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米擋潮閘能擋200 年一遇洪潮

洶湧潮水或衝擊路氹珠海 三地應聯防

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14)日亦探討正展開環評公示的內港擋潮閘,其中內港擋潮閘設計年最高潮位高程為3.85米,被質疑與最初設計時有偏差。 工務局沒有派出代表出席節目,但在書面回覆中表示,按照2017年初的研究報告,當時內港擋潮閘的設計潮位經分析後訂定為3.32米,經歷了強颱風「天鴿」和「山竹」後,研究單位按照相關水位進行複算,更新了200年一遇最高潮位的數值為3.85米,即現時的設計潮位高程。 至於擋潮閘閘門的高度,工務局稱,是以設計潮位高程為基礎,再加上安全系數及越浪等因素所需的額外高度,經過深入科學論證,才可定出擋潮閘閘門的設計高度,又強調擋潮閘閘門的高度一定會比設計潮位高程的數值更高,以提供安全保障。 出席節目的海洋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桂舜表示,「200年一遇」是指一年有200分之一的機率發生,而且「百年一遇」亦有可能連續兩年發生。他認為,現時擋潮閘的設計潮位高程符合「200年一遇的」工程設計系數,但此為最低的標準,專家仍需要考慮增加多少安全系數,以防萬一。他並指出,現時擋潮閘的設計潮位高程不足,即使增加擋潮閘的高度,在建築成本上不會有太大差別。 此外,他擔心完成擋潮閘興建後,會令潮水湧至路環和氹仔,以及珠海和中山等地,他建議未來三地應開展聯防,避免各地的防洪工作互相受影響。

15/04/2019
22838

促大灣區人才培訓

澳大設產學研基地

澳門大學昨(14)日舉行開放日,設有課程諮詢、專題講座、康體運動、精彩表演、趣味實驗、工作坊、各具特色的攤位和親子遊戲。校長宋永華教授稱,澳大上月在橫琴建設的產學研示範基地,將澳門打造成為大灣區西岸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 宋永華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澳大全面搬到現校園,引入全亞洲最大規模的住宿式書院系統,實踐全人教育,為澳大帶來飛躍的發展,現已躋身世界大學前400名。澳大上月在橫琴建設產學研基地,以實際的行動促進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全力培養創新型,國際化的高端人才,為大灣區發展提供人力資本和創新動力,並把澳門建設成為大灣區西岸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 有即將到澳大就讀的中學生在開放日到澳大參觀,認為澳大的設施非常完善。來自內地的大學生李小姐則表示,希望能來澳報讀研究生課程,又認為澳大英語相關的課程和學習氛圍不錯。 開放日設有各具特色的攤位和親子遊戲,如VR視覺遊戲、街舞體驗、創意音樂、咖啡拉花工作坊,鬥智的世界趣味知識競賽,鬥力的扯琴、健球、君子球、攀岩等考驗肢體協調的運動競技等,亦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與職員巡遊,以及學生舞龍演出,更有國際學生烹調的世界美食,香氣四溢,場面熱鬧。

15/04/2019
1429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