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街燈融合充電功能減少成本

近年不少市民響應環保開始轉開電動車,澳電已在筷子基沙梨頭海邊大馬路設置四個戶外電動車充電樁,測試完畢後初期暫時免費開放市民使用,並將在澳門半島及氹仔區設置另外16個充電樁。與此同時,根據澳電去年透露,正開展智慧街燈先導計劃,預計明年初在澳門大學、友誼大馬路、高圓街等四個地區安裝智慧街燈。每個地區將安裝二至三支智慧街燈,智慧街燈外形較一般街燈大,具備無線發射設備、空氣監測儀、交通控制資訊等。但卻沒有可為電動車充電的功能。有人笑言,未來本澳的行人道旁或會出現智慧街燈與戶外充電裝置林立組成的「智慧欄杆」,兼具防止行人亂過馬路的功能。 在全球發展智慧城市的大勢下,各大城市陸續引入智慧街燈系統,智慧街燈既可檢視耗能狀況以節約能源,還可以收集實時城市信息,如實時路况、測量數據、空氣質素及溫度監測等,為城市提供更多數據信息,全方位監控和管理城市環境品質、公共區域安全。而能兼備充電裝置的智慧街燈早已不是甚麼新鮮事。早在2014 年,北京昌平已安裝可以為電動汽車充電的智慧街燈; 上海在2015 年亦已安裝了充電樁和路燈的智慧街燈; 倫敦有科技公司更能只花一小時就能把普通街燈改造成了汽車充電站,既不會佔用更多空間,而且改裝成本相對廉價。 有電動車駕駛者反映,現時政府在公共停車場設立的充電位尚算充足,而澳電也推出可以實時知道公共停車場充電位使用情況的應用程式,對於現時電動車數量仍未太多來說還可應付,但隨著電動車技術愈來愈成熟,電動車的增長速度勢必加快,特區政府在選擇引入何種智慧街燈的時候,必須具有先見之明,參考國內外早於四、五年前的經驗,引入兼備充電功能的智慧街燈,減低佔地面積的同時,亦可降低預算成本,一舉兩得。

03/01/2019
31621

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重啟招商

採評審落地機制 接受項目申請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本月起啟動新一輪招商工作,就粵澳合作產業園餘下2.57平方公里土地採用新的項目評審落地機制,接受投資項目申請。 貿促局代主席劉關華和橫琴管委會主任楊川上周五(28日)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一輪招商以高新技術、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及有利於「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目標,希望借助國家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讓更多澳門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機遇,進一步利用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作為載體和平台,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 劉關華表示,澳琴雙方因應新一輪招商工作,按「澳門特區政府牽頭,橫琴新區全力配合,琴澳雙方共同參與」方式,訂定新的項目評審標準、准入條件和申請指引,雙方政府各派出六名代表,以及三名來自澳門業界、專業界代表,共15人組成橫琴發展澳門項目評審委員會,評選有利兩地經濟發展的優質項目。 楊川表示,本次粵澳合作產業園重啟招商,實施項目評審落地新機制是珠澳雙方踐行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的具體行動,橫琴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當作頭等大事,對獲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項目,將做好產業園項目服務和配套保障,盡快與項目方簽署合作協議,啟動土地掛牌出讓程序,希望通過兩地深入合作,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技創新走廊的契機,推動惠及兩地的產業合作新模式。 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橫琴發展澳門項目評審委員會成員高開賢表示,中總將繼續發揮凝聚和橋樑作用,傳承澳門工商界一直以來在投資興業、體制改革、雙向開放、先行先試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支援本澳企業更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善用建設產業園的契機,進一步發揮澳門的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 澳門科技委員會副主席、橫琴發展澳門項目評審委員會成員林金城表示,新一輪的招商具體以高新技術、戰略新興產業等方向為重點,新評審委員會加入不同範疇代表,相信有助從不同角度審視申請項目,有利推動兩地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促進區域創科合作。

03/01/2019
1207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