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批示研擬「紀律程序」 法律

有意見認為應在今年內落實

強颱風「天鴿」重創澳門,造成嚴重破壞及傷亡,社會普普遍意見要求氣象局問責,事隔半年,前氣象局長馮瑞權每月穩袋八萬元退休長糧,但對其開展的兩項紀律程序調查仍未有結果,再次引起社會不滿。政府發言人上周四(29日)發出新聞稿稱,關於前氣象局局長馮瑞權的紀律程序現時還在調查中,政府留意到有關「對領導及主管人員的紀律程序」(下稱:「紀律程序」)有檢討及完善空間,行政長官已批示行政法務司司長成立工作小組進行研究,就如何制定「紀律程序」法律提交報告,以便完善特區政府官員問責制度。但有意見認為,明年特首選舉,如政府有意修改「紀律程序」,理應在今年內實行。 傳新澳門協會會長韋浩風受訪指出,現時「紀律程序」已不合時宜,調查時間最長三年,但「有上限沒有下限」,如今次「馮瑞權事件」紀律程序至今未公開,「廉署報告」及「獨立調查小組」已就事件公開調查結果,照道理運輸工務司的「紀律程序」應有足夠證據,可儘快公開。他認為,政府有意修改「紀律程序」,應盡早在今年內落實,原因明年是特首選舉及接下來將是官員離職潮。 韋浩風又指,現時罰則亦有很大問題,就算馮瑞權「紀律程序」公開,最多是取消四年退休金,阻嚇力嚴重不足。政府應修改當中的罰則,甚至制定「官員問責制」。 立法會議員高天賜認為,政府公開表示會修改「紀律程序」,只是一個「間接平息事件」的手段,因明年將是特首選舉,亦是政府「換班子」時刻,現時不會有足夠時間修改「紀律程序」等相關法律條文。

03/04/2018
24867

一鋪養三代

投資商鋪仍要看「人」

特區政府早前加徵住宅「取得印花稅」後,樓巿資金流入相對落後的商鋪巿場。俗語有話,「一鋪養三代」,商鋪投資對很多人來講都是一個看起來利潤十分可觀的板塊。但想做商鋪投資,並且將其做好的話,必需要認真了解板塊的知識,例如商鋪投資注意事項有哪些等等。 如何選擇一個黃金地段是關鍵選擇商鋪,不需要太多經驗和專業。只要你了解所居住的城市,知道所要投資區域的消費群體和主要業態,只需通過簡單的計算就能甄別出值得投資的商鋪。「位置、位置、還是位置」,這是業內人士提出選擇商鋪的首要標準,而只有零售業蓬勃的城市,商鋪才值得投資,本澳一直作為發達的旅遊城巿,每年接待過三千萬人次的遊客,商鋪價值前景一直被看高一線。 觀察其他周邊城巿,街鋪已經成為地產投資財富的重要來源之一,特別本澳商場配套不足,更顯得街鋪缺少而產生的需求價值。目前本澳僅有的商場鋪,當中部分更處於新馬路遊客旺區,但出租率一直不高,更顯得與街鋪的價值差距在這輪資金追捧下再次被拉大。 而投資商鋪需要再仔細注意哪些事項?首先位於交通樞紐處的商鋪,應以經營日常用品或價格低、便於攜帶的消費品為主。位於住宅附近的商鋪,應以經營綜合性消費品為主。位於辦公樓附近的商鋪,應以經營文化、辦公用品為主,且商品的檔次應相對較高。位於學校附近的商鋪,應以經營文具、飲食、日常用品為主。在投資商鋪之前,就應該為它尋找「出路」。其次,如果相中的商鋪位於著名連鎖店或大品牌專門店附近,甚至就在這些店面的隔壁,那麽,大可省去考察商鋪市場的時間和精力,因為你的商鋪將可以借助這些店面的品牌效應招攬顧客。 此外,獨立門面不可少,有的店面沒有獨立的門面,自然就會失去獨立的廣告空間,你也就失去了在店前施展巿場營銷智慧的空間,這會給店面今後的銷售帶來很大麻煩。最後,商鋪周邊人群購買力的大小和質量,決定了商鋪的基本價值。當然,在那些購買力較強的區域,商鋪的價值高,妳獲得投資回報的成本也相對較高。

03/04/2018
26457

司警局長薛仲明由奇案入手

勉年輕人成功上位靠堅持!

身材瘦削、架一副黑框眼鏡,似學者多過似警察的新任司法警察局局長薛仲明,坊間對他了解其實並不多,但在昨日出席澳門大學「青年與局長真情對話」交流會中,發現薛局長由一名年輕幹探「上位」之路的不平凡過程,而他以兩宗大宗作案例,勉勵年輕人若要成功,必須具備堅持、毅力這兩項要素,至於如何堅持,如何展現毅力,就由局長現身說法。 澳門大學何賢會議廳昨日舉辦一場「青年與局長真情對話」交流會,主角是司法警察局局長薛仲明,現場有150名師生與局長即場互動交流。薛仲明以兩宗他親身經歷的大案,作為與師生交流的素材。 逃獄情節「好似拍戲咁!」第一宗是發生於2004年的「柯文溪越獄案」。薛仲明形容柯文溪是個很精明的人,其人在上世紀90年代涉及多宗綁架案,落網後被關進監獄,仍千方百計尋求逃獄方法,最後竟然利用尿液、食鹽等酸性物質,將鐵窗的鐵枝逐漸損毀,再利用包裝紙造成的「威也」,綁在窗框然後順滑而下,結果給他成功越獄,薛局長形容事件「好似拍戲咁!」最「笨拙」方法建奇功柯文溪越獄後,警方一度束手無策,相信他在同黨接應下已逃出澳門,但薛仲明其後說出破案的細節,原來「更似拍戲」。 司警首先從其他囚犯口中得知柯的女友身材樣貌等特徵,又知道柯喜愛吃甚麼飯菜,從而推斷若柯還未逃出澳門,極有可能藏在女友家中,而其女友又會往街市買他喜愛的食材,於是採取最「笨拙」的方法,由多名探員往全澳多個街市尋求「柯女友」其人。 結果出人意料之外,探員真的找到「柯女友」,再跟蹤她落腳的地方,調查定當後,由飛虎隊帶頭直搗窩藏柯的單位,一舉逮捕這名差點把澳警「玩轉」的逃犯。 蒐集垃圾毅力驚人另外一宗大宗同樣離奇,薛仲明稱,2011年收到可靠線報,但只有「毒販在北區開設毒品工場」這一句話。但要在大廈林立的北區找出其中一個製毒單位,不啻是大海撈針,薛仲明的團隊忙了足足一年多,不斷地在有可疑的工業大廈蒐集垃圾,由於製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化學物質,當出現這種特定化學物質的大廈,會是製毒工場的可能性就愈大。 幾經艱辛,終於給團隊找到那個製毒工場,薛仲明稱,如果司警同事當年沒有那份堅持,沒有那種毅力,相信半年左右就會放棄,而由這宗大案勉勵同學,「做人需要堅持,有毅力就有成功希望。」

29/03/2018
6958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