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配套吸引外地澳門人才回流

特區政府積極推展經濟多元發展,但人才短缺使澳門各方面發展均受壓力,政府過去一直努力尋求外地澳門人才回流,但效果不彰,為鼓勵在外地澳人回流本澳發展,人才發展委員會下設的「鼓勵人才回澳專責小組」去年進行「澳人『回流的挑戰』網上問卷」,收集旅居外地澳門人才對回流澳門意願、憂慮及可能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雖然有63%受訪者表示有意回流澳門,年輕一輩回流意願更高,認為「個人事業發展」是回流推動力,但也是回流的阻力,面對專業認證、產業單一、子女教育、家人居留權等問題,需要政府政策上支援,否則難以吸引外地澳門人才回流。 人才發展委員會「鼓勵人才回澳專責小組」在「人才資料登記」數據庫中標示正旅居外地有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澳門居民,向822人發出網上調查問卷,結果收回314份,青年人回應調查比率最高,共向349名20至29歲人士發出問卷,收回178份,可見青年人有意欲回流本澳發展。回覆問卷的專業人士包括律師、會計師、醫生、護士、藥劑師、飛機師、建築師、城市規劃師、社工、治療師、工程師等,都是已在外地取得專業資格或證照。 離鄉別井到外地生活及發展事業有不少困難其是族裔問題,極難穿越「玻璃天花板」,在自已土地發展空間廣闊。回應調查的在外地澳門青年人才皆認為,推動回流主要動力是事業發展空間及機會,但回流主要妨礙是找不到對口專業工作、申認可外地證照/專業資格較困難。中壯年人年(35至49歲)則認為,回流主要妨礙是缺乏專業發展空間、薪酬落差、生活環境質素下降、無法預辦家屬居留/子女入學等的行政手續,導致回流過程充滿不確定性,降低回流意願。 為吸引外地青年人才回流,當局需優化配套及展分析簡報中的對應行動建議,針對中壯年人才實施回流友善政策,提供網上申請家屬居留許可備案服務、網上申請子女入學服務等;針對青年人才則開放及擴大規範證照認可的標準,與國家/國際權威機構接軌,提供專業資格/認證遙距申請備案服務,通過政策鼓勵大灣區與本地企業/創業者合作,推動多元發展創造精英職位,吸引在外的澳門人才投入大灣區發展,由於地緣關係,回澳在大灣區工作人才,日後會逐漸把發展成熟產業帶回澳門。

27/01/2021
29710

內地夫婦涉爆格盜17萬財物

皇朝區企圖再犯案被捕

一對內地夫妻兩個月前來澳,在皇朝區倫敦街一高層住宅單位破門入內偷竊,掠走共值約17萬澳門元財物後逃回內地。這對雌雄盜食髓知味,日前再來澳又到皇朝區企圖重施故伎,但黃雀在後,行蹤早已被司警掌握,在進入一大廈後,跟蹤監視的司警人員採取行動,在大廈大堂拘捕可疑男子,又在附近截獲其妻,在其身上搜出多枚鑽戒及金飾,司警隨後將兩人帶返警局進行調查。 司警昨(2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被捕男子姓楊,29歲,報稱無報;其妻姓田,33歲,報稱為幼稚園職員。案情指,於去年11月18日中午,司警接獲治安警察局通知,於皇朝區倫敦街一高層住宅單位發生盜竊案。司警接報後派員到現場調查,女戶主指當日中午1時許,她準備於房間梳妝枱櫃桶取出一條金鏈時發現不見了,並隨即檢查房內其他物品,再發現衣櫃內有鎖的櫃桶被撬開,裡面的財物也不翼而飛;同時,女戶主兩名子女亦發現有財物損失,三人合共損失兩枚鑽石戒指、一條金頸鏈、一條手鏈以及多件金飾和一批現金,合共價值約17萬澳門元;懷疑被人入屋盜竊。 尾隨住戶進入大廈犯案 司警經進一步調查後,分析嫌犯是以工具開啟單位鐵門和木門,然後再撬開衣櫃櫃桶盜竊;經翻查大廈閉路電視片段發現,男嫌犯於11月16日下午3時尾隨住戶進入大廈,然後到達案發單位樓層,約40分鐘後離去。司警其後鎖定男嫌犯身份,並發現他於次日(17日)上午經關閘離開本澳。 「夫妻檔」現身欲再盜竊 本月22日中午,男嫌犯與一名女子(即女嫌犯)經關閘再次入境本澳,警方隨即展開跟蹤監視。至前天(25日)中午1時許,司警人員發現男嫌犯再次進入皇朝區某住宅大廈,懷疑其欲重施故伎再次犯案,警方馬上在大廈大堂將其截獲,並在他身上搜出用作開門工具、手套和少量外幣;其後警方又在皇朝區某街邊截獲其妻,在其身上搜出多枚鑽戒及金飾等,警方隨後將兩人帶返警局進行調查。 身上鑽飾女嫌犯無法解釋來源 司警表示,男嫌犯拒絕合作,而女嫌犯則無法解釋其身上的金飾來源;其後經案中女戶主辨認,確認在女嫌犯身上搜出的其中兩枚鑽戒和一條金頸鏈,是其早前被盜去的飾物。司警繼續調查兩人有否涉及其他案件,並對男嫌犯控以加重盜竊罪、女嫌犯則控以贓物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27/01/2021
3015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