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管制制度」修法獲認同

家長認為未成年人需獲父母同意

政府正就《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進行公眾諮詢,前天(周六)假公共行政大樓地庫一層演講廳舉行公眾諮詢會,治安警察局局長梁文昌,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張嫻、白安德、古綺勤,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調查警司處警司劉家榮主持,近100名市民出席,十多人發表對法案的意見,大部分人士均對修法方向表示認同。 有在場家長認為,對於未有認知能力小孩或未成年人士,必須得到《父母同意書》才能出入境,以保障他們的安全。治安警察局局長梁文昌(圓圖)表示,去年約有400萬人次的學童過境到珠海上學,現時設有學童專道讓未成年學童過關,是次修法希望由家長主動提出是否需要限制子女出入境。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張嫻補充,可考慮讓父母自行申請禁止子女出境,或維持現時做法。 有與會者認為,法案建議如被拘非法入境或逗留人士,在被調查取不合作態度,60天的拘留期將被中止,繼續留在拘留中心,會對公帑造成壓力。梁文昌表示,修法是希望針對故意虛報身份人士,除有人故意虛報遺失證件等情況,否則一般情況也不會超過60天拘留時間。他補充,現時拘留倉只有十多名等待遣返人士,倉位數目壓力不大。 有與會者指澳門偷渡情況嚴重,偷渡及協助偷渡人士也應該被刑事化,以打壓偷渡者集團式運作。

28/05/2018
25868

澳門關愛志願者協會

四川開展助學扶貧活動

澳門關愛志願者協會一行13人在會長馮曦明帶領下,本月19至23日到四川馬邊彝族自治縣高卓營鄉中心學校鐵覺校區開展助學扶貧活動,向該校288名學生捐贈書包、運動服、運動鞋及日常生活物品;向學校捐贈多功能體操墊、乒乓球台、籃球、足球、跳繩等多種體育用品;並訪問五個特困學生家庭及送上米、麵、食油和助學金;共捐助愛心物資和助學金逾80,000 元人民幣。 活動首日,志願者在受資助學校的教師和當地志願者陪同下,深入訪問山區村落特困學生家庭,與特困學生和家長促膝而談,了解上學和生活情況。次日,到高卓營鄉中心學校鐵覺校區小學探訪和慰問師生,向學校和學生捐贈愛心物資。得到該校區全體師生熱烈歡迎,捐贈儀式上,澳關協秘書長羅建兒致辭時,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志存高遠,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學有所成、建設好家鄉,改善家庭經濟情況,脫貧解困、貢獻社會;並感謝捐助是次活動的各位善長仁翁。 該校教學區負責人對澳門關愛志願者協會愛心助學活動表示感謝,學校師生心懷感恩,將化關愛之心為動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更好對社會有用人才回報愛心人士的深切關懷。 澳門關愛志願者協會是個註冊的民間非牟利機構,到四川、雲南等地賬災、助學、扶貧已連續八年,每次活動皆自籌資金。未來也將不忘初心,繼續關注山區留守學童,秉持創會宗旨,為慈善公益作出積極貢獻。

28/05/2018
13931

保利達港交所發公告

要求澳門政府賠償損失

擾嚷多時「海一居」事件昨日有了解決方案,而發展商保利達洋行母公司保利達資產控股,昨(24)日晚間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發出公告,指根據法律意見,董事會認為澳門特區政府對「海一居」項目發展所需之審批及許可有所延誤,導致該項目在到期日前不能完成,因此保利達有強烈法律依據和理由,要求澳門政府賠償損失,保利達洋行法律代表將盡快提出申請。基於集團去年12月31日經審核財務報告表,集團於該項目權益約港幣78.4 億元。 除了公告將向政府求償外,保利達並未對購買「海一居」樓花的小業主做出任何回應。昨日一早,多名「海一居」小業主來到保利達集團,要求與負責人見面,惟現場只有數名保安人員,相關負責人並未出現。 保利達曾揚言「唔會退錢」有小業主表示,政府前日提出的解決方案「冇辦法可接受」,不但公布前未有公開諮詢,公布後也未說明何謂「置換房」,究竟是私樓還是公屋都沒有闡明,如果是公屋,「點會用700萬去買」。有業主認為,政府應優先解決積供業主的銀行供款問題,並要求發展商馬上退錢,才有能力考慮是否買政府的房屋,因為如今「兩餐飯都成問題」。早前曾有小業主在法院勝訴,可向保利達收回預約買賣合同款200多萬元,但有在場業主指,保利達至現時仍未退款,更揚言「唔會退錢」。 宋碧琪:發展商應主動退錢立法會議員宋碧琪昨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在小業主角度當然想「上樓」,而現時政府的方案與小業主的想法有落差,需要先與發展商解約,才能再去購買置換房,當中涉及多個法律程序,而發展商應付最大法律責任,主動將錢退回小業主。她認為政府提出的方案,已經釋出最大善意解決事件。 何潤生:盡快公布方案細節議員何潤生則在受訪時表示,政府應該盡快公布方案詳情,釋除小業主疑慮,同時為了推動都市更新,應馬上進行相關規劃。他認為,置換房是公屋項目,但近年本澳的公屋質素有落差,小業主自然有一定的憂慮,他建議政府透過不同渠道聽取持份者的意見,平衡各方利益。

25/05/2018
37928

政府轉軚接納互換機制

「奇怪」細節車主須注意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第二次審議「天鴿」風災中損毀車輛《取得機動車輛特別稅務優惠》法案。一常會前日建議設立互換機制,雖然政府回應稱會積極考慮,但也指出在行政程序和工作執行上存在較多困難。詎料事情僅過一日,政府作出180度重大讓步,昨日接納「互換機制」方案。 一常會主席何潤生(圓圖)稱,政府接納委員會建議設「互換機制」,將來車主買新車不用只買同一類車才獲退稅。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期間註 銷的是電單車,即使新買的是汽車,退稅的金額是以電單車作計算。然而,若註銷的是汽車,重新購買的是電單車,但退稅金額卻是以電單車作計算! 至於法案的退稅金額建議不變,在法律生效兩年內,購買新車可獲扣稅,私家車稅務優惠最低扣減金額為8,000元,最高為14萬元,電單車方面,最低為2,000元,最高為5,500元。建議金額跟今年4月19日於立法會大會一般性通過的優惠一樣。 何潤生稱,委員會曾建議不買車亦可退稅,以及延長損毀車輛註銷期限等,但政府為免混亂,也考慮到當時已進行了不少的呼籲,故決定維持去年9月18日或之前在交通局事務局註銷的車輛,才符合資格。 由於政府接納設「互換機制」,因此法案部分條文需要修改,待政府提交替代文本後,一常會爭取在今年8月15日(即立法會休會期)前交上大會審議。 然而,由多個停車場水浸車車主組成的「澳門維謢水浸車權益聯盟」早前認為,居民因風災及政府失責導致的財產損失,跟他們往後是否重新購車、購入的是否同款車種或環保車無關,促請政府應承擔風災責任,無論車是否另購新車,一律可獲直接退還水浸車原已預繳的車稅。

25/05/2018
24413

了解從江縣扶貧現況

記者走近當地貧困群眾

行政長官崔世安率領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結束訪問貴州省行程,昨日下午返抵澳門。崔世安總結,這次訪問考察讓澳門政府代表團認識到貴州省在「扶貧脫貧」上的整體部署,有助澳門特區未來與貴州省從江縣實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那麼從江縣貧困戶的生活現狀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呢?本報記者為了解從江縣的貧困戶的現況,到從江縣貫洞鎮美娥「易地扶貧」——貧困戶的搬遷安置點進行實地採訪。 之前在從江縣下轄秀塘村貧困地區住茅房的楊先生表示,帶一家三口搬到安置點已一年多的時間,認為在安置點生活過得比以往好,目前在這邊打工,在經濟及生活條件上也有改善。 來自侗族的寧先生以往居住在下江鎮,去年搬到美娥安置點。他表示,「在家不如在這裡,以前在家生活條件太差了!」以前在鄉下的屋子只是以毛草及沙土建成,每天只可以種田,難以掙錢。現在被安排在社區內做保安人員,一個月有人民幣1,000多元的工資,搬到安置點可以說是脫貧了。他更希望孩子將來可到城裡打工,可以掙更多錢但寧先生的親戚寧女士有不同的看法。她認為,雖然搬過來之後是可以找到工作,但掙到的錢也不夠吃飯,難以維持生計。她稱「孩子上學也要錢、食也要錢,正準備搬回下江。」寧女士指,以前在家鄉自己種田,可以自給自足,用自己力量生活還比較好一點。

25/05/2018
1765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