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東方明珠友誼圓形地交通壓力增加,塞車情況加劇,行政長官崔世安上周五(16日)在立法會就《2019年度施政報告》 內容回答議員提問時表示,有關改善方案將提上交通諮詢委員會,希望以特事特辦形式,盡快開展相關工程。 議員何潤生就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加劇友誼圓形地交通壓力問題,詢問政府何時會公布具體改善規劃方案及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建設何時啟動。行政長官回應表示,政府正研究興建行車天橋連接東北馬路、友誼馬路及新城A區以分流車輛;其中一個落腳點考慮設於「海一居」地段。 當局亦會制定應急措施應對突發性交通堵塞事故,包括預留路口,打通勞動節街近友誼橋大馬路的道路,實施交通燈控制功能,優化北區泊車環境,整治擠擁情況,疏導交通。有關方案即將提上交通諮詢委員會。 至於第四條跨海大橋,行政長官表示,已獲得中央批覆相關報告,並已完成大橋設計終稿,計劃年底前啟動招標程序,明年內動工。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港澳各界人士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發表的講話,引發熱議和共鳴。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接受新華社記者訪問時稱,習主席的講話可把握六個要點。 一是對港澳在國家改革開放中地位、作用和貢獻的充分肯定。習主席強調,港澳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這是國家最高領導人第一次對港澳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地位、作用、貢獻作出系統性論述。 二是對港澳同胞愛國情懷的高度讚揚。習主席說,港澳同胞到內地投資興業,不只是因為商機,而且希望內地擺脫貧困,捐助內地公益事業是基於同胞之情。 三是對改革開放的執著堅持。習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都釋放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強烈資訊。 四是對港澳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中作出新貢獻的宏觀指引。習主席強調,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發揮不可替代作用,未來港澳的地位和作用只會加強,不會減弱。 五是對港澳成功推進「一國兩制」、與內地共同繁榮發展的堅定信心。習主席指出,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就是港澳同內地優勢互補、一起發展的歷程,也是港澳日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用祖國繁榮富強偉大榮光的歷程。 六是對港澳青年的殷切期望。習主席每次視察香港、澳門,都同青年互動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勉勵他們學好本領,報效社會和國家
「如果你(記者)一定要我喺偉龍馬路或新城填海A區兩者揀一,我只能話會係偉龍馬路。」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昨日公布《2019年度施政報告》後的記者會上,就明年重開4,000個經屋單位申請的選址問題,作出相當明確的回應,此亦成為記者會上最大的亮點! 特首除了明確點出4,000個經屋單位的選址外,在他這份《施政報告》中,其實還有不少看點,例如指示廉政公署分析被宣布批給失效土地卷宗是否存在行政程序失誤;計劃在廢物堆填區旁撥出大幅土地作為回收業操作及廚餘處理的基地;現金分享加碼至10,000 元;多項惠民津貼補助;增加的士數量及電動車充電位等……不過,對於本澳至關重要的六個賭牌重新競投、嚴重超支的輕軌會否「斬件」處理,以至如何加快推動「都市更新」等辣手問題,特首則沒有具體內容公布。最後被問到下任行政長官人選時,崔世安打趣道,目前沒有人接觸他,亦不知誰是下任行政長官!
繼行政會前(14)日公布建議為符合批給條件的回收企業每次資助最高為所購買設備及車輛總額的50%,最高上限為澳門幣150萬元後,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昨日的《施政報告》上再次為澳門回收業界帶來喜訊。 崔世安表示,政府將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內撥出15,000平方米,供本澳回收業界競投使用,作為紙張、塑膠及金屬三類廢物出口前的預處理場地;另外劃出一幅30,000平方米的土地,興建廚餘集中處理設施,以處理每日廚餘量50%或以上為目標,同時推出「廚餘回收先導計劃」。 對於城市污染問題,行政長官指,特區政府會落實《粵港澳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合作協議》,與其他城市聯手改善區域內空氣質量。並已開展廢舊車輛轉移至廣東處理的試運,明年將有序擴大相關工作。 此外,特區政府將繼續致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措施包括透過環保教育,污者自付等方式,改善生態環境,鼓勵減塑行動,引入膠樽回收機,爭取明年完成《使用塑膠袋的限制》立法程序。加快環保基礎建設,落實《澳門污水處理設施總體規劃》,啟動優化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及其營運保養;明年亦會完成路環污水處理廠升級的設計,以及持續推動電動車的使用,實現在全澳設置200 個充電位的目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發表明年度《施政報告》時稱,在聽取公務人員薪酬評議會及公務人員團體的意見後,特區政府建議明年1月起調升公務人員薪俸點,由現時的每點85元調至88元,有關法案將提交立法會審議。 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公務人員是政府落實各項施政的基本力量。政府明年度將繼續完善公務員管理和培訓制度,優化關愛員工生活、福利、心理輔導等措施。跟進《公務人員職程制度》的修訂工作,開展第二階段修訂《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有序推進修訂評核制度和優化晉升機制,使程序更完善、監督更嚴謹、機制更透明。政府並會落實官員問責機制,加強政府績效管理;還會研究與大灣區城市互派公務人員交流學習,推進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優化公共服務方面,崔世安表示政府由去年至今已完成11個重組部門,以及設立四個部門和實體。明年繼續落實相關工作,主要涉及經濟財政、保安及社會文化範疇。 此外,政府還會推進諮詢體系的優化工作,跟進旅遊、文化遺產及消費者權益保護諮詢組織的重組。他還表示,日後會優化多元溝通機制,讓居民更有效參與社會事務,鼓勵更多年輕和專業人士加入諮詢組織。( 資料圖片)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在立法會發表明年度《施政報告》,主動提到新《土地法》 的規範及實施情況,表示對於社會對新《土地法》存在不同意見,政府將充分聽取並認真研究,為配合澳門總體規劃的編制,妥善處理澳門的土地問題,在相關部門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行政長官指示廉政公署對已被宣告批給失效的土地卷宗進行綜合分析,對完善土地批給的監督和管理提出整體方案和建議。 行政長官表示,政府一直按照新《土地法》規定,依法宣告未按照批給合同規定條件完成利用土地的臨時批給失效,在承批人就宣告土地批給失效提起的一系列訴訟中,政府收回土地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得到司法機關確認,政府將堅持依法辦事,嚴格按法律規定管理及利用土地資源。截至今年9月,已作出宣告土地批給失效的批示為73個,涉及土地面積共53萬平方米,重申已確定收回的土地,會優先考慮 建設公屋和公共設施。同時,加快新城各區建設,包括A區和E1區的設計及建造工程、B 區政法區的設計、C區和D區的填海工程。 行政長官其後在記者會被問到在處理土地法歸責問題上是否「交個波畀廉署」,崔世安強調:「我嘅工作唔係負責交波,係負責下達指示給下面的團隊。」他解釋,因為廉署有行政違法調查功能,故指示廉署進行相關工作。 行政長官表示,明白社會對新《土地法》有很多意見,是次做法也是收到很多意見後作出的決定。主要有兩個重點,第一是想體現社會公平,透過廉署把每一個個案重新檢視,當中的行政程序政府是否有「做得唔適合」。第二是獨立調查,若政府在行政行為方面做得有不公平的地方,廉署會提出意見以作處理和改善。行政長官強調,作為一個負責任政府,一定會負起責任,反之「如果我哋冇做不公平的地方,大家也可以看得到事實。」至於社會上多次爭議是否應展開修改新《土地法》,行政長官回應稱,目前未涉及任何修法行為,只是將所有個案重新檢視。他又重申,現在交由廉政專員逐一個案分析,檢視政府在行政程序上是否每個步驟都做得穩妥。是否修法相信不是在這個步驟能表明,「我連報告都未收到不能假設性回應修唔修法!」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公布明年度施政重點時指,新的100部普通的士和200部特別的士明年陸續投入服務,明年再公開競投150部普通的士,預計屆時的士總數可增至2,050 部。 崔世安表示,政府高度重視居民對改善交通的迫切訴求,致力通過多層面、多渠道統籌安排,綜合治理交通。在的士服務方面,100個八年期純電動普通的士及200個特別的士執照如期於2018年開展公開招標,其中100個普通的士執照已完成判給。同時,未來會積極落實「公交優先」政策,持續優化巴士路線網絡,重整和完善巴士站點;關閘地下巴士總站將於年底重開。 他續稱,政府會持續推行綠色出行,完善步行網絡,加強道路綠化和美化,營造舒適便利步行通道;加快推進空中走廊的建造,有序改善舊式行人天橋便利行走的條件,實現無障礙通行。 此外,《施政報告》亦提到,截至今年9月,本澳機動車輛總數約23.9萬輛,較今年年初的24.1萬輛,減幅約1%。(資料圖片)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 (15) 日發表《2019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延續自2008年上任至今做法,繼續「派糖」。其中現金分享加碼,明年度澳門永久居民現金分享增至10,000元,非永久居民6,000元。另外還有多項惠民津貼金額提升。綜合明年度各項經濟和成果分享,預計特區政府將支出187.47 億元。
為期三日第六屆澳門休閒科技展(MGS)昨天(15日)圓滿結束,本屆MGS作出多項突破及創新,從更名、三方聯合主辦,到本土創意產品發布及主題豐富的兩大高峰論壇,都反映出主辦單位致力引入更多休閒和科技元素、推動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決心。 繼前(14)日晚上於澳門萬豪酒店大宴會廳舉行「2018 MGS澳門休閒科技展歡迎晚宴暨2018年度遊戲行業創新評選頒獎典禮」後,昨天的活動及展覽依然非常豐富,「2018 MGS 高峰論壇」及「2018 全球數娛高峰論壇」繼續就第三天主題展開連串研討,超過100 參展商把握最後良機展示各自的優秀產品。
本澳商界年度盛事「第六屆澳門商務大獎」頒獎典禮昨(15)日晚上在新葡京酒店舉行,以激勵一直在不同行業上努力的各企業及表彰澳門所有行業的優秀及卓越成就。今屆商務大獎合共甄選出51名入圍人士,並於頒獎禮上向11名金獎得主頒獎。 澳門商務大獎籌委會主席雅度士致辭時表示,在六年多之前推出「澳門商務大獎」這個項目,並以驕人的速度發展,而更重要的是,其在本地和國際上都贏得令人喜出望外的聲譽;他又指獎項要確保完全和絕對獨立並不容易;獨立性等於獎項的信譽、聲譽、成就和重要性,這都是獎項需要確保的,同時今後亦會隨著社會及「大獎」的發展而提高評審團的多樣性。 澳門商務大獎總監萬淑華亦表示,希望透過「澳門商務大獎」這座橋樑,使更多的人認識澳門優秀企業和企業家了解澳門最新發展,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澳門商務大獎」於2013年創立,今年踏入第六屆,繼續表揚為澳門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公司及個人成就,表揚領導才能、人才、創新、企業社會責任和公司策略等,提供平台讓社會大眾知悉本地商界的成就。今年商務大獎與上屆一樣共設立11個獎項,除卓越優異大獎外,其餘十個均設一個金獎及數個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