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假期讓不少商戶看見復蘇的希望,熙來攘往的人潮彷彿回到疫情前的光景,經過近三年的磨難衝擊,不少人對生活有了不同的想法,無論甚麼行業,疫情改變了很多事,許多人意識到,日子也回不去從前了。
國慶黃金周終於迎來久違的人氣,旅遊區重現擁擠畫面,手信街人聲鼎沸,併發無限生機,讓已經錯過了太多的小城經濟再次看見復蘇的曙光。旅遊局昨(5)日公布,黃金周首四日訪澳旅客合計11萬7,189人次,日均達到29,297人次,較去年同期日均旅客(1,289人次),上升2,172.8%。也較2022年9月日均人次(19,601),上升49.5%。旅遊局表示,隨著內地四省一市恢復團客及電子簽註恢復,當局會持續與澳門旅業相關社團商討系列工作計劃,包括宣傳推廣及執行方案等安排。 【本報記者郭善如報道】
疫情爆發兩年多,國慶黃金周迎來難得的人潮,假期期間大三巴、議事亭前地等旅遊熱門區人流如織,不少旅客到大三巴牌坊拍照留念,又到手信街購物。有手信店東主表示,黃金周人流尚算可以,生意額增多了幾成,期望「可以一直好落去」。有食店東主則稱,估計人流較預期多五六成,生意額亦較假期前翻一倍。 【本報記者林嘉欣、郭善如報道】
中區南區工聯會長李卓君稱,今次有個別出類拔萃的商戶,利用內地平台進行宣傳,營業額能達到疫情前的水平。
受到疫情及防疫措施困擾,澳門的博彩收入持續低迷,9月賭收僅得29.62億元(澳門幣,下同),按年跌49.6%,但相比8月則升35.3%,是今年6月18日再度爆疫以來,最好賭收成績的月份。鑒於內地旅客來澳的自由行電子簽注和旅行團旅遊,將於10月底至11月初恢復,有投行預測,本澳第四季度賭收約144億元,季度賭收同步跌幅有望進一步收窄至24.8%。
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崔世昌在國慶酒會上致辭。
澳門特區政府獲中央支持參與國家航天事業發展,並在澳選拔載荷專家,擔任在太空進行空間實驗研究,以及操作空間實驗設備等科研工作。澳門特區民航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衛生局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與載荷專家澳門區選拔有關的情況,民航局局長陳穎雄等出席。 【本報記者林嘉欣報道】
得益於國慶「黃金周」長假期,訪澳旅客數字亮眼,首四天日均人次超過2.9萬人次,10月1日當天更錄得超過3.7萬人次,是今年至目前按單日入境旅客量錄得的第二新高。客況反映旅客對澳門旅遊意慾提升,期望當局能夠承接國慶「黃金周」所帶動的旅客人潮,並配合本澳年底多個大型旅遊項目展開,做好疫下旅遊復蘇及宣傳工作,為本地中小企及社區經濟注入「活水」。
隨着內地及國際城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相對之下,澳門經商環境相對呈現一些問題:一、主體產業復蘇較慢,投資者信心受影響;二、企業落戶平均時間較周邊地區長不少;三、落戶激勵措施不夠進取;四、營商成本(尤其技術人才成本)相對高;五、遲遲未有新的中央商務區;六、缺乏政府引導基金;七、部份新產業沒有出台行動規劃,外來企業難掌握產業前景。
中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區特派員公署日前公布:「為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要求,支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促進特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由9月1日起批准:在澳門符合條件的外國居民在橫琴入境實施簽證新政策。因在疫情下,橫琴、澳門兩地的各行業之間發展受到一定阻礙,尤其對在澳門的外國居民及在澳門外籍居民入境內地出行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