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積極推展經濟多元發展,但人才短缺使澳門各方面發展均受壓力,政府過去一直努力尋求外地澳門人才回流,但效果不彰,為鼓勵在外地澳人回流本澳發展,人才發展委員會下設的「鼓勵人才回澳專責小組」去年進行「澳人『回流的挑戰』網上問卷」,收集旅居外地澳門人才對回流澳門意願、憂慮及可能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雖然有63%受訪者表示有意回流澳門,年輕一輩回流意願更高,認為「個人事業發展」是回流推動力,但也是回流的阻力,面對專業認證、產業單一、子女教育、家人居留權等問題,需要政府政策上支援,否則難以吸引外地澳門人才回流。 人才發展委員會「鼓勵人才回澳專責小組」在「人才資料登記」數據庫中標示正旅居外地有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澳門居民,向822人發出網上調查問卷,結果收回314份,青年人回應調查比率最高,共向349名20至29歲人士發出問卷,收回178份,可見青年人有意欲回流本澳發展。回覆問卷的專業人士包括律師、會計師、醫生、護士、藥劑師、飛機師、建築師、城市規劃師、社工、治療師、工程師等,都是已在外地取得專業資格或證照。 離鄉別井到外地生活及發展事業有不少困難其是族裔問題,極難穿越「玻璃天花板」,在自已土地發展空間廣闊。回應調查的在外地澳門青年人才皆認為,推動回流主要動力是事業發展空間及機會,但回流主要妨礙是找不到對口專業工作、申認可外地證照/專業資格較困難。中壯年人年(35至49歲)則認為,回流主要妨礙是缺乏專業發展空間、薪酬落差、生活環境質素下降、無法預辦家屬居留/子女入學等的行政手續,導致回流過程充滿不確定性,降低回流意願。 為吸引外地青年人才回流,當局需優化配套及展分析簡報中的對應行動建議,針對中壯年人才實施回流友善政策,提供網上申請家屬居留許可備案服務、網上申請子女入學服務等;針對青年人才則開放及擴大規範證照認可的標準,與國家/國際權威機構接軌,提供專業資格/認證遙距申請備案服務,通過政策鼓勵大灣區與本地企業/創業者合作,推動多元發展創造精英職位,吸引在外的澳門人才投入大灣區發展,由於地緣關係,回澳在大灣區工作人才,日後會逐漸把發展成熟產業帶回澳門。
一對內地夫妻兩個月前來澳,在皇朝區倫敦街一高層住宅單位破門入內偷竊,掠走共值約17萬澳門元財物後逃回內地。這對雌雄盜食髓知味,日前再來澳又到皇朝區企圖重施故伎,但黃雀在後,行蹤早已被司警掌握,在進入一大廈後,跟蹤監視的司警人員採取行動,在大廈大堂拘捕可疑男子,又在附近截獲其妻,在其身上搜出多枚鑽戒及金飾,司警隨後將兩人帶返警局進行調查。 司警昨(2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被捕男子姓楊,29歲,報稱無報;其妻姓田,33歲,報稱為幼稚園職員。案情指,於去年11月18日中午,司警接獲治安警察局通知,於皇朝區倫敦街一高層住宅單位發生盜竊案。司警接報後派員到現場調查,女戶主指當日中午1時許,她準備於房間梳妝枱櫃桶取出一條金鏈時發現不見了,並隨即檢查房內其他物品,再發現衣櫃內有鎖的櫃桶被撬開,裡面的財物也不翼而飛;同時,女戶主兩名子女亦發現有財物損失,三人合共損失兩枚鑽石戒指、一條金頸鏈、一條手鏈以及多件金飾和一批現金,合共價值約17萬澳門元;懷疑被人入屋盜竊。 尾隨住戶進入大廈犯案 司警經進一步調查後,分析嫌犯是以工具開啟單位鐵門和木門,然後再撬開衣櫃櫃桶盜竊;經翻查大廈閉路電視片段發現,男嫌犯於11月16日下午3時尾隨住戶進入大廈,然後到達案發單位樓層,約40分鐘後離去。司警其後鎖定男嫌犯身份,並發現他於次日(17日)上午經關閘離開本澳。 「夫妻檔」現身欲再盜竊 本月22日中午,男嫌犯與一名女子(即女嫌犯)經關閘再次入境本澳,警方隨即展開跟蹤監視。至前天(25日)中午1時許,司警人員發現男嫌犯再次進入皇朝區某住宅大廈,懷疑其欲重施故伎再次犯案,警方馬上在大廈大堂將其截獲,並在他身上搜出用作開門工具、手套和少量外幣;其後警方又在皇朝區某街邊截獲其妻,在其身上搜出多枚鑽戒及金飾等,警方隨後將兩人帶返警局進行調查。 身上鑽飾女嫌犯無法解釋來源 司警表示,男嫌犯拒絕合作,而女嫌犯則無法解釋其身上的金飾來源;其後經案中女戶主辨認,確認在女嫌犯身上搜出的其中兩枚鑽戒和一條金頸鏈,是其早前被盜去的飾物。司警繼續調查兩人有否涉及其他案件,並對男嫌犯控以加重盜竊罪、女嫌犯則控以贓物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一名內地男子涉串謀同黨,聲稱可代客賭博,期間更以代保管賭本為由,詐騙事主41萬港元。其中一名男子日前入境時被警方截獲,其否認犯案;司警正追查贓款及在逃同黨下落。 被捕的內地男子姓馬,34歲,無業,涉嫌「相當巨額詐騙」送交檢察院處理。 司警公布案情指,本月18日下午,事主來澳賭博認識涉案的馬某及其同黨,二人聲稱可以代事主賭博以增加勝算,當中賺取事主的「貼士」。事主便將港幣100萬元交馬某,三人經一輪「博殺」後連本帶利贏得141萬元。事主要求取回款項,馬某先退回100萬,以取得事主信任,訛稱將餘下41萬存入其同黨的賭廳賬戶,方便事主日後來澳再賭。 其後,事主一直聯絡不上馬某,懷疑自己受騙,遂報警求助。經司警調查發現,馬某及同黨得手後,當日已逃離本澳。直至本月21日下午,馬某經關閘入境被捕。司警現已凍結有關賭廳賬戶內的20多萬元,正追查其餘贓款及在逃同黨下落。 司警發言人表示,嫌犯馬某被捕後否認犯案,警方現正追查贓款及其在逃同黨下落。(梁啟迪攝)
司警局持續進行「冬防行動2021」反罪惡巡查,淨化社區治安。在警察總局統籌下,司法警察局於前(25)日下午4時至6時,派出35名刑事偵查人員前往本澳各區巡查,期間在北區及西南區發現有人在住宅大廈內進行賣淫活動,遂對五個懷疑為賣淫窩點進行調查,證實其中兩個單位內有人從事賣淫活動,共查獲兩名賣淫女子(一人來自內地,另一名為越南籍),以及一名本澳男嫖客,並將三人帶返司警局作進一步調查。 經完成相關調查工作後,司警局以違反相關逗留規定將兩名賣淫女子移送治安警察局出入境管制廳處理。司警局對男嫖客完成身份認別程序後,讓其自行離去。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網站「警鐘長鳴」欄目公布,司法警察局破獲一個以本澳居民為首的網戀詐騙團夥。其中一名嫌疑人為2018年入職的治安警警員,該警員於2016年曾提供其內地銀行卡協助案中主犯開設電子支付賬號並使用至今,而且供主犯收取騙款,涉嫌觸犯「清洗黑錢」罪,案件已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治安警察局其後於2020年5月7日就事件開立紀律程序調查,依法追究違法者之紀律責任,並同日開始對其採取防範性停職措施;司法當局於5月8日決定對其實施身份資料及居所之書錄的強制措施。 直至2020年11月5日,檢察院作出歸檔批示,指出案件經偵查後,沒有跡象顯示上述警員曾參與本案的犯罪行為;因此將涉及上述警員的案件部分歸檔。治安警察局表示,有關紀律程序已調查完畢,沒有證據顯示上述警員曾作出違法行為,因此,治安警察局局長2021年1月12日批示將相關紀律程序歸檔。 檢察院對治安警警員被列網戀騙案嫌犯作出批示,指沒有跡象顯示警員曾參與犯罪行為。(資料圖片)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26)日繼續細則性審議《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列席會議。
澳電舉行第12屆《澳門知慳惜電活動》,並於昨(26)日於旅遊塔舉行頒獎典禮。
消防局昨(26)日公布2020年工作數據,所有事件總數42,966宗,較前年下降11.02%,其中火警出勤總數為809宗,同比下降113宗,降幅為12.26%,下降原因主要是忘記關爐宗數減少69宗。
為協助中小企利用資訊科技革新經營,日前經濟局再次安排專人前往特色店,跟進商戶平台使用情況以及重點教導推廣策略及銷售技巧,包括如何設定投放廣告預算及投放時段、分析推廣成效、利用團購吸引平台用戶到訪商戶等,以進一步協助特色店更好地運作平台進行推廣,增加曝光及進行優惠促銷。
新城A區B6地段公共設施大樓建造工程昨(26)日於建設發展辦公室進行公開開標,共收到20份標書,經開標程序後,兩份標書不被接納,其餘18份獲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