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澳門論壇」上亦討論到本澳步行系統存在的問題,有發言嘉賓反映本澳多處行人天橋設計不便民,導致使用率偏低。筷子基坊會理事長鄭鑒康指出,北區有多座天橋選址不理想,設計不佳,而且欠缺電梯,許多市民寧願走斑馬線,也不願使用天橋。 有現場觀眾指出,筷子基林茂堂附近的天橋電梯前有幾級樓梯,設計很有問題,輪椅使用者根本無法自行使用電梯上天橋,希望當局改善天橋的無障礙設施。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會長湯澤森亦舉例,台山新城市花園對出的行人天橋連接民居,使用率高;反觀工人球場對面的行人天橋則因沒有電梯,使用率甚低。 岩土工程協會監事長李熙爗則認為,本澳舊區缺乏空間條件興建步行設施,但氹仔、路環及將來的新城A 區相對有條件,政府在規劃新區時若不做好步行設施是說不過去。
由民政總署主辦的「第37屆澳門綠化周」昨日舉行壓軸活動,其中「大步行及植樹活動」昨日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在黑沙水庫郊野公園及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舉行,共有逾1,600人參加,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孫達、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解放軍駐澳部隊及多個團體代表出席,身體力行種植樹苗。參加者由黑沙水庫郊野公園出發,沿著黑沙水庫家樂徑,步行至終點石排灣郊野公園,全長約2,200米,參與者邊行山邊飽覽風景,加深認識路環山林動植物生態,親親大自然,共種植約1,100株樹苗。
為紀念《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25周年,由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法務局、民政總署及教育暨青年局近日舉辦一系列活動,展現「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在本澳成功實踐的豐碩成果。 增強青年對特區法制認識「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與法律問答比賽」,昨(25)日假聖保祿學校禮堂舉行頒獎禮。主辦單位冀藉比賽,加強澳門青年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社會制度、政府架構及特區法制的認識。今年共有61支隊伍參賽,超過300名青年角逐學生組、青年組的獎項。最終學生組由「澳門坊眾學校」獲得,青年組冠軍由「碧欣隊」奪得。 獲獎隊伍之一「坊眾學校」的陳同學表示,透過比賽對基本法有更多了解,避免日常生活中會出現違法行為,準備比賽時最難的地方便是要理解很長的法律條文。青年組冠軍隊的駱同學則表示,花費一兩個月準備比賽,通過比賽增加了法律知識儲備,也培養了同學之間的團隊精神和臨場表現能力。另外,比賽亦評選出亞軍、季軍、殿軍、優異獎等。 多元形式推廣《基本法》成就另外,「行穩致遠」──紀念《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25周年晚會,上周五(23日)晚上8時假澳門旅遊塔劇院舉行,以「根基、繁榮、守護及傳承」為晚會主軸,展現多年來「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在本澳成功實踐的豐碩成果。晚會邀請多個組織和團體共襄獻藝,合共有100多位表演者參與演出,以歌聲、舞蹈、舞台劇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向社會各界展現多年來推廣基本法的非凡成就。行政長官崔世安、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政委周吳剛少將、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代表張堅參贊等逾400名嘉賓出席。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表示,為配合《國歌法》的實施,特區政府已草擬修訂特區《國旗、國歌及國徽的使用及保護》法律的初稿,爭取於4、5月完成內部立法程序。配合《國歌法》的實施,特區政府需對1999年已生效的《國旗、國歌及國徽的使用及保護》法律作出調整,修訂內容集中在國歌奏唱的場合及應有的禮儀、國旗懸掛的場合等部分;處罰方面則沒有太大改動。 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稱,國旗、國歌、國徽是國家的象徵,代表國家的尊嚴,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澳門特區應有之義,也是所有國民的責任。目前,需要根據列入《澳門基本法》附件三(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的《國歌法》,對澳門相關法律進行修訂,這也是澳門特區須承擔的責任。 (新聞局圖片)
為深化江澳合作, 推動江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江門市政府在本澳舉辦「江澳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市長劉毅率政府代表團與澳門五邑社團負責人、企業家及旅澳鄉親共謀合作,共話商機。 推介會上周四晚假富豪酒店五樓宴會廳舉行。澳門中聯辦副主任陳斯喜,協調部部長傅鐵生,江門同鄉會創會會長蕭德雄、會長甄瑞權、貿促局主席張祖榮等出席。 劉毅致辭表示,江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是粵港澳大灣區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 當前江門立足「以我所有,給你所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和粵港澳合作重大創新發展平台,期望澳門五邑鄉親和各界人士支持和參與江門發展,在國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下,密切江澳在實體產業、經貿、科技、教育、文化旅遊、青年創業等領域交流和合作,共榮發展。 張祖榮表示,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將推出,澳門與江門將迎來重大機遇。今年是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成立十五周年, 在此框架下, 雙方將繼續舉辦系列活動,加強合作,透過澳門平台可促成大灣區城市,包括江門的優勢產業與葡語國家市場對接,配合打造灣區對外開放平台功能。
社會工作局去年接獲的通報個案中,有96宗被確定為家庭暴力個案,當中有70%是丈夫對妻子家暴、20%是兒童被家暴,而其餘則是丈夫或其他家庭成員受到家暴。 在96宗個案中,大多數是夫妻婚姻關係不佳、酗酒或賭博等原因,社工局正在整理相關報告,稍後將予以公布。
澳門將配合政府托兒服務規劃,開設首間提供融合托額的托兒所。婦女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黃潔貞昨日受訪表示,收到不少家長反映,在子女未作評估之前不希望被標籤為「特殊兒童」,反而希望可以按照一般收生渠道,融入正常集體生活當中。 黃潔貞指出,婦聯屬下托兒所雖然沒有劃分特殊教育托額,但如果幼童入托後發現語言障礙或自閉症等情況,都會作出相應照顧。一般托兒所如果需要為此類幼童提供服務,希望可以得到社工局的支援,在照顧上可以更加到位。 本澳托兒所即將開始接受報名,黃潔貞指不少北區家長擔心托額會相對緊張,而且有家長反映全日托額不足,要求未來增加「全日托」比例。黃潔貞建議,讓托兒所作靈活處理,在「半日托」班使用率不高的情況下,調配成為全日班,滿足家長需求。
馬場東大馬路美蓮大廈一單位昨日發生火警,起火原因懷疑是一名男童玩打火機,燒著睡房內物品。消防到場在屋內救出一男一女,其中女子手部燒傷,男子懷疑吸入濃煙身體不適,兩人均是男童家人。火警中約30 名大廈住戶自行疏散。 火警昨日早上9時許發生於馬場東大馬路美蓮大廈第3座2樓一單位。消防稱,起火原因懷疑是單位內一名四歲男童玩打火機引致,他在火警發生後逃出屋外。 男女戶主試圖救火,期間女戶主右手燒傷,男戶主吸入濃煙不適。消防到場入屋救出兩人並送往山頂醫院治理,期間動用雲梯及開一條喉將火救熄。 司警調查後稱,起火單位內一個衣櫃及雜物嚴重燒毀,房間及客廳天花板均被火燻黑。鄰近起火單位的一家四口亦懷疑吸入濃煙身體不適送院。火警中約30名住戶自行疏散,目前案件已交由專責調查科跟進。
司警昨日表示,近日接獲多位市民舉報,按獲來電顯示為「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電話,懷疑是詐騙電話,呼籲市民必須加強防範,並提醒身邊的親友提高警惕,勿讓騙徒有機可乘。 不少網民昨日(25日)在社交網站反映,收到來歷不明電話,來電顯示號碼均為「+6757221721 」,地區則為「巴布亞新幾內亞」。 司警提醒市民,注意來電號碼前是「00 」或「+ 」的來電,接到來歷不明的電話時,要保持警覺性,切勿向陌生來電者透露任何個人資料。本澳過去出現的電話騙案中,不法分子可通過軟件任意設置來電號碼,即來電顯示號碼可以虛假編造,市民必須提高警覺,嚴加防範。市民如欲查詢或舉報,可致電司法警察局防詐騙查詢熱線 8800 7777 或報案熱線 993。
為加強青年工作,「千人計劃」執行單位澳門基金會在「千人計劃」活動基礎上,於去年4月成立「千人匯」,凝聚「千人計劃」參與學員,提供多一個讓澳門有志青年互相學習、共同促進的交流平台,並於前(24)日下午假綜藝館舉行「2018年千人匯匯員大會」,邀請2016及2017年參與「千人計劃」學員及輔導老師參加,共同促進交流,並與特首真情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