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澳門半島與氹仔之間的三條大橋,過去多年曾經歷或大或小的被撞擊風險,惟均被大橋橋孔周邊的護橋欄擋了下來,海事及水務局昨(1日)稱,過去一個月內先後發生兩宗護橋欄被撞毀個案;海事局又稱,近期進出內港航道的船舶,有些排水量達3,000噸或以上,為了加強對往來內港航道船舶的監管工作,已檢控多艘違規或不遵守交通指令的船舶,保障海事安全。 由於不少船舶都趕著在潮位較高時段進入內港一眾碼頭裝卸貨物,遂出現航道擠擁問題;然而,要進出內港,就要「過三關」,即先過友誼大橋,再過嘉樂庇總督大橋,最後過西灣大橋,而要連過三條大橋的橋孔,在航道不擠擁時當然沒問題,但在「你趕我又趕」的情況下,難免出現碰撞或撞護橋欄的意外,2014年就發生一宗兩船相撞再失控直撞嘉樂庇總督大橋護橋欄意外。 問題是,每次都這麼好彩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前日(4月30日)通知,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澳門)成功通過認證,成為中國第五支獲得WHO應急醫療隊專業認證的隊伍。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示,應急醫療隊將為本澳未來應對突發事件、派遣到外地應對災難救援發揮重要作用。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WHO專家IanNorton、衛生局局長李展潤、消防局局長梁毓森及醫療隊隊長李偉成,前日在設於氹仔北安填海地段的醫療隊營地舉行新聞發布會。IanNorton表示,澳門醫療隊是全球25支國際醫療隊中,少有能掌握粵語、普通話、英語與葡語的隊伍,未來可派遣到如莫桑比克等國家提供支援,他希望WHO 與澳門政府保持緊密聯繫。 醫療隊隊長李偉成介紹,應急醫療隊隊員從衛生局和消防局在職人員中抽調,分為四小隊,合共120人,每隊核心人員25至30人,每隊有醫生五人、護理人員15人、藥劑師、工程師、顧問及後勤等人員。醫療隊配備有大小帳篷共41頂,物資總數630件以上,能獨立完成14天的臨床醫療工作,每日完成100人次以上的門診,滿足包括婦科、兒科及其他重要醫療保健需求,並備有短期留醫觀察區及傳染病隔離區。 衛生局表示,成功通過認證有著提升澳門衛生應急能力,當本澳出現突發緊急事故時,也能更好保障居民健康與生命安全,並具備足夠能力向國內外提供醫療援助。除本澳隊伍外,中國其他四支隊伍分別是上海、廣東、四川及天津。
下任行政長官選舉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除已表態參選的立法會主席賀一誠外,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也被外界視為可能人選。梁維特前日(4月30日)出席工聯總會「五一勞動節酒會」後受訪表示,他會在餘下任期內堅守崗位,盡心盡力做好工作,未正面表態是否參選。 梁維特表示,早前兩會期間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曾提及中央對澳門行政長官的標準要求,即是愛國愛澳、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澳門社會認可,梁維特認為賀一誠符合這些要求,至於是否意味自己不會「去馬」,梁維特只是重申堅守崗位,稱有信心澳門可以選出一位各方都滿意的特首。梁維特今年2月14日出席澳門中華總商會春茗後被問到是否有意願參選,曾表示只要能為國家、澳門作出貢獻,他都願意承擔,言論被視為有意參選。 另一方面,已決定參選的賀一誠前日亦於同一場合回應傳媒提問,他稱目前正在籌備競選團隊,辦公室亦在裝修中,有傳媒追問何時正式宣布參選,賀一誠說,「就快,5 月20 日左右」。
繼去年參與不同世界性電影發行市場後,文化產業基金資助的1220電影製作公司今年再度參與法國康城影展,向外界傳播屬於澳門的本土創意和技術,現正招募以下類型作品:90分鐘以上、符合國際標準規格的長片電影,以及60分鐘以上的紀錄片加入是次發行工作,「1220 」呼籲本地抱有熱誠的影像從業者,把握難得機會參與,並期望是次能吸引更多年輕創作者加入,透過精心製作的影像作品放眼世界,向外展示專屬澳門作品的創意和技術,與一眾外地影像製作業者交流,在共同走向世界市場同時,逐步推動澳門電影行業發展。詳情可電郵至info@1220.com. mo。 1220電影製作公司是本地電影後製及一站式發行平台,除為本地影像製作者提供剪輯、混音、調色一站式後製服務外,亦致力於本地電影發行工作。在過去兩年,1220走訪世界各地國際性影展,當中包括香港國際影視展、法國康城影展電影市場、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亞洲電影市場、美國電影市場等,為各專業作品進行銷售和發行工作,同時宣傳澳門本土電影拍攝及後製技術。
就在「五一黃金周」前夕,不少無法經正常程序進入澳門人士,為著多種目的鋌而走險潛入本澳,但在廣東海警與本澳海關合力打擊下,一眾非法入境者先後被擒,單是上月26至29日四天,澳門海關已截獲三宗偷渡案,共拘捕11男六女,全數已移交有關當局處理。
上月27日的「水晶魚2019 」颱風演習雖已結束,有兩件事引起社會關注。首先是因雷暴警告一度暫停戶外演習,有人就質疑演習既然模擬暴風雨下的拯救疏散行動,為何「天公造美」要在這場演習中客串一角時,當局卻決定中止演習,直至雷暴警告取消才重新開始,是否反映民防行動存在缺陷。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事後表示,雷暴警告期間,氣象局呼籲公眾避免戶外活動,作為負責任的政府要向市民生命安全負責,加上演習參加者中亦有相當部分是長者,因此中止戶外的演習部分。筆者認同司長所言,若然演習期間有參加的市民被雷電擊中,救護人員當然可以一如往常,義無反顧地進行搶救工作,但試問演習是否就要將市民安全置於刀口之上?增加有人無辜受傷的風險來提高真實性? 可見提出質疑之人,本身就缺乏防災安全意識。 另一方面, 政府透露「水晶魚」將成為一個恆常性演習。隨著極端天氣的出現,本澳受到強颱風吹襲的機會大大增加。政府有意將民防演習恆常化,當然值得支持。回顧政府近兩年來不斷強化民防裝備及防洪設施,演習過程中,各部門人員亦表現專業,值得一讚。但若然市民的防災意識薄弱,「天外黑風吹海立」時只能手足無措,不幸的事仍有可能發生,因此市民的防災教育同樣重要。 然而,即使是次民防演習首次歡迎公眾參與,但報名人數卻未能達到政府開放的450 個名額,市民對演習的反應及參與度明顯不足,有部分人甚至埋怨部分道路因演習關係需要短暫封閉,影響出行。 由此可見,除了一年一度的大型民防演習外,特區政府有必要將防災教育進一步滲透至民眾之中,建議當局可以與網絡媒體或電影公司合作,拍攝以澳門為題材的颱風災難片,以電影作為民防宣傳渠道; 教青局亦可在中、小學的教科書中,加入防災及求生概念,讓防災觀念在民眾中紮根。與此同時,往後的民防演習可邀請中外專家以觀察者身份參與,讓有經驗的人看看澳門的演習有甚麼不足,吸取更多經驗,在安全為前題下提高演習的真實性,完善民防機制。
樓盤「海一居」雖然已不存在, 但「海一居」事件仍未塵埃落定。昨日是「五一勞動節」,「海一居」業主聯合會發動遊行,促請今屆政府在任期內徹底解決「海一居」事件,聯合會主席高銘博表示,有意接觸特首候選人,盼能有解決方案。 遊行人士昨日由「海天居」保利達集團售樓處出發,遊行至政府總部遞信,沿途舉起橫額和標語表達訴求,一行人途經南灣大馬路吸引大批遊客圍觀。海一居業主聯合會表示,昨日遊行約有300人參與,治安警則表示活動高峰時段約有280人。高銘博稱,據他了解,約有千多戶業主或保利達退回樓花,但亦有約1,000戶小業主「咩都無做」,既不起訴政府或保利達,亦未要求退樓花。他認為政府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形容「置換房」方案是政府「自編自導」,不能接受。 高銘博稱,若今屆政府任內未能解決事件,將在12月回歸20周年紀念日時有下一步動作,亦有意接觸下任行政長官候選人,期望他能有方案切實解決事件。 除海一居業主聯合會外,家庭團聚聯合會發起遊行,從三角花園出發,途中派出代表前往中聯辦遞信,治安警表示約有130人參與。他們要求特區政府在本屆任期結束前解決超齡子女來澳這問題,又要求行政長官崔世安能在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接見家團會,討論超齡子女來澳問題。
「水晶魚2019 」大型民防演習日前結束。多名民防架構代表昨(1)日出席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講場」作演習總結,多名聽眾認同演習成效,亦認同當日在雷暴警告下暫停演習是為了參與者安全。 警察總局局長助理吳錦華表示,上周六的演習共有2,546人參與,包括47個民間團體和350名報名的市民。對於演習因雷暴警告暫停戶外演習,吳錦華解釋,本澳處於春夏交替之時,易發生濕熱對流的天氣,引起閃電和打雷,一般維持兩至三小時,參與演習的市民有長者及兒童,必須妥善確保他們的安全。他指出,鄰近地區也曾發生有人遭雷擊而喪命的事故,因此應避免戶外活動,以免危及參加者安全。 大部分聽眾表示認同當局做法。有參與的市民稱,因居住的地方屬水浸區,故當日攜家中兩位長者參與演習,他認為過程順暢,民防人員指示也非常清晰。當時戶外演習因天氣關係是暫停非終止,室內的演習一直持續進行。他又指鄰近地區有人行山時遭雷擊而致命,證明雷暴有一定危險性,反問指責的人士是否親身參與演習。 社工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廳長鄧玉華表示,演習中首次試行煮40人的「大鍋飯」,派發過程順利。他又指,當局有為參與演習的市民購買保險,最高可獲 1,000萬元賠償。
澳門地方雖然小,但居於路環社區不良於行的長者,要往澳門半島原來要耗費的時間及精力,實非筆墨所能形容的艱辛。 但在去年,情況出現轉變,由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帶頭推動,並得到多位善信大力支持,增購一輛無障礙車,專為居於路環的長者和有需要人士提供看病或覆診的免費接送服務,緩解交通出行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