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本澳法院通緝、涉及犯罪集團、偽造文件、相當巨額詐騙罪被判18年徒刑的現年49歲吳姓本地男子,潛逃內地多時,前(20)日早上在珠海被捕,晚上被押回與澳門,押送路環監獄服刑。當局未有公布吳姓男子名字,消息稱他是貿易投資促進局弊案犯罪集團主腦吳國壽,但仍待官方證實。
一名已婚40多歲本地男子,懷疑「衰鹹濕」墮入網上援交騙局,被騙購買近26萬元(澳門元,下同)點數卡後,仍無法享受到「按摩」服務。司警接報後調查案件,案中暫時未有人被捕。
自有居民陷入「購非法疫苗洗錢」電騙新招陷阱之後,司警日前公布的一單疫苗生意的投資騙局案件,也顯示令受害市民損失數萬元。與此同時,在內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之時,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機會實施詐騙。
2022年「澳門圖書館周」將於明天(23日)上午10時30分在舊法院大樓舉行啟動儀式,並隨即進行「4.23全城共讀」暨粵澳「共讀半小時」閱讀活動。此外,「澳門圖書館周」推廣日將於下周末(4月30日星期六)及5月1日(星期日)舉行,現場設有「好書交換」、「期刊熱賣」、攤位遊戲及書展等多個精彩活動,免費入場,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到場參與。
展場設於中國與葡語國家商務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首五日已有近萬人次進場參觀展覽,專題網站也錄得超過52,000次點擊瀏覽。
為落實澳門特區政府推行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及響應「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澳門旅遊學院於日前舉辦認識《憲法》、《基本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法》關係的專題講座,旨在加強青年學生對國家《憲法》、《基本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法》的認識、責任和義務,培養國民身份認同,邀請到澳門大學法學院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駱偉建教授為主講嘉賓。
橫琴置業糾紛層出不窮,爛尾、貨不對辦情況時有所聞,然而不只在橫琴,連本澳樓盤如今也有這種問題。 有知名樓盤「銆海灣」的小業主近日向本報投訴,指於去年12月收樓後,發現內部問題多多,包括牆身不平、「空心牆」、鋅盆未封邊等瑕疵,甚至售樓時承諾的高級外國傢俬配套都變成疑似內地貨,與當初宣傳時的高級感可謂天差地別。有小業主抱怨,向發展商投訴後遲遲未能「執漏」,因此只好自費找裝修公司處理。
立法會昨(20)日動用緊急程序,表決通過修改《2022年財政年度預算案》,為新一輪電子消費計劃及家居商號水電費補貼措施取得合計72億4,616萬元追加預算。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新一輪電子消費計劃將維持5,000元啟動金、3,000元立減額的配置,爭取6月1日推出;至於水電費補貼措施方面,則將延長補貼月數,由去年的三個月延長到六個月,最長可在12個月內用畢。
經濟情況持續不佳,就業市場逐漸緊縮,失業人數增加,特區政府總是呼籲民眾「不要揀工做」,頻頻要求失業人士「放下身段」,又指不少工作招不到人。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是,無論姿態多低,都找不到工作。市場上的招聘職缺,更常見不合理條件或虛假求才,讓失業人士痛苦不已。 議員透露。有青年18次應聘基層職位,卻幾乎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也有知名大企業招聘文員,開出8,500元遠低於市場行情的薪酬水平,崗位與薪金不合理。意見認為,不少民眾已對如今的招聘活動與就業配對失去信心,呼籲政府加強監管有關活動。【本報記者陳宇東、鍾佩欣報道】
立法會昨日舉行全體會議,多位議員在議程前發言時談到就業問題,要求政府以實際行動落實「外僱退場」,釋放職缺讓本地人就業。議員李靜儀指出,政府銳意發展金融產業,今年2月金融業外僱超過1,000人,其中多數是非專業職位,她呼籲政府應要求金融業設立本地人職缺指標,包括中高層管理人員本地化,為本地居民帶來更大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