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安:發揮澳門所長

幫助從江縣「脫貧攻堅」

行政長官崔世安率領政府代表團昨(24)日結束訪問貴州省行程,下午返抵本澳。行政長官認為,這次訪問考察從扶貧的意義進一步提升,為澳門特區和貴州省的兄弟情誼和今後的長久合作開啟了新篇章。 行政長官及代表團一行昨日在貴陽市進行最後一天的貴州訪問行程,上午在貴州省省委書記孫志剛陪同下參觀了貴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了解貴州在著力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的政策中,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現況。 參觀期間,行政長官聽取了關於貴州發展大數據的頂層設計、優勢、未來規劃、發展方向和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介紹,其大數據的應用案例,包括在遠程醫療、交通管理和公務人員執勤的應用上,以至應用科技手段協助實踐貴州省脫貧攻堅任務。據介紹,貴陽市的大數據發展成就,位處國內城市的前列。 行政長官總結這次訪問,認為對澳門特區和貴州省均具有深遠意義。 從啟動扶貧工作的層面來說,經過了三天在省會貴陽市和從江縣實地考察、學習,並與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省長諶貽琴的交流,讓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認識貴州省在扶貧脫貧工作上的整體部署,讓特區政府學習並更新對扶貧的概念,有助澳門特區未來與從江縣合作實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切實服務國家的脫貧攻堅工程。下一階段,特區政府將通過本身的產業優勢,以「從江所需」和「澳門所長」作原則,有序帶動社會各界參與,並將組織青年實地投入扶貧工作,繼續弘揚和傳承澳門社會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

25/05/2018
25427

海一居

有前世冇今生!

「爛尾樓」這極度讓人厭惡的名詞,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廣東省一帶孳生及蔓延,到了1997年金融風暴颳起,樓花一族全變了樓蟹,想不到事隔多年,在澳門經濟一片好景之際,卻爆出「海一居」這「爛尾」長達25年的「爛尾樓之王」!冰封三呎,造成如今的局面,無論是發展商、小業主、澳葡及特區政府,都脫不了干係,問題是「共業」已發生,如何解決這爛攤子,以及汲取教訓,不讓歷史重演,方為上策。 首先,發展商必須負上較大責任。人稱「澳門李嘉誠」的柯為湘, 旗下保利達洋行1990年承諾投資二億元,獲澳葡政府以「超筍價」撥地興建紡織廠,但保利達沒有兌現承諾,而是「屯地」養草16年至2006年,這當中不用畫公仔畫出腸吧! 到了2010年,保利達在地盤甚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出售樓花。由於其時經濟熱火朝天,保利達只須印製一張精美「藍圖」,標示18幢50層高豪宅這一美好願景,就迅速將3,000個樓花售清,以當時平均樓價600萬元推算,單是樓花已60億元,若加上「即供」已付款項及轉售樓花的金額,業界推測,「海一居」這概念樓花的銷售額高達10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土地煉金術」! 事情的關鍵是,倘若保利達在2015年12月25日前完成樓盤,那當然甚麼事都沒有,可惜當中涉及政府的批出圖則及准照、環評報告等一大堆程序,短短五年又豈能成事? 誠如終審法院日前的終極判詞指出,承批人在長達16年沒有發展土地的前提下,是怎樣也說不過去的,無論是新舊《土地法》都規定,過了期限而沒有完成批給的土地,政府有權收回,遂判保利達上訴失敗。 其次,是購買樓花的人士,不排除被炒賣樓花賺快錢的念頭蒙蔽了理性,一來是「洗濕」了頭,二來是不太了解特區政府的行政程序及效率,豈能單憑保利達一句2015年底可交付物業,就聽之任之?其實,2013年時任的運輸工務司司長及工務局局長,已作出有警惕性的「溫馨提示」,呼籲居民買賣樓花要小心,意思是叫居民「執生」! 好了,目前的情況是,按照法例,發展商無法按合約向業主交樓,須賠償雙倍訂金(御海南灣就很有承擔付出賠償)。但若保利達不賠償,這一場官司又不知拖至何時。另外,平情而論,政府優先讓小業主購買置換房,的確是「明益」小業主,需知其他等上樓的居民等到頸都長,仍是一屋難求,這種優惠,明顯對其他居民有欠公平之虞。

25/05/2018
39134

「青創闖天下」勞工學校專場

講解提前規劃選科及就業方向

澳門工商聯會主辦「2018青創闖天下」系列活動、大西洋銀行冠名贊助的「校園互動工作坊」勞工子弟學校專場日前舉行。「青創闖天下」青年企業家到學校,將有關行業資訊及創業前應準備工作向學生介紹,宣揚「創業前做多點,未來順一點」。 勞工子弟學校副校長邵朝霞表示,「青創闖天下」將行業資訊及市場發展動態帶進校園,可以幫助學生提前了解社會時事,並提前規劃選科及就業方向,希望同學能把握學習機會,不斷創新、不斷進步。 出席是次活動嘉賓來自各行各業,有財務策劃師、大律師、工程集團執行董事、藥房總經理。澳門工商聯會副理事長何志麟分享其奮鬥歷程,曾經創業亦打過工,一路探索奮鬥,如今創出自己一番專業,成為國際認可的財務顧問師。 他強調眼光要放長遠點,有國際視野,了解更多發展機遇。 該會常務理事麥興業是大律師,與同學分享他成為律師的歷程,如何成為澳門最年輕的華人律師。他稱,最困難是要攻克語言關,但他堅持並不斷努力,最後成為一名大狀。他強調,年輕人不應畏懼困難,應該堅持夢想,勇敢拼搏,才能擁抱成功。 該會理事歐文道講述自己如何抓緊時機,把握機遇,從職業運動員到教練員,再到自己創業。他提到第一次創業失敗,希望同學不要輕易放棄,從興趣出發,堅信自己可以做到。 青年人不應局限於澳門本地商機,應放眼國際市場,利用澳門優勢及學校資源,鞏固專業知識,不斷裝備自身,提高競爭力。

25/05/2018
13656

變更土地用途至逾越「死期」

上訴人違反多項法則招敗訴

纏訟日久的「海一居」收地案,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昨(23)日公布判詞稱,土地批給因期限屆滿而宣告失效的情況,應用於新《土地法》。合議庭指出:承批人(保利達洋行)從 1990年獲得黑沙環「P地段」土地批給並開始產生效力,且「P地段」被用於工業設施;然而14年後,承批人捨棄了其工業企業性質,申請將批給用途改為興建商業及住宅建築,有關申請於2006年獲批准,並針對這一新用途訂立新土地利用條款。當時,25年的批給期限已經過了16年,這一點承批人(現上訴人)十分清楚,因此,已對土地進行最低限度利用的理由不成立。 根據新《土地法》規定,臨時批給不可續期,由此可以得出,25年臨時批給期限屆滿後,行政長官如認為在上述期間內事先訂定的利用條款未獲履行,則應宣告合同失效。這是未被延長的期限屆滿的後果,因為法律不容許延期,明確規定了最長期限為25年。 另外,如果承批人未能提交房地產使用准照,那麼行政長官將基於期限屆滿而宣告失效,毋須查明承批人是否有過錯,或者行政當局是否有完全或部分過錯,又或者是否因意外情況或不可抗力而導致未進行土地的利用。 最後,被上訴行為還存在違反「無私原則」、「善意原則」和「適度原則」、濫用權利、作出與《基本法》不符的解釋和未進行預先聽證的瑕疵;綜合上述原因,上訴人被終院判處敗訴。

24/05/2018
2468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