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大媽舞,現今已不是一項單純的健身、社交活動,處理不好,隨時是引發社會矛盾的一枚重磅「社區炸彈」,祐漢公園日前發生兩宗氣槍射擊大媽事件,不就是一項警號嗎?去年民署就接獲公園噪音投訴68宗,當中12宗被檢控,幾乎全是大媽起舞播放大喇叭所致。 還記得2001 年電影《少林足球》一群「騎呢友」在珠海街頭載歌載舞的一幕嗎?廣場大媽舞,某程度是這樣一個變相翻版!有人說大媽舞低劣、嘈吵、霸地、影響市容,但我們必須分清界線,不能這樣一棍子打下去,非黑即白。 廣場大媽舞,其實對一群年紀大、退休的家庭主婦,是一項不錯的集健身、跳舞、唱歌、社交的文娛康樂活動,子女大了,與老公感情淡了,於是在一群志同道合友人的互動中,找到紓解鬱悶的出路,跳完舞,還可以結伴飲茶、逛街、聊天,有事時還可以互相幫忙,大媽們於是身心舒暢,心靈有寄托,誰說這不是減少家庭磨擦、「家暴」的一帖良藥! 另外,大媽舞還替社會創造巨大商機,據估計,國內約一億人跳大媽舞,醒目商人馬上替大媽訂製清一色的舞衣、舞鞋、舞帽,以每位大媽花約1,000 元人民幣計算,已是過千億的龐大生意!與此同時,還造就一大批替大媽編舞的編舞師,結果人人「有銀搵」。 不過,玩還玩,卻不能不理其他人的感受,高分貝大喇叭播放《小蘋果》、《最炫民族風》,幾十人在公園、廣場、球場又跳又唱,一跳隨時幾粒鐘,波友、晨運客、小朋友等全部讓路,這就太霸道了。 因大媽舞出現衝突事件,多不勝數,經典事例要數2013 年武漢「高空潑糞」、2013 年北京「鳴槍放狗」、2014 年溫州「高音炮對決」、2014年長春「車位地鎖」等,至於一般的擲水樽、丟鞭炮、扔蕉皮等小個案,更是無日無之。 大媽舞不但「享譽」國內,還衝出國際,巴黎羅浮宮、紐約時代廣場、莫斯科紅場,亦因為大媽佔據廣場跳舞,出現被當地警察驅趕的不愉快事件(明明出國「血拼」shopping,幹嗎還要集體跳舞?)本澳目前監管公共場所的民政總署,實有責任對大媽舞的離軌,撥亂反正,例如勸喻大媽們使用無線耳機,接收由喇叭輸出的無線音頻,那就不會擾民,同時,嚴格執行《噪音法》「晚十朝九」的規定,雖則罰款最多不過2,000元, 但罰多幾次, 大媽自會收斂, 至於人多又佔地, 隨時會觸犯「公眾集會規定」,看的是當局如何執法罷了。
司警正式拘捕並以「加重殺人罪」起訴本周二(3日)清晨祐漢民安新村涉嫌弒父的「逆子」,司警前天進一步公布案情時稱,疑兇2013年自台灣完成學業後一直閒賦在家,與死者父親關係疏離如「房東房客」,但死者自1995年患上精神病後,雖然一直接受治療,惟情緒控制方面大不如前,加上妻子2015年逝世,對他更造成頗大打擊,案發時兩父子又因小問題爭執,疑犯冷血地先將老父箍暈,再刀插老父咽喉放血,即使之後報案自首,但傷者已因失血過多死亡。 司警前天稱,驗屍報告指出,55歲男死者頸部前中間有一條由利器造成的約六厘米開放性傷口,符合案發現場所發現兇器所造成,同頸部左右兩側有紫紅色瘀青痕跡,亦符合打鬥期間疑兇用手臂箍暈死者所造成。 案情透露,28歲姓黃疑兇過去五年居於祐漢民安新村第二座8樓其父親所屬物業單位,期間一直沒有工作,閒時在家「打機」,與父親關係疏離如「房東房客」,但兩父子經常因小事爭吵。自疑兇母親2015年逝世後,死者曾隨兩名女兒遷往石排灣居住,一年多後返回上址與兒子居住。 死者自1995年被確診患有精神病後,一直接受治療,病情得到好轉,但自從妻子過世加上與兒子日夕相對,兩人關係急劇轉差,而疑犯在失業、「蝸居打機」、與父親關係不佳等多重因素下,脾氣亦日趨偏激。 本周一兩人已大吵一頓,至本周三凌晨,即案發前幾小時,兩人更吵至不可收拾,期間疑犯欺老父年老體弱,用手臂把老父箍頸至他暈厥,聲稱「害怕他醒來」,遂到廚房取來一把連柄七吋多長水果刀,一刀直插老父咽喉,任其放血。雖事後報警自首,但傷者已因失血過多,送院後證實死亡。
時代啤酒前天(4日)宣布主動回收可能含有玻璃碎粒的330 毫升瓶裝「時代啤酒」(Stella Artois),原因在檢查到330毫升啤酒瓶裝產品存在玻璃包裝缺陷,可能造成少量玻璃碎片落入啤酒中。玻璃瓶是由時代公司玻璃瓶多家供應商其中一家協力廠商單位生產,本次回收適用於「時代啤酒」在澳門的單瓶裝產品共計120箱,以確保消費者安全。 民政總署表示,跟進Stella Artois啤酒可能含玻璃碎片事件,據本澳代理及供應商回覆,曾進口其中一批涉事批次產品,中心已要求立即停售及封存受影響批次,呼籲公眾立即停止飲用涉事批次產品。香港代理商「百威啤酒香港有限公司」正回收兩批次來原地均為比利時的Stella Artois 啤酒,每瓶容量為330 毫升;產品製造商為INBEV Belgium NV。
祐漢民安新村昨凌晨發生的倫常命案,情節出現峰迴路轉的變化。事緣與死者一家相熟的鄰居透露,以生果刀「弒父」的死者20多歲兒子,懷疑患有精神病,死者的兩名女兒,亦曾透露胞弟精神有問題,而55歲死者因有酗酒習慣,兩人經场吵。但疑犯其後被押往山頂醫院作精神評估,初步判斷其精神狀況無異常,司警遂以謀殺案方向調查案件。 然而,倘若疑犯並無精神異常問題,案件的嚴重性,並無因此減低;消息稱,疑犯由台灣讀書回澳後,與家人居於民安新村一舊樓單位,但隨著疑犯的母親幾年前過世,他的兩個胞姊亦相繼搬走,只剩下他與父親日夕相對,但死者自從喪妻後,因酗酒日漸消瘦,兩父子更經常因家事爭吵,案發前一日,兩人亦曾大吵一場。但由於警方沒有透露疑犯及死者更多背景資料,令案件益顯撲朔迷離。
雖然警方沒有透露昨日命案中疑犯與死者的背景資料,但社會工作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廳長鄧玉華昨日出席一項有關家暴的活動後,對案件說出的一句話,則透露極大玄機,鄧玉華稱,由1998年2007年曾為涉案家庭提供經濟援助。 至於社工局當年對涉案家庭提供多少經濟援助、外界不得而知,但可知道的是,黃氏一家五口其時面臨經濟困境,則是不爭事實,而黃氏夫婦雖育有三名子女,但以本澳社會福利之優厚,黃氏夫婦應不用為生活擔憂,箇中問題,讓人不解。 鄧玉華續稱,局方目前未接到過涉案家庭的家暴通報,但局方得悉事件後亦主動向警方了解案件實際情況,會視乎案件需要盡量提供協助;鄧玉華又指,20年前雖曾為涉案件家庭提供經濟緩助,但由於事隔已久,局方現已積極跟進事件發展,希望能為相關家人提供支援。 另外,他亦呼籲市民若發現家庭出現問,可嘗試向各社會服務單位或局方尋求援助,至於涉及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局方會建議轉介尋求專業服務,因一般社工並沒有相關專業能力可處理。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上月28日至本月1日訪問緬甸聯邦共和國,以加強彼此在商貿、旅遊、文化等領域的合作。 訪問團包括由旅遊局、旅遊學院、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組成的特區政府代表團,以及由超過40位來自旅遊、商貿及其他行業組成的澳門企業家代表團。 何厚鏵、譚俊榮及特區政府代表團一行抵達緬甸首都內比都後,與緬甸國務資政、總統府部部長兼外交部部長昂山素姬禮節性會面,期望就教育、旅遊、商貿投資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 代表團隨後與緬甸副總統吳敏瑞禮節性會面,亦會見了緬甸飯店和旅遊部部長吳翁貌、商務部部長丹敏及計劃和財政部副部長吳色昂,就貿易投資、人力資源及文化交流等議題交換意見。 在內比都期間,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緬甸飯店與旅遊部部長、澳門特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一同見證澳門旅遊學院與緬甸飯店與旅遊局培訓和教育部簽署諒解備忘錄。
立法會昨日舉行大會,一般性討論及表決當局修訂《集會權及示威權》法案 ,建議將以書面告知民政總署管委會主席改為治安警察局局長。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表示,民署因應未來成為市政署,有必要轉移部分職能,以更好地履行有關工作,保障市民安全;而議員區錦新、吳國昌及高天賜,就質疑政府是想從嚴處理及加強管制集會示威行為。法案以三票反對、27 票贊成獲得一般性通過。
立法會昨日舉行全體會議,議員高天賜議程前發言時表示,泳季將至,很多小童、成人及長者,會到各公共或私人游泳池暢泳,由於黑沙海灘水質不宜游泳,相信市民大多傾向使用公共游泳池,因此,建議政府統一泳池衛生看管程序並將其標準化,確保市民在安全環境下暢泳。 高天賜引述皮膚科專家指出,人們在使用泳池後眼睛變紅及發炎,很多時候是因為氯與尿液混合所致;據最近一些相關研究發現,游泳池水的糞便濃度甚高,每名進入泳池的成人會把0.14克糞便、汗水、尿液及十億微生物帶進水中,因此泳池水絕不能飲用。 他又指,氯確實能起到保護泳客的作用,可殺滅泳池水內存在的大量細菌,但針對一些能引致腸胃炎及腹瀉寄生物則沒有效用;因此,為了維護公共衛生,當局有責任統一泳池衛生看管程序並將其標準化,同時亦應要求公共及私人泳池管理實體就「泳池水質看管計劃」範圍內必須作出的預防工作提交證明。 高天賜表示,衛生局及民政總署有責任公開及監察用於分析的微生物及物理化學參數,包括監管泳池水質工作範圍內取樣的最高數值及技術。
天鴿」風災至今逾半年,廉政公署「氣象局颱風預報程式的調查報告」和行政長官委任的「8.23風災專案調查委員會」,報告均明確指出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涉嫌疏忽職守,社會一直要求官員問責,但涉及的紀律程序遲遲未有結果,退休基金會日前更批示馮瑞權可獲發高達每月近八萬元退休金,引起民憤,批評現時問責制存在缺失,利用制度漏洞申請退休規避問責,必須盡快堵塞漏洞。 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在颱風「天鴿」吹襲後次日申請退休獲准,上月更獲退休基金會確定可由去年11月27日退休開始計算退休金。此前,氣象局前副局長梁嘉靜申請終止定期委任亦獲批准,返回原第二職階首席顧問氣象高級技術員職位,每月繼續領取薪酬58,000元。當局批准兩人申請,雖合乎法律規定,但不合情理,反映問責制存在缺失,官員利用制度漏洞,以申請退休規避問責,根據《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官員申請退休獲准後,縱使其後被提起紀律處分,最嚴重只是停發四年退休金。 廉政公署的「氣象局颱風預報程式的調查」和行政長官委任的「8.23 風災專案調查委員會」,先後在去年10月19日和11月21日發表調查報告,直指馮瑞權和梁嘉靜涉嫌有違紀責任。兩份報告都已就事件公開調查結果,「紀律程序」應有足夠證據進行,卻至今仍未有結果, 因此, 社會有意見認為, 要彰顯高官問責,在進行紀律程序期間,應要暫時中止有關退休或調職申請,以及領取退休金等程序,直至紀律程序結果公布再進行相關申請審批,並根據事件複雜性,訂定紀律程序應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不應無了期進行。 「天鴿」重創澳門,但至今未有官員問責,被普遍認為在有不可推卸責任的氣象局領導,依然每月拿取高薪,令社會對高官問責呼聲日高。 政府十年前已提出高官問責制,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去年底曾在立法會表示,政府一直重視構建問責制,無論是行政、法律、政治、道德方面的問責,都建基於一個制度之下。公職人員若違反一般或特別義務,有其紀律責任,在執行職務時存在不法行為,要負上民事及刑事責任。天鴿風災已過去逾半年,仍未有官員需要問責,當局有需要盡快提起問責,以慰罹難者在天之靈。
立法會昨(3)日舉行全體會議,一般性討論並表決《設立市政署》法案,最終以27票贊成、三票反對一般性通過。法案建議,市政署下設市政管理委員會及市政諮詢委員會,前者由不多於八名成員組成,後者由不多於25名成員組成。兩個委員會的成員皆由行政長官在具有服務社會、服務市民的熱忱和履歷,且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合資格人士中委任。 對於新的市政機構,議員存在不同意見,馬志成(圖)、陳華強及黃顯輝等議員表態支持,而議員區錦新等人則表示不同意見。區錦新指出,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有市政機構此一界別,代表市政機構並非一般的政府部門或社團,而需要民意代表參與。他很遺憾未能引入民選機制,認為非政權性市政機構與是否民選,並不矛盾。 列席會議的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回應議員表示,設立市政署是為了完整履行《基本法》及憲制責任。陳海帆續稱,市政署與特區政府是委託關係,受政府監督,因此由政府委任組成、不會由選舉產生,與香港的區議會沒 有可比性。陳海帆亦指出,政府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包括青年、專業人士或社區工作者,自薦擔任諮詢委員,政府對此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