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三地錦繡,鑄灣區輝煌」。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8周年,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項目前日傍晚舉行點亮儀式,標誌著大橋澳門口岸率先提前完成基本具備通關條件的工期目標,為澳門回歸十八周年獻上一份節日大禮。儀式在大橋澳門口岸旅檢大樓前廣場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孫達、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葉大波、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南光集團董事長傅建國、中交建總工程師兼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經理林鳴、中國港灣工程公司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黃詠燁等,共同為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啟動亮燈。
特區政府今(20)日舉行連串活動,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8 周年,與全澳居民和旅客歡度節慶。 今日上午8時正,特區政府在金蓮花廣場舉行隆重升旗儀式,升旗儀式結束後,於 9時30分在旅遊塔會展中心舉行慶祝特區成立18周年酒會。旅遊局則於晚上9時,在旅遊塔對開海面舉行煙花表演,為節慶增添熱鬧氣氛。 多個政府部門亦會舉辦不同慶祝活動,其中郵電局於今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在郵政總局集郵商店設置臨時櫃台,為市民提供加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8周年紀念」紀念郵戳服務,同時出售紀念封,每枚售價三澳門元。 民政總署在氹仔龍環葡韻正舉辦「金丘探秘──冬季花卉展」,展出金黃色或以「金」字為名的花卉,打造起伏連綿的金黃色花海,與市民一同慶祝澳門特區成立18周年,展期至明年1 月7 日。 另外,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暨駐軍進駐澳門18周年,駐軍於今(20)日上午7時整,在新口岸營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78 號)舉行升旗儀式。
特區政府昨日公布本年度授勳名單,曾擔任海關關長的徐禮恆獲頒金蓮花榮譽勳章;註冊核數師、澳門國際創價學會理事長李萊德及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黃國勝,獲頒銀蓮花榮譽勳章。本年度授勳名單共有 42名個人、社會團體、政府部門、組織、公司等獲嘉許。 在「天鴿」風災當日,雖然不諳水性,在下環河邊新街奮不顧身落水救人,救起一對老年夫妻和一名男子的菲律賓外僱洛雷托獲頒榮譽獎狀。
澳門地少人多車更多,交通繁忙,日夜車水馬龍,行車路面可以說得上是「冇得唞」,亦難免時不時出現損壞。凹坑、沉陷、車轍、開裂及龜裂等情況,對交通安全造成隱患,負責路面維修的民政總署,在澳門、氹仔及路環各有一隊「道路急救醫生」,定期巡查及以瀝青維修路面,最近更引入一部新型一體式「瀝青路面熱再生修補車」,用於迅速修補破損路面。
一名內地男子誤墮弈棋騙局,騙徒欲擒故縱,讓事主連贏19局,令事主以為自己是象棋高手,難逢敵手,到第20局騙徒藉詞提升每局賠率至三倍,結果事主「一鋪清袋」,倒輸100萬元(人民幣,下同),因無力償還被禁錮,其後趁看守者不為意逃脫並報警,司警接報到場拘捕兩名男子,正追查其餘數名在逃人士下落。
衛生局重視向市民提供便民適切的醫療服務,多年前已著手開發和構建各項電子化工作,涵括了病歷、藥物處方、檢驗及化驗報告等臨床資訊系統,更先後推出傳染病和不良藥物申報、牌照續期、健康資訊手機應用程式、病歷互通等超過100項電子化系統服務項目,覆蓋範圍包括門診、急診、住院、藥物和檢查化驗範疇,透過引入更多資訊科技新手段,讓市民獲得便捷的醫療服務和衛生資訊。
道路工程協調小組昨日公布,已接獲政府部門及尅機構明年度的道路工程施工計劃為617宗,較今年的711宗減少13.2%,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廳長羅誠智表示,雖然明年度計劃比今年少,但因為涉及主幹道大型工程較今年多,預計明年交通壓力會較今年嚴峻;他又提到,由於要在氹仔東亞運大馬路至望德聖母灣大馬路興建一座行車天穚,工程會長達約三年,共1,080個工作天。 由於「千日工程」施工地段是通往著名「金光大道」的主幹道,塞車情況肯定慘不忍睹,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昨日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其實當局可以爭取晚上至通宵時段施工,由於該地段不會影響民居,這樣就能縮短施工時間。另一方面,掘路重災區的黑沙環,有商戶抱怨「掘完又掘」,甚至掘到上行人路,苦著臉說生意大受影響。
明年主幹道將會有更多修路工程,其中澳門半島會是重災區,雖然距離明年還有不到半個月,但黑沙環依然有不少掘路工程在進行,記者昨日在黑沙環視察,隨便一找便發現幾個掘路工程,其中黑沙環長壽大馬路信託中心附近,掘路工程誇張到連挖泥機都泊上行人路,市民經過時都舉步為艱,附近商鋪更是叫苦連天。 經營連鎖飲食店的蔡先生稱,這一區由今年9月份掘到現在,上月因要遷就工程而無法正场業,因掘路時把大量沙塵吹進店內,店鋪正門無法開啟,最後被逼拉上鐵閘,把售賣機放到後門工作。 蔡先生又稱,受掘路影響,試過一天連600元營業額都沒有,言罷不停「耍手擰頭」,指著後方那台挖泥機大吐苦水,詎料另一施工隊不到一個月又再重來,且將整台挖泥機泊上行人路,整條街被阻,市民繞路而去,自己生意亦「繞路而走」。 至於附近的街坊亦對掘路工程感到十分不滿。 吳小姐表示,不明白為何會掘完又掘,認為完全沒 有必要,直言「掘完又唔見靚好多,根本無用,阻住條街!」說時更爆了幾句粗口,非常不滿。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繼今年8月集中公布一批中央各部門出台的便利港澳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後,國務院港澳辦昨(18)日再公布三項便利港澳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
國家商務部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昨(18)日中午在政府總部 《CEPA投資協議》(簡稱《投資》)和《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簡稱《合作》)是《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升級的重要組成部份。兩份協議自簽署之日起生效,有助兩地的深度合作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高燕和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昨日在2017年CEPA聯合指導委員會高層會議上表示,《投資》與《合作》兩份協議是兩地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作出的特殊經貿安排,是落實中共十九大關於實行高平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精神的重要舉措。然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等人見證下,高燕和梁維特分別代表國家商務部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署了上述的兩份協議。 梁維特簽署協議後接受傳媒訪問,表示將葡語國家原材料在澳加工,符合CEPA規定及來源證要求,以零關稅進入內地是當局努力的方向,目前仍需與國家商務部、海關等部門溝通,不同產品的附加值比例有差異,亦要視乎產品在內地的關稅,才可以知道是否容易發展這類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