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長假期,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遊客踴躍出門,澳門多個主要旅遊景點形成了一股強烈的人流潮,街道和廣場人群湧動,熱鬧非凡。八日長假期,總訪澳旅客93.2萬人次,日均11.6萬人次,超出政府原來預期的10萬旅客,其中假期第二日達到15.8萬人次,為近年來新高,也高於2019年同日的數字。人流創下了新的紀錄,展現出澳門作為一個國際旅遊城市的吸引力,同時也為旅遊業界和中小企打下強心針。
極端天氣日益頻發,颱風、暴雨、高溫,持續多個月,影響居民的生活。有居民表示,在颱風和暴雨天氣下,既要處理自身的工作,亦要兼顧子女的就學,生活物資的採購,還要妥善做好相應的家居防災措施,感到手忙腳亂,因此期望政府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的准確性、提前性和決策效率。
2023年中秋、國慶雙節八天假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熱門旅遊目的地,熱鬧非凡。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統計,9月29日至10月6日,橫琴各景區的遊客接待量合計約50.17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87%,同比2019年增長34%。
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日前公布2023年第三季澳門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結果,總指數為101.94,較上季(94.33)相比上升7.61點,升幅為8.07%,延續上升態勢。在六項分指數中,除「物價水平」外,其餘五項都處於「有信心」區間。
今年中秋節連接國慶節合共八天長假期,澳門錄得入境總旅客93萬2,365人次,其中9月30日更錄得15萬8,726人次入境旅客,創今年及疫情以來最高單日入境旅客人次;日均旅客與去年同比升3.7倍,跟2019年同比,日均客量恢復接近八成四;酒店平均入住率亦高達87.9%。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文化交流密切,以及文旅體驗新升級,粵港澳大灣區成為黃金周熱門旅遊目的地。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初步測算,今(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八天,廣東累計接待遊客6,386.2萬人次,同比增長44.7%,較2019年增長1.6%;實現旅遊總收入571.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8.7%,較2019年增長7.7%。
繼上(9)月宣布個人住房貸款執行「認房不認貸」後,珠海市近日再官宣實施公積金「認房不認貸」。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日前發布《關於優化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明確自即日起,職工家庭在本市名下無住房,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沒有尚未還清的公積金貸款,且公積金貸款次數累計未滿兩次的,可按首套住房執行公積金貸款政策。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疊加,全國各地群眾出遊需求旺盛,節日氛圍濃厚,各種消費模式、消費場景創新延展,為消費持續恢復注入強勁動能。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服務業總工會於今年4月至9月展開「2023年飲食業僱員職業生活研究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543份,根據調查結果發現,逾半受訪者每月收入低於中位數,而七成以上受訪者相比去年薪酬維持不變,整體受訪者對檢討最低工資調升、增加行業相關培訓有較高共識和期盼,建議特區政府加強飲食業勞動權益監管,推動本地人才培養。
統計暨普查局公布2022年多個行業的調查結果,其中,保安業收支連續三年錄得跌幅,顯示部分行業對保安服務的需求縮減,去年全年盈利同比增加32.2%至 1.7億元,反映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20.2億元,上升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