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瑜:隨著深合區加快建設

粵澳融合愈深 一體化愈快

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之際,澳門特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接受珠海傳媒集團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加快建設,未來會有愈來愈多澳門居民走進橫琴、紮根橫琴,粵澳兩地融合愈來愈深,一體化腳步愈來愈快。 歐陽瑜司長稱,橫琴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第一站,近年從加速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到不斷實現體制機制「軟聯通」,粵澳兩地互聯互通不斷深化,民生合作蹄疾步穩。 深合區戰略:便利澳居民生活就業截至目前,澳門居民在橫琴購置各類物業超萬套,7,700名澳門居民在橫琴辦理居住證,超過1,000名澳門居民在橫琴辦理內地社保,澳門街坊總會橫琴綜合服務中心運營以來為琴澳居民提供服務超過6.5萬人次。澳門醫生簽約入駐橫琴醫院,橫琴醫院與澳門鏡湖醫院、澳科大醫學院建立兩地專家互聘機制,累計近十萬人次澳門居民在橫琴就醫。 《總體方案》賦予深合區戰略定位之一是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歐陽瑜表示,未來粵澳兩地將持續探索社會民生領域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推動兩地跨境民生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銜接,為澳門居民拓展優質的生活就業空間。 「澳門新街坊」已啟動建設 她舉例說,集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澳門新街坊」已正式啟動建設,預計將為澳門居民提供4,000套住房,並同步開放澳門標準的醫療、教育、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配套,為澳門居民在橫琴就學、就業、創業、居住和生活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 歐陽瑜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始終鼓勵、支持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通過締結姊妹學校、組織學生活動、提供實習實踐機會等方式,增進青年人之間的交心和交融。目前澳門學校結對的300多所姊妹學校中,大灣區內就有100餘所,通過促進校際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交流,增加學生體驗學習的機會,可以增強青年對內地的了解與認識。 加強青少年國家民族認同感 歐陽瑜表示,回歸祖國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始終重視愛國主義教育,與澳門教育界及社會各界共同致力於推動愛國愛澳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強制度建設,從法律、規劃、課程與教材、教師培訓等方面落實工作;同時致力於形成政府與社會各界齊心協力的良好機制,支持舉辦各類活動,加強澳門青少年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和向心力,培養深厚的家國情懷。 在高等教育領域,橫琴也為澳門拓展了新空間,打開了新天地。早在2013年,澳門大學位於橫琴島的新校區正式啟用。如今,橫琴已與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共建產學研示範基地,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全部在橫琴設立分部。此外,澳門科技大學珠海校區已確定落戶珠海高新區。 鼓勵澳門高等教育「走出去」 歐陽瑜表示將積極支援和鼓勵澳門高等教育「走出去」,在推動現有人才聯合培養專案的同時,與內地高校、科研機構建立更多人才聯合培養專案,通過推動一流的人才培養、高水準的成果轉化、多元的社會服務等,緊貼特區和國家發展需求,切實助力澳門的產業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人才工作任重道遠,澳門將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機遇,著力推動與廣東、珠海更緊密的合作,促進協同發展、互惠互利,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歐陽瑜表示,作為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澳門擁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同根同源,同屬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嶺南文化;澳門又在幾百年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成就了獨特的文化魅力。歐陽瑜希望大灣區城市群能緊密攜手,尤其珠澳之間能形成標杆示範,進一步弘揚具有嶺南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並加強此方面的教育工作,培養青少年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

09/09/2021
15755

陳家良:橫琴深合區助力澳門經濟民生發展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出台,街坊總會理事長陳家良認為方案為橫琴開發指明目標及方向,關鍵在於細節的落實,重點要推進規則對接,希冀兩地政府發揮「敢為人先」精神,突破體制機制的藩籬,深入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逐步實現琴澳一體化發展。 陳家良表示,自國家2009年始開發橫琴至今已12年,與澳門的關聯愈發密切,例如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的落成、橫琴口岸新聯檢大樓的啟用,伴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發布,更是將粵澳合作推入更高質量的新階段,要在橫琴深度開發上全面合作,粵澳政府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他相信接近三個澳門面積的橫琴能為澳門城市的長遠發展、產業轉型提供廣闊的空間,亦能為澳門居民擴寬職業道路、提升生活質素。 他續稱,這份總體方案願景非常美好,在產業發展、社會民生、居民就業等多方面著墨,但如何落實、執行到位成為關鍵問題,粵澳兩地存在的機制規則差異是最大的阻礙,其次現時有疫情因素阻擾,這些因素令橫琴粵澳深度開發困難重重,要通過兩地政府共同努力,加強合作、大膽創新,從而打破制度壁壘、實現規則對接,將「制度之異」變成「制度之利」,並且總體方案中大力推動的高新科技產業、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產業、中醫藥產業等,由於現時橫琴及澳門發展水平不一,需要兩地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幫扶相關企業成長、招攬更多資金及優秀人才。 此外,亦希望特區政府加快推動澳門輕軌連接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進度等“ 硬件”建設,為進入橫琴發展和生活的居民創設條件。(街總提供圖片)

09/09/2021
7344

全面深化粵澳多項領域合作交流

馬興瑞:舉全省之力推進深合區建設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昨(8)日於青茂口岸通關儀式上致辭表示,青茂口岸開通是繼新橫琴口岸開通後,粵澳兩地深度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今年廣東將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黨中央對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決策部署,舉全省之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把廣東與澳門的各自優勢疊加起來,全面深化粵澳在經貿投資、科技創新、文旅會展、公共服務、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合作交流,大力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努力在更高水平促進粵澳兩地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為推進大灣區建設,保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馬興瑞說,近年來,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粵港澳大灣區每年都有大事、喜事,年年都有重大利好。最近中央作出開發、開放橫琴、前海的重大部署,再次賦予大灣區新的重大機遇。 他表示,作為粵澳重大跨境民生工程,青茂口岸是繼港珠澳大橋口岸、新橫琴口岸,又一個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的口岸,設有100條自助通道、24小時運作,設計日通關流量達至20萬人次,有效緩解拱北口岸節假日的通關壓力,大大地提升兩地人員通關效率和體驗。青茂口岸直接連接廣珠城軌,澳門居民可經口岸抵達珠海城軌站後,前往全國各地,必將有助澳門融入大灣區城際鐵路網絡及國家高鐵網,讓更多澳門居民共享大灣區發展的成果,為全面深化粵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注入新動力。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表示,將會舉全省之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吳泳欣攝)

09/09/2021
7954

把握深合區融合發展新機遇

寫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之際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於近日公布,無疑是澳門社會各界期盼已久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總體方案》是中央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舉措,將為今後澳門發展注入新動力,提供空間,創造了新機遇。正如《總體方案》所描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致力打造成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粵澳合作體制機制創新力度空前 「粵澳深度合作區」將建立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這是一種全新嘗試。共商共建共管方面,合作區將建立三個機構行使管理和執行職權。 一是管理決策機構。粵澳雙方將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合作區的管理決策機構,統籌決定合作區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重要人士任免。合作區管委會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常務副主任由澳門特區委派。 二是執行委員會。作為管委會的開發執行機構,執委會履行合作區的國際推介、招商引資、產業導入、土地開發、項目建設、民生管理等職能。執委會主要負責人由澳門特區政府委派,廣東省和珠海市派人參加。粵澳雙方根據需要組建開發投資公司,配合執委會做好合作區開發建設。 三是屬地管理機構。合作區上升為廣東省管理,成立廣東省委和省政府的派出機構,集中精力抓黨的建設、國家安全、刑事司法、社會治安等工作。 共享方面,粵澳雙方將探索建立合作區收益共享機制,創新合作區國民經濟相關數據統計方式,研究編制合作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指標體系等。 趨同澳門對接國際 體系改革創新 《總體方案》提出,在遵循國家《憲法》和澳門《基本法》前提下,逐步在合作區構建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的制度體系。將研究制定合作區條例,用好用足經濟特區立法權,建立完善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合作區將立足分線管理的特殊監管體制和發展基礎,推進粵澳兩地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兩制」優勢的區域開發示範,加快實現與澳門的一體化發展。 如此,適用於合作區的政策法律制度將極大創新,行政長官賀一誠先生2020年4月20日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出的「希望橫琴引入澳門制度」的願望將變為現實。合作區民商事制度規則與澳門的趨同,將為澳門企業在橫琴營商、澳門居民在橫琴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減少由於制度規則不一造成的適應和磨合成本,從而加速兩地一體化融合發展。 方案出台後關鍵在於落實執行 橫琴的開發,如果從國務院2009年8月14日批准《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算起,已經足足有12年。其間,粵澳合作開發橫琴,取得一定進展,如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和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已經起步,橫琴新口岸旅檢區域於2020年8月18日正式通關並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通關模式,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自2016年12月20日落地實施以來至今已增加至10,000配額等等。但總的來說,澳門參與橫琴開發建設,依然呈現碎片化的發展情況,政策優勢和吸引力沒有得到彰顯,橫琴存在實體經濟發展不充分,對促進澳門適度多元發展的服務支撑作用還不明顯的現實問題,離2018年10月習近平主席視察橫琴新區時所強調的「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還有較大差距。 回顧過去橫琴開發建設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政策制訂和制度設計非常重要,影響全局。今次發布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就是關於橫琴粵澳深合區建設的頂層設計,體現了中央關於橫琴開發建設的最新指導思想、發展思路和戰略部署。現在橫琴「粵澳深合區」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於落實執行。中央對深合區建設發展寄予厚望,未來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應當主動、認真學習《總體方案》要義,政府有關職責部門應加緊跟進研究制訂方案中的細化配套政策,讓《總體方案》早日落地執行,社會各界亦應抓住《總體方案》實施的重大機遇,充分用好有關政策,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取得實質進展和顯著成效,以此加快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步伐,譜寫具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

09/09/2021
25429

財爺:年底或修改財政預算

全年賭收千三億預算須調整

特區政府原本預期今年賭收有1,300 億元(澳門幣,下同),但受8月初本澳新增四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影響,8月份賭收只有億澳門元。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昨(8)日受訪時表示,之前特區政府作出的全年1,300億元賭收預算的確需要調整,至於要調整多少則需要繼續估算,有需要會在年底作出財政預算修改。 【本報記者梁佩茵報道】 李偉農稱,政府兩年內動用財政儲備中的超額儲備達864億元,若今年底有缺口,相信赤字會進一步擴大,期望接下來兩個月經濟情況會有所改善,但1,300億的賭收預算基本上是需要調整。他強調,去年與今年針對民生的福利開支沒有減少,預算達225億元,在電子消費優惠及「澳人食住遊」方面則動用70億元。他提到,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由6月1日至9月7日為止,總消費金額達37.1億元,已佔總計劃預算62%。若計上移動支付機構額外消費,累計金額達46.4 億元。 電子消費優惠效果理想 李偉農補充指,在6月推出首個月的消費額已經達18.9億元,等於2018年全年的移動支付總額,認為效果理想,亦對未來數字經濟提供重要基礎。至於會否推出第四輪經措施,李偉農未有透露,僅重申電子消費優惠計劃至今年12 月31 日。 至於旅客數字,李偉農稱,昨日旅客數量約24,000多人,可以看出旅客數字逐步恢復,本月當局亦會在四川成都舉行「澳門周」活動,並結合線上線下宣傳方式,冀把澳門安全宜遊形象推廣至更多旅客。與香港通關方面,將交由相關部門進行防疫評估。他呼籲居民接種疫苗,助力構建澳門安全宜遊城市。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稱,因應8月賭收情況,全年1,300億元賭收預算須作調整。 (梁佩茵攝)

09/09/2021
20562

助跨國企業開拓內地市場

粵港澳會計師行業簽發展戰略協議

【本報記者梁佩茵】「粵港澳會計師行業發展戰略協議」簽約儀式昨(8)日在廣東、香港、澳門三地通過視訊會議舉行,香港分會場設於會展中心,儀式上共有150 多家(廣東83 家、香港53 家、澳門15家)會計事務所及廣東省註冊會計師協會、香港上市公司審核師協會、澳門會計專業聯會簽署行業發展戰略協定。戰略協議期限為三年,內容涉及加強資訊共用,推進合作便利,組織人員交流、聚焦業務拓展,深化技術協作五個方面。 廣東省副省長林克慶、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和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分別在三地以視像形式出席簽約儀式。 林克慶致辭時稱,戰略協議的簽訂為三地會計師行業交流合作提供新的平台,希望三地會計師行業最大限度提高協同效應,把港澳國際聯繫廣泛、專業服務發達等優勢與廣東市場廣闊、專業體系完整等優勢結合起來,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提供更高品質的專業服務。 李偉農表示,粵港澳會計師事務所合作聯盟的成立,充分體現大灣區建設優勢互補等合作原則,相信隨著國家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會為大灣區內會計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陳茂波形容,戰略協議是粵港澳會計界合作交流的重要里程碑,相信可加強三地業界在人才、技術和業務的交流。 簽訂戰略協議的澳門會計專業聯會會長容永恩稱,目前澳門註冊的會計專業人士有373人,期望隨著平台的設立,促進同業發展合作空間。她受訪時表示,本澳會計業人才資源緊張,業界一直未有太大動力進駐內地,期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出台後,更大地調動澳門專業人士投身內地發展業務的積極性,拓闊發展空間。 「粵港澳會計師行業發展戰略協議」簽約儀式。(梁佩茵攝)

09/09/2021
1318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