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毛蟲都不想來?

泳客嘆:海灘水質大不如前

炎炎夏日,不少民眾選擇到海邊消暑,但自上周起,香港多個海灘相繼出現「海毛蟲」螫人事件,不少網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被螫傷的慘痛經歷,引起港澳地區一陣「蟲蟲危機」。本澳海事及水務局早前對此表示關注,並已加強對黑沙海灘及竹灣海灘的巡查工作,目前本澳並未出現「海毛蟲」的蹤跡。本報記者昨日特地到黑沙海灘採訪,泳客及救生員均表示暫未發現「海毛蟲」出沒,但會特別小心提防。 本報記者昨(25)日走訪黑沙海灘,見當地已貼出告示,呼籲市民和泳客若發現「海毛蟲」切勿碰觸,並應馬上通知當值救生員,以便跟進處理。海灘救生員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暫未接獲相關報告,但會呼籲泳客小心提防。資深泳客劉先生則稱,自己堅持到海灘游泳已經20、30年,雖未見過「海毛蟲」尊容,但就偶爾會發現一些「潺潺滑滑」的蟲類。他又感嘆,近年海灘衛生及水質每況愈下,海面經常有垃圾漂浮,遠遠不及上世紀80年代乾淨。 澳門水質差 不適合海毛蟲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珠江河口含沙量高,本澳水域污染嚴重,水質較香港差,並不適合「海毛蟲」生存,加上「海毛蟲」以海中微生物或海洋生物屍體為食,澳門的水質混濁根本「無嘢畀佢哋食」,因此澳門出現「海毛蟲」的機率極低。 陳俊明稱,「海毛蟲」屬沙蠶的「親戚」,沙蠶會在澳門的海灘出現,不過沙蠶本身無毒,甚至可以作食物。隨著本澳海水污染愈來愈嚴重,現在海灘也漸少見到沙蠶的蹤影。他認為本澳因地理關係水流速度慢以致污染物沉澱嚴重,政府應嚴格監管污水排放超標問題,保護生態環境及保障泳客安全。

26/06/2018
29758

內地漢床邊睇鹹片睇壞腦

欲性侵同行女子被捕

一名內地男子五年前與女性友人來澳旅遊期間,藉故進入女子酒店客房,趁女子睡覺時在床邊開電視看AV(色情影片),沒想到睇一睇竟「睇壞腦」,企圖性侵驚醒的女性友人,所幸女事主及時藉口離開房間,最終逃出色狼魔爪。事發五年後,這名「精蟲上腦」的內地男子再次入境本澳,被司警以性脅迫罪名拘捕。 事發於2013年3月,41歲的內地張姓男商人與30多歲的內地女性友人同遊澳門,兩人並非情侶關係。張男為女事主在路氹區某娛樂場租下一間酒店客房,供女事主休息。事發當日上午7時,張男以借地方休息為由進入女事主房間,並坐在另一張床上休息,女事主則繼續睡覺。直到上午9時,女事主醒來後發現張男竟然在床邊觀看AV,於是到洗手間梳洗迴避。豈料張男竟色向膽邊生,突然衝入洗手間強行將女事主拉到床上,上下其手非禮,企圖進一步性侵。嚇得花容失色的女事主以上洗手間為由再次躲入洗手間,不久張男又再次闖入要求發生性行為,幸好女事主急中生智,謊稱有朋友在大堂等候及有物品交收,才逃出「狼」口。 女事主逃到大堂後隨即向酒店職員求助,自知不妙的張男經蓮花口岸逃回內地。直到本月23日,時隔五年多之後再次進入本澳,隨即被司警拘捕。

26/06/2018
64033

三藩市政府免息借首期

本澳可參考

現時社會競爭激烈, 讀書工作表現可以靠自己打拼,但自付首期買樓靠自己就難過登天,所以現今買樓靠父幹並不可恥,特別是年輕人置業能力低,除非是專業人士,如律師、醫生等,或不吃不喝十多年,否則想置業上車,就得靠父母。本澳5月住宅成交向上,大部分原因由新盤銷情理想帶動,而當中有不少成交是父母為子女購置物業。 根據資料, 香港超過六成物業已供滿按揭,大部分都是「慈父慈母級」; 台灣近期亦有數據顯示,今年首季20至30歲置業人士連續第二年增長,較2016 年同期大增26%,當中,近六成人達40至100 萬新台幣(約10萬至26萬港元),近三成人更不到40萬新台幣(約10萬港元)。雖然台灣樓價下跌,但大部分年輕人要置業其實一點也不容易,估計是背後有父幹,才令年輕人的買樓數字上升。 最近美國三藩巿政府免息借首期,或是芸芸青年中的一滴甘露。在美國,不少州份或市政府幫助市民預繳首期購買私人物業。在三藩市,每宗資助批出金額可高達37.5 萬元(美元、下同; 約294 萬港元)。貸款除了免息,業主更不用心急還款。計劃目前正開放申請,不少剛畢業的青年躍躍欲試。《彭博》新聞社4月統計,三藩市樓價中位數達160 萬元,一房單位每月租金升破3,000 元。三藩市政府的「首期貸款資助計劃」(簡稱「DALP 」),最高可向每宗申請批出37.5 萬元,金額屬全美最高城市之一。 條件包括申請人必須是首次置業、只能用以競投市價物業,不能用於低於市價(簡稱「BMR 」)房屋。另外, 申請者流動資產不可超過30萬元,個人收入不超過AMI(地區收入中位數)的175%,並需確保能即時繳付部分首期(最少5%)等。 上述貸款原意,為鼓勵居民買樓自住,最遲30年後才開始還款; 若中途轉售物業,借款人須立即歸還本金,並繳付部分物業差價予政府。本澳2月初下調首置按揭成數,至今沒有起到太大的壓抑樓價作用,反而刺激了800 萬元以下單位成交上升,新盤每呎平均價更突破15,000 港元水平。政府是時候重新審視更多應對措施幫助青年上車。

26/06/2018
1360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