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前(27 日)晚至昨(28)日凌晨降下暴雨,氣象局發出暴雨警告歷時四個多小時,本澳多區出現水浸,其中路環九澳、氹仔大潭山監測站都錄得超過100 毫米雨量。氣象局預測今日天氣都會不穩定,多雲,有驟雨及雷暴。 氣象局於前晚9 時45 分發出暴雨警告,至昨日凌晨2 時取消,從前晚9 時起計,錄得最高雨量是路環九澳,達141 毫米,氹仔大潭山監測站錄得107 毫米雨量,澳門半島的雨量最高是鴨涌河站,有91 毫米。暴雨警告生效期間,本澳多區包括台山、青洲(右圖)、筷子基等均出現水浸,治安警一度實施封路或改道措施。(互聯網圖片)
「第18屆澳門美食節」將於今年11月9日至25日一連17天假西灣湖廣場舉行。主辦單位表示,今屆美食節一改過往使用現金券形式,改以閃付卡支付,內地旅客則可以用雲閃付及微信支付方式,屆時只要「嘟一嘟、掃一掃」,便可輕鬆付款,享受美食。「澳門美食節」統籌委員會主席陳澤武預期,採用閃付卡支付形式是大趨勢,日後亦會朝手機支付方向發展。
新華社昨(28)日報道,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任命沈蓓莉(女)為外交部駐澳門特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免去葉大波的外交部駐澳門特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職務。 沈蓓莉,漢族,1963年6月出生於上海,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畢業,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學位。199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8月進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曾先後在一局、黨群外事協調局、七局、研究室和辦公廳工作,歷任副處長、處長、局長助理(正處級)、副局長、黨群外事協調局局長、七局局長、一局局長、研究室主任(正局級)和辦公廳主任(正局級)等職。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任駐英國使館公使。2017年2月起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助理兼辦公廳主任。 另外,原外交部駐澳門公署特派員葉大波和夫人邱薇薇參贊,圓滿結束在澳門任期,於昨(28)日離任返京。臨別前,葉大波特派員夫婦分別向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及各界友人辭行。
新學年將於本周六(9月1日)開課,辛辛學子又開始忙於「課業負擔」。 「課業負擔」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心承受的壓力, 經常承受太大壓力, 會造成各種精神健康問題,近年學生情緒病及精神健康問題顯著增多, 精神健康問題有年輕化趨勢, 值得各方關注,尤其家長及學校,及早採取行動,制訂預防計劃及策略,避免出現嚴重後果,促進學生精神健康。 衛生局資料顯示,兒童青少年到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求助個案今年有所上升,且有年輕化跡象,今年1月至7月期間,18歲以下人士企圖自殺或自殘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求診於精神科個案有13例,去年全年只有15例,數據顯示兒童青少年個案有上升趨勢。因此,衛生局邀請精神衛生委員會全體成員舉行會議,商討如何預防及減低兒童青少年出現精神健康問題風險。精神衛生委員會各委員在介紹各自在相關工作範疇情況時,發現受情緒困擾求助者有年輕化現象,不約而同表示青少年心理問題情況漸趨嚴重,認同衛生局對青少年情緒問題的關注,需及早採取行動。 兒童青少年除要應付課業外,情緒往往亦受家庭、學校與社會影響。澳門過去十多年急速發展,社會價值觀、文化等都受到衝擊,兒童青少年心智未成熟,確實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隨之而衍生的偏差行為問題值得關注。年輕一代不少是生長於雙職家庭,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子女,雙方見面時間少,普遍欠缺家庭溫暖,青少年沒有傾訴對象,但父母重視子女學習和成績,學童承受過大壓力,不僅會導致學習效率降低、事倍功半,還會導致精神健康問題。 立法議員陳虹最近就在書面質詢指出,本澳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學校缺乏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教師在學生心理輔導上所接受的培訓也有限,當局應在學生的宣傳教育,以及對教師的專業培訓上要有針對性措施,加強市民的心理抗逆能力,並提供足夠的心理諮詢、輔導及治療服務。 澳門大部分人對精神健康認知不足,甚至存在誤解,學校雖然有社工,但學生往往不會主動就情緒問題向社工和老師求助,青少年學生情緒問題 趨於隱蔽。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2018 年「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是「關注兒童青少年及其在瞬息萬變世界中的精神健康」,家長和學校應多關注學生校園生活,及時發現受情緒困擾學生,並作出適當輔導。
衛生局為響應「中國醫師節」弘揚無私奉獻的專業精神,嘉許及表揚本澳長期投身醫療工作的醫生,包括已退休及離職醫生,前(27)日晚舉行首屆「中國醫師節」澳門醫師長期服務嘉許典禮,宴請服務超過30年或以上醫師及頒授嘉許獎狀。出席是次典禮且服務澳門超過30年的醫師有近400位,他們平均年資46年。當中,31位服務澳門醫務界超過60年,最年長的今年已91 歲,服務澳門71 年。 衛生局局長李展潤致辭稱,中央人民政府自今年起將8月19日定為「中國醫師節」,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希望藉此喚起「全社會關心愛護醫務人員,形成尊醫重衛良好氛圍」;是次典禮,是為了響應該活動並向為澳門居民服務超過30年、一直以無私奉獻的專業精神的醫師特別頒發服務嘉許狀,以表達特區政府對他們工作肯定和讚揚;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雖因公未能親臨現場,但他十分重視和支持,特別為此簽發嘉許狀,以示對各位醫師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長期為澳門公私營醫療提供服務,守護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即使面對危難亦時刻緊守崗位。
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子女獎學金頒獎禮前日下午舉行,共有109人獲獎。 理事長余建棟祝賀獲獎同學,並鼓勵學生再接再厲。未來記協將繼續關心業界發展,團結業界,盡力做好各種福利。 頒獎禮聯邦酒樓舉行,理事長余建棟致辭中寄語獲獎同學繼續努力,爭取更好成績,不斷擴闊視野,閱讀課外知識,鍛煉強健體魄;關心家人、澳門、祖國、世界,未來為社會作出貢獻。他稱,記協未來將繼續關心業界發展,團結業界,盡力做好各種福利。今年稍後將繼續頒發會員年資獎,亦與其他傳媒組織繼續合作,辦好從業員醫療保險福利工作。 今年獲獎學生人數與上年同為109人,共發放69,600元。中學組25人獲獎,其中一等獎九人,二等獎九人,三等獎七人;小幼組84人,其中一等獎16人,二等獎54人,三等獎14人。 記協會長陸波,副會長羅崇雯、李自松、謝德華,監事長鄭秀明,副監事長羅翔天,監事黃生,顧問鄭沛、劉耀光、楊道炘、劉向明,理事長余建棟,副理事長梁智生、温能漢、方念湘、龔永興,秘書長崔志濤等出席頒獎禮。
太陽城集團第65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於今年11月15日至18日舉行,大賽車組織委員會將舉辦多項慶祝活動,首度於11月11日舉辦「慶祝第65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東望洋跑道歡樂跑」,參加名額2,000個,下周日(9月2日)上午9時至晚上8時接受報名,額滿即止。
多名三輪車車伕昨(28)日早上在葡京酒店前三輪車停泊區舉行示威抗議,指「三輪車工會」疑有人隱瞞由旅遊局批出的「三輪車推廣活動」資助款項,合共約15萬元,曾向多個部門及機構反映,但求助無門,因此發起抗議冀有關部門徹查事件及給予交代。 三輪車車伕代表曾松濤表示,自2011年起因三輪車「搵唔到食」,旅遊局通過「三輪車推廣活動」資助弱勢車伕,全體車伕參與,每月金額約為60,000至70,000元;每人每月可分配約2,000元,直到今年初獲工會負責人通知該資助計劃已取消,但經向有關方面查詢後得知,其實有關資助早在去年12月獲當局批出,合共批出15萬2,600元,因此懷疑工會當中有人隱瞞有關資助款項去向,現要求三輪車工會作出交代。 旅遊局昨(28)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自2011年10月開始,旅遊局與澳門三輪車工會合作推出「三輪車推廣活動」,並根據法例把提供進行「三輪車推廣活動」之服務判給澳門三輪車工會,每月服務金額約為澳門幣68,000元,絕不存在資助或補貼情況,2017年活動內容:三輪車停放在普濟禪院、媽閣廟前地、澳門科學館前地及望德聖母灣街;旅客及市民可與三輪車拍照留念;旅客及市民可於指定時間免費乘坐三輪車,今年進行優化工作,注入全新元素,與藝術及體育社團合作,引入創新的「文創三輪車」,把旅遊、文化、藝術創意有機結合。「文創三輪車」設置於南灣·雅文湖畔、龍環葡韻及婆仔屋文創空間,旅客及市民可於周六和周日的特定時段到南灣·雅文湖畔免費體驗乘坐三輪車。鑑於近期澳門三輪車工會內部出現分歧,故「三輪車推廣活動」已於本年7月1日起暫停。 澳門三輪車工會理事長何華福受訪時表示,工會對於工友昨日在葡京酒店前三輪車停泊區發起抗議行動表示遺憾,因工友們所說的並非事實真相,已多次開會和約見工友解釋及澄清。
2018年印尼亞運會中為澳再添一銀一銅的澳門空手道代表隊,昨日晚上凱旋,體育局副局長劉楚遠、空手道聯盟會長馬志成到外港碼頭迎接及祝賀運動員。馬志成對運動員表現十分滿意,兩位得獎運動員更是為澳爭光,另外運動員盧偉傑和郭建恆亦展示出他們有衝擊獎牌的實力。 取得空手道女子個人項目銀牌的蘇瑞林指,因為自己訓練年數不大,起初沒有想過可以攞到獎牌,在比賽過程感受到自己進入狀態,愈打愈勇。被問及得獎心情,她表示十分興奮,認為自己努力有回報,未來會繼續努力,下一個目標就是透過四年時間再提升自己的狀態和實力,目標衝擊下一屆亞運金牌! 而於空手道女子55公斤級拿下銅牌的黃淑怡表示,雖然結果未似預期,但尚滿意自己的表現,因為起初目標是進入決賽,對於今次錯失機會感到失落。 她坦言,等了這一面獎牌好久,今次比賽就盡了自己最大努力去爭取,能夠成功獲獎,少不了特區政府的培育,教練的栽培,以及空手道聯盟會長馬志成的鼓勵。而談及今次比賽最大的遺憾,就是兩位同樣為全職運動員的師兄,盧偉傑和郭建恆未能一同踏上頒獎台。 教練RASHIDNIA MOHAMMAD REZA(圓圖)表示,滿意運動員表現,在賽前他曾承諾要努力帶領澳門運動員爭取比上屆更好的成績,今年取得一銀一銅,比上屆亞運兩面銅獎有所進步,承諾能夠實現, 高興之餘,同時證明運動員是有潛質的。
乘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近年本澳在科技、娛樂、旅遊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科技發展方面,經政府及有關持份者的共同努力,本澳的科技水平及實力比過去提升了不少,而相關技術如虛擬實境、區塊鏈、遊戲知識產權等的發展及應用亦愈趨成熟,現已漸漸成為跨行業的新興商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