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何時可更新?

台北政府上月首次動用《都市更新條例》第36條,以「強拆條款」破門而入,清拆六戶「不同意戶」的單位,反映當地政府對都市更新的決心。反觀澳門,「舊區重整」自2005 年第二屆政府提出,過程中「諮詢完又改,改完又諮詢」,直至第四屆政府以來仍是「只聞樓梯響」。究其原因,政府對都市更新的態度未夠積極,以及立法進度龜速,是令本澳都市更新停滯不前的最大「絆腳石」。 本澳樓齡超過30年的舊樓多達4,000 多幢,樓齡超過40年的舊樓亦有1,000 多幢,不少居住在舊樓的居民都大吐苦水,每日都要面對外牆剝落、滲漏水、衛生環境惡劣等問題,擔心這些「年屆中年」的舊樓沒有再多幾個「十年」可以蹉跎。社會對「都市更新」早有共識,何解歷屆政府管治班子經過超過13年討論,半點實際工作都未有落實? 「都市更新」需要多部法律法規配套,包括樓宇重建業權同意比例、成立全資公司、興建「置換房」安置受影響居民、訂立仲裁機制、現金補償等。但時至今日,仍未有一條相關法案推出。直至上月,行政會才完成《重建樓宇稅務優惠制度》,明日(25日)終於交到立法會大會,進行一般性審議及表決,然後再提交立法會小組會進行細則性審議; 昨日,政府在公布解決購買海一居樓花小業主上樓問題方案時,才「順勢」透露會在加入「都市更新」元素, 在海一居原址興建「置換房」單位,但又要待到今年第三季才開展有關興建「置換房」法案的公眾諮詢,爭取於第四屆政府換屆前,完成草擬法案,交到立法會審議。 可以預期的是,「都市更新」的法案無可能在本屆政府換屆前完成審議,下屆特首花落誰家, 仍是未知之數, 但「都市更新」這個「燙手山芋」肯定將第三度交予新一屆管治班子「拆彈」。全澳社會,特別是數十萬居住在舊區的市民,都殷切期望新一屆政府有決心及智慧,盡快為「都市更新」立法,讓正邁向「老年化」發展的澳門注入新活

24/05/2018
40686

特首參加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

鄭曉松就特區幫扶提四點想法

行政長官崔世安和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昨(23)日下午到貴州省從江縣出席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聽取貴州省和從江縣代表介紹扶貧工作情況。 行政長官發言時表示,是次參與從江縣脫貧攻堅工作,澳門將堅持「從江所需」與「澳門所長」相結合的原則,把重點放在教育、醫療、旅遊、文化、產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工作,並透過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平台,深化合作基礎,促進澳門與貴州兩地共同發展。澳門特區能夠參與貴州省從江縣脫貧攻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是挑戰,更是機遇,也是優勢發展的好機會。 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在座談會上,就特區幫扶從江工作提出四點想法,一是要積極探索扶貧合作的新模式;二是要推動有關幫扶項目落到實處;三是要有效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四是要切實加強項目資金的監督管理。 他希望通過這次扶幫工作,不僅幫助從江縣困難群眾早日擺脫貧困,而且為從江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扶貧辦主任李建介紹貴州省脫貧攻堅工作時表示,貴州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他稱,在澳門中聯辦、國務院扶貧辦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等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用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委副書記、縣長涂剛表示,雖然近年來交通基礎設施、城鄉建設、城鄉居民收入等大幅改善,但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仍然是從江脫貧攻堅最顯著的特徵,目前全縣還有197個貧困村,其中深度貧困村164 個,72,000多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高達21.92%,是全省貧困發生率最高的縣,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

24/05/2018
2338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