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學生發掘社區問題、找出改善民政民生問題良方,並通過照片以理性、客觀方式表達年輕人的想法,聚賢同心協會舉行「城市特搜」活動,期望透過活動培養青年參與社會事務、關心社區風氣。比賽共有七間學校、37 支隊伍參與,分高小、初中和高中三個級別;在初選評分後共15支隊伍進入決賽,並於前天(18 日)假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北區綜合服務中心舉行決賽。 聚賢同心協會理事長林倫偉致辭時表示,「城市特搜」比賽已舉辦多次,學生反應踴躍,活動目的是鼓勵學生多關注身邊發生的大小事及社會民生問題,用他們的獨特眼光,透過照片向社會表達年輕人自己的想法;期望這項活動能鼓勵更多學生參與社會事務,發揮主人翁精神,積極利用課餘時間,發掘藏身於社區中問題,並建言獻策,同心建設和諧社會。 經過近兩小時的角逐,最終高小組冠軍為勞工子弟學校(組員為卓恆亮、魏子晴、王瑩瑩)、亞軍為氹仔坊眾學校(組員為蕭綺彤、梁恩敏、熊樂兒)、季軍海暉學校(組員為陳子悅、盧志聲、吳慧清);初中組冠軍為菜農子弟學校(組員為王嘉華、林敏婷、伍俊豐)、亞軍為培正中學(組員為方良宇、陳君維)、季軍工聯職業技術學校(組員為楊豪、譚泳茵、劉家樺);高中組冠軍為勞工子弟學校(組員為羅心怡、李少君、蔡子惠)、亞軍為培正中學(組員為何思韻、林呈鎂、陳顥齊)、季軍菜農子弟學校(組員為王勇程、梁嘉敏、鄒妍兒)。
2019澳門商務大獎現已開始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8月15日,報名及提名可於官網www.awardsmacau.com網上登記;大獎參加手冊可於www.awardsmacau.com/zh/報名表格/下載。 「澳門商務大獎」代表本澳商界精英指標,今年邁入第七屆,自2013年起商務大獎已開始表彰於澳門具最卓越成就的企業、企業家及人才,得獎公司涵蓋以澳門為投資基地的國際性集團與本地中小企。 所有能進入最後甄選階段的參加者都已是得獎者,有機會於頒獎禮舞台上接受殊榮。每一範疇內最高分的得獎者將會成為金獎得主,其他得獎者則為優秀獎得主。 作為澳門商界的年度盛事,主辦單位將邀請300位本地及國際商界及專業人士出席今年11月舉行的大獎頒獎禮暨晚宴。2019澳門商務大獎共設11個獎項,包括領導楷模大獎、傑出企業家大獎、青年企業家大獎、傑出人才大獎、最具價值品牌大獎、創新大獎、企業社會責任大獎、環境績效大獎、中小企大獎、非牟利組織大獎、卓越優異大獎。
國際扶輪3450地區第59屆地區年會,前、昨(18及19日)一連兩日在JW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來自香港、澳門、蒙古國等超過600位扶輪社友及眷屬,以及扶青團員出席。活動包括主題演講、分組討論、全體會議及展覽等。大會主席易文龍在開幕典禮上致辭時表示,期望藉著兩天會議,令與會者互相交流、鼓勵與學習。期盼扶輪社友們永遠勿忘初衷,讓愛在心中飄揚,發揚扶輪精神,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易文龍稱,上次在澳門舉辦地區年會已經是十年前,隨著澳門經濟的蓬勃發展,配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美譽,必定能將年會搞得有聲有色。地區年會今年的主題是「勵志未來」,希望扶輪年輕一代也能傳承團體菁英角色,並一直秉持這樣的精神,成為勵志領導者,激勵自己也激勵別人,讓社會更美好。 此外,扶輪年會是社友一年一度的聚會,也著重家眷的聯誼及參與,今年特別安排澳門世遺歷史城區半天遊、花藝班、土生葡菜烹飪班等活動。
本月31日為世界衞生組織訂定的「世界無煙日」,戒煙保健會主辦的「第35屆青少年學生無煙無毒繪畫比賽2019 」頒獎典禮前天(18日)舉行,是次比賽主題為「無煙無毒家庭-電子煙危害」,共收到來自33間學校的比賽作品2,483份。主辦單位期望藉此教育青少年及其家人不要吸煙外,亦帶出吸食煙草有年輕化及女性化趨勢、吸食電子煙同樣危害健康等資訊。 繪畫比賽作為「5.31 世界無煙日」系列活動之一。主辦方指出,現時青年群體中「電子煙」日漸普遍,許多人誤以為電子煙可當成戒煙替代用品,其實電子煙與傳統煙草一樣對人體有害,青少年一開始接觸電子煙後,會增加日後接觸傳統煙草或毒品的機會。主辦方期望透過一系列有益身心的活動,教導青少年從小認識無毒拒煙的重要,同時在親子共同創作的參賽過程中,家長亦能言傳身教,為子女建立一個無毒拒煙模範,共同努力營造「無煙健康城市」。
24歲的「賭王」何鴻燊四房兒子何猷君,早前在大三巴戀愛巷向愛人寫上一句「小明,你覺得咱倆有可能在一起嗎?」近日在網上引發熱議,而他的「愛之宣言」更成為旅客「打卡」熱點,但不知他有否料到,他的舉動在本澳屬於違法「塗鴉」行為。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日出席一項活動後回應傳媒「塗鴉」事件時稱,事發地點在本澳世界遺產保護區內,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禁止在被評定或待評定的不動產上刻畫或塗鴉,違反有關規定科處澳門幣2,000 至20,000 元罰款。同時,旅遊局並沒有收到內地節目《愛的時差》何猷君在戀愛巷塗鴉的拍攝申請,旅遊局會與文化局商討有關事宜,調查是否與法律有抵觸。 文化局昨日回覆澳廣視查詢時表示,正了解有關節目是否已獲當局發出拍攝許可,將於今日回覆相關事宜
對於路氹城四季酒店對出天橋底前天(18日)晚上發生的一死三傷斬人案,司警昨日稱,偵查工作正全力地進行中,且已取得一定進展,但目前沒 有跡象顯示案件涉及與博彩相關的犯罪,亦不涉及不法兌換活動。在確保維護司法保密和公眾關注之間平衡的前提下,將適時進一步發布案件消息。 案件暫列作兇殺案處理,死因有待法醫檢驗,有關案件現正由司警調查科跟進處理。事發前天(18日)晚上9時許,司警當時接獲治安警通知,指有四名年齡介乎29至41歲的內地男子在路氹城金光大道四季酒店對出天橋底附近遭多名男子襲擊,惟治安警到達現場時行兇者已逃去,四名傷者事後分別被送往氹仔鏡湖醫院及澳門山頂醫院救治。 不過,一名年約40歲姓魏內地男傷者送抵鏡湖醫院搶救後證實死亡,初步證實是胸部和兩邊腰部被刀刺傷致死。其餘三名男子分別胸部、腰背和手臂被刀刺傷,清醒,其後轉往山頂醫院接受治療,一人要接受手術,兩人經治療後已無大礙。 司警又指,案件三名傷者中,兩名在接受治療後已被帶返警局調查,另一名傷者仍在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治安警昨晚於本澳各區展開反罪惡巡查行動,調查涉嫌從事不法活動的人士。其中,於路氹城威尼斯人酒店一帶的截查中,帶走數十名男女調查。
美副將大馬路近翡翠園昨(19)日上午約10時發生一宗嚴重車禍,一名90歲男長者橫過斑馬線時被電單車撞倒昏迷,送院搶救後情況嚴重。 治安警表示,60多歲電單車駕駛者事後通過酒精測試,肇事原因仍需調查。 消防事後表示,男長者受傷倒地位置距離斑馬線約兩米,後腦及右前臂創傷出血,左手肘紅腫及左小腿創傷,意識模糊,送往山頂醫院搶救。 警方呼籲事故目擊者,或能提供任何有關資料的人士,致電 2837 4214,與交通廳值日官聯絡。
「非法工程跨部門常設拆遷組」早前先後採取兩次清拆僭建物行動,分別拆除位於大炮台街及位於花王堂斜巷一大廈合共三間天台屋。政府重申,會持續處理僭建物,同時提醒購買樓宇人士,樓宇如有僭建物,必須在購買前要求原業主清拆,否則新業主需要承擔相關責任。 位於大堂區大炮台街的僭建物為兩間相連天台屋,由磚牆、玻璃窗及金屬頂蓋等組成,並有獨立內樓梯通往五樓單位,其中一間天台屋為兩層僭建物。土地工務運輸局早前接獲投訴,指上址進行翻新工程,隨後開立卷宗跟進及發出禁止工程令。另一間被清拆的天台屋位於花王堂斜巷/沙欄仔斜路的一座低層樓宇上,局方接獲投訴後發現僭建物同樣被翻新,已要求兩宗個案違法人自行清拆僭建物及將天台還原。 然而,當局經過相關預審及聽證,並且自願清拆期限亦已屆滿,但發現兩宗個案僭建物仍然存在,故拆遷組早前先後採取清拆行動。 其中,一個個案在跟進處理期間由新業主購入存有僭建物的單位。為此,政府提醒有意購買不動產人士,應主動要求原業主出示物業登記資料,或提供由土地工務運輸局發出的已核准圖則,以核實現場單位狀況;如發現有僭建物,應要求原業主完成清拆,否則新業權人將被視為僭建物的擁有人或使用人,並且必須承擔清拆責任及相關後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昨日早上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峰會以「一流灣區、媒體擔當—媒連粵港澳,融通大灣區」為主題。300多名嘉賓出席,圍繞開展創新與協同合作、推進媒體融合、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議題展開深入溝通交流。
儘管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再度信心喊話,強調美國針對華為的限制不會影響華為的發展,但諸多因素顯示,華為的前路不容樂觀。美國商務部官員當地時間15日宣布,將華為及其70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未來美國公司在沒有政府同意下,將不得向華為出售零部件。特朗普這一招與去年對付中興如出一轍,當時中興同意美方包括更換管理層等條件,換取美方放寬禁令,同一招如今用在華為身上,任正非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妥協。 任正非接受日媒訪問時表示,華為已經準備好應對美國封殺,將透過海思半導體等子公司,加速自主研發芯片,以及其他必要的零件與技術。許多意見認為,美國的做法等於在倒逼華為與中國企業成長,長期來看未必是件壞事。 不過,華為作為當前在5G技術領先的全球重要通訊設備製造商,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仍然相當艱鉅。首先,華為比中興更加專注於電信基礎設施與高端手機,對芯片的需求較中興更大。瑞士信貸銀行的數據指出,華為約有20%至30%的材料支出與半導體有關,相當於每年要消費150億美元芯片,佔全球芯片產值的3.8%,而中興只有0.5%,代表華為要承受的衝擊會比中興高得多。 另一方面,華為是全球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市佔率28%,如此高的市佔率也意味著對外部零部件的高度依賴,而他們如今需要找到產能足夠取代美國的供應商。 雖然華為早已展開自給自足的計劃, 包括不斷增加零部件庫存、加緊研發等等。但要真正替代美國供應商,短期內仍然非常困難。儘管華為積極研發芯片,但華為目前使用的芯片設計軟件也是美國公司提供,如果連設計芯片用的軟件未來都受限制,自產芯片的進度當然會受嚴重影響。另外,華為旗下的海思從事芯片設計,但芯片需要的高端製程,目前仍依賴台灣的台積電。 台灣半導體製造領先大陸,其高端製程通常留在台灣,雖然台積電也需要華為的訂單,但在美國高度施壓的情況下,台積電與華為的合作難保不會有變數。 創新產業需要良好的環境培養,真正的創新更需要對知識產權的認識與遵守,也唯有如此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面對美國的衝擊,內地官媒統一口徑,展現強韌的民族自信,這當然是華為有恃無恐的靠山,但是貿易戰如今已轉變為科技戰,華為能不能藉此機會實現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