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交通事務上周就修訂《道路交通法》公布公眾諮詢後,由於反響極大,交通局上周五再次召開記者會,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表示,對於《道路交通法》一切內容,願意聆聽社會意見,強調現時只是初步階段,「一隻字都未寫過」,並不是最後的決定。 林衍新(下圖)指,在收集市民意見後,要經過180日的歸納分析期,然後才與相關部門動筆起草修改文本, 至最終文本出台可能用上好幾年時間, 及後還要交由立法會審議, 強調現時只是初步階段。
坊間經常說任職博企的雙職家長,長期缺少時間進行親子活動,不但有礙家庭和諧,還有可能令子女在外染上不良習慣,有鑑於此,體育局聯同教育暨青年局及多個組織,昨日組織一項盛大的親子運動日,讓平日難得與子女一同運動的家長,盡情享受與子女互動的樂趣。 不過,有現場家長表示,本澳休憩遊樂的場所的確不多,平日只能與子女到公園玩耍,或到圖書館享受閱讀樂趣,但夏季暴雨、颱風又多,很多室外活動被迫暫停,可惜室內場館要預約安排,並非想去就去,希望政府能多建休憩場所供市民享用。
儘管在法律上「海一居」已經不存在了,但在每位澳門市民心中仍然會給「海一居」事件留個位置。特區政府在終審法院駁回保利達洋行就收回土地批示的上訴後,隨即推出「善意解決方案」,藉由在重新利用原「海一居」土地,興建「置換房」滿足「海一居」樓花購買者居住的需求。然而本應由解決方案化解的分歧,卻未見平息,「海一居業主聯合會」仍然要求原圖原則收樓,保利達洋行則打算要求政府賠償。究竟是像社會有意見認為的這些人應後果自負,還是像小業主說的「逼我哋去死」,這樣的分歧仍然在持續發酵。 購買樓花或房屋,既是人民生活的「剛性需求」,也是投資市場的標的,正因為這樣的雙重性,許多政府在樓市政策上都容易招致批評。投資失利是投資人必須承擔的風險,政府當然不需負責,但維護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就是政府的責任。「海一居」事件的結果,保利達必須負全責,但若檢討「海一居」事件的發生,就需要政府繼續完善相關法律。 本澳在2013 年訂定《承諾轉讓在建樓宇的法律制度》法律,建立了樓花預售許可制度,為樓花的銷售條件訂定規範,降低市民購買樓花時的風險。當初的立法原意,便是要保障市民購買樓花時獲得更明確的資訊,降低「爛尾」的風險。 但對比鄰近地區的法例,卻仍然有所欠缺,尤其是在事後的保障上,對樓花預售所得款項仍然沒 有任何監管。 台灣在2011 年實施「預售屋買賣契約保證機制」,要求在預售屋買賣契約(即樓花買賣合同)中納入強制履約保證機制,建商所得的樓花款,需要選擇交付政府認證的信託機構管理,或由金融機構承作價金返還保證,以及由同業或公會連帶擔保等方式擇一列明。對樓花款的監管,不但能保證建商收到的樓花款專款專用,穩定整個樓花銷售市場與金融體系,一旦出現違約情況,購買者還能拿回購房本金,而發展商亦可按進度逐步取得樓花款。 澳門社會足夠小,小到一個人的不幸足以得到社會的同情; 澳門社會也足夠大,大到對不同意見能有包容的胸懷。「海一居」事件沒有結束,不但還在繼續,後續的發展更值得社會的關注。小業主對保利達的追償,是法律保障的權力,無論如何不應該擱置或捨棄,也應該盡快提起保全程序,防止保利達脫產; 而保利達聲稱將向政府求償,正是一個全面檢討事件的機會,也是建立樓花買賣履約保證法律制度的契機。市民對政府的期待,不只「善意」而已。
政府早前表示已經與六間博企協調,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由博企聯營「發財巴」線路。澳博董事局主席蘇樹輝博士昨日受訪表示,這是各方經過協商作出的建議,將由人工島接駁至外港碼頭及氹仔北安碼頭,再分流到不同娛樂場,避免博企各自派出大量車輛、造成交通擁擠,而具體細節仍在商討中。至於會否在關閘實施同樣做法,蘇樹輝表示,暫時未有討論,另外,日前有報道指本澳部分賭場內的銀聯終端機被撤走,被問及會否擔心影響收入?蘇樹輝回應指,澳博過去幾個月「中場」生意持續增長,且娛樂場內銀聯終端機數量不多,相信不會對業務有影響。他又稱,有關政策是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管理、打擊跨境洗黑錢,這是博彩業健康發展的大前提,大家應該要遵從。 澳博控股早前宣布,何鴻燊將於明( 12)日舉行的股東會結束後,退任澳博主席、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執委職務,並將獲委任為榮譽主席。蘇樹輝昨日表示,澳博控股作為上市公司,是透明度高並且規範化,一直運作暢順,日後的發展方向亦不會改變,現時希望加快「上葡京」建設進度,爭取在年底完成工程,具備條件向政府申請開業。至於何鴻燊的身體狀況,蘇樹輝就指「可以講係OK 」,但畢竟屬於高齡
澳門西安商會首屆理監事就職典禮暨「一帶一路」倡議下澳門與西安合作新機遇論壇上周四(7日)舉行,會長馮翠屏表示,冀藉商會搭建西安企業家合作交流重要平台,將其打造成為葡語國家與西安商業溝通和對外聯誼重要管道。 馮翠屏表示,西安作為「一帶一路」起點,推動絲路經濟帶建設同時,也起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作用,商會將利用好澳門「一中心、一平台」定位,推動西安和澳門兩地工商界交流與合作,向海外推介西安,招商引資,動員和帶領更多澳門及海外企業投資西安。另一方面,是次合作可講好澳門故事,促進兩地各領域深度交流,打造對外開放視窗和平台,進一步擴大兩地影響力。 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史曉紅表示,近年西安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發展勢頭強勁,相信澳門西安商會的成立,會把澳門和西安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利用澳門國際影響力和各種優勢積極宣傳西安,進一步深化兩地經貿,文化,旅遊等全方位的合作與交流,共享資源。
近期網上流傳一段短片,片中一名自稱「大馬王子」的男子在澳門賭廳贏錢後向人群「撒溪」般派錢,並聲稱可以10,000美元一小時教授贏錢秘技,還以賭廳名義對外集資。 司警上周六(9 日)回覆傳媒查詢表示,當局暫時沒有接到相關舉報,但提醒市民要提高警覺,切勿輕易將金錢交予他人,懷疑遇到詐騙或其他犯罪時,應立即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 7777或本局報案熱線993 舉報求助。
一名巴士司機駕駛公共巴士途經馬場東大馬路附近時,懷疑「冇收油」,撞到一名正在橫過行人道斑馬線的15歲女學生。涉事巴士司機供稱誤以為女學生不過斑馬線,於是才繼續「畀油」。惟治安警進一步調查後發現,該名巴士司機曾多次違反《道路法》,包括去年10月在果亞街撞到另一名正在橫過斑馬線的行人,最後控以巴士司機「涉嫌觸犯危險駕駛罪」,將其移送檢察院處理。 涉案巴士司機姓許,男,60多歲,本澳居民,是次意外中通過酒精測試;事件中被撞傷的女學生姓羅,15歲,事後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案發在上周四(7日)中午12點,涉案巴士司機許男駕駛巴士途經馬場東大馬路附近的一條行人橫道時,撞到斑馬線上正在過馬路的女學生羅某。治安警接報到場調查,司機許某供稱,他當時看到女學生站在斑馬線左方,以為她不是過馬路,於是才繼續「畀油」,豈料女學生突然衝出斑馬線,因此才收掣不及撞到她。 惟警方調查後發現,許某有多次違反《道路法》的前科,包括去年10月在果亞街撞到另一名橫過斑馬線上的行人,警方最後控以該名巴士司機涉嫌「觸犯危險駕駛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黑沙環一車行三名男負責人,涉嫌於去年10月至11月先後兩次以超過法定利率上限貸款給本地一名男子,涉嫌觸犯暴利罪。並於本年初車行結業前,將事主仍處於抵押期之房車轉售,事主向司警報案求助。司警接手調查後成功聯絡涉案三名男子,揭發有人在貸款過程中涉及暴利,三名男疑犯移交檢察院法辦,司警繼續追查有關車輛下落。 被捕三人均為本澳居民,分別姓蔡,姓胡及姓周,年齡28 至30 歲,報稱商人。 案情指,一名本澳男子去年10月因為周轉問題,將他的一架名貴房車向黑沙環一車行抵押貸款,月息四厘(即年息48厘)。事主其後與車行負責人簽定相關合同,第一次借款23萬港元,先被扣起約9,000元利息。事主一個月後還清款項贖回車輛,同年11月又再抵押該車,借款21萬港元,先被扣8,400元利息。接著一段時間內,事主均按時還款。直至今年1月,事主本來打算贖回座駕,卻發現車行已結業,負責人不知所終,懷疑受騙,於是報警。 司警接手調查,於本月7日通知有關車行的三名股東協助調查,三人拒絕合作。但司警於蔡姓嫌犯家中搜獲轉移汽車合同副本,更查得事主合共被抽取26,000元利息;同時確認有關車輛在事主給付利息的情況下,仍被有關車行以26萬轉賣。司警確定三人共謀,以觸犯《刑法典》第二百一十九條之暴利罪,送交檢察院處理。 (互聯網圖片)
教育暨青年局為加強澳門教育界對國際教育發展新趨勢的了解,邀請享譽全球的國際級評核專家,有「PISA協式問題解決評核之父」之稱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教育與技能部部長Andreas Schleicher首次親臨澳門,於本月2日(星期六)在教青局仲尼堂作專題演講「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eir Future, Not Our Past 」,座無虛席,吸引包括教青局局長老柏生及該局主管、公私營教育機構代表近200 人出席。
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上周六(9日)在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舉辦「第十屆澳門學生Office軟件技能比賽」及「第五屆澳門學生多媒體設計軟件技能比賽」頒獎儀式。同場並舉行「2018Microsoft Office 及 Adobe軟件技能全球大賽」啟動儀式,今屆兩項比賽的八名優勝者將代表澳門參加8月份在美國舉行的「全球Office軟件技能大賽」及「全球多媒體設計軟件技能大賽」。 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孫家雄表示,兩項比賽分別是中心連續第十年及第五年舉辦。兩項比賽至今已有超過2,600名學生人次參加,當中近千名是透過比賽取得資訊科技的專業資格認證,說明同學們在這方面的資訊科技水平是達到國際認可水平。他並提到、過去六屆由中心選派的澳門代表, 共奪得七個全球冠軍、兩個亞軍及一個季軍,值得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