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持續多年跟進甩磚事件

促釐清責任誰屬

石排灣公屋群是本澳目前最大型的公共房屋項目,由經屋安順大廈、居雅大廈、業興大廈,以及社屋樂群樓組成,共有住宅單位9,015個,並分別以「安、居、樂、業」作為樓宇首字命名,喻意為居民建造宜居的生活環境。然而,自2013年居民陸續遷入起,多年來不間斷出現大規模甩磚,加上天花板落灰、滲漏水及爆水管等問題亦時有發生,甚至有清潔人員曾被剝落的瓷磚砸傷,公屋質量令社會高度關注。 業主入住首年已發現甩磚爆磚 日前,石排灣業興大廈及氹仔湖畔大廈等經屋的樓層公共部分再次出現大規模甩磚情況,問題由入伙起已持續發生,困擾住戶多年,對出入造成嚴重安全隱患。有小業主指出,入住第一年已開始出現甩磚及爆磚情況,認為當初就存在質量問題,質疑興建的樓宇質量究竟是否合格,政府的驗收是否有嚴格把關等。且購買經屋的人士本身的經濟條件就非常有限,現時所居住的經屋單位更是通過長時間等待輪候才有機會購得,卻在入住後每年面對甩磚問題,令人難以接受。 協助居民表達訴求 就有關問題,民眾建澳聯盟多年來透過不同渠道持續協調及跟進,2015年民建聯接獲居民求助,表示湖畔大廈出現嚴重甩磚、樂群樓逾九成樓層走廊牆磚需要大型重修工程,議員宋碧琪隨即向當局質詢驗收情況,並促請當局建立更加嚴格具體的監管和評估機制,以加強對監理公司職責和義務的約束。2016年,業興大廈多處天花出現批灰甩落的現象,民建聯即時聯同房屋局及物業管理公司實地了解相關樓宇情況,發現多個樓層的樓道和走廊出現不同程度的批灰甩落,房屋局表示將會落實跟進,由建設辦與承建商協調維修事項。2019年,業興大廈再次出現大面積牆身瓷磚剝落,民建聯代表陪同小業主到廉政公署反映,其後獲回覆出現瓷磚剝落原因,是與過往不常見的大溫差變化天氣有關,並不歸咎於工程質量的缺陷。 促查明根源盡快根治 2020年,業興大廈再次出現大規模甩磚,且情況更為嚴重,現時共有個位置出現甩磚問題,該大廈共有十座,共242層,當中已逾236層的電梯出入口頂部出現空鼓,情況令人擔憂。議員施家倫建議政府協調聘請獨立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徹底查明問題根源,以便釐清責任歸屬,並盡快根治公屋甩磚情況。 民建聯理事長李良汪表示,房屋局肩負監察經濟房屋樓宇共同部分的管理、對分層建築物的管理作出技術協調及輔助等職責,惟當局卻一直採取消極不作為的態度,漠視當中存在的危險隱患,令情況愈來愈嚴重,他促請房屋局積極協調建設辦、承建商及業主代表,共同商談具操作性的解決方法,讓居民可早實現實現「安居樂業」。

27/01/2021
42737

治理非法排污 科技與處罰並重

市政署去年下半年完成2,100多宗清渠保養工作,巡查了670間食肆的隔油井,其中違規檢控共100宗。在恆常渠網清理工作中,市政署一再發現因食肆沒有安裝合適隔油井或沒有按需要定期清理,令油脂凝固物阻塞下水道,於一段下水道清出超過2,000公斤油脂垃圾;過去又曾在長約700米渠道中清出逾120立方米水泥塊及垃圾。從市政署公布的圖片可見,工作人員從下水道清出的油脂垃圾,體積足足有成人一半高度,外層質地猶如石頭,內層則可見黃褐色油脂,畫面不但令人作嘔,更反映出非法排污的嚴重性。 處理非法排污一直是市政署重點工作之一。署方近年會把錄像系統及錄像機械人放置在一些排污黑點上,時刻留意渠道排污情況年有關系統就發揮功效,發現緊鄰台山中街花地瑪教會街下水道被水泥塊堵塞,市政署人員可主動派員前往現場進行疏通。此外,署方近年亦增加清理雨水井、雨水泵房等次數提升各個水浸黑點及低窪地區的渠務暢通。 而,這些工作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若食肆依舊自私地將固體垃圾及油污傾倒入下水道,無論署方再努力清理,問題只會持續發生。一旦到了夏天颱風季節,渠網被嚴重堵塞,阻礙雨水排放,令防洪排澇能力大打折扣,令水浸情況惡化,亦令非法排污者和無辜民一同承受苦果。 於本澳現時未有就食肆非法排污獨立成禁止,只能透過頒布實施已近17年的《公共地方總規章》中的「違法行為」處罰。即使屬於「非常嚴重違法行為」,也只能科處2,000至10,000元。由於罰則不重導致缺乏阻嚇性,間接令部分食肆以為罰錢就可了事。市政署曾表示,希望在修訂《公共地方總規章》時,提高違規行為的罰則,增加阻嚇力度。《公共地方總規章》未來可規定若發現有食肆違規傾倒油污,可連續對違規食肆進行處罰,罰則更可累進增加,直至情況改善為止,以收阻嚇力。同時,要配合未來城市總體規劃,在全澳渠道安裝錄像系統及錄像機械人,以更全面及主動地揭發隱蔽的排污行為。

26/01/2021
30126

保障澳人珠海置業權益

珠澳建立五證核實機制

特區政府及珠海市政府高度重視本澳消費者在珠海市購房的合法權益,繼澳門經濟局及消費者委員會早前在珠海市與相關部門進行了會議後,珠海市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劉嘉文一行日前亦到訪澳門,與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經濟局及消費者委員會的領導層進行了會議。 會議上,雙方就打擊內地樓盤違法廣告及保障澳門居民權益的工作,進行了匯報並且部署下一階段的重點規劃。 現時,兩地已建立查核房地產「五證」資料的核實機制,確認「五證」的真實性,加強保障消費權益。「五證」是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不動產權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支付款存入監管賬戶才受保障 消委會網頁上設立了「內地購房資訊」專區,把有關內地置業的資訊整合,方便消費者查閱。消費者可以在「內地購房資訊」專區內「珠海市房地產交易監管平台」,或直接登入該「平台」查找相關賬戶號碼,核實後才將樓款存入該指定賬戶。專區更連結至「珠海市房地產交易商品平台」,消費者可查考「五證」的證號及房屋用途等資料。 確定「五證」齊備後,消費者在支付預售商品房的首期、尾款或全部樓款等的所有款項,均須存入《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上的指定監管賬戶,否則將不受到法律的保護。 珠海對涉嫌違法個案立案查處 珠海市方面,對於涉嫌發布違法廣告宣傳的個案,已進行調查及立案查處,並且建立樓盤證件核驗機制。會開展房地產廣告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對廣告商、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進行法律宣傳及培訓,要求從業者嚴格遵循國內和境外的法律法規。同時,會進一步加強與澳門消委會等部門的資訊聯動,對違法行為進行曝光宣傳,產生震懾作用。 經濟局對違反《廣告法》業者開罰 另外,經濟局於2020年1月制定了《非本澳樓宇廣告應遵法律義務及注意事項》指引,並於同年12月作出更新,讓業界更清晰瞭解須注意事項。2019年12月至今,經濟局和消委會與廣告行業、房地產中介及廣告媒介代表舉行了多次會議,提醒業界應遵守《廣告法》規定及須注意的事項。 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18日,經濟局就樓宇廣告,開立監察卷宗119個。其中,跟進懷疑違規個案37宗(36宗涉及內地樓宇),並已對其中9宗個案(內地樓宇)開展處罰程序。 消委會先後與橫琴新區及珠海的消費者組織,發放消費提示,以及透過電視台、電台及互聯網等平台進行持續宣傳,提醒消費者於內地置業時應注意的事項。 持續到本地社團進行消費維權講座,透過個案分享,點出消費者置業須知以及查閱「五證」的內容等。加強與大灣區消費者組織的訊息互通,消委會把《廣告法》內容送達至大灣區各消費者組織,請其協助轉送相關單位及行業協會,以供其知悉及遵守,共同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26/01/2021
2421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