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周一(12月3日)中午12時起,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在維持現有服務基礎上,與郵電局及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首次合作,為現時的「外地僱員電子申辦系統」增設電子認證「雲簽」服務功能。 透過「雲簽」服務為基礎的電子簽名,為已通過認證之用戶以安全及簡便的簽署工具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簽署文件。日後僱主實體、其指定之代理人或職業介紹所,可於網上申請時進行批量電子簽署,毋須再以人手方式為申請文件逐份簽名及蓋章,大大縮短簽署文件時間。此外,符合條件的續期申請更可於網上直接提交,免卻親臨部門遞交文件,實現申請無紙化及全程電子化審批,達至便民效果。 另外,治安警察局已與郵電局建立跨部門代收文件合作機制,為申請人省卻辦理手續行程和時間。對有意使用「雲簽」電子服務巿民或公司,可先於郵電局申請「雲簽」電子服務賬戶,及後可選擇在郵電局一併遞交治安警察局之「外地僱員電子申辦系統」 賬戶申請表。
土地工務運輸局網站昨(29)日公布第五條澳氹跨海通道初步設計判給結果。資料顯示,「嘉樂庇總督大橋旁興建海底隧道——初步設計、工程勘察及專題研究」項目,由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澳門分公司獲判給,造價為9,927萬元,工期為天。 政府去年提出第五條澳氹跨海通道的研究方案,基本考慮在嘉樂庇總督大橋東側的填海新城B區連接填海新城C、D區,初步會用隧道設計,解決長期困擾的跨海交通問題。規劃中的第五條澳氹通道將是海底隧道,半島方面的隧道進出口將是嘉樂庇總督大橋以東,大約在文華酒店和美高梅酒店前;氹仔方面則是介於澳氹大橋和友誼大橋之間的地段。
澳門會展業代表一行,參加本月24至27日在厦門舉行的「 2018廈門國際會展周」。作為今年「廈門國際會展周」重頭戲的國際會展高峰論壇暨海峽會展合作論壇,由廈門市政府、商務部外貿發展局、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暨廈門市會議展覽事務局,香港貿易發展局,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澳門展貿協會、台灣展覽暨會議商業同業公會等24個單位聯合主辦,高峰論壇為廈門國際會展周首次設立。 「 2018廈門國際會展周」旨在推動中國內地與亞太地區、金磚五國及港澳台地區會展業界交流合作。活動雲集境內外近70位演講嘉賓,其中近20名國際組織相關負責人於現場發言,近200家企業/協會逾1,200名觀眾參會。作為重點板塊的「國際會展高峰論壇暨海峽會展合作論壇」於本月26日在廈門佰翔五通酒店舉行,以「經濟格局重塑,國際會展合作」為主題,國內知名會展經濟專家和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國際會展組織負責人等業界精英聚首廈門分享經驗和智慧,交流探討會展業發展的前沿動態與最新成果,共謀中外會展產業資源合作共贏,帶來一場會展業的饕餮盛
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昨(29)日舉辦「 一國兩制高端論壇2018——『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與新時代展望 」,澳門中聯辦研究室主任徐竟及特區政府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主任蘇朝暉出席,論壇邀請內地與本澳學者進行主旨演講及交流討論,深化「 一國兩制 」理論研究成果。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圓圖)昨日會見一個本澳及境外傳媒採訪團時表示,大橋營運首個月整體平穩,期望大橋運行穩定後,所有粵港、粵澳兩地牌車,均可望獲准使用大橋通行。 余烈稱,粵港澳三地政府將商討進一步放寬車輛使用限額,但三地交通管理和政策不同,有關措施仍需三地政府和多個部門協商和研究,但相信三地政府會根據現存問題及收集民眾意見,進一步改善通關和通車服務,提高大橋效益,最終所有粵港、粵澳兩地牌車均可望獲 准使用大橋通行。 余烈又稱,大橋營運首個月整體平穩,經大橋往來珠、港、澳的車流量由最初每天 2,000架次增至約 4,000架次,經港珠澳大橋通關的人員大部分是乘坐穿梭巴士和跨境巴士,據交通事務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直至本月23日,大橋澳門口岸出入境共錄得 80萬2,804通關人次,經珠澳旅檢大廳出入境逾十萬人次;以港澳旅檢大廳出入境逾68萬5,000人次;使用港澳區車道出入境約16,000人次。 另外,大橋經珠澳人工島澳門口岸往香港方向每日私家車有2,616輛次;香港往珠澳方向進入澳門境內的私家車有2,604輛次;使用澳門口岸停車場為779輛次。 來往港澳穿梭巴士有14,992班次,逾60萬人次搭乘;來往港澳跨境巴士共有3,060班次,合共81,469人次搭乘。 交通局表示,將持續與營辦商檢視每周港澳穿梭巴士之服務安排,要求營辦商密切留意乘客之變化,及早作準備疏導客流。
中國有「補冬」之說;冬天陽消陰長,人須吃補品以壯身子,在寒冬中保持身體暖和。沙梨頭新街地下的一間小店,雖然開業只有年多,每天晚市卻大排長龍;只因老闆 Ricky Tong 對於每道菜的味道十分執著:「開業之初我沒有找任何朋友來捧場,亦沒在網上賣廣告,我覺得只要用心把食物做好,客人自然會找上門。」所以當餐廳近日推出時令補身「孖煲」,記者即第一時間走訪試食,吃不停口之餘,還感到全身暖意……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周四早盤與中間價雙雙脫離半個月新低,因隔夜國際美元大幅下跌。交易員表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鴿派言論明顯打壓美元多頭人氣,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緩解,但市場仍關注本周中美領導人會面結果,在此之前人民幣可能維持區間橫盤。 (文:胡夢然)
本澳過去先後發生數宗「黃狗射尿」導致路邊燈柱、路牌鐵柱等鏽蝕甚至斷裂等情況,但在本周日(25日)晚於崗頂前地,疑發生「黑狗射尿,老狗遭殃」事件。 事緣當時一頭史立莎靠近一根古典式燈柱柱腳時,疑柱腳長期被狗隻尿液鏽蝕加上其時停雨不久,據負責遛狗的家傭稱,史立莎突然痛苦掙扎悲咽,「然後好似磁石咁,吸咗去燈柱到!」事後證實燈柱漏電,史立莎是觸電致死。 然而,倘若當時是旅客手扶燈柱拍照,情況又如何呢?雖然有工程師稱,漏電燈柱沒有「跳掣」,故相信洩漏的電壓不高,人類觸及會感到麻痺而已。但受害者倘若是年老心臟病患者,情況並不樂觀。 電力公司計劃在本澳安裝智慧型燈柱,不過,若不能解決「黃狗射尿」問題,價值十多萬元的一根智慧型燈柱,無論有多智慧,恐亦難敵黃狗腐蝕性極高的尿液!
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舉辦「一國兩制」高端論壇,早上舉行開幕儀式。中聯辦研究室主任徐竞及高教辦主任蘇朝暉等嘉賓出席,論壇並邀請到內地與本澳學者發言,共同探討「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工作。
澳電董事長傅建國在昨日出席「路環發電廠40周年誌慶暨擴建啟動儀式」時表示,澳電將推行多個重要的項目,其中包括負責建設「澳門智慧街燈」試點項目。 同場出席的能源辦主任許志樑表示,預計明年初將有四個地區安裝智慧街燈,分別是澳門大學、友誼大馬路、高圓街等,大約每區安裝兩至三支,以收集通訊和收集測試資料之用,智慧街燈外內藏無線發射設備、空氣監測儀、測溫度和城市交通等資訊,視乎不同廠商提供不同選擇。他又指,智慧街燈外形較一般街燈大,耗電量會相對較多。 許志樑稱,智慧街燈先導計劃已進行招標,如評標和判標程序順利,預計明年初可順利進行安裝工作。他補充,參考世界各地做法,也是推行試驗計劃,很少會有城市全數安裝智慧街燈,會視乎效果再決定未來需安裝數量。而在規劃時,亦有與旅遊局、交通局、郵電局等部門商討需求。 香港早前已安裝200多支智慧燈柱,除具上述功能外,還備有閉路電視、小型氣象站、WiFi等,未來更可安裝5G發射基站,每支造價約15萬元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