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光集團昨(25)日晚假萬豪軒酒家與新聞界舉行座談會,集團董事長傅建國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本月18日正式出台,展現了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宏偉藍圖,前景光明,未來可期。 傅建國致辭時稱,南光集團將堅定不移按照中央要求,貫徹落實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秉承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助力澳門參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一中心一平台」建設,推動澳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傅建國表示,南光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大扶貧力度,投入扶貧資金1,000多萬元,強化對雲南祿勸縣和甘肅臨夏縣產業扶貧,參與澳門幫扶貴州從江縣工作;在專業教育培訓、特色農產品銷售和酒店投資等方面,積極開展幫扶和互利合作。 他表示,2019年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和集團成立70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同時也將開啟南光集團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新征程。南光集團將安排一系列慶祝活動,展現集團與澳門、與祖國共同成長的發展歷程。
本報本月15日專題報道港珠澳大橋去年10月24日通車後,大橋使用率低,在經濟效益與預計有較大落差,交通事務局上周五(22日)公布港珠澳大橋營運數據,顯示大橋通車已四個月,人、車流量與最初預期落差仍大。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 )如何應用到臨床醫學上?是否醫生以後不必用聽筒、傳統的把脈可以AI手指取代?外科醫生寒窗十載煉就的一雙手腕,又會否被AI手臂淘汰?究竟,甚麼是AI醫學? 澳門大學榮譽博士,曾於2003年沙士疫潮時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年度「亞洲英雄」的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教授,上周五在澳大舉行一場「論人工智能時代的醫療及教育」講座,雖然很多概念性的醫學專科知識未必人人能聽懂,但可以想像一下,醫院內的AI系統,可以根據閣下的身體數據、心理變化、精神狀態,預測個人未來患病的可能! 還不懂的話,AI手臂替閣下做割盲腸手術時,不會有手顫顫地割錯大腸,那就是AI醫學的ABC 基礎認識了。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早前出台,當中明確澳門打造「一中心一平台」的角色定位,並首次提出建設中華文化交流合作基地,以及聯同香港、廣州、深圳推進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代表本澳未來無論在人才培育或人才交流上都要扮演更重要角色。昨(24)日在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上,有意見擔憂本澳人口少優才少,在科研方面本地高校亦缺乏科研學科,擔憂本地人才未來缺乏競爭力。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崔世平則表示,本澳發展新興產業仍需借助「外力」,希望社會對引進優才持開放態度。
司法警察局一名刑事偵查員在2012年至2014年間,名下銀行賬戶有多筆不尋常現金紀錄,超其合法收入四倍,涉嫌財產來源不明及財產申報資料不正確,紀律調查程序完成後,保安司司長批示對其處以停職處分。 廉政公署在2014年調查一宗賄賂案件期間,揭發該名刑事偵查員的銀行賬戶在2012年至2014年間有多筆不尋常存入現金紀錄,又無法確定現金來源,總金額遠超過其合法收入的四倍,且有關刑偵人員在履行財產申報義務時隱瞞其賬戶結存超過澳門幣100萬元的事實,涉嫌觸犯「財產來源不明罪」及「財產申報資料不正確罪」,案件被移送檢察院處理。 據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網頁「警鐘長鳴」欄昨(24)日公布,司法警察局於2015年6月4日接獲廉政公署函件通報有關案情,局長於6月5日批示對有關刑事偵查員開立紀律調查程序。有關紀律程序完成後,保安司司長本月4日批示對該名刑事偵查員處以停職處分。 此外,「警鐘長鳴」欄亦公布另一宗案件最新進展,司法警察局一名刑事偵查員涉嫌為獲得不法利益,不法查閱卷宗資料及偵查進展,並將資料向高利貸犯罪集團披露,以便對方逃避追查和刑責。司警局於去年4月4日將該名刑事偵查員拘捕,以「公務員袒護他人罪」、「不當進入電腦系統罪」及「不當獲取電腦數據資料罪」將其移送檢察院偵辦。保安司司長於去年4月7日批示對該名人員採取防範性停職措施,司警局完成紀律程序後,保安司司長本月8日批示對該名刑事偵查員處以撤職處分。
2019年是特區政府成立二十周年,一批在回歸年出生、與特區共成長的青年人,轉眼已成為朝氣蓬勃的大學生。高等教育局品牌活動「撲滿人生──澳門大專學生豐盛暑假系列活動」,舉辦多年來見證學生的茁壯成長,提供吸收知識、豐富閱歷、自我塑造、規劃人生的土壤,為未來灌溉出更璀璨的果實。 青年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亦是「一國兩制」事業的接班人。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訪問團時,亦關心港澳青年的發展:「希望社會能夠為青年多搭台、多搭梯,幫助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一直以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青年培養,行政長官曾於去年「五四青年節」發表的感言中,也提及通過教育、就業及提升自我三個階段工作,激發青年的活力,讓青年有更理想的發展。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要成為貢獻國家、建設澳門的年輕一代,需認識國情、擴闊視野、提升語言能力。「撲滿人生」系列活動以這三大重點切入,與青年人的需要不謀而合,使其豐富人生閱歷、加強語言運用能力、加深國情認識等,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和競爭力。讓這批雙十年華的未來棟樑走出去,展開語言、國情、文化考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成為有方向、有承擔的人才。 多年活動的分享會中,高教局高等院校學生輔助處處長黃月冰看到學生的成長,學生更懂得明確生涯規劃路向、樹立鴻鵠之志。如有人參與歐盟交流訪問團、葡語達人後,放眼看世界訂立升學方向,遠赴比利時、葡萄牙等地升讀研究生課程,其後更爭取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習。從探索國際、回饋祖國,完成學業後,皆望能於澳門或祖國發展,把握「一國兩制」提供的機遇,迎接未來大灣區的發展,與特區一同成長。 當下機會就在眼前,稍縱即逝,心動不如行動,快報名參加「撲滿人生」系列活動,一嘗擴闊視野的精彩體驗,或許緊接下來的豐盛暑假,便是你改變人生的最關鍵時光。
根據旅遊局數據顯示,農曆新年期間,訪澳旅客總量已突破12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27.4%,創歷年新高,而龐大的旅客量已超澳門承載力。對此,政府近年積極研究方案,期望對澳門舊區街道進行活化,如關前街、十月初五街等,吸引旅客以達分流作用,減輕大三巴、新馬路等熱門景點的擠逼情況。同時亦能刺激舊區消費,為附近中小企帶來創業的機會。但推行活化一年多後成效如何,情況難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