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環保施政方針,行政會完成討論《發電廠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行政法規草案,建議訂定發電廠空氣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氦氧化物及顆粒物的排放標準。如違反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科澳門幣20萬元至40萬元罰款。 草案建議自公布後滿一年起生效。
橫琴大昌行物流中心作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向橫琴新區管委會首批推薦項目之一,於昨(27)日舉行開幕儀式,成為粵澳合作產業園首個落成項目,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等主禮開幕式。 物流中心項目佔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4,000平方米,投資總額約2.5億元人民幣,配置負18至負25攝氏度及負40攝氏度超低溫冷庫,將涵蓋包括常溫、恆溫、冷凍倉儲及無縫冷凍鏈物流運輸、食品加工、配送等服務。
約100名黑沙環爛尾樓盤「海一居」小業主,因未作物業分層登記,不符合購買「置換房」資格,其中十多人昨(27)日下午在議員鄭安庭協助下舉行記者會,希望政府提供折衷措施,讓小業主重新登記,助小業主申請購買「置換房」。 俗稱《樓花法》的《承諾轉讓在建樓宇的法律制度》2013年6月1日生效,《樓花法》規定買賣合同公證認定後30天內,須申請樓花的物業登記,逾期是罰三倍的物業登記手續費。有小業主稱,在原「海一居」土地批給失效後去做物業登記,但因土地批給無效,無法補辦物業登記。 鄭安庭稱,政府在審議《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法律制度》及意見書中,亦沒有就該情況進行討論。他認為政府應要保障業主居住權、解決居住問題,希望政府有折衷措施,幫助小業主有資格申請購買「置換房」。有小業主形容政府將他們「踢出局」,認為政府應用最大善意作考慮,讓相關小業主補辦登記手續。 符合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法律制度條件的原「海一居」樓花及二手樓花買家在8月16日前,可向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購買興建於黑沙環新填海區「P 」地段的「置換房」,逾期未申請者將喪失購買資格。
澳門即將踏入颱風季,颱風吹襲期間,低窪地區將有機會出現水浸,澳電表示,將根據氣象局對風暴潮的分級指引及實際水浸情況,主動對嚴重水浸區域實施暫停供電措施,有關措施的通報機制將按五個階段進行發布。 為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澳電昨天(27日)舉辦「為颱風季節作好準備」傳媒簡報會,分享澳電針對颱風的改善工作。澳電表示,吸取過去兩次超強颱風吹襲本澳的經驗,持續加強涉及對澳輸電網絡的防災抗災能力建設,當中包括將500千伏主網電源由兩個增至三個,逐步將220千伏架空電線改為全地下電纜輸電通道,興建連接廣東電網第三條220千伏輸電通道,保障對澳輸電。 大廈電力設施要升高在長期完善供電措施方面,澳電表示,去年9月完成「低窪地區新建築物電力裝置的技術規範」,新建樓宇的電力設備必須安裝在政府規定的防浸高度4.21米平均海平面以上;現有樓宇方面,大廈內的用戶共用電力設施屬業主共同擁有,業主應聘請有經驗的電業承辦商進行升高。 針對低窪地區有機會因風暴潮出現嚴重水浸,澳電稱,將按水浸情況主動於部分低窪地區暫停供電。有關的水浸停電情況將按五個階段進行通報,第一階段為「預警」,即根據氣象局發出的風暴潮預警,發出有機會實施暫停供電地區的範圍預警,提醒市民作好準備;第二階段為「警示」,按實際水位情況,對受水浸影響的市民發出短時間內實施暫停供電警示;第三階段為「暫停供電」,實施後澳電會發出相關通知;第四階段為「開始復電」,水退後澳電會即時派出搶修隊伍搶修,為居民復電;最後一個階段則為「完成復電」。澳電表示,有關暫停供電措施和復電安排,會透過澳電微信、Facebook專頁及網站向公眾發布。
澳門反洗錢師專業協會舉辦首屆「加強反洗錢、反金融犯罪實用工具和技巧」研討會,邀請來自海外的專家學者和監管機構從業人員,與澳門博監局及博彩業者交流,活動於昨(27)日上午假美獅美高梅宴會廳舉行。 博彩監察協調局局長陳達夫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已對博企及博彩中介人的「進入」設下嚴謹的法律框架及資格審查程式。 博監局早於2007年起就採用「風險為本」模式對行業進行監管,為博彩業界制定專門行業準則,亦定期進行審查,確保業界遵守反洗錢或反恐融資的各項要求。他提到,由於特區反洗錢工作不限於博彩業,故博監局會持續與本地政府部門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尤其是金融情報辦公室,司法警察局等執法部門。 澳門反洗錢師專業協會會長劉澤光表示,本澳六間博企和金融業界等均積極參與及支援反洗錢工作,但風險相對較高的博彩中介人的反洗錢意識仍有待加強。他建議當局加強刑偵手段或方法,提高相關罪責入罪率,並強化反洗錢法律宣傳及教育,做好反洗錢工作。
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研究小組昨(27)日舉行「2018粵港澳大灣區澳門居民參與意願調查及網絡意見調查結果發布會」。調查報告指出年輕人、大專或以上學歷人士會更願意到大灣區城市工作或生活;而大部分55歲或以上人士均不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養老。 研究小組去年12月透過電話調查方式,訪問對象為15歲或以上的澳門居民,共錄取557份有效個案,調查研究顯示,有62.1%受訪澳門居民表示不願意到內地城市工作或生活,而香港地區則更有77%受訪者不願前往,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較不合適、文化觀念存在差異、生活成本不低、沒有親屬及人脈關係等。 澳大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稱,如澳門居民到大灣區城市旅遊較頻繁、或有親朋戚友於大灣區生活的人士,相對上是更願意到大灣區發展。
由澳門中聯辦台務部組織的「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廣東參訪團」昨(27)日轉往深圳,一行人在參訪團顧問、中聯辦台務部副部長羅英春,以及團長、《澳門日報》助理總編輯李永順的帶領下,前往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展示交易中心(CEEC)、大運軟件小鎮考察。已有500多間企業入駐大運軟件小鎮,目前惟獨沒 有澳門企業進駐。項目經理謝恆表示,隨著各項交通建設陸續完成,未來交通會更加方便,小鎮非常歡迎澳人澳企入駐。
再有香港青年來澳販毒被捕,一名18歲男子懷疑因財困受僱香港毒品集團, 本月23日入境後,前晚(26日)在北區黑沙環附近出貨時,被司警人贓並獲當場拘捕,司警同時起出市值20,000元的毒品可卡因。 案中被捕香港男青年姓李,18歲,報稱職業搬運工人,昨日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李某承認因為經濟困難,故受僱香港販毒集團來澳販毒,每出售一小包可獲70港元報酬。司警同時發現李某於本月23日入境,販毒數天相信已出售不少於60 克毒品。(劉凱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