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協昨(15)日公布一項關於互聯網時代下澳門青年零工就業模式的調查結果,發現受訪青年普遍對就業形勢表達悲觀,當中,近六成受訪青年的就業要求較疫情前有所降低,並表示更願意接受非全職工作。為此,新青協提出八項建議,包括促請政府設立零工人才網絡信息平台等,並透過和社團合作提供更多職業培訓,提高青年的就業競爭力。 【本報記者林嘉欣報道】
青年事務委員會宣布本月開展「澳門青年指標2022年社會調查」。
李振宇促請優先確保本地居民就業,同時加強擴客源工作,引入「活水」推動經濟復蘇。
在昨日舉行的疫情記者會上,有傳媒再次追問珠澳兩地何時進一步寬關?以及國慶黃金周前能否延長核檢通關有效期至七天?應變協調中心回應稱,正動態評估出入境核檢要求,暫維持現行核檢通關有效期。另外,針對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新冠疫情「結束在望」,當局指會密切留意全球疫情,並結合本澳的實際情況,制定防控策略。
當局規定新冠病毒感染者解除隔離三個月內只能在指定核酸站進行單樣檢測。
祐漢康樂新邨日前發生火警,走廊電箱嚴重燒燬。
第四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昨(15)日揭曉,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代主任、科技學院電機及電腦工程系教授麥沛然獲獎。在50位獲獎的青年科學家中,港澳地區佔了三席,麥沛然成為澳門首位和唯一獲此殊榮的學者。
「澳門青年到杭州阿里巴巴培訓及見習計劃」將於11月重啟。
本澳處在產業轉型階段,政府大力推動新四大產業發展,但目前口號多於實際,對於帶動本地居民就業的作用有限,多數人仍要在「舊產業」討生活,就業前景難以樂觀。有團體調查發現,作為社會發展原動力的青年族群,已經漸漸降低求職標準,對就業前景感到憂慮,甚至更願意接受非全職工作,顯示民眾對社會經濟的信心仍然低落。
新一輪賭牌競投確定七搶六,與馬來西亞雲頂集團有關的GMM股份有限公司在最後一刻遞交標書,加入新賭牌的爭奪。GMM股份有限公司代表陳小姐稱,希望競投對澳門帶來「新衝擊」。賭牌七搶六,學者認為代表外界對澳門發展前景仍具信心;業界人士則期望博企盡其社會責任,保障僱員穩定就業。 【本報記者陳宇東、郭善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