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和韓國昨(15)日先後試射彈道導彈,朝鮮於中午時分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兩枚彈道導彈不到三小時,韓國也宣布成功試射自主研製的潛射彈道導彈(SLBM),成為全球第七個成功利用潛艇試射潛射導彈的國家,加劇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 韓國總統府青瓦台15日下午宣布,攜帶潛射彈道導彈的韓國第一艘國產3,000噸級潛艇「島山安昌浩」號當日進行水下試射,潛射彈道導彈在發射後按照預定的軌跡飛行,最終準確命中目標,總統文在寅等政府和軍方人士到場觀摩發射試驗。隨著此次發射,韓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印度之後,第七個成功測試潛射彈道導彈的國家。 青瓦台指出,完成潛射導彈的研製,在確保全方位防禦能力和威懾能力方面具有重大意義,期待今後對實現自主國防和朝鮮半島和平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韓國官員並未說明這枚潛射彈道導彈的細節,但韓聯社指出,韓軍以射程500公里的「玄武-2B 」彈道導彈為基礎,研發出「玄武4-4 」潛射彈道導彈。據悉,韓軍計劃經試驗評估後,根據戰鬥力計劃進行部署,包括「島山安昌浩」號在內的中型潛艇有望搭載該潛射彈道導彈。 朝射彈道導彈 菅義偉批無法無天 同日較早前,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探測到朝鮮分別於中午12時34分及12時39分,從平安南道陽德郡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兩枚近程彈道導彈,最高飛行高度60公里,飛行約800公里後落入朝鮮半島東部的國際海域。韓美情報部門正分析其具體規格和參數,韓軍保持高度戒備,並與美方保持密切合作,已做好全面應對的準備。韓聯社指出,這是朝鮮今年以來第二度發射彈道導彈,也是朝鮮今年第五度武力示威。朝鮮13日才宣稱11、12日成功試射新開發的遠程巡航導彈,時隔兩日又進行發射活動。 日本方面,海岸防衞隊指出,朝鮮疑似發射彈道導彈,未有進入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若最終證實是發射彈道導彈,將是朝鮮繼3月後再次試射,進一步違反聯合國的制裁。日本首相菅義偉嚴詞批評朝鮮「無法無天」,威脅日本與區域和平,對此嚴重抗議與強烈譴責,並將緊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 美國方面,美軍印太區司令部表示,朝鮮試射導彈未有對美軍、美國領土及盟友構成即時威脅,但事件反映朝鮮非法發展軍備造成不穩,美國捍衞韓國和日本的決心堅不可破。駐韓美軍指,朝鮮繼續聚焦發展軍事計劃,威脅東北亞及國際社會,將持續監察情況,與韓國密切協商,以保護韓國免受任何威脅。 文在寅見王毅 盼北京冬奧改善韓朝關係 韓朝今次試射導彈,時值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韓國。據新華社報道,王毅14日晚乘專機抵達韓國,15日早上與韓國外長鄭義溶舉行會談,其後到青瓦台拜會文在寅,兩人會面約40分鐘。 王毅表示,中韓是搬不走的鄰居,亦是實現合作互贏的夥伴,兩國應該加強交往。他又說,中韓關係取得不少歷史成就,兩國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應當聚焦合作,共謀發展。文在寅高度評價中國在朝鮮半島和平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貢獻,表示韓國將繼續努力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和平穩定,希望中方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 韓國在2018年舉辦平昌冬奧,藉此機會拉近與朝鮮關係。文在寅提到,希望明年舉行的北京冬奧能成為改善韓朝關係契機。王毅正面回應,表示會盡力協助,認為只要保持積極的政治意志,即使只有一天也可能立下具歷史意義的里程碑。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菅義偉將出席24日在美國白宮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首次與美國、澳洲、印度三國首腦面對面會談,就新冠對策和應對中國確認合作,作為自身外交收官。對於菅義偉這次卸任前出訪,報道稱,在野黨批評說「與其說是風光退場,不如說是畢業旅行」。 報道稱,舉行「四方安全對話」是美國拜登政府的意願,菅義偉認為,雖然即將卸任,但尊重美方的邀請並對加強日美關係和四國合作做出回應是有益的。從中也能看出與拜登等構建關係將有助於自己卸任後維持影響力的想法。 報道稱,在野黨對菅義偉在表明卸任意向後訪美表示「無法理解」。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接受采訪時主張稱:「正因為是重要的會議,才應該由下一任首相前往。」也有日本政府高官就訪美稱,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日程順利結束後的現在「正是好時機」,並展望稱國內新冠病毒新確診感染者人數趨於減少「將會成為宣傳日本疫情對策成果的機會」。 不過報道還炒作稱,中國加強在東海和南海的海洋活動。菅義偉身邊人士宣稱,四位首腦齊聚美國舉行會議「將展現四國應對中國的意志」。 菅義偉以訪美作為外交收官,被在野黨諷刺是「畢業旅行」。 (美聯社圖片)
第76屆聯合國大會1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據新華社報道,今屆聯大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在發言中呼籲世界擁抱希望,並將其未來工作重點總結為五道「希望之光」:走出新冠疫情、推動可持續復蘇、應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尊重所有人權利、重振聯合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希望各國加快應對新冠疫情的步伐,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結束戰爭。他呼籲重塑聯合國建立之初的價值觀:捍衛人權、同情弱者、通過對話謀求和平、在共同挑戰面前同舟共濟。 按慣例, 聯合國一般在本屆聯大開幕的前一天舉行上屆聯大的閉幕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今年參照2020年方式,在同一天舉行第75屆聯大閉幕式。古特雷斯在閉幕式上說,新冠大流行已被證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最具挑戰性的事件。他讚揚第75屆聯大在主席博茲克爾的領導下,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多邊主義和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的價值。 最受關注的聯大一般性辯論將於9月21日至25日及27日舉行,各國代表既可現場發言,也可採用預先錄製視頻的方式發言。此外,本屆聯大還將在9月20日至28日期間,圍繞可持續發展目標、糧食體系、反對種族主義、減貧、消除核武器等議題舉行一系列高級別會議和活動。 第76屆聯大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左)呼籲世界擁抱希望。(美聯社圖片)
美國蘋果公司當地時間14日舉行秋季新品發布會, 推出iPhone 13系列, 新一代,iPad和iPadmini等多款新品。 其中最重磅的iPhone 13系列,與此前一樣,依然有四款產品, 分別是iPhone 13mini、、以及Max,主要變化是屏頂的「瀏海」比之前縮小、攝像頭升級及續航增加。彭博通訊社指出,iPhone 13系列相比前代,更新力度堪稱史上最小。 報道稱, 四款iPhone 13與2020年的iPhone設計相似,只是在屏幕上方的前置攝像頭上增加了一個小凹槽,起價也相同,從700美元至1,100美元不等。此外,兩款Pro手機雖配備高品質視頻攝錄功能和能實現更流暢滾動效果的高刷屏,最大容量則增加到1TB,達到去年的兩倍。但在去年大規模升級5G功能後,今年的「擠牙膏式」升級可能讓人有些失望,購買新機的欲望不強。 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不太願意花大價錢獲得小幅功能升級,而是選擇延長使用目前手機的時間。投行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對蘋果新一代智能手機興趣匱乏。根據該公司對1,000名美國人進行的調查,只有6%的受訪者表示有意在今年秋天和冬天購買,低於2020 年的10%。受訪者的iPhone平均使用年限也從去年的2.3年延長到2.6年。 對iPhone 12用戶來說,新機缺乏必不可少的新功能,所以沒必要升級換代。(美聯社圖片)
塔利班上月趁美軍匆忙撤離阿富汗之際,閃電般攻略全國,上周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臨時政府。聯合國周一(13日) 就阿富汗局勢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一場募款會議,希望為阿富汗籌集6.06億美元援助,以解決塔利班接管後的人道主義危機,與會國家及地區在會上承諾提供超過十億美元援助阿富汗。不過,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批評,塔利班重新掌權後違反承諾,新內閣除了沒有女性外,又殺害前政府人員報復。 綜合法新與路透社報道,阿富汗原有1,800萬人長期依靠外國援助生存,佔一半人口,隨著旱災和物資匱乏,仰賴援助的人口可能更多,但塔利班上台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停止放款、阿富汗中央銀行(DAB)的外匯存底也被凍結;大批阿富汗人在動盪中遷徙,冬天又即將到來,之前的外國援助也已耗盡,聯合國擔心當地人民營養不良、甚至餓死,湧現大規模難民潮,因此開會籌資6.06億美元,以便在未來四個月支持阿富汗1,100萬人的緊急援助需求。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會上表示,阿富汗自8月以來貧困率飆升,基本的公共服務接近崩潰,過去一年中,數十萬人因戰爭逃離後無家可歸,「經歷數十年的戰爭、苦難和不安,他們可能還面臨著最危險的時刻。」 100萬阿富汗兒童恐將餓死 世界糧食計劃署於8月和9月調查1,600名阿富汗人,發現多達93%食不果腹。署長畢斯利(David Beasley)提到,阿富汗40%的小麥無法收成,烹調用油價格漲了一倍,多數人民沒有收入來源。雖然銀行開始恢復營業,但提款的人大排長龍,而且公務員和警察等公職人員從7月起就領不到薪水。他說:「1,400萬名阿富汗人正走向餓死邊緣,相當於每三人就有一人不知道下一頓飯到哪裡去吃。」《紐約時報》指出,聯合國高級官員警告,在冬季來臨之前,數百萬阿富汗人可能會耗盡食物,100萬名兒童將出現嚴重急性營養不良症狀,若不接受治療,可能面臨死亡。 古特雷斯籲各國投資阿富汗 與會各國陸續承諾捐款,最終承諾提供超過十億美元的援助。古特雷斯表示,新募到的款項中,約兩億美元會撥給世界糧食計劃署。 他相信這些援助可當作與塔利班談判的籌碼,施壓對方改善人權。塔利班曾於1996年到2001年以暴政統治阿富汗,許多人擔心塔利班這次會故態復萌。 古特雷斯也呼籲各國「想辦法讓現金注入阿富汗經濟」,以免當地經濟徹底崩潰,導致阿富汗和周圍地區出現「毀滅性後果」。他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實際當權者行為失當,我不認為解決辦法是集體懲罰其人民。」此前,聯合國收到了塔利班當局的書面保證,後者稱將允許救助人員在阿富汗各地自由行動。 人權高專批塔利班未守承諾 不過,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會上指出,她對塔利班公布的政府班子感到失望,認為內閣缺乏包容,當中只有少數非普什圖人士。而阿富汗女性亦被排除在公共領域,批評與塔利班早前聲稱維護女權的承諾互相牴觸。巴切萊特又批評塔利班違承諾,包括要求女性留在家中、不要工作,以及禁止女童上學等。 巴切萊特續指,根據可信消息,有阿富汗前政府的安全部隊人員及替政府工作的僱員遭塔利班殺害,後者又派人搜索前政府官員,拘留他們的家人,且以暴力對待示威者及記者。她批評塔利班沒有遵守尊重人權的承諾,認為阿富汗繼其奪權以來,進入新的危險時期。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總裁(黨主席)選舉即將於17日公告、29日進行投開票,當選者即為日本首相。日本共同社14日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前防衛相石破茂決定放棄競逐自民黨總裁,並傾向支持負責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朝日新聞》引述石破派內部人細透露,石破本人將於15日的石破派總會上表態不參選。 據報道,石破茂原本一直考慮參加黨總裁選舉,但部分盟友認為,石破茂勝出的機會渺茫,勸他放棄,由於石破派旗下僅17人,因此為了參選必須湊齊的20名推薦人名單也成為難題。報道稱,總裁選舉現在似乎是河野、前外相岸田文雄,以及前總務相高市早苗的三方較量。 石破茂(左)計劃放棄參選自民黨總裁,改為支持河野太郎。(美聯社圖片)
美國白宮13日公布,總統拜登將於本月24日在白宮主持「四方安全對話」領袖峰會,與澳洲、印度和日本三國領導人舉行會議,是各國領袖首次親自參加及面對面談話。 據外媒報道,澳洲總理莫里森、印度總理莫迪及日本首相菅義偉,下周將到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屆時與拜登會面。會議將討論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持續擴大影響力等議題。 「四方安全對話」目的是參與國加強合作應對中國日增的勢力。 該四國家領袖今年3月曾舉行視像會議,討論新冠疫苗上的合作及北京帶來挑戰下要力爭印太地區自由開放。 白宮24日舉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各國領袖將首度親自出席。(互聯網圖片)
最新出版的9月份醫學期刊《刺針》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對43個國家共749個城市的山林火災污染情況、每日平均PM2.5的濃度、相關死亡人數等情況的調查發現,全球每年有33,000人因短期吸入山林火災煙霧死亡。 研究人員還發現,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的數量每增加十微克,就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率增加2.3%。PM2.5是山林火災煙霧中的主要污染物,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惡化。 在世界各地,中美洲和東南亞地區的山林火災煙霧造成的死亡比例最高,達到1.6%。 專家們強調,這項研究的相關數據說明,政策制定者應該認識到山林火災煙霧與公共健康之間的關係,並為此採取措施,降低公眾的健康風險。 報告指,全球每年3.3 萬人因吸入山火煙霧喪生。(美聯社圖片)
朝鮮官媒朝中社周一(13日)公布朝鮮於周末成功試射一款新型遠程巡航導彈,沿著不同軌道擊中公里外目標,落入朝鮮領海,美國和韓國軍方正分析相關數據。今次試射,領袖金正恩無到場視察,而且發射的是巡航導彈,韓媒形容挑釁性比彈道導彈低,但射程可覆蓋日本大部分地區及韓國以外範圍,仍具有相當威脅。 朝中社13日報道,朝鮮國防科學院於11、12日成功試射最新研製的遠程巡航導彈。報道稱,試射的導彈在朝鮮領土及領海上空,沿著橢圓形及「8 」字型的飛行軌跡持續飛行了7,580秒(即約兩個小時),距離達1,500公里,擊中目標並落入領海。報道指出,研究人員在過去兩年來進行了多次細節測試,數十次發動機地上點火和各種不同試驗,今次試射驗證了新開發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推力等技術指標,導彈的飛行控制性能、命中精準度等全部符合設計要求。報道強調,朝鮮開發遠程巡航導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令朝鮮更能保障國家安全和壓制敵對勢力的反朝鮮軍事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報道稱,包括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朴正天、黨委書記金正植、國防科學院黨委書記全日浩等人都到場觀看試射,但未提到金正恩。韓聯社報道則指,金正恩未親自視察本次導彈試射。 射程覆蓋韓國 中俄日亦受威脅 這是朝鮮今年第四次作出武力挑釁示威,此前平壤先後在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的1月22日和3月21日試射巡航導彈,3月25日首次進行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短程彈道導彈試射。 今次試射的巡航導彈屬於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對朝決議的低強度武力示威,雖然巡航導彈易於精確打擊,速度不如彈道導彈,搭載的核彈頭重量也需大幅減輕,但巡航導彈基本上以直線飛行,而且飛行高度較低,令周邊國家難以偵測,加上朝方公布這款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是1,500公里,除了覆蓋韓國全境外,還可攻擊日本大部分範圍,中國東北部及俄羅斯部分領土亦在射程範圍內,因此仍然具有相當威脅。 美軍:捍衛日韓承諾牢不可破 對此,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表示,軍方正在與韓國和美國的情報部門密切協調、對這次試射進行詳細分析。韓媒認為,美朝核談判擱置多時,朝鮮此時選擇試射武器無非想展示軍力,但使用巡航導彈而非彈道導彈可避免過份挑釁美國。 美國軍方指,留意到朝鮮試射巡航導彈,會繼續監察局勢並與盟友溝通。今次試射反映朝鮮持續專注發展軍事項目,威脅其鄰國和國際社會,美國捍衞韓國和日本的承諾是牢不可破。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一貫堅持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中方呼籲有關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積極開展對話接觸,按照雙軌並進思路和分階段同步走原則,不斷推進朝鮮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
以色列基利波監獄本月6日發生匪夷所思的越獄事件,當地農民通報獄方,稱見到可疑人物潛伏在農田中,獄方清點囚犯後,確定有六名巴勒斯坦籍囚犯失蹤,隨後更在牢房水槽下發現一個連接到監獄外部的可疑地道。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這六名囚犯同住一間牢房,用了大概一個月時間挖好地道逃脫,工具僅是一支生鏽的湯匙。 據悉,該六名逃犯身份並不簡單,其中五人是激進組織「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運動」成員;另一人則是解放組織「法塔赫(Fatah)的指揮官。發生越獄事件後,以色列派軍隊進駐約旦河西岸,展開大規模追捕行動,先後於10、11日共計抓回四名逃犯,尚餘兩名逃犯仍然在逃。以色列公共安全部長巴列夫(Omer)稱,這是非常精確的越獄規劃,推斷可能有外部援助。 六逃犯以生鏽湯匙挖出一條通往監獄外地洞, 成功逃獄。 (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