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下稱個資辦)昨日公布去年的工作總結,反映出本澳千奇百怪的社會現象,而在個資辦全年結案的187宗調查個案中,雖然只有八宗涉及行政違法處罰,更多的是無理取鬧、無的放矢之小事,但個資辦主任楊崇蔚指出,有趨勢顯示網民利用社交平台發洩或欺凌,明顯超越言論自由權利。換言之,居民一時過了火位,隨時跌入法網,惹來一身蟻。 另外,從個資辦的部分調查個案中發現,不少居民似有投訴過濫之嫌,例如今年1月的一宗個案,投訴人使用甲公司員工優惠,向乙公司購買直升機票,卻投訴乙公司職員涉嫌收集過多其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員工證及信用卡),但個資辦經調查後,認為乙公司沒有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不排除投訴人「惱羞成怒」,反而不同意個資辦在調查過程中,「披露」其個人身份!
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發出許可,批准社會工作局將現有的社服設施以及殘疾人士的資料庫,包括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年齡、地址及電話、身體狀況、是否曾受「天鴿」水浸影響等個人資料,用於配合民防系統,建立特定人群疏散機制。
在新口岸及中區三家以旅客為主要銷售對象,專售衣鞋履手袋、手錶頸鏈飾物及時裝店鋪,涉嫌在「五一勞動節」假期間,售賣冒充名牌貨品,澳門海關接獲舉報後,連日採取搜查行動,搜獲大批冒牌貨品,以正貨價計算,估計價值高逾365萬元,一男四女共有五人被捕,包括三間店鋪的兩負責人及三名女售貨員。 五人昨日被澳門海關以《工業產權法》相關罪名落案起訴,移送檢察院偵辦,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六個月徒刑。澳門海關於昨(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案情,涉案三間店鋪分別位於廣州街、友誼大馬路,以及大三巴附近。據其中一名店鋪負責人供稱,店鋪開始營運至今已有三至四年,以售賣名牌產品為主,主要從內地以低價購入冒牌貨品,再以成本價數倍轉售圖利,主要銷售對象為旅客。海關此前接到品牌權利人舉報並提供資料,經過調查後鎖定三間店鋪,並確認店鋪中出售假冒名牌產品。 海關人員分別於本月3日及前天(7日)採取突擊搜查行動,在三間店鋪共查獲488件侵權產品,拘捕一男四女年約45至65歲本澳居民,當中包括三間店的兩名負責人和三名女售貨員。 搜獲的488件懷疑假冒知名品牌包括的手袋、鞋、手錶、衣服及飾物。海關表示,售賣侵犯知識產權物品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處六個月徒刑,呼籲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當局計劃修訂《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昨(8)日起至下月6日展開為期30 日的公開諮詢,諮詢文本中建議將假結婚行為單獨訂定為犯罪,由原本以「偽造文件罪」檢控改為由新設的「假結婚罪」檢控,刑期則同樣為二至八年。議員梁孫旭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就表示,雖然做法消除了假結婚行為在法律上的灰色地帶,但刑罰卻沒有增加,認為只是「換湯不換藥」,無法提高阻嚇性。
警方昨日凌晨連續第五日在娛樂場所及其周邊區域進行反罪惡行動,打擊「換錢黨」。上周四(3日)凌晨零時許,十多名男子在威尼斯人度假村外打鬥,場面混亂,兩名警員接報趕到制止,打鬥男子鳥獸散。打鬥起因係一名內地男子聲稱途經威尼斯人酒店外時被幾名「換錢黨」兜搭,雙方起爭執引起打鬥,其後有人將一段打鬥視頻上載社交網站,引起警方關注,於上周五(4 日)至昨(8 日)一連五天進行連串反罪惡巡查行動。 警察總局昨日表示,從本月4日至昨(8)日期間,在澳門半島和離島大型旅遊娛樂設施及周邊,進行了16次反罪惡行動,共截查280名( 234男46女)人士,當中226人(191男35女)涉嫌從事「換錢黨」非法活動、五名女子涉嫌從事賣淫活動及三名男子為非法入境者,其中一名非法入境人士更涉及高利貸案件而被移送檢察院偵辦,整個行動警方共動用警力282人。警方會不斷評估整體治安狀況,並持續不定期、不定點部署各類反罪惡行動,以期有效地預防及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運輸基建辦公室前(7)日在官網公布解除增購輕軌車廂合同,「撻訂」涉及金額約3.6億元。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解除增購合同是考慮到整個輕軌項目成本效益,又指因工程「做慢咗」,合同繼續也沒 意思,考慮到這48節車廂除了營運成本有壓力外,維護費預計至少要約八億元,因此解除有關合同。他稱,合同部分已生產及購買的零件,日後仍可作後備之用。 羅立文表示, 最後簽訂合同時是以為整個輕軌工程會順利進行,但現在實際上整個工程「做慢咗」,氹仔段在明年會通車,石排灣及媽閣段將來亦慢慢會通車,短期內「用唔晒咁多」車廂, 因此繼續合同下去也沒意思,所以解除增購合同是考慮到整個輕軌項目成本效益而作出的決定。 運建辦主任何蔣祺補充,原合同規定於18個月內澳門政府有優先權按原合同價錢或實際需要增購48節輕軌車廂,而當局於2012年時按當時澳門線、氹仔線和石排灣線的線網需要,額外增購列車車廂,價格沿用供應商2010年的投標價。至2015年整個輕軌規劃出現變化,澳門段路線建設暫時非優先考慮,因此政府需視乎實際情況作出適當修改。
行政長官崔世安一行昨(8)日繼續柬埔寨訪問行程,昨日下午與柬埔寨首相洪森(Hun Sen)會面,雙方同意在鞏固現有良好合作基礎的同時,澳柬可進一步就旅遊、人力資源培訓和引入高質素農產品等方面加強合作,為兩地創造更多合作機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安樂窩,因此,當政府每次推出社會房屋或經濟房屋,都吸引數以萬計市民申請,但是經屋接二連三出現紕漏問題,滲水、批盪剝落、瓷磚爆裂,居民入住後難以安居樂業,批評政府在興建過程中監督不力,以致質量出現問題。政府計劃未來會大量興建公共房屋,前車之鑑,當局必須加強監督,防止再出現「豆腐渣工程」,未來居民入住,可真正安居樂業。 公共房屋接二連三曝出各種質量問題,早已為居民所詬病,明顯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工程質量問題。先後出現滲水、瓷磚剝落、喉管氧化生鏽、電梯故障停用等事故的路環石排灣公屋群,乃特區政府「萬九公屋」單位計劃之一,由三個經屋項目安順大廈、居雅大廈、業興大廈,以及一個社屋項目樂群樓組成,三個經屋項目都是五年前先後落成入伙,當年政府訂定經屋項目要在2012年落成,建造工程日以繼夜24小時施工,終於在當年12月開始分批落成入伙。 同樣,被喻為「五星級經屋」的氹仔湖畔大廈,也是在2012年12月落成入伙,至今弊病亦逐一呈現:電梯使用三年「斷纜」,五個月仍未修好,公共走廊瓷磚爆裂,地下停車場地面龜裂滲水,反映經屋連串紕漏,是工程質重問題,當局監督工程不力,驗收檢測不到位,應要有人擔責。 根據2010年制訂的《經濟房屋法》,經屋由政府興建,政府作為發展商,以公開招標方式將工程批給承建商,政府再聘用專業工程公司監察整項工程施工質量及進度,理論上工程應受嚴格監察,質量應有所保障,但事實不然。目前已落成入伙經屋不斷被揭發質量出現問題,當局應全力查找原因及提出補救辦法。公屋質量問題牽涉到保固期,一般政府工程簽訂兩年保固、五年防水。由於出現紕漏問題的經屋大廈,入伙均逾五年,維修保養期已過,承建商有責任免費修復,政府亦責無旁貸協助小業主解決問題,盡快安排承建商檢查單位,找出漏水原因,再研擬維修方法。 公屋建設是滿足居民住屋訴求的關鍵因素,居民對房屋需求大,未來公屋項目是特區政府重要任務,多個公屋項目會同時進行,質量問題政府不可推卸責任,有必要規劃好公屋建設,加強監管建造工程,避免再有質量問題出現。
澳門特區政府以財政儲備出資人民幣200億元,與廣東省共同成立「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簡稱「粵澳基金」),並於上周五(4日)在廣州簽署《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有限合夥)合夥協議》。澳門金融管理局昨日發出新聞稿稱,目前「粵澳基金」合夥人未有任何增資意向。 澳門金管局稱,「粵澳基金」是由廣東省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共同推動,並由廣東省屬國有企業恆健控股公司與南粵集團組建粵澳基金管理公司,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方式,引入澳門財政儲備資金200億元人民幣,與澳方共同發起設立基金,以市場化方式管理運作,將投向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特別是有利於粵澳兩地經濟民生的相關優質重點項目和廣東自貿區基礎設施項目。 根據雙方協議,基金全體合夥人總認購出資額為人民幣200.1億元。 另外,為了對未來合作提供一定的靈活性,雙方達成共識在日後有需要時,如經基金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雙方可以考慮擴大合作,增加投入資金,最高上限為人民幣1,000億元,而增資方並不只限澳門特區政府。目前,基金全體合夥人沒有任何增資意向。特區政府將會適時評估基金的運作和效益情況,才決定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可能性。
昨日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天后誕」,媽閣廟值理會昨天舉辦「戊戌年澳門媽祖閣恭賀天后元君寶誕法會」,祈求媽祖恩澤四海,厚德歸民,百業興旺,社會和諧,希望通過活動,推動本澳旅遊業發展,將賀誕活動打造成本澳一個知名節慶品牌。 賀誕祈福儀式昨日上午10 時在媽祖大殿舉行,由法師灑淨恭請天后元君上座,隨即大殿法鼓三通,值理會主席柯萬乘,值理柯萬國、林國華,秘書林家璇,風水法事顧問梁豪,監事會主席蔡昌明等聯同眾善信列隊持香參拜、祈福、恭讀祭文等各項儀式後,媽閣廟戊戌年恭賀媽祖寶誕大典禮成,祭祀祈福賀誕場面莊嚴肅穆,氣氛熱鬧。 值理會主席柯萬乘表示,由於大殿不幸發生火災後,很多內部維修工作繁瑣,再加上媽祖大殿在農曆新年才重新對外開放,今年賀誕系列活動只有從簡,所以今年文娛歌舞部分暫停,希望待各方面工作逐步完善後及有足夠時間籌備,計劃明年繼續舉辦系列賀誕文娛歌舞大型慶祝活動。 他表示,媽祖信仰文化,已成為兩岸四地媽祖信眾加強聯繫和交流的紐帶。澳門是一個與媽祖文化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城市,而媽閣廟建廟至今已逾500年歷史,蘊含著豐富的媽祖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