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審計署昨日公布的《公共圖書館的圖書管理》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文化局昨日出新聞稿回應,表示為公共圖書館在圖書工作的管理及流程上存在缺失,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深表歉意,承諾必定以此為誡,進行深刻反省及認真檢討,並嚴格遵從審計署的意見及建議,即時落實有關改善措施。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日亦回應事件,表示對相關審計報告高度重視,已指示文化局根據有關報告所指出的各項問題作出全面及嚴謹的檢討,就各項完善及內部調查工作盡快提交報告。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審議《取得機動車特別稅務優惠》法案,財政局局長容光亮等政府代表列席會議,席間有委員建議,政府應設立互換機制,即水浸車車主登記報銷車輛後,可選擇購買不同車款或車種,政府回應會研究有關建議。 根據政府資料顯示,因「天鴿」風災損毀並已註 銷的車輛登記數目為6,521輛,法案涉及的稅務優惠約為1.47 億元。 委員會主席何潤生(圓圖)在會後表示,委員會關注水浸車稅務優惠法案立法程序較長的原因;政府代表稱,由於法案涉及交通事務局、法務局等多個部門,過程中亦需廣泛聽取意見,令立法需時較長。 何潤生並提到,法案現建議水浸車車主購買同類型的車輛, 才可享稅務優惠, 如之前報銷受損私家車車主需在購買新一台私家車才可享有稅務優惠,委員會認為應設立互換機制,讓市民選擇,無論購買新的私家車或電單車也應享有優惠。 他並稱,委員會認為有關建議無違背法案之標的及立法原意。政府代表回應稱,設立互換機制會令當局在行政程序和工作執行上存在較多困難,但對委員會的建議持正面及開放態度,並表明會研究有關建議。委員會將於今天(24 日)與政府代表繼續審議法案。
催促政府盡快就「都市更新」進行立法呼聲日高,並將有關法案以緊急程序送交立法會優先審議,體現政府對「都市更新」的決心。身為「都市更新」委員會主席的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回應表示,雖然當局不會以一個整體法律的形式進行立法,但會針對每項具體問題分別立法,未來會陸續將法案送交立法會。 羅立文昨日出席「都更會」特別會議後向傳媒表示,可能外界有所誤會、希望作出澄清,「唔係我哋唔做法律」,只是不會以整體框架法律的形式(例如《都更法》),而是分別立法。羅立文又指,明天(25日)立法會全體會議將一般性討論及表決《重建樓宇稅務優惠制度》法案,而日後還會有樓宇重建業權百分比、「暫住房」制度、政府設立公司等問題,需要分別推動立法。 此外,有意見建議政府以祐漢區為試點推動都市更新,羅立文重申,政府現時沒有此項規劃,「事實係冇,我唔可以呃你哋」。羅立文解釋,「每一幢大廈都有小業主」,即使大廈建築老舊,亦無法強行改造或重建,必須先取得小業主同意。羅立文又補充,「都市更新」可以由小業主自發、私人發展商收樓、政府推動這三種形式進行。
行政長官崔世安和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昨(23)日下午到貴州省從江縣出席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聽取貴州省和從江縣代表介紹扶貧工作情況。 行政長官發言時表示,是次參與從江縣脫貧攻堅工作,澳門將堅持「從江所需」與「澳門所長」相結合的原則,把重點放在教育、醫療、旅遊、文化、產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工作,並透過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平台,深化合作基礎,促進澳門與貴州兩地共同發展。澳門特區能夠參與貴州省從江縣脫貧攻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是挑戰,更是機遇,也是優勢發展的好機會。 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在座談會上,就特區幫扶從江工作提出四點想法,一是要積極探索扶貧合作的新模式;二是要推動有關幫扶項目落到實處;三是要有效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四是要切實加強項目資金的監督管理。 他希望通過這次扶幫工作,不僅幫助從江縣困難群眾早日擺脫貧困,而且為從江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扶貧辦主任李建介紹貴州省脫貧攻堅工作時表示,貴州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他稱,在澳門中聯辦、國務院扶貧辦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等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用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委副書記、縣長涂剛表示,雖然近年來交通基礎設施、城鄉建設、城鄉居民收入等大幅改善,但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仍然是從江脫貧攻堅最顯著的特徵,目前全縣還有197個貧困村,其中深度貧困村164 個,72,000多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高達21.92%,是全省貧困發生率最高的縣,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
正在貴州的行政長官崔世安,昨(23)日中午在從江縣出席澳門特區幫扶從江項目協議簽署儀式,共簽署九份協議,涉及教育、會展及經貿合作、援建、人力資源、旅遊市場推廣、幫扶資金等方面的幫扶項目,其中四份由特區政府相關部門簽署,包括《援建貴州省從江縣丙妹鎮大歹小學的意向協議》、《締結友好姊妹學校項目協議》、《從江貧困學生就讀澳門高等院校學位課程獎學金計劃合作協議》和《利用會展業促進外貿流通及推廣發展合作協議》。
很多遊戲玩家現在都喜歡「追落後」,而遊戲公司為滿足忠實玩家的懷舊情懷,亦會推出經典復刻版,但有的產品太過熱賣,一直處於斷貨狀態,讓很多懷舊玩家感到遺憾的同時,亦讓一些不法分子乘虛而入,在網上兜售仿真版遊戲機,聲稱是正版貨,買家返家細查始發現乃假貨,懷疑墮入網購陷阱,但追討無門。
行政長官崔世安、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昨(22)日分別率團訪問貴州貴陽市,拜會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及省長諶貽琴,展開一連三日訪問行程。 昨日下午三方簽訂扶貧合作框架協議,將發揮現有合作及聯絡機制,拓寬合作領域及水平,令澳門與貴州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並為貴州省實現全面脫貧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做出貢獻。
四月初八佛誕節,澳門佛教總會昨(22)日下午假議事亭前地舉辦浴佛祈福嘉年華活動,由佛教僧人主持儀式,祈求福路安康,現場還設有攤位遊戲、義賣、表演及捐血活動等,所得善款將全數捐予貴州扶貧之用。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及眾多社會名人出席活動。 佛教總會常務副會長關偉霖表示,今次活動估計有5,000人參加,除了宣傳佛教文化,也能幫助貴州貧困鄉村興建馬路及路燈等,響應國家提倡的精準扶貧。 他稱,去年活動共籌得25萬元善款,相信今年善款與去年相若。 每年均參加浴佛祈福的善信杜先生表示,浴佛節對佛教徒意義重大,且具中國特色,能夠學習到佛教中放低執著的精神;來自香港的遊客鄭先生則表示,以往每年都會在香港浴佛,今年剛好來澳旅遊,稱浴佛後感覺心靈得到平靜。
農曆四月初八日是一年一度的「魚行醉龍節」,熱鬧萬分的醉龍醒師大巡遊活動昨(22)日一早就在三街會館及議事亭前地拉開帷幕,精彩的醉龍表演吸引大批市民及遊客駐足圍觀,甚至有境外媒體專程前來,一睹「舞醉龍」風采。 儀式先由政府官員、社會名士上香祈福,簪花掛紅、醒獅點睛,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隨後18隊醉龍登場,負責龍頭、龍尾的舞者統一白衫黑褲上陣,場面壯觀。舞者一邊噴酒一邊表演,步醉心不醉,形醉意不醉,將醉龍舞得形神兼具。他們時而亦步亦趨,時而快步向前,龍頭龍尾互相追逐,將騰龍翻滾之勢表現得淋漓盡致。 駐足觀賞的內地遊客羅小姐表示自己只是路過,但覺得舞醉龍壯觀、神奇有特色;而來自內地、現就讀澳門院校的黃同學則表示,第一次觀看舞醉龍,認為是澳門特色的傳統節慶文化,盛事氣氛濃厚,相信可以為澳門吸引不少遊客。
除了舞醉龍外,派發「龍船頭飯」也是「魚行醉龍節」的重頭戲。在三街會館、紅街市及祐漢街市免費派發的「龍船頭飯」,又稱為「龍船頭長壽飯」,吃過「龍船頭飯」,寓意長命百歲、丁財兩旺、老少平安。鮮魚行總會副會長關偉銘表示,今年提早在上午10時左右開始派發,估計光是紅街市就派發13,000份盒飯,比去年略微增加。 雖然昨(22)日烈日當空,卻無阻市民排隊領「龍船頭飯」的熱情,紅街市一早就有市民帶上小櫈雨傘「駐紮」,排隊人龍幾乎繞紅街市一圈。拿到龍船頭飯的蔡小姐表示,今年是第一年前來,最主要想帶小朋友了解舞醉龍和龍船頭飯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特意到現場感受氣氛,希望小朋友吃過龍船頭飯能夠快高長大,亦希望這個傳統文化能夠一直辦下去。 此外,四月初八亦是譚公誕,「光輝路環四月初八系列活動會景巡遊」昨日上午在路環舉行,30多隊包括打扮成中國神話人物、舞龍舞獅和森巴舞蹈的巡遊隊伍,圍繞路環市區巡遊一圈,途經路環碼頭和譚公廟,主辦單位估計約有4,000 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