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上周表態將恢復內地旅客赴澳的旅遊電子簽註及旅行團,預計需要一個月時間籌備,最快10月底成事。停辦近三年的內地赴澳門旅行團,亦預計最快11月可復辦。消息令沉寂多時的濠賭股昨日出現報復性反彈,最高一度飆漲18.8%,最終六大濠賭股收漲4.7%至15.7%。有本澳學者指出,中央有關政策意義重大,料對有助增加賭收,但提醒仍存在疫情、熔斷機制等諸多不穩定因素,呼籲各界謹慎對待。 【本報記者林嘉欣報道】
文化產業商業項目資助計劃今起接受申請,申請對象包括創意設計等商業項目。
受美聯儲加息影響,本澳多間銀行近日陸續調升港元及澳門元最優惠利率至 5.375%。
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的「第13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將於明(28)日起一連兩日在本澳舉辦,約1,300名來自全球基建範疇的政、商、學界精英出席,參展規模較上屆增長約20%,合力促進國際業界互聯互通。
粵港澳大灣區工商界青年才俊協會會長趙祖熙促請政府與業界加強溝通,充分回應業界訴求。
為對廢舊電池進行分類處理,環境保護局在2016年推出「廢舊電池收集計劃」,至今年8月底已收集超過165公噸廢舊電池,其中超過100公噸的廢舊電池,已分批運往鄰近地區作後續的再生及資源化處理。環保局強調,未來將持續增加收集點,也希望市民應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衛生局自昨日起開放高危人士優先免費接種新一季流感疫苗,有市民第一時間接種。
自美聯儲上周公布加息後,香港多家銀行宣布把最優惠利率上調八分之一厘。由於澳門元是與港元掛鈎,澳門政策性息率變動將緊隨香港步伐作出相對應的調整,因此,本澳多家銀行近日陸續調升港元及澳門元最優惠利率。
新冠肺炎至今,醫學界留意到不少患者康復後出現疲倦、呼吸道症狀、胸悶痛、睡眠問題、腦霧等不適症狀,醫界將其稱之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目前全世界對於長新冠的定義未有定論,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可能或已確診 COVID-19者感染後3個月內產生症狀且持續至少兩個月,常見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等,通常會對日常功能產生影響,症狀可能在急性COVID-19恢復後產生,也可能為最初疾病持續存在。」
考慮到全球經濟背景,全球化危機主要是西方的高負債造成。現時美國通脹嚴重,量化寬鬆產生大量貨幣,大量美元流入發展中國家及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金融資本從全球通脹而形成的泡沫中獲利,危機爆破消化過量增發美元,並引發資金回流美國推動經濟。美國歷來都是以操縱貨幣流向的方式解決經濟遭遇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