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幽祕境

科學館推出「神秘海洋」展

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英國及美國科學家共同設計的「神秘海洋」展覽,上周五(26日)起至9月26日在澳門科學館中庭及二號展廳舉行。 展覽分為「奇幻漂流者」、「神秘生物」、「遇見巨型生物」、「潛入深海」、「無形邊界」、「豐饒的海洋」及「鏡海今昔」等共九個區域,讓公眾透過互動及多媒體展品認識最新的海洋科研手段及發現,探索海洋的深幽秘境。 【本報記者梁啟迪報道】 科學館「神秘海洋」展覽開幕儀式於上周五(26日)下午3時在科學館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澳門科學館副董事長李沛霖、東方國際集團上海市對外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濤黨委書記、慈溪科技館館長張望、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及澳門科學館副館長張雄發。 180度環幕投影區 「神秘海洋」展覽場內設有180 度環幕投影區,以一比一原大動畫呈現藍鯨、巨型魷魚及蝠鱝等珍稀海洋生物的原貌。展覽提供多項虛擬互動體驗,可讓小朋友搖身一變成為海洋科學家,透過顯微鏡觀察多種海洋微生物,或模擬駕駛潛水器在海底山脊間遊走,沿途發掘隱秘的生物,體驗深海探索的刺激與樂趣。 推出「繁星計劃」 盼提高學生科普水平 近年本澳中小學注重科普教育,但各校投入水平較為參差。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上周五受訪表示,科學館將於今年對學校展開為期一年的「繁星計劃」,提高缺乏資源的學校的科普水平,令整體水平變得平均。 邵漢彬指出,現時已有數十間學校確定參加,接下來會到各校舉辦講解會,相信本澳大部分學校也會陸續參加。 該計劃旨在提升學校的科普水平,為學校度身訂造不同課程,並會對老師進行培訓,同時亦會提供如無人機等配套。 另外,科學館將於本年底推出新展廳,名為「數據科學廳」,介紹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新技術,讓市民從科學角度理解各類型數據。同時,該館亦會舉辦「物聯網展覽」,介紹現今世代的新科技。

29/03/2021
20014

美團SaaS收銀系統進駐澳門

打造「智慧餐廳」搭建數字化橋樑

「美團SaaS 收銀系統」正式進駐本澳市場,為疫情後餐飲行業帶來全新的「智慧餐廳」綜合解決方案,為餐飲及零售行業提供整套智能化、數字化餐廳經營管理系統,致力幫助商戶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餐廳,實現從門店運營管理、營銷管理、供應鏈管理、連鎖分帳管理等全場景、全方位的智能化綜合服務解決方案。 美團表示,「美團SaaS 收銀系統」是美團生態體系的核心中樞,有效將團購、點餐、排隊、推廣、美團外賣、美團閃送、美團打車等核心業務整合到本澳餐飲商戶的智慧餐廳體系內,使餐飲商戶實現真正的「智慧化、數字化、互聯網化」,為客人與餐廳之間搭建數字化橋樑,拉近商戶與客人距離。 另外,美團與澳門左耳集團有限公司業已簽署「美團SaaS 收銀系統」澳門地區獨家運營服務商協議。左耳集團PR&SKA 副總裁李慧茵表示,隨著移動支付日漸普及,支付方式多樣性、便捷性是商戶營商重要基礎; 有效地將商戶特色訊息精準投放並通過大數據勾畫用戶消費習慣,從而提高「到店率」及「復購率是「智慧餐廳」發展趨勢。「美團SaaS 收銀系統」目前已與本澳合資格的支付機構- 澳門極易付UePay 深度合作, 除透過「聚易用」(Simple Pay) 聚合支付外,亦支持內地遊客習慣使用的支付方式完成付款。(美團提供圖片)

29/03/2021
17120

開辦美容培訓中心冀推旅遊美容

程麗顏:本澳美容生意疫下跌三成

【本報記者梁雄業】澳門美容業商會會長程麗顏表示,疫下本澳美容業受到衝擊,消費意欲下降,整體生意下跌30%,但早前受到封關措施影響,澳門人選擇留在本地美容,令生意不至一落千丈,為本澳美容業另覓出路,程麗顏開辦卡娜培訓教育中心,並於前天(27日)中午舉行開幕儀式。 她表示,美容培訓教育中心主要解決兩大問題:第一,人才問題,透過開設培訓中心栽培美容業人才,提高行業專業水平,並傳授自己30年的美容經驗,以及其獨創的「徒手五官小顏」技術。第二,客源問題,程麗顏希望推動旅遊美容,打開遊客市場,她認為澳門是旅遊城市,隨着大灣區發展,到澳門的旅客將會增多。 她希望澳門能成為第二個泰國,用「旅遊+美容」的形式增加本澳旅客數字,擴大澳門美容業市場,同時以獨特創新的美容技術,刷亮澳門美容界在大灣區的品牌名聲。她又稱,希望政府有關部門也能與時並進,放寬美容業監管,緊隨時代趨勢,參考鄰近地區美容業的監管法例,更新優化舊有法規法例,讓澳門美容業與鄰近地區有相同的競爭力,利用澳門的特殊地位,帶動多元化經濟發展。 卡娜培訓教育中心前日舉行開幕儀式。 (梁雄業攝)

29/03/2021
15137

疫苗接種普及 需要更多努力

社會大眾近期高度關注政府推出經濟刺激方案,但與之相對的,在新冠疫苗接種上卻一直提不起民眾的興趣,當局對此的解讀是本澳疫情相對穩定,市民沒有太大的危機感去接種疫苗,加上接種後出入境管制並未放寬,因此許多人一直抱持者「不著急」的心態,疫苗接種普及率的增長自然較為緩慢。 其實換個角度想,疫苗接種普及率其實與經濟復蘇有很大的聯繫,如何刺激民眾主動接種疫苗,提升接種率,是特區政府應該思考的問題。 截至目前,內地已接種超過一億劑新冠疫苗,全國各地都在推進大規模集中接種計劃。由於人口基數大,內地雖然接種速度快,要達到70%接種普及率建立免疫屏障,估計仍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其他人口基數小的經濟發達國家,最快可能在6到9月就能建成免疫屏障,進而具備放寬旅行限制的條件。 日前到訪本澳的內地抗疫專家、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認為,若接種率達到80%,就可以「很安全地打開國門」。以本澳68.3萬人口計算,80%人口接種約為54萬人。本澳開放接種已超過一個月,僅約4.5萬人接種疫苗,即使扣掉不適合接種的人群,以目前的速度要達到80%的接種率,至少還要一年的時間。若國內外以80%接種率作為放寬旅行限制的標準,澳門將被排除在第一波開放名單之外。恢復經濟、拯救各行業,全都無從談起。 香港疫情較本澳嚴峻的多,前日剛剛迎來四個多月首次本土零確診,特首林鄭月娥就發話,為了鼓勵更多市民儘早接種疫苗,正研究達至一定數量接種後,就可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也可能與其他地區商討放寬出入境限制,提供以接種疫苗的旅客更多出行便利。接種疫苗不僅是公共衛生問題,更是一個經濟問題。 「疫苗猶豫」是全世界的難題,即使是安全性最高的疫苗,都有不少反對接種的聲音。在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之中,解決「疫苗猶豫」的問題相當迫切。大家必須了解,接種疫苗是解決傳染病問題最經濟的方式,愈晚接種成本愈高,特別是當其他國家或地區已達至免疫屏障,放寬旅行限制後,接種疫苗可能出現擁擠,甚至有可能打不到疫苗。 刺激疫苗接種就是刺激經濟,當世界上開始有國家達成免疫屏障後,他們會尋找同樣達成免疫屏障的國家與地區相互開放,澳門應該爭取進入第一梯次的放寬名單,盡快緩解本澳各行各業面對的壓力。當局除了呼籲民眾盡快接種之外,也應研究推出更多鼓勵民眾接種疫苗的措施,形成有效誘因,盡快提升接種率。

29/03/2021
1224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