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絡媒體昨(9)日下午報道「2019 國際超級盃」將於今年7 月27 日在本澳「開打」,首戰法甲足球冠軍巴黎聖日耳門將在澳門氹仔奧體中心對陣意甲豪門國際米蘭,賽事聯合主辦方佳兆業文體集團表示,今年3 月已開始向澳門體育局申請使用場地,但由於奧體中心目前正在翻修,尚未得到體育局的正式批覆。 體育局於報道出街一個半小時後發出新聞稿,重申從未收過有關申請。新聞稿稱,就有傳媒關於2019 國際超級盃主辦單位已於3 月向體育局申請使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之報道,體育局特發新聞稿作出澄清,有關報道與事實不符,體育局重申,從未收過有關申請,希望以正視聽。 國際米蘭日前在其官方網頁上公布了訪問澳門消息, 並表示會在7 月27 日在澳門運動場與另一歐洲豪門球會巴黎聖日耳門打友賽,引起各地球迷極大迴響。對於球場申請各有說法,《力報》記者致電體育局局長潘永權查詢,他強調,有外地球隊來訪澳門,體育局一定會知情,他不明白日前國際米蘭為何會突然在其官網上公布這個消息,更明確的表示比賽日期。 澳門足球總會理事長鍾國榮接受本報查詢時承認,之前的確是有單位主動接觸他們,談及在澳門搞一場國際性足球比賽事宜,但他強調,雙方並沒有達成任何共識
統計暨普查局修訂去年9月16日颱風「山竹」吹襲造成的經濟損失估算,直接及間接損失合共17.36億元(澳門元,下同),較初步估算高1.86億元。 統計暨普查局昨(9)日發出新聞稿稱,去年初步估算「山竹」颱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5.17億元,間接經濟損失為10.33億元,合共經濟損失為15.50億元。為更準確計算颱風造成的經濟損失,統計局向相關公共部門發出問卷,收集其所管轄機構及設施的直接損失數據;此外,亦根據最新經濟數據重新評估各行業受颱風影響的間接損失。修正後的颱風「山竹」對澳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6.91億元,間接經濟損失為10.45億元,合共經濟損失為17.36億元
由澳門科技大學校友會聯合總會主辦的「2019 大灣區(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昨(9)日在澳科大舉行,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副處長李勇先、經濟局局長戴建業、高等教育局高等院校學生輔導處黃月冰處長、教育暨青年局青年結社培訓暨輔導處黃嘉祺處長、澳科大副校長兼校友總會會員大會主席龐川教授等嘉賓出席。 龐川致辭時表示,大賽積極響應大灣區部署,旨在加深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交流融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校企互動合作。澳科大校友總會秉承「教育為經濟增長動力」理念,願為創新創業青年發展多搭台、多搭梯,幫助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 在決賽路演中,由義合船廠傳人黃嘉偉、澳科大校友黃輝等幾位澳門本土青年聯合打造的義合文創項目表現出色,該項目將紮根澳門半世紀的義合船廠和澳門海上文化相結合,推出一系列文創產品,且具備較強的創新性和可行性,得到評委一致肯定,奪得本次大賽冠軍。黃嘉偉表示有信心藉此項目「重返荔枝碗」。而澳科大傳播學在讀博士生何焰研發的「設計不求人」項目,以及澳門本土青年研發的「智能賭場管理方案」則分別獲得亞軍、季軍。
作為本澳最重要大型客運工具的巴士,在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期間,發揮極大疏導客流作用,而在重點地區如關閘口岸,兩間巴士公司在配合交通事務局的協作下,適時實施點對點方式安排包括18米長的大型巴士,疏導新馬路前往關閘口岸的旅客,解決旅客離境時的乘車困難。
為推廣能源教育及讓本澳青年學生加深對能源的認識,能源業發展辦公室主任許志樑前(8)日到聖羅撒英文中學,與學生真情對話,暢談澳門能源發展。許志樑指出,地球能源資源都是有限,澳門更加缺乏能源資源,能源珍貴,年輕人要珍惜能源,從小養成節約能源良好習慣,應用則用,不要浪費。 與青年學生真情對話活動,聖羅撒英文中學約170名高一及高二學生出席。許志樑指出,地球上的能源都是十分珍貴,尤其是現時人類仍然十分依賴的石化能源,這些能源對生活和經濟發展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然而,燃燒石化能源會排放溫室氣體,造成氣候變暖,導致極端異常天氣,危害人類生存。所以人類積極開發更多可再生能源外,更努力通過改變用能方式,用能習慣,務求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 許志樑又提到,澳門缺乏能源資源,使用的能源幾乎都依賴進口,寄語學生從小樹立憂患意識,拓展視野,認識國際及澳門的能源狀況,增強對澳門的歸屬感,養成節能、應用則用,不浪費的習慣
今年3月,沙蓮達在政府總部宣誓就職退休基金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期間透露退休基金會2018年錄得5.7億澳門元(下同)赤字,消息教在場記者嘩然。事關相比2015年的800萬元赤字,短短三年間竟大幅上升達70倍。 翻查澳門立法會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2018年的報告,問題似乎更嚴重,文件透露退休基金會到2032年將負債超逾2,000億元。何解基金會未來會出現龐大負債?目前情況有多嚴重?基金會又有何法處理?本報獨家專訪基金會主席沙蓮達,由她親自解開疑團,並提出兩招紓困。
皇朝區檢察院門外本周一(6日)發生一宗眾目睽睽下「走犯」事件,一名充當控方證人的非法入境者,當時在等候押運囚車期間,逃離現場! 負責押運的海關關員雖然事後聯同治安警察局及司法警察局進行聯合攔截行動,惟至昨天止仍一無所獲。對於未有即時向外發布消息,海關表示,是避免情報外洩對相關緝捕行動構成影響。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日回應「走犯」一事時稱,事件中海關責無旁貸,但就不認為事件是「走犯」,因為逃走的非法入境者是作為證人身份。黃少澤又稱,他希望海關嚴肅處理及認真調查事件。
路氹城巴黎人娛樂場前天(7日)發生一宗疑因賭博糾紛的「血灑賭場」事件。事緣一名內地賭客不知何故在賭場發生糾紛,期間竟拿出一早收藏的剃鬚刀片,割腕自殘! 據悉,事發路氹巴黎人娛樂場內。司警昨日公布案情時稱,前晚(7日)10時45分,一名駐娛樂場刑事偵查員接獲保安部通知,一名年約30歲內地男子與娛樂場發生賭博糾紛,期間手持剃鬚刀片割腕自殘,司警「危機談判組」隨即奉召到場處理,經約兩小時勸說,傷者終同意讓救護員替他即場敷治,但他之後拒絕送院治理。 至於事件起因,涉事內地男子當時沒有透露,為何他一早帶備剃鬚刀片進入娛樂場,同樣沒有交代,案件現交由治安警察局跟進,治安警稍後向涉事娛樂場取證,了解事件因由。
「保證三個月內申請成功,否則原銀奉還!」一名本澳年輕女子向一間工程公司負責人「拍心口」保證三個月內可代辦外地僱員來澳工作的申請,詎料女子收取對方15萬元介紹費後去如黃鶴。女子上周六(6日)返澳時被警方拘捕。 司警昨日稱,案中被捕女子姓任(22歲),本澳居民,無業,涉嫌觸犯「巨額詐騙罪」已被移交檢察院偵辦。 案情透露,去年10月,本澳一間工程公司負責人透過友人介紹認識任女,任女訛稱有能力及門路引入外僱勞工,經協商工程公司提出辦理兩名內地外僱的要求,任女除接收有關外僱資料後,共索取合共15萬2,000元報酬,並信誓旦旦指三個月內可申請成功,否則原銀奉還。 然而,三個月過去,工程公司不但沒有收好消息,更與任女失去聯絡,懷疑受騙,至今年2月決定向警方報案。司警接手調查後發現任女已離境,但至上周六(6日)發現她經港珠澳大橋乘車返回澳門,待她入境後將她拘捕調查。惟任女否認犯案,但又訛稱有關贓款已交給一名內地人士代為辦證,卻又無法說出有關人相關資料
港青來澳運毒居然給不法之徒製造「搵快錢」機會!事緣三名本澳有吸毒習慣的癮君子,因熟悉與毒販打交道手段,疑為籌得毒資吸毒,一人假扮買家,其餘兩人假扮司警,冒牌司警放生毒販,但取走毒資及毒品,三人單是今年2月,已得手五次。惟最後一次毒販不甘被屈,一拍兩散下向警舉報,司警日前將三名涉案男子拘捕,販毒港青亦一同被捕。 司警昨日公布案情時稱,被捕一名本澳男子姓廖(21歲),被控以吸毒、勒索、公務侵佔等罪名,已移送檢察院處理。同案兩名同黨分別姓吳及姓甘,本澳居民,兩人涉嫌假冒警務人員另案處理。 案情透露,有吸毒習慣的廖男早前想到一條妙計,於是夥同一樣有吸毒習慣的吳、甘二友,今年2月1日凌晨3時許,由廖男向販毒港青假扮買家,於新口岸一酒店外進行交易時,假扮司警的吳、甘適時出現。兩同黨將港青帶到一後巷進行查問,又指只要港青放下身上23,000元現金及三克可卡因,當場放他離去,港青為求「甩身」滿口答應,但港青之後發覺事不尋常,懷疑遇上假警員,拼著一拍兩散,向司警舉報。 由於假冒警員事態嚴重,司警馬上發動搜捕工作,案發後不久即將吳、甘二人逮捕歸案,兩人和盤托出事件經過,供稱過去三個月至少四次假冒警員勒索得手,又供稱主謀廖男身份。司警前天(7日)於黑沙環街頭捕獲廖男,他承認犯案,指單是今年2月份,已五次得手,所得毒品及毒資由三人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