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輕塑膠對環境生態的破壞,當局近年來推出一系列減塑活動和措施,2019年《限制提供塑料袋》法律實施以來,取得不俗的成效,2021年起本澳禁止進口及轉運發泡膠製的一次性餐具,2022年禁止進口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餐飲吸管和飲料攪拌棒,政府有意明年繼續落實限塑工作,2023年禁止進口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刀、叉。未來希望有關部門能繼續有序地推動各項限塑政策,從源頭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
2023年新一年的來臨,近三年的疫情相信將迎來結束,澳門將邁向新的一章,一個真真正正的後疫情時代。相信各界及政府齊心協力一定能創造更好更亮麗的澳門。新的一年,澳門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對後疫情時代,筆者有以下的觀點看法。
日前,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舉行本年第二次全體會議,會上檢討計算解僱賠償月基本報酬的最高金額。政府綜合分析當前的經濟狀況、疫情對本澳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勞動市場等多方面的因素,建議維持現時上限金額21,000元。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2023年新年賀詞,講話溫暖人心,鼓舞激勵億萬人民一往無前、頑強拼搏。新的一年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用奮鬥創造奇跡,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讓澳門的家園更美好。
數字城市是指城市借助信息及通訊技術,對城市治理、政府服務、民生社會、經濟活動等進行全方位數字化升級,並對數據要素加以利用,使城市具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特徵。而數字城市的建設需要經過長時間累積信息資源,並透過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應用,實現資源整合和數據賦能,使數字城市的價值得以體現。數字技術的持續深化應用,既改變了城市經濟的運營模式,也改變了城市服務的治理模式,實現了資源配置的效率提升。
澳門中原地產昨(3)日舉行中原澳門及橫琴地產2022年樓市回顧及2023年前瞻發表會。中原地產指,去年本澳經歷疫情反覆、衛星場停業、失業率上升等影響,住宅樓市及工商舖市況均嚴重萎縮;但預料隨著防疫及通關措施放寛、市面復常,料今年(2023年)整體樓市交易會回升,成交量重回6,000宗水平,旅遊區商舖租金在下半年後亦會出現明顯反彈。【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全澳非高等教育學校下周一(1月9日)復課,教青局於昨日公布相關防疫措施安排,包括復課後師生每天返校前須快測及上載檢測結果,但11月28日後曾染疫師生可豁免,紅碼師生不回校,而一個班級超過四人陽性就停課五日的政策則繼續實施。教青局局長龔志明昨(3)日表示,逾五至六成學生及約七成教師曾陽性,正康復中,但估計大部分學校下周一可符合復課要求。
本澳兩間獲發5G牌照的電信公司已開始提供5G服務,但個別牌子手機因生產商審批須時而暫時無法使用。
濠江中學獲授教育功績勳章,校長尤端陽表示 感謝並向傳媒介紹學校歷史。
由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舉辦的首次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最新統計數據出爐,大會共吸引了包括十幾個國家及地區的數百家世界知名企業積極參與。開幕當天遴選出48個重大項目現場簽約,項目總投資金額合計1,80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時達成合作項目853個、投資總額達2.5萬億元。業內專家分析稱,上述數據充分彰顯粵港澳大灣區的巨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