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教授一行前(13)日拜訪國家教育部,獲部長陳寶生親自接見。宋永華校長匯報澳大目前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展開的工作,包括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的開辦情況及與內地大學合作培養的人才項目,希望教育部可以對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的授課安排、兩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合作(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中心和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與澳大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和澳大教育研究中心)延續到澳大,以及澳大建設科研合作平台等工作予以支持。 陳寶生部長對澳大近幾年發展與成績給予充分認可,並祝賀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教合作論壇周日(12日)在北京的成功舉辦。 他又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高度重視的發展戰略,澳大亦是教育部非常重視的灣區高校。教育部會全力支持澳大的發展,並期望澳大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特色辦學,不辜負國家賦予的特殊使命。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與機遇,澳門特區政府積極籌謀,回應世界衛生組織將失智症列為公共衛生優先處理議題的呼籲,在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統籌下,制定「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及澳門失智症政策。衛生局和社會工作局已成功邀請104個團體加盟失智症友善大聯盟。為協調各友善團體所開展的工作,發揮政府與民間團體的跨部門多專業的協同效應。衛生局及社會工作局日前共同舉辦六場失智症友善大聯盟培訓工作坊,近百名社會服務機構及醫療專業協會的友善團體代表參與。 培訓工作坊旨以充分發揮政府與民間組織的跨專業力量,為失智症患者提供診斷、治療、教育、訓練及社會服務的無縫照顧與支援。內容主要介紹澳門失智症友善社區理念、構建藍圖及規劃、失智症基本資訊等,藉分組交流,加強團體間認識,分享各單位所開展的失智症工作,共商如何更好的結合各友善團體的專業能力與日常工作以構建失智症友善社區,並期望為日後團體間合作營造機會。
供澳活豬量過去多天曾出現波動,本周日(12日)約200多頭,前天(13日)更跌至100多頭。市政署昨(14)日表示,供澳活豬量昨日已回復平日約300多頭數量,活豬供應穩定,能滿足市場需求。 日前內地供澳活豬數量下降,市政署即時約見供澳鮮活商品的主要供應商南粵和南光集團了解有關情況,了解內地非洲豬瘟疫情、供澳活豬安全保障措施及供應情況。會上,南光和南粵集團表示,內地持續加強對供澳活豬養殖場的檢疫監管,在運輸及檢疫方面亦有嚴格要求,保障內地供澳活豬健康衛生。本月12日供澳的活豬數量約200多頭,前天活豬供量約100多頭,供應量短暫出現波動,而經積極安排及向稍遠的豬場採購,昨天已回復平日約300多頭的水平。 市政署表示,已敦促相關業界盡力保障本澳活豬供應的穩定,亦將繼續與內地海關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確保供澳活豬穩定和安全。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14)日繼續審議《會計師註冊及執業制度》法案。三常會主席黃顯輝會後引述政府指出,申請註冊會計師專業資格,並非等同持有執業資格,因此凡符合法定條件人士均可申請為註冊會計師,但在本澳執業的會計師則必須為本澳居民。
《特區政府公報》上月(4 月)刊登行政長官設立「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批示,公司的起始資本額為一億元。昨(14)日行政長官再作批示,委任林金城兼任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任期遵照有關章程規定,執行該等職務的報酬由有關公司股東大會按章程訂定。另外,批示還委任財政局副局長何燕梅,為澳門特區在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 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工商業發展基金及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組成,由股東按比例悉數認購並以現金支付,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佔96%、工商業發展基金佔3%、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佔1%。 公司所營事業包括協調和推動一切與都市更新有關的活動,尤其是進行界定屬規劃範圍內的公共空間、基礎建設、集體設施及建築物的活化和重整工作;推動預防現存建築物老化以及衛生、美觀及安全條件惡化;推動復修空間的創新城市功能的發展。此外,公司尚可開展其他與都市更新有關的工商業或提供服務的活動,但須經為此召開的股東會議決和明示許可;亦可與公共或私人實體開展和訂立合作協議,以及對其他公司、財團或其他方式的組合出資。 招聘人員方面,將根據《勞動關係法》規定招聘,而屬政府公共行政工作人員得以臨時定期委任方式在公司擔任職務。
非洲南部國家莫桑比克受強熱帶颶風「伊代」(Idai)襲擊造成嚴重洪災,莫桑比克駐澳總領事館及《澳門平台》周報向本澳大西洋銀行提出對受這場自然災害的受害者進行援助合作,合作方案是通過設立三個善款賬戶以收集公眾捐款。至今按澳門元,歐元和美元籌集到的善款總額已超過26萬澳門元。所有善款將轉入莫桑比克國家災害管理機構(INGC)。 考慮到莫桑比克再次受到另一個颶風影響,並且面臨霍亂疫情, 該善款賬戶接下來數個月繼續開放以接受公眾捐款。 該捐款莫桑比克善款賬戶號碼為澳門元: 9015805031;歐元: 9015805048;美元:9015805065。 莫桑比克駐澳總領事館、《澳門平台》周報及大西洋銀行藉此感謝社會各界關心與支持。(互聯網圖片)
澳門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14)日繼續細則性審議《限制提供塑膠袋》法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等政府代表出席會議。三常會會主席黃顯輝會後引述政府代表解釋稱,法案是建議如商戶違反「有償提供塑膠袋」,每個塑膠袋則可被科處1,000 澳門元罰款。 法案建議未事先包裝、非氣密包裝等的食品或藥品,商戶可以無償方式提供塑膠袋。昨日會議上有委員以購買數個麵包為例,指出「一麵包一膠袋」是合理做法,但根據現有的行文,以「大膠袋」對多個麵包進行二次包裝,仍視為非氣密包裝的食品,無需另外徵費,多位委員認為依法應收取費用。 另外,法案亦建議如商戶違反「有償提供塑膠袋」則可被科處1,000 澳門元罰款。三常會問及政府代表,1,000 元罰款是以塑膠袋數量或行為作計算,政府代表則解釋是針對每一個塑膠袋而進行處罰。 三常會亦關注「減塑」措施的進度,包括一次性餐具、塑膠吸管等,期望政府於整體上有短期或中期的具體措施。政府代表回應稱,澳門「減塑」立法已較鄰近地區緩慢,相信該法案為第一步,而現階段立法只針對限制提供塑膠袋,目前亦已向業界、團體等宣傳及推廣減少使用塑膠產品措施。(資料圖片)
旅遊局過去一周先後處理兩宗涉嫌非法從事導遊個案,並對有關違規者開展制裁程序。繼上周四(9日)旅遊局人員在關閘廣場打擊非法導遊期間,發現一疑似非法導遊帶領一個來自廣西桂林46人旅行團經關閘口岸入境後,治安警亦於翌(10日)根據市民舉報,在氹仔一娛樂場發財巴士落客區有一名人士疑似非法從事導遊工作,旅遊局接手跟進,對有關違規者提起實況筆錄。 旅遊局昨(14)日稱,監察處於本月10日下午接獲治安警察局通報,稱有居民舉報在氹仔某娛樂場所接駁巴士落客區有一名人士疑似非法從事導遊工作。監察處隨即跟進有關個案,經分析證據及口供,有強烈跡象顯示該名內地人士在澳門非法從事導遊工作,已向其提起實況筆錄。這次涉及的旅行團有48 名來自廣東茂名的旅客。 旅遊局於上周四在關閘口岸執行打擊「非法導遊」行動,已經成功對一名不持有澳門導遊工作證而正進行導遊工作的人士提起實況筆錄。旅遊局表示,將繼續進行針對性的巡查及打擊,一旦發現有人非法從事導遊工作,將立即採取行動作出檢舉,嚴懲不貸。 按現行相關法規,在澳門非法從事導遊職業的違規者,可被科處澳門幣20,000元至30,000元罰款。(資料圖片)
2019年「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聯席會議前天(13日)在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澳門、長沙加入「海絲申遺聯盟城市」。文化局局長穆欣欣代表澳門特區政府簽署《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章程》,她表示將充分利用好澳門的獨特優勢,全力配合海絲申遺工作,與其他聯盟城市共同發揮協力作用,為海絲保護和申遺作出貢獻。目前共有包括澳門在內的26個海上絲路保護和申遺聯盟城市。
澳門電訊秉持「服務澳門、回饋社區」精神,透過成立澳門電訊義工隊,多年來積極參與及籌辦不同的社區服務和活動,致力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藉著每年一度的母親節,澳門電訊聯手澳門特殊奧運會,舉辦「母親節.融合盃羽毛球賽」,邀請澳門市民與特奧運動員共度佳節,參與親子、共融等不同賽事,宣揚傷健共融理念。 由澳門電訊攜手澳門特殊奧運會舉辦的「母親節.融合盃 羽毛球賽」,於母親節當日(12日)下午假澳門浸信中學舉行,賽事分為個人技術賽、親子雙打及共融雙打賽事,吸引不少市民協同家人參與,其中,澳門電訊義工隊成員親上火線,夥拍澳門特殊奧運會學員,共同角逐賽事桂冠。 澳門電訊表示,作為植根澳門的電訊營運商,一直肩負著建設澳門、回饋社區的責任,透過自身的技術和資源優勢,為社會各界積極研發和引進嶄新的資訊科技技術和智能應用,向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多元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期望打造更多便利、智能的生活場景,營造友善共融的社會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