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昨日細則性通過《貨幣發行法律制度》,未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貨幣可由紙幣、硬幣及數字形式貨幣組成,有關數字貨幣則另由特別法例規範。隨著移動支付的便捷,愈來愈多人不再使用現金,甚至是硬幣。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指出,2019年硬幣兌出額達1,600多萬元, 到2022 年已減至約300 萬元。【本報記者郭善如報道】
城規會昨舉行會議,聽取政府介紹《東區-2詳細規劃草案》內 容。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昨(7)日於其新加坡姊妹度假村──濱海灣金沙正式啟動「展示澳門」推廣活動,將一連三天邀請銷售和貿易夥伴、區域和國際傳媒、以及新加坡居民和旅客全方位體驗澳門這個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首選會展目的地的無限魅力。
2023 暑期活動今(8)日起接受報名。
澳門消費者委員會提醒,計劃在內地置業的居民切勿輕信房地產廣告及中介的推銷。
隨著社會有序復常,市民外出及旅客來澳等因素帶動的士業回暖,但有的士業團體指,由於的士牌照不斷減少,令的士司機租車有困難,呼籲特區政府盡快發出新的士牌照。另外,面對的士租金及油價等經營費用上漲,業界希望與交通事務局商討調升的士收費。至於網約車方面,的士業界明確表態反對引入,又指正研究推出手機軟件預約叫車服務,以提升服務體驗。
【本報記者林嘉欣】衛生局建立於今(2023)年電子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測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各種訊息,有效提升急診部運作。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彭蓬光表示,本澳自4月開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感染攀升,直至5月達到一天900多人的感染高峰,急診每天求診人數上升到超過1,000人次,患者候診時間亦延長。為應對流行高峰,仁伯爵綜合醫院應用監測資料,傳召醫療人員,調整急診工作崗位,增加醫生值班時間,調派各專科和社區醫療衛生範疇的醫生支援急診工作,並啟動24小時門診分流急症室患者。經過一系到應對措施,患者得到及時分流和妥善診治。
為提供予受都市更新項目影響的業權人租住作過渡重建,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正穩步推進位於黑沙灣新填海區「P 」地段的暫住房項目,目前已完成樁基工程、地庫開挖及結構樓板、防水系統工作,現全面進入標準層塔樓施工階段,計劃於2023年下半年開展裝修工序,預計2024年下半年竣工。
拱北海關至今累計驗放進出境澳門單牌車達 31.09 萬輛次。
澳門旅遊業復蘇進展超乎預期,但國際客源比例仍有待提高。如何在鞏固澳門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加強對外合作、深挖灣區潛力,吸引國際客和高質客,成為特區政府迫切需要解決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