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及形象,澳門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設計課程日前舉辦《非遺.品賞》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設計展。展覽作品為透過「識別設計」及「包裝設計」教學計劃,由學生對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精神內涵、符號價值等,進行田野調查、活化與創意轉化,並塑造而成的一批品牌形象及包裝設計作品。
澳門經濟學會發布最新一期澳門經濟景氣指數走勢及預測顯示,今年2月指數略遜預期,3及4月或「低迷」。受疫情影響,近兩年來內地旅客幾乎是本澳唯一的市場,由於近月內地疫情多發,上海、吉林等地尤為嚴重,內地各省市加強防疫,旅客出遊均相當審慎。反映內地消費需求的內地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疲弱,已公布的2月份該指數更按年下跌5.1%。
博鼇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今(20)日至22日一連三天在海南博鼇舉行,行政長官賀一誠於今、明(20日至21日)兩日前赴海南,應邀出席明(21)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大會。今年繼續特邀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為隨團顧問。行政長官不在澳門期間,由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臨時代理行政長官的職務。
南海休漁期5月1日開始,本澳漁船已陸續回澳錨泊,漁民休漁三個半月,受周邊疫情影響,本澳捕漁業在年初已步入寒冬,因疫情不穩,珠海在今年1月已禁止部分港澳漁船在境內捕魚,加上休漁期,本澳漁民將接近七個月無法出海捕魚,「手停口停」逾半年「零收入」。有本地漁民指,政府過去兩次抗疫基金補貼,漁民未有受惠,完全「自生自滅」,漁民冀休漁期結束後能恢復出海作業,不過情況未敢樂觀。
為慶祝復活節,母親會屬下聖約翰托兒所(高士德、新口岸、氹仔及澳大校區)於日前舉辦復活節主題活動,以活潑生動模式,讓幼兒感受節日歡樂氣氛,加深他們對節日文化的認識。
中葡產業文化交流促進會(澳門)(下稱「中葡會」)日前在會長華子鋒、副會長周宏學、副理事長翁振軒、監事長周可祺、顧問賀培正帶領下,拜訪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下稱「貿促局」),獲該局執行委員李藻森、會展發展及活動推廣廳高級經理黃伊琳及葡語巿場經貿促進廳代高級經理鄧永曦接見。
特區政府為緩解部分市民「家傭荒」問題,開展「菲律賓籍家務工作外國籍外僱豁免入境限制先導計劃」,放寬外籍家務工作外僱入境限制,但須符合一定條件。「先導計劃」回應了部分市民逼切需求問題,當局需要嚴格執行「外防輸入」疫情防控措施,更需有政策防止外傭獲准入境後重施「博炒」、「跳槽」故伎,將外籍家傭聘用納回正軌。
根據澳門特區政府《應對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第一版) 》,為應對出現較大規模社區傳播,特區政府將增加不同層次的隔離設施,包括在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澳門蛋)、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成立社區治療中心(方艙醫院),收治低醫療需要(輕症)患者,並按需要隔離人員的醫療需求,預設各種隔離設施的分階段啟用方案和病人分流程式,總供給量可滿足約6,700 名病人的隔離需要。立法會議員肯定興建方艙醫院的必要性,有助「動態清零」,但建議政府需關注人員規劃及安排,倘若未來本澳真的出現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時,政府除安排分區防控、隔離空間等工作,亦需做好後勤補給及人性關懷。
立法會議員梁孫旭認為,政府《應急處置預案》建立方艙醫院具有特定意義,但認為要關注人員安排問題,因為要應對大規模的方艙醫院運作,需要大量相關人員。
立法會議員陳亦立認同過去兩年各政府部門在防疫上的工作,例如切斷傳染源、採購防疫物資等,都十分果斷,此次為應對疫情大規模爆發而設立的《應急處置預案》,設計得不錯,參考香港情況,疫情爆發時因醫院空間不足,大量病患無法送院,所以政府預案中提前規劃好相關空間安排十分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