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暨青年局轄下位於青洲青怡大廈的家國情懷館前(4)日下午正式揭幕。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澳門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政策研究室主任冉波、解放軍駐澳部隊辦公室主任彭偉等出席揭幕典禮。 譚俊榮在典禮上致辭表示,在紀念「五四運動」100 周年及澳門回歸祖國20 周年之際,教育暨青年局設立家國情懷館作為一個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意義非凡。特區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青年學生愛國教育,持續開展各個層面工作,透過多樣化形式,提高對國家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等的認識,增進家國情懷,鼓勵傳承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譚俊榮稱,家國情懷館將為青年學生提供一個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國家及澳門發展歷程的綜合多功能活動空間,並以家國情懷為主題,開展多元化的現場教學活動及「青年學生家國情懷戶外教育計劃」戶外參觀學習。期望日後家國情懷館能發揮其綜合功能,並與社會各界合作,尤其是教育界與青年社團,深化青年學生的愛國愛澳教育。
繼2012年旅遊巴撞入白鴿巢前地一教會造成22人受傷、2016年旅遊巴撞爆同安街一唐樓基柱並造成32人受傷的嚴重事故後,本澳昨(2)日二龍喉街第三度發生失控旅遊巴剷上行人路地鋪的恐怖交通意外,尤幸是次只對一地鋪造成損毀外,並無人受傷,但事件已敲響了愈來愈多車體巨大旅遊巴在本澳路窄多彎環境可能造成意外的警鐘! 據現場消息稱,受損的地鋪餐廳當時有不少食客在用餐,滿載日本旅客的一輛旅遊巴如失控巨龍般直撞向餐廳,路邊U型防撞欄首先被撞致飛脫,接著餐廳外一道木門及鐵閘亦抵受不住巨力撞擊,木門應聲倒下,鐵閘亦扭曲變型。 旅遊巴被剎停後,車頭離餐廳外的玻璃窗櫥僅數吋之遙,而坐在最靠近餐廳門口的一位食客,當時正背對門口而坐,倘若旅遊巴餘勢未衰,這名食客可能逃不過一劫!
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昨(2)日進入第二天,人流比起前日明顯增加,大三巴須實施人潮管制,新馬路部分路段封閉作臨時行人路。儘管如此,許多熱門景點仍是人頭湧湧,街巷道路塞滿了人龍。有旅客就表示,有預料到來澳門會人多擠逼,但沒想到竟是如此「誇張」,笑言場面好似「生化危機」。據初步資料,至昨晚10時,約有61萬人次經各口岸出入境。
對於有滿載旅客的旅遊巴在二龍喉街轉彎時疑失控直剷上行路並撞毀上址一間咖啡室門外設施,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之一的辜文達昨日受訪時稱,目前的旅遊巴車體愈來愈長,在本澳路窄彎多路面行駛,較容易發生意外,建議上址意外路段(即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設置如2016年同安街交通意外後的防撞欄,當局亦應檢視本澳現有的交通黑點,作出全面的適當輔助設施。 辜文達(圓圖)表示,昨晨發生意外路段有較多旅遊巴經過(往大三巴景點),加上該路段亦屬於斜路,相信一般司機駛到該處時會把車速減至最低,是次意外發生或因機件故障導致。 對於是否應限制車速及車長,他認為旅遊巴的車長因應城市發展逐漸增加,而事發路段是落斜,建議可設減速帶,以及在行人路上設置防撞欄,但不能僅是分隔人與車的欄杆,應參照同安街的經驗,設置較堅固的防撞欄。他認為該處路面較闊,有空間可設置適當的輔助設施。 他又提到,隨著旅客數量的增加,旅遊巴的使用率也不斷增加,加上現時的旅遊巴比以前更加長,除了意外地點,附近的荷蘭園大馬路轉往西墳馬路也較容易發生意外,當局應因應旅客及旅巴的增長,檢視其他較多旅遊巴經過的地段,完善路面情況,理順交通。
一時衝動的代價,可能是25年的牢獄生活。本澳一名任職地產經紀的男子,日前疑似因為五歲兒子被另一名九歲孩童抓傷,一氣之下竟一拳擊斃九歲男童的外公,檢察院昨(2)日發出新聞稿,指涉案疑犯「因輕微動機毆人致死」,觸犯《刑法典》第128條及第129條第一款、第二款C項規定的「加重殺人罪」,一旦罪成,可被判處15至25年有期徒刑。 本想為兒子出氣的疑犯,卻可能因此令兒子「失去」了父親。
2016 年8月8日,大三巴附近的同安街一聲巨響,一輛旅遊巴在從斜路上狂衝而下直撞一幢民宅大樓,造成32人受傷,被撞樓宇建築結構受損,需要加固修復。事發後有議員促請政府切實研究世遺景區交通規劃,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坊會代表亦紛紛發聲,希望當局理順大三巴周邊的旅遊巴擁擠問題。政府當局事後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高園街旅遊巴停泊區只准落客、遊客步行至塔石廣場地下上車等。 無獨有偶,相類似的意外昨日竟然如同「翻拍」一樣重現,一輛旅遊巴駛出松山隧道後,懷疑由於剎車系統失靈,在二龍喉街與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交界的路口剷上行人路、直撞一商鋪門口,所幸今次意外中無人受傷。事發地點二龍喉街坡度頗大,經常搭巴士或駕車經過的市民可能都深有體會。無論是旅遊巴左轉再駛往大三巴,抑或是公交大車扭著「S彎」姿勢駛向高士德,這個狹窄的路口每每都險象環生。 若要討論事後檢討和改善措施,往往又會回到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澳門路窄車多,該路段又是民居密集,松山隧道車輛川流不息,在考慮讓旅遊巴和公交改道時亦需要平衡旅遊業和居民訴求。澳門舊區環境本身就是以丘陵為主,上、下坡路段眾多,除了擴寬馬路、調整紅綠燈位置和加固行人路護欄等措施外,更有必要從規管大型車輛檢修、旅遊巴及公交司機考核、避免疲勞駕駛等方向上作檢視。 從規管車輛角度而言,現時本澳有六間博企各自的穿梭巴士路線,以及大大小小眾多旅行社的旅遊巴士,當中相信新車舊車混雜,車況條件和行駛性能不一,是否能滿足本澳多變的道路環境,交通部門又是否掌握其每日運行情況、確保不會出現過勞運行導致機件提早老化失靈? 更進一步來說,現時本澳已經收緊車輛尾氣排放標準,但對於搭載眾多乘客的營業類車輛而言,安全標準更加不容忽視。根據現行法例,營業車輛須每年進行強制性檢驗,但會否出現驗車時認真對待、「過骨」後疏忽怠慢的情況?除了加強不定期抽檢外,當局可考慮基於本澳現實行車狀況,制定車輛安全性能指引,在新車進口、用車檢修、舊車報廢等方面著手,可有助提升交通安全系數。
司警拘捕一名56 的無業香港男子,涉及不當進入電腦系統、詐騙、勒索及洗黑錢等多項罪名,案件已於昨(2)日下午移送檢察院處理。 司警表示,涉案港漢在本澳某銀行至少開立三個賬戶清洗及轉移黑錢,當中港幣300 多萬元是入侵他人電腦後詐騙英國某藥物公司所得,此外,亦涉嫌勒索對方60,000 美元虛擬貨幣。 司警於昨日疑犯經外港碼頭再次入境時將他截獲,但他拒絕與警方合作。案件有待進一步調查。 (劉凱輝攝)
一名45歲柳姓內地男子涉及2016年本澳兩宗入屋盜竊案,合共涉及50,000元財物。司警調查後發現柳男在內地亦因盜竊案被判囚兩年,上月18日刑滿出獄後,本周二再次入境本澳時被司警截獲。警方在他身上搜獲疑似開鎖工具(圖),懷疑欲來澳再次盜竊。柳男被捕後拒絕合作,調查期間更借上廁所為由,用頭部撞擊警局內廁所門把手自殘,受輕傷送院治療後沒有大礙。警方懷疑柳男另有同夥,現正進一步追查中。 (劉凱輝攝)
黑沙環新街金海山花園第14座上月因電錶房電線老化及缺乏維修,引致低壓掣板短路引起火警,導致整座大廈停電,事件暴露「高齡」樓宇,設備老化但不少住戶不願出資維修,造成安全隱患,為大廈公共設備保養響起警號。在昨(2)日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會議上,委員李從正和戴燕芳提出電錶房安全問題,建議政府立法規管大廈定期檢測電箱安全,並提高住戶對大廈電錶房維修保養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