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對新人而言是人生中的難忘回憶,縱使力求完美,也難免可能突發狀況,導致一些搞笑插曲的發生。近日,菲律賓一段婚禮影片在網上爆紅,可見一名新娘在走紅地毯時始終步伐古怪,疑似有不明物體在婚紗裙下詭異蠕動,新娘亦不時用手去撥動和調整下半身裙襬。 直到一對新人走到證婚人面前時,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白色短褲並戴著黑色口罩的男子,突然從新娘婚紗底下鑽出,讓全場賓客傻眼,這一幕被人拍下上載至臉書瘋傳,吸引超過170萬人次觀看。 這名男子究竟是誰?原來他是婚禮公司員工,擔任新娘的造型師,由於婚禮當天在戶外舉行,現場風很大,為了避免新娘的婚紗被強風吹亂,所以才躲在裙底下固定裙襬。造型師還澄清新娘在婚紗下還有穿衣服,免得大家胡思亂想。 不少網民得知真相後,對造型師的盡責表示敬意,大讚造型師「身手靈活」、「幹得好」,造型師就回應說「當新娘在紅地毯上成為焦點時,我很高興能躲在她的禮服下面幫忙」。
周三(6月16日)凌晨,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傳出陣陣爆炸聲。以色列證實,軍方對加沙地帶發動空襲,以回應巴勒斯坦人連續向以色列南部發射帶有燃料彈的氣球。這是巴以雙方5月21日停火以來首次爆發衝突,也是以色列新政府上台以來對哈馬斯發動的首次打擊。目前暫時不清楚空襲是否造成人員傷亡。 路透社引述哈馬斯一家電台報道,以色列飛機16日襲擊了加沙地帶的一個巴勒斯坦訓練營地。這是自上周末貝內特領導的以色列新聯合政府就職以來的首次以巴暴力交鋒,他的上台為內塔尼亞胡12年的總理任期劃上句號。 以色列軍方隨後發布聲明稱,其戰機空襲了哈馬斯在加沙及汗尤尼斯的軍事基地,並指這幾處軍事基地正在從事「恐怖主義活動」,「以色列已做好準備應對所有狀況,包括在面對來自加沙地帶持續的恐怖行為時重新開戰」。聲明並指出,此次空襲是對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南部發射燃料彈氣球的回應。 據報道,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連續近一個月向以色列南部發射帶有燃料彈的氣球,其中15日發射的最後一輪燃燒氣球致以色列邊境附近社區引發約20 場大火。 哈馬斯的氣球彈攻擊、以色列的空襲回擊是否造成了人員傷亡,目前都還不清楚。但一名哈馬斯發言人在推特上發表聲明稱,巴勒斯坦人將繼續進行勇敢的抵抗,在耶路撒冷捍衛他們的權利和聖地。 耶路撒冷遊行爆衝突33巴人傷 此前,耶路撒冷老城區也爆發以巴衝突。數千名以色列人於15日傍晚在耶路撒冷老城區舉行了「耶路撒冷日」旗幟遊行,以紀念1967年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東耶路撒冷(老城及其聖地的所在地),遊行者通過耶路撒冷老城的大馬士革門進入穆斯林區,每次都引發巴勒斯坦人强烈抗議。哈馬斯曾警告說,如果繼續活動,將再次引發敵對行動。以色列當天在耶路撒冷部署約2,000名警察,直升機在空中監控地面情況。為應對加沙地帶武裝組織可能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以軍還在耶路撒冷部署了「鐵穹」防禦系統。 當人群行至通往老城區的大馬士革門附近時,遭到巴勒斯坦民眾抗議,隨後抗議者與以色列警察發生衝突。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影片顯示,一些以色列示威者向當地巴勒斯坦人高喊「去死吧阿拉伯人」。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以色列警方發射了眩暈彈和橡膠子彈,導致33名巴勒斯坦抗議者受傷,17 人被捕。 據悉,以色列原計劃在5月10日舉行「耶路撒冷日」遊行,後因巴以爆發新一輪衝突而推遲。不過,在內塔尼亞胡將權力移交給貝內特數小時後,以色列新政府批准了這項爭議性活動。 聯合國中東和平進程特別協調員文內斯蘭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在聯合國和埃及正在鞏固巴以脆弱停火的敏感時刻,耶路撒冷緊張局勢再次升級,有關各方應採取負責任的行動,避免任何可能引起下一輪衝突的挑釁行為。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下月20日將乘坐旗下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製造的航空飛船上太空。與此同時,請願網站Org出現一份搞笑請願書,建議貝佐斯下月出發時,應該被拒絕重返地球。截至目前,已有9,366 人聯署響應。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這份名為《別讓貝佐斯重返地球的請願書》於一周前發起,提案人Jose Ortiz在請願理由上寫道,貝佐斯偽裝成亞馬遜老闆,實質上卻像DC漫畫超級大反派一樣,是個一心想稱霸全球的邪惡統治者,「簽下這份請願書吧!人類的未來可就在你手裡了,別讓他回來」。 至截稿時,已有9,366人在這份請願書上簽名,有一名聯署的網民還在評論區寫道:「把(太空科技公司SpaceX兼電動車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帶上,別回來了。」據報道,貝佐斯這次太空之旅,將是藍色起源的航空飛船第16次自動飛行,但是首次載人,全程11分鐘,共有六個座位,貝佐斯將與胞弟Mark Bezos同乘坐飛船,而日前其中一個座位已以2,800 萬美元成功拍賣售出。 別讓貝佐斯回來的請願已有近萬人聯署。(網頁截圖)
哥倫比亞東北部北桑坦德省邊境城市庫庫塔的陸軍30旅軍事基地15日發生汽車炸彈爆炸,造成36人受傷,其中三人重傷。當局將襲擊歸咎於左翼叛亂分子。 路透社報道,事發當日,有兩名男子冒充軍官,駕駛一輛白色豐田卡車進入基地,然後引爆炸彈造成兩次爆炸。 現場上空出現巨大火球,四周濃煙滾滾。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36 人受傷,預計傷者人數還會增加。 爆炸損壞了基地內的部分設施,據部隊消息人士稱,其中損壞最嚴重的地區是辦公區域,但因疫情隔離措施,當時區域內沒有部隊人員。目前,政府已經關閉了通往基地的道路,同時派直升機前往該地區支援。暫時沒有組織宣稱對此事件負責。 不過,哥倫比亞國防部長莫拉諾說,初步推測民族解放軍(ELN)成員是這次襲擊的幕後黑手。該民族解放軍是哥倫比亞最後一個被承認的遊擊隊組織,莫拉諾譴責這種「恐怖行為」。 哥倫比亞東北部一處軍事基地15日發生爆炸,造成36人傷。(美聯社圖片)
英國首相約翰遜周一(14日)公布, 由於印度變種病毒株確診個案大增,英格蘭原定本月21日解封防疫措施,將延遲四星期至7月19日。他警告如果不採取行動,可能會再有多數以千計的人死亡。 據路透社報道,Delta變種病毒株的傳播力比之前的病毒株高60%。醫學專家已警告,恐會引發第三波疫情。目前英國約96%病例均屬變種病毒株,相關確診個案在過去一周更增加了50%。 「我認為再等一等是明智的,」約翰遜稱,希望在押後解封這四星期內,盡快提升國內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兩星期後會再檢討防疫措施,有信心解封不會押後多過四星期,但強調不排除解封日期會再押後。 在約翰遜正式公布延遲解封防疫措施前,倫敦有大批民眾在國會大樓外示威,抗議未能如期全面解封。 英國周一新增7,742宗確診, 再多三人死亡,目前有全國有3,000萬人接種了兩劑新冠疫苗,佔成年人口百分之57,未達到政府定下三分二人口接種兩劑疫苗的目標。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希望盡快提升疫苗接種率,降低解封風險。 (美聯社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正在歐洲進行他就職以來的首次出訪,除了參加七國集團峰會、北約峰會和美國-歐盟峰會外,還將於16日在瑞士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一些國際問題專家紛紛表示,此次會晤可能有助於緩和美俄之間日趨緊張的關係,但人們不應對其成果抱有太大期待。 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外交關系專家查爾斯·庫普錢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此次會晤是拜登上任頭幾個月(美俄)關係急劇惡化的產物」,「舉行的背景不是(兩國間)日益親近,而是出於對關系惡化的擔憂」。 持相同觀點還有日內瓦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前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秘書長托馬斯·格雷明格。他日前在一次視頻研討會上表示:「美俄首腦會晤能夠舉行,拜登和普京將進行對話,這已是一個積極信號。當然,期待兩國關係正常化還為時過早。我認為,在持續對抗的背景下,兩國對話與選擇性合作將並存。」 學者:兩人都無心推動和解 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與發展學院國際歷史和政治系主任穆罕默德·烏爾德·穆罕默德表示,對於美俄兩國而言,這是一個關鍵時刻。他強調:「我們不應該抱有不切實際或過高的期望,雙方都以一種無心推動的心態來到談判桌前。」庫普錢認為,兩國領導人的討論將聚焦美俄關係本身。「我認為真正目的是防止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並努力建立一種更可預測的關係。」他說,美俄領導人可能「就一些共同利益點進行建設性討論」,這些議題包括軍備控制、增加軍事透明度以防擦槍走火、氣候變化、全球疫情、經濟複蘇和未來應對疾病大流行的計劃等。 格雷明格認為,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不斷惡化,互信水平處於最低點。因此,現在正是美俄兩位領導人之間恢復對話的時候,這次首腦會晤「提供了恢復冷靜對話的機會」。 穆罕默德·烏爾德·穆罕默德則表示,雙方來到日內瓦,絕對是一個重要和積極的動向,兩國關係可能會有一段緩和期。
被稱為現代「大衛王」的內塔尼亞胡終於在13日結束他史上最長的總理任期,他的前幕僚親信、自立門戶的「統一右翼聯盟」(前譯右傾黨)領導人貝內特「叛徒登基」,以色列政壇正式變天。 內塔尼亞胡在國會發表最後的演說,誓言必將捲土重來。「別懷憂喪志,我會回來的」內塔尼亞胡說。 當地時間13 日晚,以色列國會120 位議員就新一屆政府舉行信任投票,「統一右翼聯盟」領導人貝內特與「擁有未來黨」(前譯未來黨)主席拉皮德領導的八黨聯盟,以60票贊成、59票反對,一票棄權獲得國會授權,貝內特隨即宣誓就任以色列第13任總理,連續12年執政的內塔尼亞胡黯然下台。 《紐約時報》報道,貝內特與拉皮德的八黨聯盟僅以一票之差獲得授權,原本有一名持支持態度的議員在最後時刻選擇棄權,另一名議員則特地從醫院趕往國會投票,投完票再回到醫院療養,終於幫助新政府順利誕生。 內塔尼亞胡:不會退出政壇 曾於1996年至1999年出任總理,又於2009年「二進宮」掌權至今的內塔尼亞胡,隨後在國會發表卸任演說。他強調卸任總理一職並不會退出政壇,他仍是國會最大黨利庫德集團的領導人,也是下任選舉的總理候選人。他也諷刺新總理貝內特開創了一個先例,一個只有六席的政黨領袖竟然可以當上總理,認為他是「站在針尖上的總理」,直言自己會很快重新執政。 他說,「以色列總理應該要知道如何向美國總統說不,也要知道如何影響美國參眾兩院」,而貝內特當初也從未告訴選民會和中間派的拉皮德合作,成為「假右派」。在他演說過程中,新政府成員始終保持沉默,媒體拍到台下的貝內特始終保持微笑。 貝內特則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新政府會維持反對伊核協議的立場,而在以巴問題等多項議題上也將繼續維持現狀。他強調,猶太人在歷史上滅國兩次,就是因為無法合作,而這也是他組成此一新內閣的原因。 左右搖擺的新總理與分裂的政府 49歲的貝內特始終被認為立場搖擺,據外媒報道,貝內特的父母都被視為左派分子,他的母親曾接受以色列媒體訪問,稱與丈夫在美國加州讀書,反對越戰,自然而然成為左派分子,回國後卻成為愛國的民族主義者。 另外,貝內特自稱是正統派猶太人,頭戴代表信仰的基帕帽,卻在世俗的高科技企業賺進千萬財富,他自己住在特拉維夫的高級社區,卻倡導猶太人要設立屯墾區,他既是右派,又像左派,今年3月,他親自在電視台簽字保證,絕對不會允許中間偏左的拉皮德當上總理,但當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後,貝內特卻又被拉皮德說服共組聯合政府,被視為右派的「叛徒」。 雖然貝內特誓言團結,但八黨聯合執政的情況太過複雜,裡面有左派、右派、正統派、世俗派甚至還有阿拉伯人,他將領導的或許是一個充滿分歧的政府,與一個更加分裂的國家。 拜登發表聲明 歡迎新政府成立 以色列變天,最重要的盟友美國立即發來賀電。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祝賀新政府成立。 拜登在聲明中稱,歡迎貝內特領導的新聯合政府,美國將致力與以色列新政府合作,促進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和整個地區人民的安全、穩定與和平。白宮稱拜登在6月13日曾與貝內特通電話,重申華府將打算與新政府合作,加強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拜登的聲明中並無提及內塔尼亞胡。 阿拉伯國家靜觀其變 在阿拉伯國家方面,路透社引述專家指出,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總理換人不會太在意,因為無論誰執政,對於佔領約旦河西岸及封鎖加沙走廊的方針都不會有任何改變,對阿拉伯國家來說,無論以色列誰當總理,都不會對阿拉伯世界太友善。 不過,有學者認為,內塔尼亞胡下台對於重新建立互信或許有一定幫助。過去美國、以色列及阿拉伯國家曾達成「阿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幫助阿聯酋、巴林、蘇丹等國家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但在內塔尼亞胡任內,以色列持續對伊朗發動影子戰爭,對於協議產生的互信造成嚴重危害,以色列變天或許能重新穩定這個中東和平的基石。
縱橫中東政壇數十載的內塔尼亞胡,是否會就此終結他的政治生涯?外界輿論普遍不這麼想。《華爾街日報》報道,內塔尼亞胡正計劃率領反對派推倒新政府,考慮到他領導的利庫德集團仍是國會最大黨,若能利用聯合政府內部的矛盾施壓,或許會迫使以色列再次舉行大選,藉此重返執政。 以色列新政府由八個橫跨左、中、右不同政治光譜的黨派組成,彼此的意識形態分歧本就存在,在許多具體政策上也有完全不同的立場,包括如何處置約旦河西岸猶太殖民區問題、如何賦予國內阿拉伯人權利、伊朗核問題等等,可能都是新執政聯盟難以化解的矛盾。 內塔尼亞胡表示:「我每天將與差勁、危險的新左翼政府鬥爭,在上帝的幫助下,新政府倒台的速度會比你想像中快得多。」 內塔尼亞胡並未退出政壇,他將繼續在國會尋求東山再起。(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