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建議澳門效仿意大利威尼斯等地徵收旅遊稅,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25)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受訪表示,當局現時正在進行比較分析,研究旅遊稅是否適合澳門,是否能達到預期目的。又強調徵稅與否,並非單單是旅遊局的考量,需要多方綜合分析,現時沒有相關時間表。 旅遊稅非為減少客流文綺華指,比較分析將會關注世界各地徵收旅遊稅的宗旨以及成效,包括威尼斯和日本等地。對於有意見指旅遊稅有助減低人流擁堵問題,文綺華指出,其他地方收取此類型費用時,最主要出發點並不是減低人流,而是將款項用於城市建設和優化工作。文綺華表示,分析完成後將會交由相關政府部門作考量。 此外,對於有導遊團體反映本澳無牌導遊帶團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文綺華表示當局一直有進行相關巡查,至今未有起訴任何個案。 文綺華強調,具體搜證十分重要,不能純粹因為有關人士穿著同樣服裝、集體乘搭交通工具,就等同從事非法導遊,主觀判斷難以構成起訴。文綺華又指,隨著網路資訊發達、旅客出遊方式改變,世界範圍內都出現團隊旅遊逐漸減少的情況,相信旅遊業界需要思考如何轉變。 (陳駿騏攝)
旅遊局與美高梅昨(25)日合辦「共建無障礙環境,與殘疾人士溝通」專題講座,希望協助提升旅遊從業員對殘障或特殊需要人士的認知,優化無障礙旅遊服務。雙方又合作推出公益手語網上學習課程,包括手語基礎知識及日常對話,方便旅遊業界在工作中與聽障人士溝通。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致辭表示,希望講座可以令旅遊業界學習如何與殘障人士溝通、了解不同人士需要。文綺華指出,特區政府致力共建無障礙社會環境,今次推出網上手語學習課程,希望營造溝通無障礙的職場環境和旅遊體驗。 本次講座邀請到香港復康會、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香港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香港失明人士協進會,以及澳門扶康會等多個團體代表作演講。主講嘉賓之一的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高級就業主任李素心表示,希望有更多僱主可以給予機會讓聽障人士嘗試不同工作崗位,讓他們發揮所長回饋社會。 另外,該會副總幹事楊冰梅指出,香港政府著力打造無障礙環境,亦會協助聽障人士尋找就業機會,她希望向澳門社會傳達與聽障人士交流上的技巧,包括對話方式、輔助設備等方面,讓聽障人士可以與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
立法會公共行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昨(25)日召開會議,簽署跟進政府協助解決滲漏水問題報告書,建議政府仿傚「禁止提供非法住宿」法律,賦予處理滲漏水的行政部門權限,可向法院申請司法命令狀,進入滲漏水源頭的住宅單位,加快滲漏水個案處理。
特區政府已完成不多於200 部八年期限之經營的士客運業務特別准照(特別的士)審標工作,交通事務局昨(25)日公布,由「澳門電召的士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投得,首批100 部特別的士預計最快今年第四季投入服務。 繼2016年政府以公開競投方式批給100部八年期限之特別的士准照後,政府去年再以同樣方式開投不多於200 部八年期限特別的士准照,五間公司遞交投標書並獲得接納,提出的三項服務費分別是電召費介乎零至一元、預約費及失約費均不設收費。 交通事務局稱,審標委員會根據營運管理及服務計劃、電召費、預約費、失約費及管理經驗五方面指標對投標書作出評審。經綜合評分,最終由「澳門電召的士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獲得批給,其提出之投標書不收取電召費、預約費及失約費。 按照規定,「澳門電召的士」須在合同訂定的營運起始日起經營特別的士客運業務,因應環保政策及載客量限制,須使用載客量為六名或以上乘客的油電混合或環保能源發動的輕型汽車,並分別提供不少於五部無障礙的士及不少於十部大型的士,以回應出行訴求;此外須主動提出引入十部機動的士,該類型的士最少有一個乘客座位可電動外移下降,以便利行動不便乘客使用。 余健龍:電召的士需求旺盛新一批特別的士今年第四季投入服務後將不收取電召費、預約費及失約費,但原有一批仍照舊收取,澳門電召的士公司總經理余健龍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即使未來新增特別的士不收取電召費、預約費及失約費,亦不擔心會令到原有100 部特別的士無人問津,皆因現時市場對電召的士需求旺盛、不時出現「冇車叫」情況,就算有新車入場都依然是處於飽和狀態,相信乘客對原有的五元電召費不會太敏感。 至於為何新增的200 特別的士會免收上述費用,余健龍指因今次電召的士牌照投標競爭激烈,投標公司均以此項條件來提高競爭力。 余健龍稱,情況顯示業界覺得200 部電的經營是有利可圖、至少能夠收支平衡,因此他對未來營運具有信心。
去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引起轟動的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前日至昨日(23、24日)訪問澳門,吸引兩岸四地大批媒體追蹤報道。 韓國瑜昨日結束訪澳行程轉往深圳,他在搭船離開前接受傳媒訪問,指此次訪澳獲益良多,澳門朋友都十分熱情,也希望將來有更多人到高雄觀光。他不忘推廣高雄醫療觀光元年的活動,指高雄重症醫療觀光發展先進,希望澳門居民除在香港、廣州就醫外,也將高雄入作為澳門居民醫療保健的延伸點。
衛生局昨(24)日再收到三例麻疹病例報告,令今年至今麻疹病例累積至19例,新增三名患者中,其中兩名患者是鏡湖醫院實習醫生,均為男性澳門居民,分別為25及26歲,本月7日病房值夜班期間,曾到早前一例麻疹輸入病例的住院病區工作,另一名患者30歲男性本澳居民,是澳門威尼斯人酒店度假村員工,感染源頭正調查中。三名患者現於衛生局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進行隔離治療。 今年至今,澳門已錄得七宗輸入和11宗輸入相關病例,餘一宗待調查。
由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舉辦的「2019健康促進系列活動」昨日開幕。協會表示,今年的健康大使課程共招募150名學生「健康大使」,課程延續去年,升級成「青春住了誰2.0 」,課程中會著重理論與實踐並行,教導學生正確的健康知識和理論,透過參觀交流了解本澳的醫療設施,最後學員將到學校及社區進行服務學習計劃,將所學知識推廣出去。 協會理事長楊文遠表示,舉辦「健康促進系列活動」至今已有16年,所培訓出的「健康大使」已經超過8,000多人,當中有不少學生「健康大使」經過培訓課程後,對醫療行業產生興趣,進而投身醫療行業。 協會昨日下午假澳門新青協活動中心為「2019健康促進系列活動」舉行開幕式。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廳廳長江毅、社會工作局預防藥物濫用處處長鄧雪儀、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石崇榮等嘉賓出席。
針對本澳近期出現數宗校園欺凌事件,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廳廳長江毅昨日表示,當局除了於去年成立特別部門,與學校加強預防欺凌外,今年還會加大力度資助學校的學生輔導員,提高他們的福利和待遇,希望逐步使團隊更加穩定,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同時教導學生明白甚麼是欺凌行為,一旦遇到欺凌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江毅昨日在出席「2019健康促進系列活動」後接受訪問。他表示,欺凌行為是有持續性,政府社區家庭學校需一同努力解決問題,局方在過去一段時間亦有到校工作,與學生輔導員、學校德育小組、學校危機管理小組共組會議,商討如何更有效處理校園欺凌問題。 江毅又稱,學校的學生輔導員包括駐校社工和心理輔導員,現時全澳大約有250人,以本澳共有約 80,000名學生,比例為一比300多人而言,對比鄰近地區算是不錯,而局方未來還會逐年增加人手。
市政署昨(24日)舉行「第38屆澳門綠化周大步行及植樹活動」,組織多個團體及中央駐澳機構代表,吸引逾1,200名市民參與。隊伍由氹仔大潭山眺望台起步,途經樹苗植樹區,全長約3,000米,而此行最重要目的,是藉植樹補充過去兩年被強颱風吹毀的山林樹木,盡可能還原大自然本色。 活動於上午10點舉行。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表示,過去兩年,澳門受到強颱風吹襲,多個山林受到嚴重破壞,大潭山亦是其中之一。為此,當局將會種植超過1,000株樹苗樹木,藉此為山林增添色彩,同時亦可加深市民對自然保育的了解。儀式上,戴祖義亦代表《大熊貓基金》 接受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的支票捐贈,支持市政署舉辦步行及植樹活動。 儀式啟動後,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外交部駐澳門特區特派員沈蓓莉、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員徐良才、澳門中聯辦秘書長王新東等嘉賓一行上山觀察,途經植樹區與市民共同植樹及澆水。 不少家長特意攜同子女共同參與,首次參與的譚先生認為活動別具意義,可讓小朋友多接觸、了解大自然,但指出現時居所附近綠化情況仍不足夠,建議當局可作整體籌劃,構建社區綠化環境。 是次植樹種類為楓香、假萍婆、山杜英、海南紅豆、紅錐、白桂木等。
政府早前公布澳博及美高梅兩間博企的賭牌獲延期,以統一六間博企重新競投賭牌的時間。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24)日邀請一眾嘉賓討論相關議題。博彩中介人協會會長郭志忠稱,重投賭牌需大量資源,若只先重投部分賭牌會影響本澳博彩業的穩定性,認為政府有關決定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