府代表細則性審議《修改經濟房屋法》法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列席會議。委員會主席何潤生會後表示,一常會早前已進行探討,並列成問題清單交予政府回應,其中較具爭議的調整申請者年齡及經屋評分排序等,逾兩小時會議雙方未能達成共識,一常會認為提案人的回應理據不足,將繼續討論有關問題。 何潤生稱,政府提議將經屋申請年齡由18歲提高至25歲;然而一常會認為市民18歲已是成年人,成年人可享有多項法律權利並要承擔法律責任,當中亦有成家立室的需要,加上2013年成功申請經屋的18至25歲人士只佔0.05%,亦達不到有限資源合理利用目的,希望政府再作深入研究及考慮。 會後一常會主席何潤生表示,政府和一常會未能夠就法案內容達成任何共識,而對於政府提議,將經屋申請年齡由18歲提高至25歲,一常會一致認為政府的理由嚴重缺乏說服力,仍需繼續討論。
立法會昨(27)日舉行全體會議。議員梁安琪口頭質詢政府,隨著國家對中醫藥業發展的需求越大,澳門中醫藥業要如何跟上發展,以及培養中醫藥人才。 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董事長呂紅回應,大健康產業是園區重點發展的內容之一,當中重點開發的以養生保健示範、中醫藥文化展示、健康旅遊等為主的瑞蓮莊(橫琴)度假主題酒店、中醫藥科技創意博物館等示範項目以及主題文化街(暫名)、主題醫療區等配套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建設,2019年將會有不同程度的呈現,部分專案力爭達到試運營狀態。 呂紅又表示,產業園每年舉辦招聘會,今年招聘情況較好,共有91名面試者,28人進入第二輪面試,其中有十人是澳門人,她指有部分人未必達到招聘條件,但根據他們的態度、學歷等,產業園願意讓他們以管培生的身份,給予一年的觀察期;而產業園現有的11名澳門員工之中,超過一半都是以該模式成為了正式員工。另外橫琴政府亦積極設法縮短澳、橫兩地交通距離,包括提供專車,藉此吸引更多澳門人到產業園學習和工作。
由教青局和體育局主辦的2019暑期活動今年將首次實施網上報名,登記期為4月30日上午10時至5月12日晚上10時,本年約有50,000多個活動名額。而為使報名者了解網上登記方法,兩局將於4月期間舉辦多場暑期活動網上報名講解會。 兩局昨(27)日下午在教青局仲尼堂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有關網上報名的安排,並介紹了一系列的宣傳工作。教青局副局長龔志明表示,在系統軟件相應成熟,電子支付工具逐漸普及的條件下,今年的暑期活動將首年實施全面網上報名,市民毋須如以往親臨排隊遞交報名表,報名者可在網上完成登記、抽籤、報名和付款的報名流程,並在登記期內透過暑期活動網頁完成登記,再按中籤時間起登入網頁網上報名,最後以電子支付工具付款即完成報名。至於會否擔心首次使用網上報名會造成「網絡塞車」?龔志明稱,系統通過壓力測試,亦設定系統控制每小時僅供1,200人報名。 2019暑期活動參加對象為四至25歲兒童及青少年,登記期為4月30日上午10時至5月12日晚上10時,並於5月17日早上10時公布抽籤結果,中籤者可根據結果分別在5月20日早上10時至5月25日晚上10時報名。有意報名市民可由4月30日起到暑期活動網頁www.summeractivity.gov.mo進行登記。
在昨(27)日舉行的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議員宋碧琪和李振宇關注勞動權益問題,包括非全職工作制度的立法進展;其中李振宇要求政府取消《勞動關係法》中仍保留僱主可「不以合理理由解除合同」的條文,保障僱員就業權益;又追問當局是否無意就無理解僱賠償的月薪上限金額調整作出最終決定。另外,多位議員批評政府就多項勞動關係權益法律的修法一拖再拖。 列席的勞工局代表無正面回應取消上述條文的問題。勞工局副局長吳惠嫻表示,當局已完成修改《勞動關係法》文本,正與法務部門交換技術意見,並爭取將法案提至立法會審議。至於非全職工作制度方面,政府因應社會對此仍有不同意見,交由社協再作討論。勞工局局長黃志雄則表示,勞資雙方在社協會議上意見不同是在所難免,政府會積極縮窄雙方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