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計劃」培養本地人才

六團體學員深入內地學習

高美士中葡中學今年7 月3 日至8 日期間,前往上海風華初級中學,與當地師生進行交流學習。在上海小夥伴的帶領下,高美士的同學體驗了新穎的實踐類特色課程:進入3D 打印課堂學習、體驗汽車模型拼裝、在無人機課堂上親身嘗試操作無人機、體驗手工課堂及茶藝課堂等。同學對嶄新的課堂內容充滿了興趣,同時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工聯青年委員會了解扶貧工作澳門工會聯合總會青年委員會學員,今年3 月28 日至4 月2 日期間,前往四川青蓉小鎮以及大學生創業中心交流,期間學員了解當地創業配套,人才引進的激勵機制,並參觀硬件設施;亦參觀當地社區的NGO(非政府組織),認識到NGO 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企業或基金捐贈為輔,構成了當地NGO 發展的重要支撑與營運基礎,NGO 與政府部門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並承擔部分政府職能,有效實施便民惠民舉措,改善老舊社區的居住環境,實現對社群內困難群眾的精準幫扶,營造和諧有愛的社區生活空間。 國際青商會澳門總會探討「一帶一路」國際青年商會中國澳門總會學員今年3月28日至4月2日期間,前往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凱原法學院交流,大家學習了「一帶一路」倡議及熱點分析、「一國兩制與國家整合」及「上海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建設情況」。席間學員更與教授互動,討教關於「一帶一路」對澳門的影響及對於創業者所帶來的機遇。 中總青委會體驗VR 技術澳門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學員,今年7月16日至20日期間,在上海展開了五天學習交流之旅,參觀上海幻維數碼創意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球奇幻旅行」光與影的藝術展,對三維動畫、立體投影技術、紅外體感技術、VR技術等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尖端互動體驗技術有更近距離的接觸和認識。 學員亦在上海參觀澳門莉蓮餅店廠房,不僅感受到工廠生產能力的強大,亦體會到企業必須的嚴謹、責任與用心;澳門莉蓮廠房的經驗分享為學員對本土品牌進軍國內增加信心。 聖若瑟中學動手操作AR 技術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中文部) 高二至高三級學生,今年4 月8 日至13 日期間,參訪浙江省大學附屬中學的玉泉和丁蘭校區,通過與校長展開交流對話,深入了解當地的教學模式、課程改革等,並參觀學生組織的社團,如3D 打印社、動漫社、校園電視台,學員學習如何在學業上和社團間取得平衡。另外還參與課程體驗,如AR、VR 技術、電泳檢測DNA、玩轉電子技術等,學員動手操作、分組做實驗、並與浙中同學一起討論和學習,感受科學的奇妙。 澳門學聯感受祖國天文科技發展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學員一行今年7月5日至10日期間出發到貴州,參觀了我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平台——航天雲科技;考察了有「貨車界Uber 」之稱的互聯網企業——貨車幫,了解大數據與公路物流結合的運作模式。其後,學員來到位於平塘的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景區,近距離感受「天眼」工程的震撼和國家天文科技的發展,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收穫豐碩學員期望為澳門注入新動力總結活動,各團學員都深深感受到國家新時代科技發展的迅速步伐,豐富的交流學習內容更深化了學員創業創新方面的知識。學員表示,此行收穫豐碩,同時有感澳門青年人需要更大的信心,積極打造更多創新創業渠道,抓緊時代的機遇,並期望未來能為澳門的經濟及發展注入一股新動力。

26/09/2018
25568

大航海時代下的《力報》

從15世紀到17世紀, 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 與此同時,歐洲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等。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 他們無法準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 然而, 在該時代的航行者並未因此而退縮,最終開闢了打通東西方的新航道,之後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使西方文明擴展至全世界。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今天,媒體行業也進入了「大航海時代」,過去一百年建立的媒體生態正受到新媒體時代的挑戰,從前;看電視的叫觀眾、聽電台的叫聽眾、看紙媒的叫讀者,現在;媒體的受眾叫用戶(User),過去是單向的,現在是雙向的。過往是一小部分人生產新聞資訊交給大部分人,現在是大部分人生產新聞互相交換。 今天,世界上每一個傳媒機構都像十五世紀的一艘遠洋船,我們都在找尋通向未來的航道,大家都根據自己的經驗、專業、直覺去找尋一條媒體轉型的出路。 《力報》是一艘只有七年報齡的小船,過去七年裡,我們不斷尋找;不斷求變,無論是新聞的採集手法、不同平台的包裝方法、標題文字的應用、視頻新聞的表達手法、甚至一條即時新聞的推送,我們都在尋找模式,一種適合新媒體時代的模式。以上周颱風「山竹」期間為例,《力報》的新媒體共上載了160 條風暴消息的即時新聞,力求做到把資訊以最快速度送到用戶手上。 周年,只是每一個階段的回顧,我們不應滿足於現狀,應為未來挑戰做更好的準備。在此;感謝一直在船上不離不棄、緊守崗位的夥伴,讓《力報》這艘小船仍在風浪中前進,有時風平浪靜、順風順水,但更多的是浪高風急在逆境中努力向前。 我們相信只有不斷創新, 不斷求變, 以專業的精神;認真的態度。我們才能找到這條「媒體未來的偉大航道」。

26/09/2018
21217

新一季流感疫苗今起接種

衛生中心服務至晚上8時

衛生局訂購新一季2018-2019年四價流感疫苗首批35,000 劑已抵澳,今天(24 日)開展「2018-2019 年度流感疫苗免費接種計劃」,為高危及優先人群提供接種,各衛生中心及衛生站由今日起延長周一至五的流感疫苗接種服務時間至晚上8時,方便居民接種,衛生局於今年共購入15萬劑四價流感疫苗。 2018至2019年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免費接種對象包括以下澳門居民:六個月至18歲以下、50歲及以上人士、懷孕婦女、所有慢性病患者,包括肥胖人士(即身體質量指數BMI為30或以上者),以及院舍、托兒所、幼稚園、小學、中學的工作人員,所有衛生工作者,以及在博彩娛樂場工作的澳門居民。同時,衛生局認為,有必要接種的其他人員,包括公共部門,衛生局將主動聯絡有關機構取得名單後由衛生中心安排接種。 為方便接種者及減省輪候接種時間,衛生局將在下(10)月至12月期間派出醫護人員到全澳中小學、幼稚園及托兒所,為學生、教師及員工等進行集體接種流感疫苗;此外,衛生局亦會安排人員到老人和殘障院舍、人數較多的公共部門或其他機構等進行集體接種。未能參加集體接種的學生及幼兒,可於今年12月3日起持澳門居民身份證、衛生局使用者卡、流感疫苗接種卡(如有)、學生證、員工證或職業證明文件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接種站或衛生中心接種。 至於六個月以上尚未受托幼兒、18歲以下非在澳就學、50歲及以上的澳門居民、孕婦,由今日開始可自行到各衛生中心、仁伯爵綜合醫院接種站、鏡湖醫院接種站、科大醫院或工人醫療所免費接種。

24/09/2018
2330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