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中醫藥學會主辦的「2019澳門『小華佗』中醫文化傳承班」昨(24)日開辦,約有50多名小學生參加,通過一天的學習和實踐讓小朋友能體會及了解中醫藥文化,從小培養他們對中醫藥的興趣。 澳門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蔣永興受訪時表示,澳門中醫藥就業條件特殊,現時暫未有一間正規中醫醫院,缺乏工作及學習的地方,年輕人畢業後更只能任職於規模較小的診所或私療中心,減低畢業生入行意欲。但他相信,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以及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構建,未來將會為澳門人帶來更多的就業條件,為澳門中醫藥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蔣永興續稱,是次活動籌備近半年,吸引逾50名小學生參與,未來將期望持續舉辦至一年兩次,培育更多小朋友對中醫藥的認識。 學習班上,有家長得悉活動開辦早已為子女報名參加,陶先生表示,現齡七歲的女兒過往已對中醫藥有一定認識,而作為家長只能多讓她接觸不同事物,藉此找出她的興趣加以培育。
由人人流浪狗澳門義工團主辦的「2019人人愛狗慈善跑」活動於昨(24)日早上在澳門大學舉行,雖然天氣寒冷又下雨,仍不減善心人士的熱情。主辦單位希望藉著慈善跑活動,呼籲社會各界人士關注被遺棄的動物,並宣揚愛護動物精神。是次活動參加人數約500 人,預計籌得善款有十萬元。 人人流浪狗澳門義工團主席陳燕清表示,希望藉著此次活動,讓大家知道現時澳門流浪動物的情況。她坦言,目前單靠民間團體幫助流浪動物的力量不足,飼養寵物的人士必須先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主人,對動物不離不棄,這樣才能減少棄養問題。此外,春季正值犬隻的繁殖期,故該活動所籌得的款項,將會用作支援流浪動物絕育手術。 慈善跑參與者廖先生表示,自身十分喜歡狗隻並熱愛運動,現在可以用興趣幫助流浪狗,認為活動意義非凡。雖然天氣寒冷且下雨,但仍堅持完成賽事。
澳門基督教青年會前(23)日下午假澳門美高梅酒店舉行「第五屆澳門傑出少年選舉」啟動禮。活動旨在肯定及嘉許具有傑出表現的年青新一代,並透過表揚他們努力奮鬥的過程,鼓勵青少年建立積極人生觀,傳遞社會正能量。 澳門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卓箭球介紹,「第五屆澳門傑出少年選舉」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3月22日晚上9時止。活動共邀請30位來自不同領域並各具專長的社會人士組成評審團,將以參選者的個人成就、個人奮進及社會參與等,挑選出具有傑出表現的十位傑出少年、五位優異少年及五個個人獎項。 卓箭球稱,本次選舉亦加入不少新元素,例如進入決賽的50位參選者將接受不同培訓,包括社交禮儀、演說技巧以及《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與澳門青年的機遇和挑戰》講座等。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培訓,讓青少年提升自我形象、應對技巧和表達能力。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將率領代表團於今(25)日至28日前往北京,拜訪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探討兩地之間開展移交被判刑人合作的事宜,以及了解內地智慧法院的建設與發展。 澳門特別行政區代表團的其他成員還包括,法務局局長劉德學、懲教管理局局長程況明、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顧問陳里程、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顧問朱林、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顧問何浩瀚、檢察長辦公室顧問胡家偉等。
由澳門義務青年會主辦的「人生不迷賭 百家齊富足」社區宣傳教育推廣活動,昨(24)日在康公廟前地舉行。主辦方冀透過社區推廣宣傳活動,向市民帶出「博彩不是搏命,娛樂要節制」的訊息,從而減低賭博失調對個人、家庭及社區的影響,共建和諧社會的氛圍。 澳門義務青年會會長黃洲平表示,義工團隊不時會深入社區舉行快閃活動,包括派發相關宣傳單張及玩遊戲與市民互動,並為社團、機構開辦相關講座。未來亦有計劃深入氹仔及路環的社區推廣預防賭博。 黃洲平稱,除在社區推廣外,機構亦與本澳六大博企有相關合作計劃,例如在博企員工休息室進行宣傳推廣,以遊戲方式與員工進行互動,讓其認識負責任博彩的重要性,成效顯著。 澳門義務青年會理事長何家政致辭時稱,期望藉著活動,加強居民對負責任博彩的認識,提高居民預防賭博及不迷賭的意識。
網絡社交平台昨(24)日流傳圖片顯示,治安警察局交通廳大樓頂治安警標誌的區徽蓮花圖案脫落。治安警其後澄清指,早前發現上述標誌因自然損耗、導致部分圖案脫落,已即時啟動相關維修程序,並立即派員拆卸進行維修。同時,亦著令轄下所有部門檢查設施內的治安警察局標誌,做好維護工作,若發現損耗即時進行維修。(互聯網圖片)
太陽城集團自2007年營運至今已昂然邁入第12年,一直堅守「多元創新,積極進取」精神,追求卓越,持續開拓海內外市場,致力締造璀璨娛樂盛世,在過去一年,縱然面對全球經濟放緩,集團仍然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把握機會,穩步向前,創造無限可能,上周五(22日)假澳門喜來登金沙城中心大酒店舉行「太陽城集團12 周年晚宴」,答謝各界支持。
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將沿用上屆電子點票方式點票。「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管委會)上周五(22 日)舉行會議,商議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的各項選務工作。主席宋敏莉向會後向傳媒介紹會議內容時表示,今年6 月16 日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委會)委員選舉,將沿用電子方式點票,以提高點票的效率;另外,增設了傳媒專線及電郵,方便傳媒查詢。 宋敏莉稱,2014 年「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首度採用電子方式點票,「管委會」經過討論,認為該次選舉所採用的電子點票方式,在時間、方便程度與人手安排上均更具效率,因此,決定今年6 月16 日舉行的「選委會」委員選舉,繼續沿用電子方式點票。6.16「選委會」委員選舉,也將繼續使用2014 年「選委會」選舉保留下來的票箱。 至於「選委會」委員選舉投票地點方面,「管委會」將對2014 年選委會選舉的地點進行討論,並按法律規定,對包括場地容量、安全條件及方便程度等因素作綜合考慮,管委會落實投票地點後,將盡快公布。
司法警察局在內地公安協助下,於不足一周偵破本月17日發生在路氹城康萊德酒店的兇殺案,疑兇雖然當晚作案後迅速經蓮花口岸逃離澳門,但等待他的是一張由內地公安根據大數據編織而出的巨大「數碼天網」,短短幾日間,已在離澳門1,700多公里遠的山西省,將他逮捕歸案。 司警獲悉消息後已派員趕赴山西,與內地公安協商並根據法律繼續處理案件;至於疑犯殺人動機,是否涉及賭場某方面的利益,會是司警主力調查的方向。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西元前五世紀雅典的崛起引起當時陸地霸主斯巴達的警惕,兩國最終爆發長達30年的勃羅奔尼薩戰爭,也間接導致兩國的滅亡。修昔底德指出,新崛起的強權與既有的霸主不可避免會產生衝突,並且多數會以流血戰爭告終。哈佛大學國際問題 學者艾利森就認為,當前的中美關係就處在這樣的「修昔底德陷阱」之中。2018 年3月至今,中美爆發貿易糾紛,中美間的結構性矛盾不可調和,但這是否預示著一場不可避免的衝突呢? 對於艾利森的看法,包含中美在內都有許多反對意見,歷史雖然重要,但未必註定重覆,新舊霸權的交替,也未必總是流血,譬如現在的美國與前代霸主英國間的接班,就被稱為「英美禪讓」而未流一滴血,兩國至今仍維持著「特殊關係」。雖然美國可說是英國的遠房親戚,但「禪讓」並非團團和氣,而是形勢所逼,從英美《華盛頓海軍條約》,到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花費了半個多世紀才用謀略正式取代了英國。 英國不是沒有打敗過美國,特別是1812 年發生的第二次英美戰爭,英國輕鬆擊敗美國,佔領華盛頓,甚至火燒白宮,迫使當時的美國總統麥迪遜逃亡。然而即使是當時的美國,對英國來說仍是太大又太遠,最終勝利的英國與美國簽訂和平條約,從此未再有征服美國的念頭。國際政治學者徐棄鬱在《帝國定形》一書中說,一場勝利但無用的戰爭,最容易催生綏靖政策。即使英國每一次都打敗美國,也無力阻止美國的崛起,只能一聲長嘆。 回看當下的中美貿易糾紛,透過多輪談判的內容可以發現,中美間的矛盾可說是愈談愈多愈清晰,每一個矛盾若放在兩個世紀前,都會是戰爭的理由。然而在全球化的時代,衝突的代價比以前大得多,中美間有各種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只經貿往來,還有學術交流、軍事對話,甚至是共同的科學研究,同時兩個國家都是擁核國,這些因素都能夠遏阻任何輕舉妄動的企圖。有時候太多的矛盾,反而促成了達成共識的可能。若論關稅威脅,中國能提出的籌碼沒有美國多; 談國際支援,美國的盟友遍及歐亞,足以將中國團團包圍,但美國應該意識到,即使讓特朗普贏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又如何?中國就像當年的美國,仍是那個又大、又遠、又強的新強權,就算被打敗,中國仍然在崛起,這場貿易戰會不會是那場引發綏靖的「無用戰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