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放寬 二線管住】 生產要素流動便捷 更好實現融合發展

學者:琴澳一體化發展更勝從前

根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實施範圍為橫琴島「一線」和「二線」之間的海關監管區域,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主張「一線」放開「二線」管住。談及上述制度對於深合區,以至澳門的好處,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昨日接受本報訪指出,未來深合區生產要件的流動更便捷化,包括進出口貨物、生產燃料等,會更好實現融合發展,同時配合法律法規等,會使琴澳一體化發展環境更勝以前。他又相信未來深合區的規則及制度銜接會陸續與澳門,以至國際接軌,將會更有利於深化合作區未來發展。 【本報記者鍾佩欣報道】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稱,橫琴與澳門特區之間設為「一線」;橫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其他地區之間設為「二線」,即106 平方公里以外的中國地區即屬於「二線」。 一線內貨品手續簡化 出入自由 他解釋,「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意思即是「一線」內的貨品進出放開,而經「二線」進出至「一線」的貨品則需管住。換言之,若未來貨品經深合區出口至二線區則視為出口,會徵收相關稅款、申報等程序與以前相若。劉本立又強調,一線內的貨品出入相當自由,除了國家規定的貨品不可豁免外,澳門貨品均可以更為方便進出至深合區內,進出手續會較過去更為簡化,劉本立相信該規條對於未來推動澳門產業發展更多元化。 深合區人員進出可達高水平開放 至於人員管理,「二線」內的人員進出是沒有改變,而「一線」內人員進出則會提供高度便利,包括「合作查檢、一次放行」自助通關系統,換言之,未來深合區內通關手續會與套用上述的通關系統,他相信未來琴澳一體化、橫琴深合區能夠達到高水平開放。 雙主任制體現出澳門更有主導性 《總體方案》提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長和澳門特首共同掛帥,澳門委派一名常務副主任,粵澳雙方協商確定其他副主任。成員包括廣東省和澳門特區有關部門、珠海市政府等。劉本立認為上述的安排體現出澳門在參與深合區上,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方面較以前更有主導性。至於兩地法律法規方面,《總體方案》文本中亦強調,會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在遵循《憲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前提下,逐步構建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的制度體系。簡單而言,在制度上未來發展將會愈來愈靠近澳門體制。 收益共享 澳人稅項比同澳門 《總體方案》中亦提及推出便利措施,以便澳人在橫琴居住、創業、就業等,但兩地法律有所限制,如何體現出兩地共管權利。劉本立指出,深合區設有共享機制,指出2024年前的投資收益會深合區管理委員會支配;用於深合區開發建設財政推給予補助等,可看出中央對澳門及深合區支持。劉本立又舉例指出,未來澳人到深合區就業或創業,相關企業、個人稅項會與澳門相若,同時在法律法規等方面亦會逐步接軌。 廣東省委書記李希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 認真學習貫徹《粵澳深合區總體方案》 廣東省委常委會近日召開會議,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澳合作開發橫琴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研究我省落實意見。省委書記李希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是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舉措,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是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的重要動力,有利於推動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為新發展階段廣東改革發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歷史機遇。 會議強調,要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新的強大動力。準確把握推進合作區建設的戰略意圖,準確把握深合區建設的目標任務,釋放強大「虹吸效應」把握推進深合區建設的改革開放屬性。 珠海:舉全市之力支持配合另外,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主持日前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會議指出,舉全市之力支援配合服務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要準確把握推進合作區建設的重大利好,準確把握推進合作區建設的珠海角色、珠海使命發揮與澳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的優勢,集中資源、集中力量、擔當作為,全力以赴支援好、配合好、服務好合作區建設。建立協調聯動、政策效應傳導機制,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形成強大整體發展效應。

07/09/2021
36411

有片!總體方案落實澳門人民幣債券定位

學者:能與各交易所錯位發展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外界原本預期的澳門交易所並未提及,但《總體方案》提到將會充分發揮澳門對接葡語國家的窗口作用,支持合作區打造中國- 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並支持在合作區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鼓勵和支持境內外投資者在跨境創業投資及相關投資貿易中使用人民幣。支持澳門在合作區創新發展財富管理、債券市場、融資租賃等現代金融業。雖然澳門交易所未有明確設立,但發展現代金融業、建設債券市場等依然是澳門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本報記者梁雄業報道】 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唐繼宗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及本澳施政報告均分別提出本澳要發展金融產業,並有意建立以人民幣債券交易市場為重點的服務平台,澳門有著對葡語系國家的連接,相信能夠形成獨特定位,可望得到優良發展。 北交所與澳門債券市場無衝突 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將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唐繼宗表示,按目前國家釋出的資料顯示,北交所主要定位是以服務創新型的企業家為主,而澳門則是以人民幣債券作為核心定位,兩者並無衝突,可以「錯位發展」。 他又指出,按目前北交所的定位,與上海、深圳、香港交易所的定位不同,北交所以中小企創新創業為主,上海面向大型企業、深圳對接華南地區,香港則面向國際,他認為中央的態度明顯希望各個交易所均能各自發揮所長,職能上能夠做好分工,如建立澳門的債券市場亦能有空間發展。 政策精準配合發展 對外企有絕對吸引力 唐繼宗指出,其實,世界各地的證券市場只要發展成熟,都會出現分工的情況,他以美國為例,本來只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以知名「藍籌股」組成,通常是各個行業的龍頭或是領先者;及後因著時代發展,出現了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包含許多常聽到的科技品牌及網路公司,因著不同行業及企業規模出現不同的融資需要是大勢所趨,今次澳門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出現亦是類似處境。 對於新興產業的發展,針對企業的鼓勵措施至關重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亦提到會完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並制定吸引和集聚國際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唐繼宗認為橫琴要得到穩定發展,必定需要吸引內資外資以及人才進駐,故方案提出的要點能夠精準配合橫琴發展,其中減低稅率對外企有絕對吸引力。

07/09/2021
17192

粵澳設合作區管理委員會

體現本澳參與 有利深度合作

【本報記者梁佩茵】《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5日出台,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昨(6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粵澳雙方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並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 相信有關兩地合作的重大規劃及政策、重大專案及人事任命都會由該管理委員會作統籌及負責。劉本立認為,在某程度上也能體現澳門方面有主導性,也比過去加強了澳門的參與性,有利探索未來深度合作的需要,相信兩地政府均非常重視相關方案,未來會積極落實各項步署。 《總體方案》中提到,合作區實施範圍為橫琴島「一線」和「二線」之間的海關監管區域,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劉本立稱,即經「一線」入貨本澳大部分是無障礙及免稅,亦便利兩地居民進出,有助本澳及橫琴兩地經濟深度融合。他亦留意《總體方案》中提到對合作區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因過去內地稅率較高,現時調整有利澳門人才在橫琴創業及就業。 《總體方案》提出,開展資料跨境傳輸安全管理試點,研究建設固網接入國際互聯網的綠色通道。劉本立認為,「樣樣屏蔽得太緊要不利於資訊流動」,愈便捷流動愈有利科技創新,但維護國家安全仍是首要考慮因素,相信在不違反國家安全的情況下,會有更好的資訊環境,有利高校及科研機構創新。 劉本立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已落實出台,方案中有分階段的目標,冀兩地政府抓緊研究方案中的細化配套政策,令總體方案有序落實。

07/09/2021
7193

民聯建議政府加大扶持政策

鼓勵青年融入大灣區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直選第3組「澳門民聯協進會」,昨天(6日)走訪亞馬喇前地、新馬路、理工學院,再到南澳花園、望廈社屋和龍園一帶,實地了解該區民生需求,沿途聽取市民意見以及推介政綱,為鼓勵青年融入大灣區,「澳門民聯協進會」主張給予前往大灣區就業的大學生為期一年、每月10,000 元補貼。 在落區實地了解民情過程中,有青年市民表示,本澳職位空缺少,目前許多職位空缺大多數都寫明需要有相關經驗,即使投出數十份履歷,但都猶如石沈大海,杳無音訊,只能暫時做些兼職工作,積累經驗。也有就讀冷門專業的青年表示,難以找到適合自己專業的工作,只能從普通文員或兼職開始做起。 施家倫:關注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澳門民聯協進會」第一候選人施家倫表示,正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發布,當中對於「吸引澳門居民到橫琴就業創業」一點提到,將會「高水準打造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中葡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一批創客空間、孵化器和科研創新載體,構建全鏈條服務生態。推動在合作區創新創業就業的澳門青年同步享受粵澳兩地的扶持政策。採取多種措施鼓勵合作區企業吸納澳門青年就業。」施家倫表示,要持續關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他建議設立大學生大灣區就業激勵計劃,針對前往大灣區就業的大學畢業生首次就業群體,給予為期一年、每月10,000萬元的補貼,加強澳門青年大灣區職業配對,推動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 提高獎助學金名額培養本澳人才 施家倫促請政府做好高校人才學業和就業意向分析,以及就業方向調研動態分析,呼籲更多青年進行人才資料登記,以此整合本澳人才資料,並進行歸納,同時,支持人才建澳政策,提高獎、助學金名額培養本澳人才,建立本澳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發展專才服務,爭取與國家的專業資格互認,支持專業人士融入國家發展。 宋碧琪:開放央積金用於首次置業 對於有青年朋友提到「置業難」的問題,民聯第二候選人宋碧琪促請政府盡快落實「夾心階層」階梯計劃,設立青年公寓以及「先租後買」政策,重啟首次置業資助,同時,建議當局要開放中央公積金用途可用於首次置業,助力青年置業安居。

07/09/2021
10843

四類重點人群需定期核檢

部分人群注射疫苗可豁免

廣州市日前在對入境隔離酒店工作人員進行例行核酸檢測時,排查發現一宗無症狀感染者,引爆廣州市新一波疫情,重點人群的檢測工作是常態化防疫的重中之重。早前國家衛健委專家組訪問澳門時,也曾建議落實重點人群定期核酸檢測政策。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在昨(6)日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會切實實行四類重點人群定期開展核檢措施,但一些暴露風險不高的職業從業員,接種疫苗後可獲豁免。 【本報記者陳嘉俊報道】 戴華浩醫生指出,四類重點人群包括日常工作中需要接觸確診者或者密切接觸者的醫護人員、出入境口岸以及民航機組人員、醫學觀察酒店的工作人員以及冷鏈食品的從業員,至少每七日進行核酸檢測。但職業風險較高的人士將會被要求每日進行核酸檢測,例如到民航機組清潔或與飛機上國際旅客有直接接觸的人士等。 核檢免費 不能用於出入境戴華浩表示,四類人群強制核酸檢測是免費的,但詳細措施正仔細研究中,而當局亦研究核酸檢測「專款專用」,用於篩查的核酸檢測就不應是用於過關。他又指出,當局正思考政策方向,一些暴露風險不高的職業從業員,接種疫苗後不用做定期核檢;如果暴露風險高的職業從業員接種疫苗後仍要做核檢,但間隔時間一定不同於沒有接種的人士。 至於航班人員比醫護人員核檢間隔短。戴華浩表示,機場國際航班的工作人員,暴露風險較醫護人員高,主要是醫護人員接受了專業的防止傳染病的保護知護,與航班的工作人員暴露情況不同。 重點人群人數過萬至於核酸檢測方面人數,戴華浩回應指出,四類重點人群第一類是經常會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員,人數是動態的,因為醫護人員是要輪班,輪班期間才需要七日核酸檢測,山頂隔離病房、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特別急診及核酸檢測站等等人員,有關地區工作人員約有400 多人,但輪班加起來預計過千人。 其他方面,航空公司機組預料有800多人;口岸工作人士,包括警察、海關、衛生局檢疫人員、清潔及保安等等有二千多人,這兩類加起來有超過3,000多人;而醫學觀察酒店工作人員加起來有過千人;冷凍食品處理人員,包括市面上處理冷凍食品的人士,這類加起來近萬人。合共需要七日核酸檢測人數約超過10,000人。

07/09/2021
1298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