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發展基金向非凡航空貸款的2.12億元款項追討無門,事件引發公眾高度關注,目前工商業發展基金已將相關卷宗移交廉政公署調查。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7月31日)出席公開活動後表示,若廉署調查發現涉及刑事成分,將會轉介檢察院提出檢控。
醉酒或酒後駕駛,不但危及汽車乘客安全,也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社會一直有強烈意見要求當局修訂《道路交通法》,以更嚴厲罰則懲處醉駕、酒駕及毒駕。最近接二連三發生醉酒駕駛及超速引致意外,以及上月在世界盃足球賽舉行期間(7月9日至15日),警方共截獲24宗酒駕,佔今年上半年所截獲酒駕數目17%,再次掀起社會關注醉駕、酒駕問題,促請政府「分拆」《道路交通法》修訂案中醉駕、酒駕、超速、衝紅燈等危險駕駛行為條款,提交立法會審議及通過,盡快一執行,遏阻醉酒駕駛。 「酒駕」、「醉駕」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輿論大多認為現行法律對打擊酒駕阻嚇力不足,意見一面倒認為要從速修法,加重罰則。現時處罰酒駕的法律主要是《道路交通法》和《刑法典》。《道路交通法》規定,駕駛者每公升血液酒精含量等於或超過0.5克,屬酒駕;若等於或超過1.2則屬醉駕,最高可判處一年監禁及停牌三年。倘因醉駕或毒駕而引致他人傷亡,除要負相應刑責外,還得按實際情況構成過失或故意傷人,甚至殺人罪,並要負擔民事賠償。 政府原定今年6月就修訂《道路交通法》進行公開諮詢,不過,其中建議對若干違法行為大幅調升處罰金額,如一般違法停車及行人道停車,建議罰款由300元調升至600元;黃實線停車罰款由600元調升至900元;違法停泊巴士站罰款更建議由現時300元調升至1200元,因為輿論強烈反對,《道路交通法》公開諮詢計劃擱置,連帶《道路交通法》修訂案中提高酒駕醉罵毒駕等罰則社會認同度較高部分亦一併擱置。修訂案為加強酒駕醉罵毒駕、超速等處罰力度;酒駕累犯由現行最高判囚六個月及停牌三年,提升至最高判囚12個月及停牌四年等。 運輸工務司長羅立文曾公開表示無意分拆《道路交通法》內容「斬件」進行公開諮詢,社會意見認為此舉無疑拖慢修法進程,使不法之徒有機可乘,近日醉駕事件接二連三發生,進一步凸顯修法急切性,建議政府把《道路交通法》修訂案中提高酒駕、醉駕及毒駕等處罰社會已有共識內容,先行諮詢及修法,採取嚴厲刑罰,另一方面加強管道宣導正確駕駛意識,對累犯者強制修讀改進課程,通過宣傳教育雙軌並行,打擊酒駕、醉駕或毒駕,減少交通意外頻生,保障道路使用者生命安全。
司警於2015年搗破一個專門以「天仙賭局」坑殺外籍人士的詐騙集團,受害人損失至少數十萬甚至上千萬元不等。當時警方逮捕多名香港籍主腦及骨幹成員,日前再有一名香港籍男「下線」落網,他專職收數及脅迫事主刷卡套現還錢,至少涉及兩宗案件,詐騙金額近40萬元。被捕的香港男子姓李,現年44歲,報稱是一名財務公司的收數員,被依涉嫌觸犯犯罪集團及巨額詐騙罪移交檢察院處理。 案件發生在2009年至2015年間,一個由香港人組成的詐騙集團透過精細分工,分別假冒「企業高級職員」、「集團老闆」等名義,誘騙新加坡、內地與台灣人士來澳。他們假冒知名企業集團名片,以「談生意」名義邀請被害人來澳,與所謂的「集團老闆」見面,期間享受專車接送與入住高檔酒店款待,然而在酒店房間傾談期間,騙徒便會提出要賭博「娛樂一下」,不娛樂還好,一娛樂事主往往要輸到損手爛腳,金額由數十萬至上千萬元不等。欠下賭債的事主會被迫簽下借據還錢,集團成員更會全程監控事主直至還清賭債離開澳門,以免有人報警。 當事主還不出錢時,騙徒便會脅迫事主到賭場及押店刷卡套現,今次被捕的疑犯李某即是負責挾持「債仔」收數。 警方於2015 年8 月搗破該集團,拘捕多名香港主腦及成員,繼續追查下發現涉案的李某仍然在逃,他涉嫌2014年4月及6月兩宗同類案件,先後挾持兩名新加坡男事主赴押店刷卡套現。時隔三年後,李某於上月28日經外港碼頭再次入境時被警方逮捕,他供稱受集團指示,每次收數成功可收取數千元報酬。
一名本地男子三年前透過朋友介紹找到一名香港籍男子范某,代辦俗稱「兩地牌」的粵澳兩地通行車牌,范某聲稱申請費用高達78 萬7,000 元(人民幣,下同),要求預付一半即約40萬元作為首期。事主於是透過一間代理公司向范某支付首期費用,范某收款後聲稱45日即可辦理成功,誰知道卻施展拖字訣,最後還玩失蹤,事主大怒之下追究責任,向代理公司討回全數佣金80,000元並報警求助。 警方發現這名范男自2016年後便未入境澳門,同年亦因涉及高利貸罪案被限制入禁,直至上月28日治安警在關閘將其截獲,轉交司警跟進。33歲的范某供稱將事主的款項交予一名內地男子,而該男子已因在內地犯事入獄。 目前范某被依涉嫌詐騙罪移送檢察院。
為期12天的「第二屆澳門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昨(31)日在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洪灣營區舉行閉營禮,來自澳門12所院校的25名大學生整齊列隊,舉行簡樸而莊重的降營旗儀式,並於下午離開營區。
文化產業基金昨(31)日與傳媒茶聚,並公布上半年的工作情況,今年上半年共通過15個資助項目,總資助金額3,300萬元,資助項目主要是時裝/時尚、音樂及舞蹈、軟件及遊戲。 文化產業基金將推出五個資助額上限為500萬的「品牌塑造專項資助計劃」,申請期由今日(8月1日)起至10月31日。 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朱妙麗稱,上半年,文產基金共收到34個項目的報告,受資助的項目按計劃營運,總投資額1.23億元,其中企業自有資金為澳門幣1.02 億元,基金無償資助金額為澳門幣2,100萬。上半年也有約540萬澳門元的免息貸款到期償還,其中450萬元已償還或抵押償還,另有數個企業因資金周轉申請延期償還,涉款85萬元。文產基金訂定審批貸款以及監察各企業的還款機制,確保善用公帑。 她還表示,文產基金4月至9月推出社區文創專項資助計劃,現正接受申請。較多申請來自飲食行業或與食品製造相關的零售業;申請的店鋪經營年數多為10至20年,亦有超過50年的老店。 另外,文化產業基金新推出「品牌塑造專項資助計劃」項目完成期限為24個月,重點支持時尚/時裝、設計、跨領域合作,通過參展、路演和線上線下開設品牌產品銷售中心拓展市場,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地區市場。申請者必須為在澳門依法設立的文產企業,如商業企業主為自然人須是澳門居民,商業法人企業50%以上的資本須由澳門特區居民持有。
位於世遺及文物保護區大三巴牌坊旁的大三巴巷11號正進行內部更改工程,但工程准照上標示的工程類別是「拆卸」,引起保育人士及市民「震驚」,質疑被評定為法定文物建築為何遭「拆卸」?文化局回覆本報查詢稱,大三巴巷11 號建築物正進行的工程是內部更改,建築物的立面不會被拆除。
由騰訊公司與香港新世界發展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粵港澳灣區青年營」本周日(上月29日)圓滿結束,來自粵港澳三地約100名青年完成科技文化創新之旅。主辦方通過照片及影片回顧為期一周的青年營精彩點滴,寄望青年在人生道路上繼續勇於創新,透過不同領域知識提升自我。 本屆粵港澳灣區青年營以「粵港澳新青年」為主題,來自粵港澳三地的中學生代表體驗了科技、文化、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系列課程,增進交流理解,了解大灣區的前沿科技發展並參與文化藝術素養的培養項目。 青年走進騰訊公司,體驗VR遊戲和無人機等前沿科技,又融合帆船、擊劍運動培養青年堅毅不拔精神。在香港站行程中,青年走訪文化創意建築、了解霓虹燈招牌製作傳統,更親身投入製作了微電影,迎接跨界挑戰。 來自澳門粵華中學的李同學平時是一個科技愛好者,今次參與青年營後他感歎自己大開眼界,其中電子支付、VR體驗以及大疆無人機就最為印象深刻。李同學認為,與深圳、香港等城市相比,澳門的科技發展起步較慢,需要努力去培養和吸引更多人才。 在畢業典禮上,身兼牙醫與歌手兩個身份的藝人許廷鏗來到現場,為一眾青年帶來驚喜。許廷鏗表示,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導演,希望他們要勇於嘗試和體驗,跨界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激發自身潛能,人生就可以擁有更多可能性。
本澳閒置土地多達100多幅,為了有效利用土地,或者為了償還88,000平方米的地債,當局於2014年3月新《土地法》實施後廣收土地,雖是要令土地重新發展,但其手法存在極大爭議,已經到了得不償失的地步。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去年底曾表示,自新《土地法》生效後,有關政府宣告土地失效方面的訴訟案件增加了88%,假如100多幅閒置土地都要打官司,不但勞民傷財,一場官司動輒數年,恐怕也達不到有效利用土地的原意,而無形中更會犧牲了許多民眾的利益。 中級法院法官馮文莊曾經在收地上訴案的駁回判決中發表《落敗票聲明》,強調新《土地法》在實際運用當中的不合理處,其後再度於本月12日的一宗類似判決中發表《投票表決聲明》,雖然這次他支持駁回上訴裁決,但仍強調支持的理據與多數意見不同,重申相關判決應該突顯「歸責」的問題
四名就讀本澳兩間大學的大學生,日前聯袂在其中一人家中「隊草」(吸食大麻),詎料當中一人「隊草」後感到不適,但他竟然冒著求醫會被驗出吸毒的風險,電召求救服務,結果被山頂醫院驗出曾吸食大麻。 由於大麻在本澳屬毒品,醫院隨即知會警方,大學生被帶返警局接受調查,「竹筒倒豆子」般供出三名一起「隊草」的同學及友人,警方之後再揪出售賣大麻給四人的另一名大學生,至此五名大學生全數被捕。社工局昨日作出呼籲,吸食大麻等毒品,一經定罪會被判處三個月至一年的有期徒刑,寄語年輕人不要以身試法,並為五名涉案大學生提供戒毒輔導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