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漢七群樓環境惡劣 都更路難行

年長居民:都唔知有冇命等咁耐

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於日前公布「祐漢七棟樓群」調研報告已完成,報告中指出,約三成業主生活於樓群內,約四成半為租戶,其餘為空置單位或無人應門等。受訪業主中,逾九成自住業主支持重建,惟僅有12%願付重建費用;都更公司指,正在法律框架下推動重建工作,目前接洽逾五成半業主,惟重建關鍵需業主達成一致共識。由此可見,推動祐漢七群樓重建的問題癥結所在仍是業權爭議;然而,本報記者亦就此到七群樓一帶街訪一眾居民及作「洗樓式」直擊,深入了解他們對於重建計劃的真實意見及居住環境。 【本報記者陳宇東、黃嘿文報道】 接受本報訪問的業主居民的主流意見,還是傾向「樓換樓」的重建回遷補償方式,以及認為已失聯的業主單位便先由當局收回該單位;也有業主表示願意「以小換大」並補回當中差價。亦有居民反映居住衛生環境惡劣,人流複雜、流鶯處處;並有居民指重建的一大難題還有商戶地舖問題。 居住在勝意樓近30年的業主林女士表示,對於拆卸重建是絕對支持,並期望可盡快開展,因樓宇本身已是相當陳舊;並表示接受以「樓換樓」的方式重建,且期望重建後能返回原區居住。至於問到是否願意支付重建費用,林女士則稱「咁就要到時睇下點先」,因重建計劃已「講咗好多年」,慨嘆「可能到死咗都未睇得見佢重建」。她又補充,自己已年近八十,如果是支付小部分都尚可接受,但如果費用龐大則無能為力,因此還是有待政府公布詳情。 「有幾多地方就要畀返幾多地方」 另一位在牡丹樓持有三個單位的業主任女士表示,持有的三個單位目前都是出租狀態,但卻從未有都更公司的相關人員與其接觸。而對於重建計劃,她表示支持,但就直言「我本身有幾多地方,就要返幾多地方」,「我就一分錢都唔會畀!」。至於重建計劃的另一癥結所在便是未能集齊業權人,任女士對此指出,這就應該先由政府收回未能聯絡業主的單位,不能被小撮失聯人士拖垮整個計劃,但就指如若日後該業主出現,「佢本身有幾多地方就要畀返幾多呎地方人」。 同時, 記者又於祐漢七群樓以「洗樓」方式,逐家逐戶拍門訪問居民意見,期間所見不少單位內居住的相信均是外僱,並以劏房的方式出租,且一見記者便即請食「閉門羹」;亦有不少單位是空閒或是無人應門。 「願補差價 以小換大」 幾經努力後,記者終找到位於牡丹樓願意接受訪問的業主林先生表示,如果當局是以「樓換樓」的補償方式進行重建,相信七群樓的所有業主都會舉手贊成;又認為無論補償的私樓或是公屋形式,均可以接受,如果當局允許的話,亦願意按一定比例補回差價「以小換大」。 林先生又直言,但據悉有關都更法律要到明年才在立法會上討論,屆時還要等通過法律先再開始重建,坦言「都唔知仲有無命等咁耐」;他又透露,住在同一層另一單位的婆婆,早前亦已去世了,所以如果等要等到齊集所有業主才能動工,「睇怕都好難等得到」。 天花泛黃發黑 電掣盒溶爛漏水 祐漢七群樓由上世紀70年代至今,已有超過50年歷史,受歲月的洗禮下,七群樓已是非常陳舊,環境衛生環境惡劣,再加上群樓單位以出租居多,人流複雜,以致亦成為罪惡的溫床。訪問期間,記者亦曾進入過林先生的單位視察,只見單位內陳舊非常,天花泛黃甚至發黑,四面牆身批盪剝落,電掣盒溶爛以及有漏水等情況;林先生又向記者透露,其實數年前已有計劃將單位重新裝修,但因知道當局一直有重建計劃,怕裝修後不久便要拆建,裝修費用便與「掉落鹹水海無分別」,因此現時兩難局面。 衛生巾 安全套隨地棄 此外,街訪中居民還向記們反映不少有關群樓中的惡劣環境情況。有居民指,七群樓衛生問題嚴重,周圍垃圾、積水處處,甚至連女性衛生巾、安全套亦隨地遺棄;同日也有居民反映,現時夏天來臨,曱甴、鼠患問題又變嚴重,更形容每到夏天就是「與鼠同眠」,曱甴老鼠無孔不入,盡管市政署當局每年均有做滅鼠等工作,但效果亦不明顯。 還有居民向記者透露,因七群樓的居住以租戶為主,出入人流非常複雜,更指賣淫女警察掃完又有、污煙漳氣;亦有不少租客做「二手房東」,租上租「最後都唔知租咗畀啲咩人」,居住環境惡劣。

24/05/2021
23815

助畢業生投入灣區發展

宋碧琪倡設就業發展基金

雖然「五一黃金周」內地小長假期間,來澳旅客數字有明顯增加,旅遊業生意有所上升,對本澳就業情況會否有幫助? 民众建澳聯盟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宋碧琪認為,在假期期間,來澳內地旅客數字或在短期內有提升,但就業環境仍然不穩,相信失業率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變,倡議政府設立「就業發展基金」,協助失業人士尤其是應屆學畢業生,提升就業空間。 根據統計局最新公布本澳就業調查,最新一期(2021年1月至3月)就業情況,總體失業率為2.9%, 與上一期(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 持平,本地居民失業率則上升一個百分點至4%,不過,近兩個月旅客數字回升,失業率會否因此回落?民众建澳聯盟副主席、議員宋碧琪接受訪問時指出,「五一黃金周」假期間,來澳旅客數字雖明顯上升,不過,未必能維持持續增長,暑假期間雖然再有機會上升,但始終要在假期時旅客量才較樂觀。 旅客數字不穩定 就業環境波動 宋碧琪議員稱,由於來澳旅客數字仍處於不穩定狀態,一些公司或會採取較彈性做法,旅客量多時會增聘人手,就業情況可能會有短暫好轉,但就業環境在此情況下仍然較波動。另一方面,宋碧琪指出,若政府在政策上有所傾斜線,吸引投資者加大投資,例如進行土地拍賣發展商廈,可以帶動一定的就業機會,惟政府現時未有相關意向或發展規劃,令部分投資者卻步,就業空間也自然無法有所增長。現時中小企或其他企業均未見有顯著的註冊量,本澳現時的投資環境正在萎縮,若就業空間一直沒有條件提升,相信失業率會一直維持與現時相若的水平。 平衡減外僱和中小企生存 宋碧琪稱,社會上對外僱額想法上或普遍存在誤差,她直言,事實上即使本澳取消不少外僱額,但並不代表本澳居民的就業空間會有所增加。她指出,據她所知,不少博企不單止裁減外僱額,而且是直接取消相關外僱職位,即使沒有了外僱,因為職位取消了,本地人也無法補上。同時,一些厭惡性工作或薪酬低的工作,本地人較難接受,例如照顧殘障人士等工作,她建議政府對不同的職位需求作詳細分析,針對能讓本地人接替的工種作調整,否則若盲目要求企業對外僱「一刀切」削減,只會令企業的生存更加艱難,甚至會導致一些中小企結業,失業率更加高企。 設就業發展基金助青年融入灣區 在疫情陰霾下,本澳一眾大學畢業生就業也遇到不少困難,宋碧琪稱,民建聯現時收到的應屆畢業生求助比過往增加兩至三倍。宋碧琪建議除了帶津培訓的支援外,可考慮設立「就業發展基金」,支援本地有就業困難人士,特別是針對大學應屆畢業生,協助畢業生投入大灣區,因應本澳與大灣區工資水平上的差異,例如在大灣區現時一般畢業生初入職的薪金約5,000至6,000元人民幣,「就業發展基金」可補貼至10,000至12,000元,達到澳門工資水平,加上內地市場大,升遷機會較多,本澳畢業生在未來就業選擇方面有更大空間發展。此外,她亦建議可就應屆畢業生作出相應的升學支援,包括獎學金的增加,協助大學生有條件裝備自己,待市場發展向好時再投入就業。

24/05/2021
16519

青企選出新一屆領導架構

鼓勵澳青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舉行2021年會員大會及動議修改本會章程,100多名會員參加,會長何嘉倫、常務副會長李居仁、理事長何敬麟、監事長崔世健、秘書長譚繼祖及常務副理事長林家偉共同主持會議。 會員大會上日前在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會上何敬麟、崔世健及何嘉倫分別作理事會、監事會和財務報告,總結青企第六屆(2021)的會務工作及動議修改章程,並獲得全體出席會員通過。隨後進行第七屆行政架構成員選舉,經過既定的選舉程序,本會新一屆行政架構一致通過選舉正式產生。 新一屆領導架構包括會長李居仁;常務副會長顏遠港、何劍鋒;理事長林家偉;常務副理事長何偉業、李永傑、李家敏及陳錦達;監事長馬志興;副會長兼財務長黃嘉豪;秘書長凌家珍。 會長李居仁表示,將繼續遵循青企宗旨,助力會員增加自身發展競爭力,鼓勵澳門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地推動「一國兩制」發展。林家偉亦表示會將繼續帶領理事會做好會務工作,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方針,發揮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作用,促進澳門經濟結構適度多元化發展。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舉行2021年會員大會,選出新一屆領導架構。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提供圖片)

24/05/2021
18428

憂慮就業市場人資供過於求

調查指疫下大學生求職壓力大

據街總發布最新的《本澳大學生求職壓力及職涯相關情況調查》顯示,在疫情和經濟不景氣下,有69%受訪大學生對於就業市場人資供過於求,企業可提供職位減少感到有中等至很大壓力,當中34%受訪者屬較大至很大壓力。調查又發現,有67%受訪大學生對於憂慮求職時未能把握面試和選拔機會,感到有中等至很大壓力。個人條件方面,有60%受訪者擔心工作的薪金待遇少。 在職涯配套方面,逾70%受訪者認為本澳職涯服務不足夠,認為不足夠的受訪者當中,有60%受訪者認為職涯中心應該有面對面的個人職涯諮詢、履歷撰寫、模擬面試和訓練資訊等的服務。另有50%受訪者認為從高中開始便應該去思考職涯規劃。 75% 受訪者願到大灣區實習 另外,調查顯示有75%受訪者願意嘗試到粵港澳大灣區實習,有30%受訪者願意到大灣區以外實習。 調查建議政府仿傚鄰近地區,設立適合本澳的生涯規劃教材套以及納入常規課程;向社區引進更多生涯規劃導師的培訓課程,並建議盡快公布本澳的人才資料數據庫,方便求職者和企業了解本澳人才狀況。 調查於去年7月至12月以問卷形式進行,向本澳九間大專院校共派出702份問卷,有效收回681份。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青年組上周五(21日)發布《本澳大學生求職壓力及職涯相關情況調查》結果。 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青年組發布《本澳大學生求職壓力及職涯相關情況調查》。 (吳泳欣攝)

24/05/2021
17152

疫苗接種 事不宜遲

一波新的感染正在亞洲地區蔓延,台灣、新加坡、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印度都重新陷入疫情爆發的泥淖之中,連中國內地近期都有多個城市傳出零星疫情,人員、物資、交通工具仍在流動,一個疏忽可能引來新一波爆發。 與之相對的,由於新冠疫苗快速接種,歐美國家疫情開始出現緩和,全球最大疫國美國過去七天日均新增首次低於30,000 宗,過去一日更不到宗,不少人已開始相信疫情即將過去。 全球疫情兩樣情, 反映出疫情發展的新態勢,而其中的關鍵就在疫苗接種。在印度與台灣,一個是人太多疫苗太少,一個則是幾乎買不到疫苗(僅數十萬劑),前者接種率不到3%,後者甚至不到1%,過低的接種率讓疫情存在不斷爆發的可能,而且隨著疫情升溫,希望接種疫苗的人數增加,疫苗短缺問題就會愈發凸顯。 除了接種率之外,接種率的差異也會造成遏阻病毒蔓延的阻礙。以美國為例,全美有七個州達成70% 成年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的目標,但有十州成年人接種率不到50%。若某些地區明顯免疫不足,當地就可能成為疫情集中爆發的地區,而低接種率區更可能因反覆傳播而出現新的變種病毒,產生更難以解決的問題。 唯有整體人口都達到一定的接種比例,才能達到整體的免疫屏障。本澳雖與內地有不同的人口規模,實際上卻同樣存在於僅一關之隔的同一片土地上,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很難區分內地與澳門,而唯有兩地有同樣的疫苗接種水平,才會有後續放寬防疫措施的可能。 多數專家都估計,隨著疫情持續,病毒的突變也在繼續,只有免疫才能停止傳染、停止變異,而新冠病毒最後很可能變成季節性流感,影響著更多年輕人,因此防疫的最好期待,是讓盡可能更多的人盡早接種疫苗,提早催生抵抗力。 「全世界都著火的時候,必須先盡快撲滅盡可能多的起火點」,在許多疫苗不夠的國家,已催生出一套新的疫苗接種策略,那就是讓更多人先接種首劑,推遲第二劑的接種,以讓疫苗得到更廣泛的分配。而當全世界都在集中力量將疫苗送往疫情嚴重的國家時,疫情輕微的地方將會更難取得疫苗。 考慮到疫苗接種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唯有愈早接種疫苗,才能愈早建立基本防護力,在亞洲疫情升溫的當下保護自己。 疫苗接種事不宜遲,別再猶豫。

24/05/2021
1992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