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5)日上午9 時許,治安警及消防同時接報羅馬街發生一宗懷疑墮樓事件,於恆基花園四樓平台,一名婦人由高處墮下受重傷,其後由消防救護車緊急送院搶救,可惜最終仍返魂乏術,事主送院經搶救後不治,死因交由司法警察局進一步調查。 司警局透露,墮樓者為一名52 歲女子,姓鄭,持內地證件。昨日上午9 時45 分接獲市民報案稱,羅馬街恆基花園有一名女性由高處墮下至四樓平台,傳出一聲巨響,現場留下大攤血跡。婦人由消防救護車送院搶救時面色蒼白,及至中午搶救無效。警方及消防一度封鎖現場調查事故起因。
一名任職文員男子,透過手機交友程式認識一名自稱陪酒女公關後,對方聲稱只要到便利店購買點數卡便可與其「買鐘」約會。結果事主先後四次被對方以不同藉口詐騙,損失合共15,000澳門元。當騙徒第五次行騙時,事主才如夢初醒,於是到警局報警求助,希望討回被騙金錢。 司警昨日透露,事主30多歲,本澳居民,已循詐騙案方向展開調查,暫時無人被捕。事發在本月21日,事主透過手機交友軟件認識一名女子,聊天後對方自稱是一名陪酒公關,其後在上星期六(23日)對事主稱由於不想應另一名客人要求外出,希望事主到便利店購買1,800元點數卡,只要將相關資料發送到其公司,便可與其「買鐘」約會外出。事主信以為真,立即照辦。不到一小時後,再有一名自稱是「經理」男子來電,指買鐘錢遠遠不夠,與事主討價還價後要求再收取5,500元,事主其後再到便利店購買騙徒指定金額的點數卡。 事主付出7,300元後仍無法一睹陪酒女公關芳容,於是在翌日(24日)要求退款。騙徒將計就計,約會事主到水坑尾一便利店交收。事主到場後,收到對方電話稱只能開出一萬元支票退款,要求事主再存入餘下2,700元尾數。事主見對方講到「似層層」,第三度上當。騙徒見事主輕易就範,再假扮「公司財務」來電,指由於只能退回一張15,000元提款卡,因此要求事主再多存入5,000元,事主第四度上當。同日傍晚6時許,再有自稱「公司負責人」騙徒來電,指公司遇到警察查牌,要求事主再匯款,企圖進行第五次詐騙。 事主此時終於覺醒,發現事件有可疑,懷疑被騙下報警求助,希望借助警力追討回合共15,000騙款,並表示要追究對方刑責。司警已接手調查案件。
「網上情緣」騙案不斷,前日(24)又有一名本澳女美容師上當!事主報警稱在上月底透過網上聊天軟件,認識一名自稱是「美國工程師」男子,其後「男友」以在工作上發生意外為由,向她求助,騙去美容師15萬港元。 被騙女美容師年約40歲,聲稱在今年1月底透過網上聊天軟件認識一名自稱是「美國工程師」男子,二人發展成「網上情侶」關係,但一直未有見面。直至本月上旬, 其「男友」稱在工作時撞爛一個氣缸,需向公司賠償20萬港元;美容師回應,自己身上沒那麼多錢,但答應借15萬港元給他。匯款後數日,「男友」又指需要繳交氣缸的運費。美容師心裡起疑,要求對方進行視訊通話,「男友」一口拒絕並要求保密事件,美容師驚覺受騙後,前天(24日)向警方報案,司警已接手調查。
澳門蓮花口岸擬搬遷至橫琴口岸。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25)日受訪時稱,特區政府就此成立包括通關、法律、建設及綜合四個工作小組,處理相關問題及開展相關工作。預計今年底完成第一階段工作,完成搬遷後的口岸將採用「合作查檢、一次放行」的創新通關模式。
特區政府為公開招標判給國有土地,已草擬《判給土地的公開招標程序》行政法規草案,細化《土地法》已規定的公開招標方式及訂定招標程序,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25)日接受傳媒訪問時稱,目前未有具體公開競投的土地地段及用途、也未有具體招標時間,但預料將在今年內有土地公開招標,「等多幾個月會有消息給大家」。 羅立文又稱,政府短期內將陸續啟動已宣告失效土地的清遷程序,並會在有關土地圍板標明屬「 國有土地」,具體的清遷時間表及有關資料將適時全部上載至工務局網站。 另外,有關成立輕軌公司的進度,羅立文表示,正開展成立輕軌公司程序,但不肯定何時完成,會盡快成立。他又稱,成立公司需要較長時間,主要是有很多程序處理,沒有其他特別原因。但輕軌測試至今全部順利,因此營運應沒問題。他強調輕軌氹仔線將依期在今年內營運,具體營運時間未定。 氹仔客運碼頭第三期工程正開展,羅立文稱,將建設消防站、油站,以及建設海空聯運,日後旅客不需進入澳門,便可直達澳門國際機場。 對於春節假期間人流較少。羅立文稱,氹仔客運碼頭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後減少兩成人流,因為多了方式來往港澳,兩個港澳碼頭都減少人流屬正常。(梁佩茵攝)
為完善管理本澳門牌,市政署將逐步更換澳門、氹仔及路環門牌,以統一全澳門牌格式。現時本澳有登記的門牌約有36,000個,存在格式不一、樣式差異等問題,故市政署制定全新格式門牌,並全面更換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舊式門牌為統一門牌格式。 市政署稱,新門牌格式將印有市政署中葡文名稱及署徽,共分為四款樣式,樣式一長18厘米x寬10厘米(一至三個字符);樣式二長25 厘米x 寬10 厘米(四至五個字符);樣式三為長28厘米x寬10厘米(六個字符);樣式四為長31 厘米x 寬10 厘米(七個字符)。 更換門牌工作將在今年上半年有序展開,市政署預計需時約三年半完成更換所有門牌。官方發出由舊換新門牌豁免收費,若遺失舊門牌則須繳交澳門幣200元。 (市政署圖片)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25)日於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酒會」上致辭時,讚揚「婦女能頂半邊」,已經由歷史所證明,在職場,廣大婦女盡職盡責,獨當一面;在家庭,婦女是家和睦鄰的重要一員,特區政府將繼續促進婦女全面發展,關心婦女生活和工作,倡導注重家庭,傳承良好家風;著力培養婦女人才,支持婦女創業創新就業。 行政長官稱, 澳門實現「一國兩制」,為婦女發展創造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婦女刻苦耐勞、奮發向上,積極參與澳門特區各項建設,而作出重大貢獻。今年是偉大祖國成立70周年,是澳門特區成立20周年,亦是「三·八」國際婦女節進入109年,此時此刻,我們緬懷和學習各國婦女為維護自身的權益、提升自我素質而奮鬥的精神,更激勵我們走進新時代,開拓新思維、激活新動力,用勤勞和智慧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詩篇。 我們會進一步強化《特區五年發展規劃》與國家總體規劃對接,自覺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握機遇,順勢而為,充分發揮澳門具有的制度優勢、獨特優勢,努力實現澳門經濟社會均衡發展。特區政府始終堅持施政為民,科學決策的理念。增強居安思危意識,大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持續優化六大民生長效機制,包括社會保障體系、居住、醫療、教育、人才培養及防災減災等方面。加強跨部門協調,用心、用情做好各項工作,讓居民的安全感、參與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崔世安說,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為維護婦女權益不遺餘力,發揚愛國愛澳精神,團結各階層婦女和組織,傳承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推動美好家園建設,積極參政議政,得到社的認同和肯定。 婦聯會長賀定一致辭稱,婦聯繼續在不同平台上建言獻策,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總目標貫徹落實去年婦聯牽頭與大灣區婦女組織簽訂的《粵港澳大灣區婦女合作宣言》,開展各項深化大灣區婦女合作工作,以實際的行動、嶄新的成果助力國家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出席酒會嘉賓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王冬、解放軍駐澳部隊政治工作部主任竇國杰大校等。
為進一步了解澳門居民的交通出行習慣,針對性地制定交通規劃和管理措施,交通事務局委託澳大創科有限公司開展的「澳門交通出行調查2019 」入戶調查將於下月啟動,被選中的住戶在受訪前14日內會收到由交通事務局發出的函件。
由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座談會昨(25)日於新建業中心舉行,不同界別專家就《綱要》內容進行探討,結合澳門實際情況,分析大灣區建設和國家戰略發展的意義和前景。 座談會理事長兼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林志軍受訪時表示,《綱要》內容涉及澳門民生、經濟等,對澳門定位非常清晰,過往澳門因市場容量及地域小原因,規劃未能做到足夠完善,現時澳門作為大灣區建設的四個核心城市之一,應發揮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 林志軍指,澳門旅遊業可持續拓展,打通大灣區,以至珠三角地區旅遊資源整合及設施配套,推出向內和向外延伸旅遊產品,開拓國際旅遊客源,建成世界級宜遊休閒基地。他稱,澳門現時經濟發展單一,應藉此契機,盡早落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重點扶持中醫藥產業、跨境電子商貿、文化創意、海洋科技經濟等新產業;同時修訂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和制度,積極「招才引智」,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另外,《網要》中亦設立一定目標,計劃2022年需基本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2035年需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林志軍稱,上述中央提及的要求已進行當中,現階段各特區、省市需統一落實推行,相信可跟上時間表進度。
由澳門基金會,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合辦,澳門理工學院協辦的第三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結業禮,昨(25)日傍晚假澳門理工學院舉行,向105名歷史文化大使學員頒發證書及獎項。主辦方表示,將爭取第五期計劃增設進階班,讓學員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澳門文化遺產和人文傳統。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鍾怡致辭表示,活動舉辦三期至今共有255名師生和市民報讀;由完成課程的學員擔任導賞的「澳門歷史文化學界考察活動」,至去年起有13所學校、755名師生參加。計劃初步在青年學生中間形成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意識,並通過弘揚澳門傳統的人文關懷,培養熱愛國家的歸屬情感。 主辦方表示,第四期計劃課程已接受報名,將新增英文班課程,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參與;並爭取第五期計劃增設進階班,讓學員加深了解中華文化和澳門歷史的同時,啟發學生如何為世界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