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美國時間周一在宣布, 將親自參與旗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於7 月20 日的首次太空飛行,同行者還有貝佐斯的兄弟馬克(Mark Bezos),以及艙位競標結束後的最終得主。 為了花十分鐘看地球一眼,你會付出多少代價?全球首富貝佐斯願意賭上全部身家性命。兩周前剛剛宣布即將卸任亞馬遜執行長的貝佐斯透過 Instagram 表示:「從五歲起,我就夢想著太空旅行,我將在7月20日與我的兄弟一起踏上這段偉大的冒險旅程。」7月20日是他卸任亞馬遜執行長半個月後,當日也是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的52周年紀念日。「這是我此生想做的事情。」貝佐斯說。 最終艙位最高出價280萬美元 藍色起源上月才剛結束太空艙位的第一輪競標,來自136個不同國家的5,200 多名參與者共同競標登上新雪帕德火箭(New Shepard)的機會,這艘火箭最多容納六人,但僅對外開放一個座位。 5月19日至6月10日期間為第二階段公開競標活動,藍色起源網站顯示,截至目前,最高出價為280萬美元,該公司將在6月12日舉行的線上競標活動結束後,公布太空艙位的最終得主。 這趟旅程將歷時約11分鐘,乘客會有四分鐘時間停留在太空和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卡門線」(Karman Line)以上。乘客將體驗幾分鐘失重感,並透過太空艙的巨大窗戶欣賞地球壯麗景觀,之後太空艙藉由降落傘輔助,靜靜降落在藍色起源的德州發射場附近沙漠。 新雪帕德火箭過去15次試飛均成功 貝佐斯於2000 年成立藍色起源(Blue Origin)私人太空公司、投入軌道運載火箭研發及太空旅遊服務,包括可重複利用的太空旅行載具新雪帕德火箭(New Shepard)、可重複使用的新葛倫重型運載火箭(New Glenn)等。2019 年5 月,貝佐斯還公布了藍色起源的太空願景,希望在 2024 年執行名為「藍月」的登月計劃。 歷經多年,設計為垂直起降(VTVL)、不受地面中心控制或人類飛行員操作、主體包含兩個結構(加壓載人太空艙與助推器)的新雪帕德火箭系統也已完成各項試飛,除了第一次飛行丟失可重複使用的助推器外,其他15次試飛任務皆圓滿成功(包括助推器軟著陸和太空艙回收)。 終於贏了馬斯克一次 7月20日還是阿波羅11號登月52周年,貝佐斯這項大膽決定完全出乎眾人意料,更展現了他對太空的熱愛。透過這次親上太空,貝佐斯似乎在與馬斯克的太空競爭中扳回一城。 貝佐斯以及另外兩名億萬富翁馬斯克和布蘭森,均向各自的火箭初創公司投資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但貝佐斯將是三人中第一個真正乘坐自己公司研發的火箭進入太空的人。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當地時間周一(7日)表示,美方不期待美俄領導人即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會晤能取得顯著成果。 沙利文當天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及美俄領導人會晤時說,美方將這一峰會視為兩國高層溝通的機會,但美方並不期待此次會晤能取得顯著成果。 沙利文表示,美俄不是「信任」關係,美方將向俄方闡明對雙邊關係的預期,並明確如果俄方繼續開展「惡意」活動,美方將作出回應。 拜登與澤連斯基通電話沙利文還說,美國總統拜登7 日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拜登向澤連斯基表示美方將堅定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邀請澤連斯基今夏訪問美國。另據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官網消息,應拜登邀請,澤連斯基將於7月訪美。 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定於6月16日在日內瓦舉行會晤。澤連斯基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他期待在美俄首腦會晤前與拜登面對面溝通。 美俄關係近年來持續緊張。拜登政府上台以來,俄美在軍控領域實現有限合作,但在烏克蘭、網絡安全、人權、干預選舉等問題上分歧明顯,對抗加劇。普京6月4日表示,俄羅斯與美國關係目前處於低水平,美國公開表示要遏制俄羅斯的發展。他不期待與拜登即將舉行的日內瓦會晤能對俄美關係有任何突破。 二戰甲級戰犯東條英機骨灰下落終於有了答案。(互聯網圖片)
美國最大成品油運輸公司「殖民管道」上月遭黑客組織DarkSide 攻擊、勒索後,支付了等值440 萬美元的75 枚比特幣才讓油管恢復正常運作。美國司法部7 日宣布,已追回大部分贖金。 據外媒報道,司法部當日召開發布會,副司法部長莫納科(Lisa Monaco)宣布已追回「殖民管道」上月支付給黑客組織的部分贖金枚比特幣(目前市值約230萬美元)。這相當於「殖民管道」支付比特幣的超過80%,但由於比特幣價格近期下跌,截至當日,這些比特幣贖金只略微超過了原本支付贖金價值的一半。 關於如何追回這些比特幣,聯邦調查局(FBI)副局長阿貝特(Paul Abbate)在發布會上解釋稱,FBI特工確認了黑客用來從「殖民管道」收錢的一個虛擬貨幣錢包,「通過執法機構,受害者的資金被從錢包中沒收」。
英國哈里王子與妻子梅根本月4日迎來第二名孩子,是一名女孩,取名為莉莉貝.戴安娜.蒙巴頓-溫莎(Lilibet Diana Mountbatten-Windsor)。英國媒體報道,儘管哈里夫妻曾在專訪中指控英國王室有種族歧視,但新生兒的出現及戴妃雕像揭幕,給了哈里與王室破冰的機會。據報道,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已邀請哈里下月從美國加州返回英國,出席戴妃雕像揭幕儀式,同時與自己共進午餐。 王室消息人士稱,共進午餐將是哈里與英女王敞開心胸的好機會,並透露英女王在哈里與梅根於誕下二胎之前即發出邀請。若消息屬實,這將是哈里在一年多前宣布退出英國王室以來,首次與女王面對面私下談話。 哈里與梅根今年3月接受美國電視脫口秀主持人奧花雲費(Oprah Winfrey)專訪,梅根當時表示,在她懷孕時,家族裡曾有人和哈里討論孩子生出來膚色會有多黑,顯示英國王室內部存在種族歧視問題。 此外,哈里日前在一個播客節目上還表示,自己不得不打破一連串痛苦的循環,保護兒女們不要有跟他一樣的成長環境,並直接點名父親查理斯王儲「以自己曾被對待的方式」對待自己,還說光是想到要飛回英國就足以讓他感到恐懼。 不過,英女王曾明確表示,哈里與梅根永遠都會是「備受喜愛的家族成員」。兒新生兒的出現為雙方關係帶來轉機,女兒名字中的「莉莉貝」是王室對女王的暱稱,而戴安娜則是向戴妃致意。 消息指英國哈里王子將於下月返回英國,與英女王共進午餐。 (美聯社圖片)
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27屆貿易部長會議北京時間5日晚舉行。會議發表聯合聲明稱,將考慮為抗疫有關的醫療物資貿易提供便利,特別是疫苗的自由流通,並為安全恢復跨境旅行創造條件。 聲明稱,為了延續APEC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方面的努力,APEC經濟體同意將進一步考慮如何為抗疫有關的醫療物資貿易,例如世界海關組織抗疫產品清單中相關產品貿易提供便利。 由於疫情之下人員跨境流動不暢,亞太地區服務貿易發展遇阻。APEC貿易部長們認為,保持服務貿易暢通至關重要,必須為安全地恢復跨境旅行創造條件。他們指示有關官員,通過利用APEC已建立的數位平台等方式,分享各自跨境旅行方面的政策資訊,並探討在亞太地區建立「秘密頻道」的倡議和議定書。 在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方面,聲明稱,支持WTO漁業補貼談判在今年7月31日前達成一項全面、有意義的協定,並表示APEC經濟體將採取行動,以儘快且在不遲於WTO第12屆部長級會議前達成關於新冠肺炎疫苗部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臨時豁免等成果。 貿易部長會議發表聯合聲明,籲致力促進抗疫物資流通便利。 (美聯社圖片)
英國《衛報》報道,包括前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 Brown)、貝理雅(Tony Blair)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在內100多名各國前首腦及高官,聯合致函七國集團(G7),敦促富裕國家在未來兩年每年為中低收入國家接種新冠疫苗支付約300億美元費用。「幫助別人就是保護自己」,富裕國資助全球接種新冠疫苗,才能有效遏止並毒變異,避免疫情捲土重來,再次威脅全世界。 七國集團(G7)領袖峰會將於本月11日在英國倫敦開幕,屆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七國領袖將會見面,為當前疫情危機共商對策。 史上最好的公共投資英國媒體報道,全球100位前總統、總理、外長聯合致函G7,希望富裕國家為中低收入國家資助疫苗接種費用。《衛報》引述聯署信內容稱,「來自七國集團和二十國集團的支持,讓中低收入國家更易於取得新冠疫苗,這不是施惠,而是各國的戰略利益,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描述,這是史上最好的『公共投資』」。 信中指出,受邀出席峰會的G7領袖應承諾,未來兩年每年資助300 億美元金額,全力支持世界對抗疫情。 白高敦稱,對G7而言,這項支出不是施惠而是自我保護,是要遏止疾病蔓延,防止疫情捲土重來,「英國每人每周只要30便士,花小錢就能買到世界最棒的保險。」英美近八成民眾支持資助疫苗費用根據援助機構「拯救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所作的民調,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與加拿大民眾,均支持由G7支付全球接種新冠疫苗所需的660億美元經費,其中英國和美國民眾的支持度達79%,法國最低,為63%。 約翰遜:一起結束這場可怕流行病G7主辦方、英國首相約翰遜日前也同樣呼籲G7能在2022年底為全球接種疫苗努力。 約翰遜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在明年年底前為世界接種疫苗,將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偉大壯舉,他呼籲G7領導人一起結束這場可怕的流行病,並保證世界永遠不會再被新冠病毒的破壞。目前英國已為境內萬人訂購超過五億劑疫苗,約翰遜承諾,未來將把用不到的疫苗捐贈出去。 富裕國家囤積疫苗的問題導致全球疫苗嚴重分配不均,醫學專家警告,除非捐贈更多疫苗給短缺國家,否則病毒將持續廣泛傳播及變異。在此前結束的G7財長會上,美國財長耶倫表示,最富裕國家需要在貧窮國家中推廣疫苗,美國目前也在努力解決供應鏈問題。
日本前首相東條英機等七名二次世界大戰的甲級戰犯,在1948年被處死後,遺體沒有還給家屬,骨灰下落成謎逾70年。日本共同社昨日轉載兩份解密檔案證實,這七人被處決後,骨灰被美軍撒入太平洋。 報道指出,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講師高澤弘明近日從美國國家檔案和紀錄管理局,取得兩份美國已解密的極機密檔案,發現載有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審判)判處絞刑的東條英機等七名甲級戰犯的骨灰下落。 這兩份檔案由美國第八集團軍撰寫,盟軍佔領日本期間,第八集團軍司令部就設在橫濱。兩份檔案其中一份寫於七人被行刑的1948 年12 月23 日,另一份寫於1949 年1 月4 日。美軍少校盧瑟.弗瑞森是負責人,他以《戰爭罪犯的處決和屍體最終處理相關詳細報告》為題記錄了處理經過。 檔案內容顯示,1948年12月23日零時過後,東條英機等七名甲級戰犯在東京巢鴨監獄被執行死刑,當時弗瑞森少校在場。運載屍體的卡車於凌晨2時10分從該監獄出發,約一個半小時後抵達橫濱市內的美軍第108軍需處墓地登記小隊;卡車於早晨7時25分離開小隊駐地,30分後抵達該市的火葬場(現為久保山齋場);上午8時05 分前,屍體從卡車直接被運進焚燒爐中火化。 據記載,火葬後,七人的骨灰被裝入骨灰壇,運往第八集團軍駐地的機場。弗瑞森少校稱:「我乘坐聯絡機飛至橫濱以東約30英里處的太平洋上空(約48 公里),大範圍地拋灑了骨灰。」處決時在場的美國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 外交局長西博爾德後來在著作中寫道:「為了不讓甲級戰犯的墓地將來被人視為神聖,最終採取了拋灑骨灰的方式。」共同社表示,此前一直有傳聞或推測,認為七人骨灰被撒在太平洋,但一直未能找到證實此事的美軍檔案。如今終於水落石出。 二戰甲級戰犯東條英機骨灰下落終於有了答案。(互聯網圖片)
據《華爾街日報》7 日報道,Google 與法國監管機構就網絡反壟斷案達成和解協議,將支付近2.7億美元的罰款,作為和解的一部分,該案件指控Google濫用其在網絡廣告領域的主導地位。 法國競爭管理機構周一(7日)表示,除了處以罰款外,其還接受了Google提出的解決此案的承諾,其中包括讓競爭對手更容易使用其網絡廣告工具。當局表示,Google的承諾將具有三年的約束力。 在其他地區,Google 也面臨著類似指控。去年12 月,由德州領導的美國多個州起訴了Google,聲稱Google 在網絡廣告市場實施壟斷。 Google將支付近2.7億美元的罰款,與法國監管機構達成和解。 (美聯社圖片)
新華社報道,以色列衛生部長埃德爾斯坦周日(6日)宣布,從下周二(6月15日)起,民眾在室內活動將無須戴口罩。 曾是疫情重災區的以色列單日確診數一度超過人,當局在取得由輝瑞藥廠(Pfizer)與德國合作研發的疫苗後,這波疫情才有機會扭轉。 根據《Our world in data 》數據顯示,截至1日為止,以色列全國有62.7%的人接種完至少第一劑疫苗,其中有59%的人已接種完兩劑疫苗。以色列民眾從4月18日起在戶外活動已不用戴口罩,走進餐廳與娛樂場所將不再需要出示已接種疫苗證明,營業場所容納人數的限制也已經解除,但由於大多數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尚未註射疫苗,學童及學生持續戴口罩上學。 埃德爾斯坦說,如果未來幾天的感染人數沒有出現令人意外的增長,以色列政府將很快會取消所有的防疫措施。(美聯社圖片)
民主黨和共和黨政府都有使用傳票和法院命令來獲取記者通訊紀錄的傳統,以查明洩露機密的消息來源。但這種做法最近再次受到關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華盛頓郵報》此前報道,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曾經秘密試圖獲取兩家媒體記者在2017 年工作時的電話紀錄。 《紐約時報》在上周五的報道也指出,作為洩密調查的一部分,為找出記者的消息來源,特朗普政府時期和現任拜登政府的司法部門都曾經秘密通過法律手段,獲取該報四名記者的郵件紀錄。此外司法部還曾向報社高層發出禁令,不得披露事件。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上周六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直到上周五晚上,白宮才知道這一禁言令,並指在洩密案件調查中,發出傳票獲取記者的通訊紀錄與拜登政府政策不一致。 在另一份聲明中, 司法部發言人表示,司法部會改變其長期以來的做法,不會在洩密調查中尋求強制性法律程序,以從新聞媒體成員那裡獲取消息來源。 司法部:高度重視新聞自由 他補充說:「司法部高度重視新聞自由,保護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價值觀,並致力於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記者的獨立性。」新聞自由記者委員會執行主席表示,他對司法部的政策變化表示歡迎,但對於這些案件中發生的情況,仍然存在嚴重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他在一份聲明中說:「為確保不再發生這種情況,我們期待與拜登政府一起進行額外的政策改革,以進一步維護這些基本權利。」涉及事件的兩家報紙表示,還有更多工作要做。《紐約時報》出版商 AG Sulzberger 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一個受歡迎的做法,確保新聞界能向公眾提供政府所做事情的重要資訊。但是,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完成,我們仍在等待司法部解釋,為何如此積極地獲取記者紀錄。」《華盛頓郵報》執行編輯Sally Buzbee表示,該報呼籲拜登政府和司法部提供兩屆政府事件鏈的完整說明,並實施持久保護措施,以防止未來再次發生。 美聯社指出,司法部的聲明沒有說明在不獲得記者紀錄的情況下是否仍會進行積極的洩密調查,也沒有定義究竟誰會被算作媒體成員,以及保護的適用範圍。 奧巴馬政府也曾索取記者紀錄 即便如此, 這標誌著一個「令人震驚的改變」,這種做法在多個總統政府中一直存在。2013年,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司法部長霍爾德曾向美聯社表示,其秘密獲取了該社記者和編輯兩個月的電話紀錄,美聯社高層稱這是對新聞採集的「大規模和前所未有的入侵活動」。之後,霍爾德宣布了一套修訂後的洩密調查方針,包括要求在向新聞媒體發出傳票之前,需獲得該部門最高級別的授權。但該部門保留了扣押記者紀錄的特權,最近向新聞媒體機構披露的資訊表明,這種做法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司法部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