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正進行《荔枝碗船廠片區不動產評定》為期60日公開諮詢。在前兩場公眾諮詢會上,市民及團體均認為諮詢文本中的臨時緩衝區範圍應該擴大,應涵括山體及船廠對出的整片濕地,山體對保護船廠整體親山親水景觀有關鍵作用,擔心若不納入會影響整體景觀。 工務局在年廿九(14日)開始,就十幅土地的私人工程規劃條件圖草案諮詢,意見收集期至下周三(28日);當中三份規劃條件圖草案,包括路環荔枝碗馬路5號、6號和9號三份私人工程規劃條件圖草案,引起社會關注,因為三份規劃條件圖,與評定中的荔枝碗船廠片區僅一街之隔,處於諮詢文本中的臨時緩衝區外,在公眾諮詢會上市民希望涵括臨時緩衝區的山體範圍。 三份規劃條件圖草案的規劃條件基本一樣,建議用途為非工業,最大許可地積比率和覆蓋率都沒有限制。 當中5號地段面積43平方米,現時荒廢中,樓宇最大許可高度分兩部分,至屋簷為8.9米,屋簷至樓宇屋脊垂宜高度不可逾2.5米,即建築物最高11.4米;6號地段面43平方米,目前是一間鐵皮屋,樓宇最大許可高度與5號相同;9號地段面積128平方米,現為一店鋪,樓宇最大許可高度亦是11.4米。 此外,屋面建築亦有規定,強制用中式瓦鋪砌的坡屋頂,並可設面積不超地段四分之一中式大階磗平台。建築材料也有限制,立面要用粉刷牆身和著色的木或金屬門窗,並要求在工程計劃草案階段須聽取文化局意見。 第三場公眾諮詢會,將於明天(24日)下午3時假路環中葡學校禮堂舉行。文化局希望可多聽路環居民的意見,公開諮詢將於下月22日結束。
港珠澳大橋通車方案討論得如火如荼,但作為大橋出資方之一、澳門政府顯得靜悄悄。除了在上周公布港澳兩地跨境私家車「常規配額」澳門有600個外,至今也未有確切的澳門私家車通車方案,而鄰埠香港卻已公布「常規配額」申請資格,即將在下周二起接受申請。此外,澳門允許香港未能申請「常規配額」的私家車辦理一次性申請,經由澳門口岸入境停車場泊車轉乘,日3,759個車位。然而香港口岸與珠海口岸均未設入境停車場,是否意味著除兩地牌持有者(目前還未有港澳兩地牌)、「常規配額」持有者外,澳門市民無法像香港市民一樣,申請一次性許可,駕車直駛香港泊車轉乘?若是如此,三方上橋配額又是否對等?還是特區政府有怎樣的苦心安排?市民至今都只能苦苦猜想。
數以十萬計內地旅客,趁昨天(21日)年初六春節假期最後一日,蜂擁來澳觀光購物,一度令新馬路部分路段人流擠擁,治安警察局於昨日下午3時35分封閉新馬路近PizzaHut部分車道作為臨時行人通道,疏導人流,並不准沿新馬路行駛車輛轉入龍嵩正街,直至下午5時始回復正常。 治安警資料顯示,昨日截至晚上9時,共有逾44萬人次經本澳各口岸出入境,其中經關閘口岸出入境人次逾30萬,當中入境逾15萬人次。 傍晚時分,旅客紛紛賦歸,關閘口岸可見大批旅客手攜大包細包離境。昨晚6時許,關閘口岸離境大堂出現人潮,十多條人工通關櫃台排隊者眾多,至晚上10時人潮方開始消散。
每年農曆新年期間,澳門中區熱門旅遊區都變得車水馬龍,雖然本地人都深知新年期間如無特別要事也不要去中區一帶,但幾十萬人一心來澳歡度新年的旅客可不是這樣說,認為大三巴牌坊、議事亭前地噴水池都是澳門著名景點,即使人頭湧湧都要「到此一遊」,拍照「打卡」留念。 戊戌狗年亦不例外, 自大年初三(18日)起一連四天,治安警都在中午後在大三巴及新馬路一帶實施人潮管制措施,旨在疏導人流。而然,有旅客反映由於指示不清,不清楚前行方向,結果走了不少冤枉路,又被迫折返。因此希望可以增加指示牌,提醒可以行走的方向。否則,人潮管制措施只會令遊客寸步難行,身心疲累,影響旅遊體驗。 今年除了人潮管制措施外,當局自年初四至年初八期間,臨時將位於南灣大馬路時代廣場的巴士站,向八角亭方向前移約110米,分流途人及候車乘客。而然根據記者現場所見,當局只是在巴士站牌上貼出公示,但仍有不少市民不知道巴士站點改動的消息,有乘客更大動肝火,批評當局的指示不夠清晰,令他苦等巴士15分鐘,直至受訪才知道改動。 其實,將人流集中的巴士站改動至附近道路,的確有助疏導人流,而且局方應參考鄰埠香港暫停巴士站做法,當局應利用帆布袋套住巴士站牌,並在袋上貼出告示,如此一來,清楚易明,乘客就不會出現白等情況。 此外,政府亦應透過短中長期措施,從「源頭」優化人流管制措施,短期方面,在各個入境口岸設置數據屏幕,實時顯示各旅遊景點的人流情況,方便旅客根據情況,錯開時段前往遊覽。 至於中長期措施方面,政府應與旅遊業界協商,安排旅行團利用氹仔蓮花口岸進入澳門; 同時,適逢政府有意扶持老店,應將特色老店甚至已經失傳的古舊行業,透過展示傳統手藝的方式,在舊區工廈重現,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吸引喜歡文創的旅客前往,亦有助分流中區旅遊壓力。
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理事長馮健富、青洲坊會理事長張捷昨日出席《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本澳今年春節市道及物價。 馮健富認為,今年是近五年人丁最旺的一年,新春期間營業的食店比以往多,整體市道不錯,在中區新馬路一帶人潮「迫爆」。他建議當局可在各區舉辦活動,既可聚集市民及分流旅客外,亦能增加商戶的營業意慾。 有市民致電節目時表示,在街市經營熟食檔,但由於新年期間街市外欠缺告示,不少市民及旅客都以為街市暫汀業,令熟食檔營業額下降,大失預算;稱自己堅持在本地採購材料,導致成本高昂。 有經營食店的市民陳先生表示,每月採購蔬菜花費50,000至60,000元,曾經試過為了節省成本鋌而走險,從內地走私蔬菜,最終「上得山多終遇虎」,被民政總署檢控。 馮健富強調,不支持中小企從內地走私鮮活食品及蔬菜入境,對顧客、市民及公司聲譽會有不良影響。他建議,當局可將公屋的地鋪以優惠價出租,以及開放更多鮮活食品市場,減少中間環節,令中小企的經營成本下降。 張捷則表示,理解因工資上升令節假日加收服務費,但過去有部分商戶將加價延續至年初十,認為今年的情況有所改善。
今年內地春節「黃金周」昨日結束,由初三起本澳中區人頭湧湧,新馬路及大三巴區連日來都需要實施人潮管制措施,旅客及市民均感寸步難行。旅遊發展委員會委員簡萬寧昨日受訪時認為,澳門地方有限,若旅客經常大量集中在同一區域,其承載力始於不能負荷。他建議當局可利用手機軟件程式,定時發放相關資訊,讓旅客了解各區的人潮情況再自行選擇,避免同時間集中在同一區內。 簡萬寧表示,新春期間大量的旅客湧入,警方因應情況作出人潮管制措施,但礙於澳門地小人多,人潮管制等措施也避免不了「逼爆」的情況出現。 他認為,當局應配合發展智慧旅遊城市,利用手機網絡發布更多資訊,如一些apps可發布多個旅遊景區的實時人潮情況讓旅客知曉,讓其可自行選擇是否前往,減低同時段過多旅客集中在同一區內的情況出現。 另一方面,他指出,目前旅客過於集中在大三巴牌坊和議事亭前地一帶。反映當局推出的「論區行賞」的八條路線似乎沒有太大吸引力。他直言,即使是他自己作為旅遊業界也覺得「唔想行」。他建議,相關路線在點與點之間應加強相關配套,令旅行可以「睇下嘢又有得休息飲下嘢」,吸引更多旅客參與,從而起到分流作用。
昨日大年初六(21日)是內地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大批內地旅客經關閘口岸返回內地。記者昨晚6時許現場所見,關閘口岸離境大堂出現人潮,十多條人工通關櫃台排隊出現人龍,現場由工作人員指示和分流使用自助通關的旅客。而入境大堂人流相對疏落,發財巴候車區候車乘客明顯較前兩天減少。 農曆新年「黃金周」,由年三十至年初五(15日至20日)期間,訪澳旅客共達 826,377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 7.9%。如潮水般的旅客日日「迫爆」新馬路、新口岸、大三巴、關閘口岸,以至路氹城的各大娛樂場。 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理事長馮健富昨日形容,今年春節「黃金周」是近五年人丁最旺一年。 旅遊局公布農曆新年「黃金周」旅遊業統計資料,年初五(20日)有訪澳旅客158,711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 2.8%;當中內地旅客佔 124,988人次,升幅6.5%。累計大年三十至年初五(15日至20日),訪澳旅客826,377人次,增加7.9%,當中內地旅客共609,982人次,升幅 14.5%。
誰說濕水炮仗不會響!旅遊塔旁的觀光塔街,昨早就出現一幕新春期間最大規模的爆竹及煙花燃放,萬發被雨水淋濕的爆竹煙花造成的濃煙沖天墟冚盛景,令附近旅客及居民錯以為身處東莞虎門林則徐銷煙館? 但原來這是民政總署昨早為銷毀剩餘爆竹煙花所設的一場例行公事,民署代表稱,今年剩餘的爆竹、煙花及火箭數量逾250箱,為免濃煙及刺鼻的硫磺火藥氣味影響附近道路安全,決定分兩日進行,換言之,今日還會有另一場「銷煙」行動。
由旅遊局主辦的大型賀歲活動「旺財年」狗年花車巡遊匯演,若錯過年初三第一場的居民及旅客毋須可惜,因為本周六年初九(24日)繼續有花車巡遊及壓軸文藝表演,當晚8時將於沙梨頭北街舉行起步儀式,15部花車經青洲大馬路、拱形馬路、黑沙環馬路、慕拉士大馬路、黑沙環第四街、長壽大馬路、市場街至祐漢街市公園為終點,壓軸文藝表演由一眾港澳藝人歌手薛家燕、彭永琛、羅凱瑩、歐陽日華、林俊傑及馬檇鏗擔任表演嘉賓。三位司儀為阮小儀、古卓文及陳庭鋒。 第一場花車巡遊已於年初三(18日)隆重上演,15部花車由年初三至本月24日下午5時於科學館展出。吸引不少一家大小趁機與花車近距離接觸「集郵」。 不少到場參觀花車的市民表示,因為不想與人逼,所以未有在初三欣賞花車巡遊,故選擇較少人的展覽區,同時又可更近距離欣賞花車。一家大小前來的潘先生表示,今年花車巡遊在觀光塔起步觀景較佳,又謂「睇展覽唔使同人逼,可以盡情影,睇清楚入面啲設計」。 市民容小姐稱,因為兒子好奇而帶他前來觀賞,期望下年等他長大些再帶他觀看巡遊,她兒子也興奮表示自己鍾意花車, 尤其對花車上的「狗仔」特別喜愛。亦有市民稱讚旅遊局的花車「夠晒醒目」,順便可宣傳澳門「美食之都」。2月24日晚上10時至3月4日下午6時,15部花車則移師至塔石廣場展出。
持假證件來澳犯案屢見不鮮,但被「自己友」一時心急不慎向警員「篤爆」,則實屬少見,事件中內地男事主,大有「感其恩深,但怒其不爭」之嘆。 事緣上周六年初二(17日)凌晨3時許,治安警察局接獲本澳一名女子報案,指其男友與她吵架後不辭而別,擔心他有不測故報警求助。警員在女子位於黑沙環斜路住所調查期間,女子男友突然返回,警員依程序向男子要求出示身份證明文件。 但就在這時奇峰突起,女子見男友出示的是內地居民往來港澳通行證,想也不想便向男友追問,為何出示的不是澳門居民身份證? 一言令警員大為起疑,遂向男子進一步調查,又在他身上發現一張澳門居民身份證及回鄉證,但警員向身份證明局及出入境事務廳查證後,發現並無其人!這名年約25歲姓陳報稱無業的內地男子見事件「穿煲」,承認早前在內地以300元人民幣買入,至於是否為此取信女友其澳人身份,則不得而知,但他涉嫌偽造文件罪,已被警方移交檢察院處理。而一時心急口快道破男友身份玄機的女子,有否後悔累男友惹上官非,則只有她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