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第一個星期是國際母乳哺育行動聯盟﹙WABA ﹚訂定的「國際母乳哺育周」,全球170多個國家一同參與慶祝,期望藉此能引起全球對保護,推廣和支持母乳餵哺的關注,今年活動主題為「母乳餵哺:生命的根基」。 為響應「國際母乳哺育周」、配合「健康澳門 幸福家園」系列推廣,由衛生局主辦,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合辦,澳門母乳協會、澳門母乳及育兒推廣協會協辦的「2018母乳餵哺周——母乳餵哺推廣嘉許典禮」前天(28日)在塔石體育館舉行,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及多個政府部門代表出席、還有520個家庭合共1,872人參加,較去年多15%,藉此加強本澳居民對共同維護、推廣及支持母乳餵哺的關注。 今年獲得嘉許的公/私營機構共28間,當中公營機構有七間,私營機構21間,另分別有167位「持續餵哺母乳二歲或以上」、281位「持續餵哺母乳一歲」及255 位「持續餵哺母乳六個月」的媽媽接受嘉許。 譚俊榮司長致辭時表示,為了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呼籲,支援婦女們外出時能夠隨時哺乳,自2016年初開始,社會文化司率先鼓勵轄下部門設立母乳餵哺室,至今本澳的公/私營母乳餵哺室已達201間,衛生局「母乳推廣小組」成員定時關注或巡查母乳餵哺室設施,以維護良好哺乳環境,各衛生中心及仁伯爵綜合醫院婦、產、兒科,持續開展大量的母乳推廣和臨床指導工作。經過近年大力推廣,澳門母乳餵哺比率持續上升,2017年出生嬰兒曾以母乳餵哺的比率超過92%,顯示母乳推廣工作成績理想,他希望透過政策引導、機構支援及員工協助,讓所有在職婦女實現持續母乳哺育嬰兒的願望。
由澳門江門青年會主辦的「第八屆城市挑戰日」,昨(29)日早上於大三巴牌坊舉行起步禮,隨後一眾參與者在本澳各區展開定向活動。主辦方指,是次活動主題為「四面八方,玩轉濠江」,今年更加入本澳美食文化元素,吸引逾200位挑戰者參與,志願者逾100 人。 昨早踏正9時一刻,一眾健兒挑戰者在起跑線上蓄勢待發,主持人發號施令後,瞬間搶閘而出。活動分為團體組、公開組及親子組,參與者根據主辦方提供的物資及提示各施其技,關卡點遍布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合共設20個關卡點,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各項比賽。 澳門江門青年會會長鄭安庭表示,活動由籌備到正式舉行,起碼用了三個月時間,今年更同時響應特區政府「2018澳門美食年」,將澳門豐富的美食文化元素加入到活動中,冀參加者透過活動更進一步了解本地美食文化,繼而推廣予身邊不同的群組。他續稱,會方在各區的關卡地點都經過精心設計,將「世遺」及「美食年」元素均融入其中,在考驗參與者個人體能和團體合作精神的同時,又能感受到本澳獨特的人文風情。
澳門、珠海兩地走私活動未被遏止之餘,走私的物品更是千奇百怪,除常見未經檢疫的各式肉類、未完稅香煙及外幣,近日兩地海關更發現連釣魚工具、家居插頭等罕見物品都有人走私。
一連三日在澳門威尼斯人舉行的「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2018 」(MFE), 於昨日下午圓滿結束。貿易投資促進局執行委員李藻森表示,今次展覽共吸引逾150多間來自多個國家地區的企業單位參展,入場的專業觀眾數目達到6,600 人次,比去年增加20%。
過去一周以來,內地多位藝文界、公益界、媒體界知名人士被爆料涉及性侵或性騷擾,從年初以來一度沉寂的中國版MeToo運動終於再次野火燎原。然而在這個曾經宣傳「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國度,MeToo運動遭遇到的困難比起其他地方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去年底今年初陸續爆出的校園性侵案,一直到最近的「公益人」與「文人」性侵案,輿論的焦點逐漸從校園中的權力不平衡,轉向整個社會權力規則下的常態性不平等。與美歐國家的MeToo運動不同,在中國,很少有公共知識分子站出來聲援舉報者,每一宗個案,總會有「公知」要求檢討被害人的作為,譬如「為甚麼不報警」、「當時爽了,現在又想敲詐」等等。在章文案中,章文的反駁聲明不斷強調舉報者的情史豐富,稱舉報者「男友眾多」、「經常參與酒局」等,典型的「蕩婦羞辱」。 這種邏輯卻恰恰反證了受害者總是沉默的原因。 據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統計,中國超過30%的女學生及成年女性,曾經遭受過性騷擾或性暴力,但當中選擇告訴別人的只有35%,即使說出來,得到諒解的比率也只有四分一,45%會受到家人責怪,選擇報警的只有7%。 MeToo運動涉及的去中心網絡指控,容易導致多數暴力,也是對MeToo運動常見的反駁。但是實際情況是,被曝光的人很多,真正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很少,過去一段時間被認定犯行的加害人,許多僅僅只是接受輕微處分,不但仍能留在同一領域,且繼續掌握著資源與權力。相比之下,舉報者面對的威脅比被舉報者要大得多,當初的網絡指控受到言論管制,反而是加害者辯駁聲明仍然留在網絡上。「冤案」未必出現,而舉報者已經面對種種「蕩婦羞辱」,何嘗不是多數暴力與輿論審判,如果加害者可以被容許不完美,又怎能要求舉報者必須完美呢? MeToo運動討論的是最基本的人權問題,無論受害者是男性或女性,保障自己的身體不受到侵害,只是再普通不過的基本人權。這種「權利」卻容易受到其他各種「權力」的影響,男權就是當中最普遍的一種,加上其他諸如職場中的權力差異、話語權、上下級關係等等有形無形的權力壓迫,才是MeToo運動最核心的要旨。不論是大學教授、公共知識分子或是文人,這些人其實都不是權力位階中真正的上位者,只不過是在各自領域擁有話語權,向更弱勢的人實施侵犯。而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運動中,官方通報的落馬官員很大一部分都涉及性暴力,那麼在更高位階的體制內,又有多少類似的權力壓迫不斷地上演呢?
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MFE)及粵澳名優商品展,一連三日(7月27至29日)在威尼斯人舉行,兩個展覽合共約有近600個展位,有不少展商希望藉著澳門平台作用,為品牌發展拓展「一帶一路」、葡語國家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同時亦有不少市民在場內消費,滿載而歸。 記者在兩展的第二日(28日)於現場所見人流如織,場面熱鬧,展場多個「打卡點」及「遊戲點」均現人龍,不少市民及旅客大讚買得開心及玩得過癮。市民洪小姐表示,在粵澳名優商品展上共消費了約500元,主要購買了海味乾貨類產品,認為價格比市面上相對較為相宜;她又指主辦方安排了免費穿梭巴士接送,因此交通亦較為便利,在假日中為市民大眾提供了好去處。 有參展MFE的本澳外賣應用程式負責人韓先生表示,雖然該公司的應用程式現時在澳門的使用率及覆蓋率也較高,但針對市場上仍有部分層面人士對此餐飲系統仍未了解,因此冀透過參展為品牌作進一步推廣;同時在現場亦設問卷調查,收集顧客反饋意見,以便日後作出改善。韓先生續指,希望通過是次展覽,提高該公司品牌曝光率,讓顧客層面變得更深更廣。 MFE更將昨日展期的最後一天(29日)定為「創業日」,邀請到業界成功人士於展會分享創業經驗及心路歷程;同時亦有不少市民及旅客把握粵澳名優展的最後一日,於展場內「大手掃貨」滿載而歸,而不少展商的商品都均被搶購一空。
「世上沒有永遠朋友,更沒 有永遠的敵人」,澳門逸園賽狗會在明天(星期二)要領回533頭格力犬限期屆滿前夕,與愛護動物協會冰釋前嫌,破天荒攜手合作,共同制定最新格力犬安置方案,逸園租用氹仔北安前地有上蓋獨立建築物,和相連一幅開放式戶外區域,用作「格力犬國際領養中心(澳門)」,由愛護動物協會管理,以優於格力犬現有生活環境,合乎國際飼養格力犬標準,安置在澳未被領養的格力犬,直至其終老。
為期九天的「第14屆澳門中學生軍事夏令營」圓滿結束,昨日在解放軍駐澳部隊氹仔營區舉行閉營典禮,入營的130名中學生在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教青局局長老柏生、解放軍駐澳部隊司令員廖正榮少將等人的見證下畢業。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致辭時恭賀學員通過考驗,他稱,學員們放棄安逸走進部隊體驗短暫的軍旅生活,令人感到欣慰;雖然這段經歷需要吃點小苦,但意義非凡,寄語學員今後能以同樣的精神和態度去面對;他又叮囑學員要懂得感恩,認清當今世界發展趨勢,感激國家為澳門繁榮穩定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