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崔世安早前表示,會在短期內推出調控樓市「辣招」,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其後亦表示,行政長官早前指示部門研究相關可行措施,經財範疇部門從稅制及按揭兩方面作研究,已完成報告並呈交行政長官,預計短期內會推出措施。 澳廣視時事評論節目「澳門論壇」(右圖)上周日(24 日)探討樓市問題,經濟協會理事劉建豪表示,再出「辣招」後影響是好是壞很難講,擔心反而會推高樓價,又擔心累進稅率過嚴將會影響營商環境。 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則認為現在澳門樓價到了失控地步,政府必須要多管齊下,以長遠房屋規劃及短期措施並行,調控樓市。至於應否推出空置稅及累進稅,他稱不覺得兩種稅為「招數」,而應為房屋政策重要部分。 有市民在「論壇」上反映,過往「辣招」只會推高樓價,因供應不夠,樓價始終不會跌。長遠而言應盡早制定澳門房屋政策規劃,加稅雖未必為好辦法但都是辦法之一。
港珠澳大橋通車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最近有網友在互聯網上載一張照片,顯示是「港珠澳大橋澳口岸管理區項目」工地,日期為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晚上9時58分,並有「距離通關時間所剩:29天2小時0分23秒」,網民以此推算,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間為12 月31 日23時59分。
為了適應並配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投資者創造條件,促進飲食業的發展,行政長官於2003年7月7日頒布第16/2003 號行政法規,核准修改第16/96/M 號法令所指的第四組及第五組飲食及飲料場所發牌程序,落實「一站式發牌程序」。 民政總署作為「一站式服務機構」,除負責辦理直接與發牌程序有關手續外,還可按其所獲的委託代利害關係人向其他公共實體辦理與發牌程序有關的手續,藉以簡化及完善整個行政程序,提高行政程序的透明度及提昇服務質素,努力貫徹「以民為本」的服務精神。 根據第16/2003號行政法規的相關規定,一站式發牌程序,適用於已落成建築物且具備適當使用准照的建築物單位內開設的飲食/飲料場所的發牌申請。按照第16/96/M號法令所指的第四組及第五組同類場所分別為: 1. 第四組場所指以提供飲料為基本業務並可提供簡單膳食之場所,例如咖啡室、冰室及茶館等;2. 第五組場所指提供膳食服務,但其設施及設備不符合對餐廳級別所定之要求,而只符合法例所定的最低要求之場所,例如粥麵店及飯店等。 加快發牌速度 減低開業成本一站式發牌程序的服務形式具有以下特點: 1) 提供清晰的資訊及工程技術協助-以《指南》、示範單位及短片等方式詳細介紹相關的資訊,並通過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與申請人的「技術會議」,解答工程方面較複雜的技術問題,使申請人清晰各項申請細則及技術要求。 2) 以服務機構統一辦理整個程序——經申請人授權,作為一站式服務機構的民政總署將協助辦理一切所需的手續,包括代向其他部門申領所需文件,例如申請物業登記報告、使用准照鑑證本、圖則、工程准照、電力裝置的臨時營運准照等,以及通知申請人各項程序的進度和所需作出的配合,省卻申請人往來其他部門辦理各項手續的時間,及更清楚程序的開展情況。 3) 加快發牌速度以減低開業的成本——若申請人在指定時間內交齊各項符合標準的文件,不計施工期在內,由申請日起計到取得牌照的總時間不超過60 個工作日。同時在不影響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及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可發給臨時牌照,使申請人的飲食場所能盡快開業經營,減低經濟損失。 4) 增加發牌程序的彈性——當發牌程序因任何原因中止後,若在規定期間內且具備條件,可申請恢復已中止的發牌程序。
位於東望洋山腳下的永安咖啡室,是其中一間受惠於民政總署行政執照處一站式發牌服務的餐飲店。擁有將近40年歷史的永安咖啡室,原址坐落在東望洋斜巷、華士古達嘉馬花園旁。老闆娘麥女士與丈夫一同經營,他們對食物出品有著自己的要求,選擇採用優質材料、盡量即叫即做,加上自創的特色菜品,多年來都獲附近街坊以及上班族的擁戴。然而在一年多之前,這間老店卻面臨著搬遷的難題。 原來,永安咖啡室所在的房東需要收回鋪位,麥女士和家人在四處尋覓之後,終在舊店不遠處的橫街找到了一個新鋪位。問題是,當年舊店所有的牌照事宜,都是老闆處理,如今老先生已經去世,麥女士唯有將申請牌照這個「難題」,交到女婿陳先生手上。 陳先生表示,在張羅新店的過程中,自然遇上不少阻滯,包括資金、人手、以及擔心客源等,於是他將申請牌照事宜交由專業機構代理,從去年5月份開始申請,審批連裝修到10 月份已經取得牌照。搬到新店之後,麥女士繼續「坐鎮」永安,新店的環境較為寬敞、明亮,亦吸引到新的年輕客源,40 年老店將繼續煥發新生命。
澳門早前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網絡(UCCN)美食之都」,但獲得「美食之都」美名後,引起社會討論,有意見認為一些特色老店因傳承、鋪租等問題最終要走向結業。 經濟局早前與澳門連鎖加盟商會簽訂「特色老店扶持小組」合作協議,為澳門一些特色老店提供經濟或設備上的支援。可是,「特色老店扶持小組」是否真的能解決沒有「繼承人」這個問題呢?
澳門單牌車進出橫琴政策於去年回歸17周年之際正式落實,各界雖對政策表示歡迎,惟首階段開放申請門檻較高,實施一年來實際生效的車輛僅有21輛。經過珠澳兩地多次協商,澳門特區政府及珠海市人民政府於昨日喜慶回歸18周年之際,正式宣布放寬有關門檻,同時大幅增加申請限額,未來在橫琴工作、置業者,均能申請單牌車入琴,同時也將申請車輛限額大增至800輛,新政策自昨日起正式生效。單牌車出入橫琴政策是粵澳合作的重要指標,如今門檻放寬,對有意赴橫琴發展、置業的市民來說,更是大好消息。
特區政府昨日早上9時30分在旅遊塔舉行酒會慶祝澳門特區成立18周年。行政長官崔世安致辭稱,「中共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將港澳治理及「一國兩制」納入國家治理體系,明確提出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澳門今後發展指明方向,亦為澳門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創造條件,澳門政府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不斷推進「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他希望社會各界匯聚智慧和力量,齊心協力共建澳門。
解放軍駐澳部隊昨日於新口岸營區舉行升國旗儀式,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暨解放軍進駐澳門18周年。駐澳部隊珠海正嶺營區及洪灣營區亦同步舉行升國旗儀式。 昨日上午7時整,駐澳部隊儀仗隊步操進入升旗儀式現場。軍樂隊奏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駐軍官兵在司令員王文少將、政治委員周吳剛少將帶領下整齊列隊,向國旗莊嚴敬禮。 隨後,駐軍參謀長朱安平大校在升旗儀式上致辭,號召官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強國夢」和「強軍夢」而努力奮鬥,為維護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特區政府昨日早上8時在新口岸金蓮花廣場舉行隆重升旗儀式,慶祝澳門特區成立18周年。行政長官崔世安、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立法會主席賀一誠、中央駐澳官員、解放軍駐澳部隊軍官、特區政府官員及嘉賓約350 人出席。 昨日早上8時正,行政長官崔世安在保安司司長黃少澤陪同下檢閱儀仗隊,軍服齊整、手持國旗與區旗的特警,以整齊步伐邁向升旗台。在國歌聲中升旗手隨風揮動國旗與區旗,全場各人站立,仰望著國旗冉冉升起,對國歌、國旗、區旗致以最崇高敬意。 升旗儀式完成後,儀仗隊以軍禮向出席升旗禮人士致敬。來自澳門不同學校的中小學生,現場表演舞蹈。而來自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小學部的學生表演廣播操。天氣雖然寒冷,但一眾學生的表演,令氣氛頓覺熱鬧。
對於近日有香港活躍人士被拒絕入境本澳,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左圖)昨(20)日表示,他相信同事都是依法執行職務,至於有關人士對澳門會構成的威脅,則屬保密層面,「全世界都不會公布」,每個國家或地區有自己的標準,這是全世界的通例。 對於有部分能夠進出內地人士亦被拒入境本澳,黃少澤稱這正正說明了澳門是「一國兩制」,不等於「內地禁澳門一定禁」。 黃少澤又重申禁止入境的考慮與有關人士的職業無關,警方是根據情報搜集和專業判斷進行工作。黃少澤強調,「澳門是一個很細的地方,我們經不起混亂,這是最緊要一樣嘢」,作為警方有權亦有責任去維護本地安全,否則將來一旦出現混亂,他要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