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三小時下完一個月的雨

消防接至少300次報案電話

英國倫敦25日下起豪大雨,短短三小時迎來一個月雨量,造成地鐵站、道路及住家積水,部分地區水深及膝。由於部分道路及地鐵站關閉,市區交通至26日預計仍會受影響。 當地氣象部門表示,倫敦7月平均月降雨量是47毫米,不過25日在東倫敦的雷德布里奇行政區,三個小時內的降雨量即高達51毫米。 倫敦市長簡世德(Sadiq Khan)表示,各緊急救援單位及警方正針對水災進行因應處置。他提醒市民出門前事先查詢公車、地鐵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營運情況,並避免在淹水地區行走或駕駛。 央視報道,倫敦消防隊接到大約300次個人住宅、公共街區被淹的報警電話。倫敦都會區警察局呼籲開車族切勿試圖在嚴重積水地區涉水駕駛。 有氣象專家表示,地表近日因熱浪氣溫上升,熱空氣在大氣層接觸冷空氣,冷熱空氣匯流導致昨天發生暴雨。氣象局預測,倫敦及周邊地區今天氣候將趨緩,僅會有部分雷陣雨,但整體而言,本周氣候仍不穩定,未來幾天仍有機會發布雷雨及豪大雨警報。 英國氣象局不忘藉機科普,在官方推特進行的益智問答活動,透露英國史上7月單日降雨量最高紀錄是1955年7月18日在英格蘭西南部多塞特郡(Dorset)馬汀斯頓村(Martinstown)的279毫米。(美聯社圖片)

27/07/2021
21086

美副國務卿訪華

王毅:若美國自詡高人一等 有責任給其補「平等相處」課

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昨(25)日起一連兩日訪問中國天津,預料今日與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面。但舍曼出訪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表示,美方將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會談。中國外長王毅指出,美國自以為高人一等,若還沒學會如何以平等態度與其他國家相處,中國有責任和國際社會一道「好好給美國補上這一課」。另外,華府高層官員會前透露,兩國在一系列問題存在分歧,但美國並非尋求建立廣泛反華聯盟。 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訪問完韓國和蒙古後,25 日轉訪天津,這是繼中美雙方3 月在阿拉斯加劍拔弩張的首度面對面會談後,美中外交高層第二次直接接觸。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克里4 月曾訪問上海,但舍曼層級高過於他。根據相關安排,中國外交部主管中美關係的副部長謝鋒先與舍曼會談,之後,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會見舍曼。中方將向美方表明對發展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以及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態度,要求美方停止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王毅24 日在四川成都同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舉行第三次中巴外長戰略對話,針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舍曼訪華之前再次表示,美國將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打交道,王毅應詢向記者表示,美國總想憑借自己的實力向別國施壓,自以為高人一等,但是他要明確地告訴美方,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國家,也不應該有高人一等的國家,中國更不會接受任何國家自詡高人一等。王毅稱:「如果美國到今天還沒有學會如何以平等的態度同其他國家相處,那麼,我們有責任和國際社會一道,好好給美國補上這一課。」 華府官員:美國不尋求建立反華聯盟 舍曼抵埗前,彭博通訊社24日引述數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報道,儘管中美在高層會談舉行前,在一系列議題上存在分歧,美國並不尋求建立廣泛反華聯盟。 一名官員透露,舍曼這次與中方會晤,是要延續美中3月在阿拉斯加的討論,美國將尋求在多項議題同中國達成共識,包括氣候變化。美方認為雙方高層應維持開放溝通管道,坦承公開討論有助降低誤會、維持全球和平穩定,並在重要議題上取得進展,尤其是在彼此意見相左之處。 另一名官員指出,預期在會中可能觸及多方面議題,美方不會為了禮貌避免艱難議題,這麼做只會讓問題惡化。舍曼會向中方清楚表示,美國不想中美之間持續並強硬的競爭演變成衝突;華府雖歡迎熱烈與長期競爭,但要確保美中關係有「護欄及界限」,各方需遵從相同規則,在公平環境下競爭。 美國官員又稱,今次會面地點在天津而非北京,加上受新冠疫情影響,中方須作出一些特別安排,令美方較遲取得相關資訊,有時甚至很零碎。在舍曼訪華之際,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本周將出訪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國務卿布林肯亦會訪問印度,被視為美國加強應對中國的舉措。

26/07/2021
32469

反政府防疫限制

澳洲歐洲齊現大規模示威

變種病毒肆虐,各國疫情復燃,當局紛紛推出各種防疫限制措施,並為了提升疫苗接種率而「制裁」未施打者,但相關措施引發民眾不滿,澳洲、法國、意大利和希臘逾十萬人上周六(7月24日)上街示威,甚至與警方發生衝突。 據外媒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先前要求加速接種疫苗,防止Delta變種病毒擴散,同時計劃嚴格限制未接種疫苗者不得進入餐廳、酒吧等場所,並強制醫護及部分職業必須接種疫苗。但民眾對此反彈,24日有超過16.1萬人上街高呼「自由」口號,甚至與警方爆發衝突、推倒警車等,警方則發射催淚彈、用水砲車驅散示威者,傳出有至少九人被捕。據指法國58%的人口已經接種至少一劑疫苗,48%施打完兩劑。 同日,意大利有80多個城鎮的民眾上街,他們不滿政府計劃實行疫苗通行證,反對進入餐廳和娛樂場所必須持有「綠色通行證」。不過該國當日新增超過5,000例確診病例,是歐洲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希臘首都雅典則有約5,000人上街抗議,反對政府強制醫護接種疫苗,但該國在當日新增近2500例確診病例,累計確診已超過47萬例。在該國總人口約1,100萬人中,已有約45%的人口已經接種疫苗。除了醫護外,當局也敦促老師在9月開學前盡快接種疫苗。 至於澳洲,24日也有約15,000人走上街頭,由於當局暗示限制措施可能會持續到10月,民眾為此抗議政府再次縮緊防疫禁令,有些人甚至向警方丟擲保特瓶和垃圾,警方為此開出90多份違反防疫措施的違規通知,並逮捕57名示威者。截至23日,澳洲只有人口接種了兩劑疫苗。 澳洲和歐洲多國上周六都有大規模街頭示威,抗議政府防疫限制。 (美聯社圖片)

26/07/2021
30410

東奧開幕式壓縮至不足千人參加

維安創日本史上最大規模

受新冠疫情影響,原定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延遲一年,於本澳時間今(23)日晚間7時在東京國立競技場開幕。為了防疫,每位選手進場時必須與其他選手保持兩米的安全距離,因此開幕式整體時間比最初設想的要久。鑑於東京疫情趨於嚴峻,開幕式已決定閉門舉行,令原本可容納68,000人的觀眾席,只會出現官員、記者等相關人士寥寥約950人。 東京奧組委早前表示,預計約有950人出席在國立競技場舉行的開幕儀式,正進行最後確認,人數可能進一步減少。開幕儀式原本預計約有10,000人出席,但因應疫情,不開放予公眾參與,東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經磋商後,作出嚴格篩選。 目前的出席名單,在日本國內的相關人士約有150 人,包括擔任奧運會與殘奧會名譽總裁的日皇德仁、首相菅義偉等政府及國會相關人士、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體育團體及贊助商代表等。外國相關人士約有800 人,包括國際奧委會委員、各國重要人物、各國或地區代表、之後奧運舉辦城市的相關人士、擁有轉播權的電視台及贊助商代表等。 美國政府已宣布第一夫人吉爾將獨自出席東奧開幕式;加拿大政府則表示,總理杜魯多不會出席開幕式。據悉,吉爾一行人昨日午後搭專機抵達位於東京的美軍橫田基地,晚上與菅義偉伉儷共進晚餐,今日前往皇居會晤德仁,晚間接著出席東京奧運開幕式。 演出形式更多採用光影技術 每一屆奧運會的開幕式表演內容都嚴格保密,東奧也不例外。據日刊現代報道,東京奧組委公關部門曾表示,「有關(開幕式)表演節目,到開幕當天敬請期待」。日本雜誌《週刊文春》及網絡版「文春線上」曾報道閉幕式的表演內容,結果招致東京奧組委強烈抗議,「極為遺憾,演出內容是高度機密性的秘密情報」。 不過, 已知日本喜劇表演團體成員HIRO-PON, 會在開幕式上表演。此外,出於防控疫情和控制成本的需要,東京奧組委透露,開幕式演出形式將大幅簡化,比起實景裝飾,將更多地利用光影技術來呈現精彩內容。 「藍色衝擊波」空中劃出奧運五環 日本航空自衛隊15日已預告,旗下「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會在開幕日當天飛越東京都上空,但確切時間則待開幕日當天才公布。 據悉,「藍色衝擊波」當天會從東京都廳附近空域往南朝東京鐵塔方向飛行,之後飛越晴空塔附近空域後,再飛越東京都廳上空往開幕主場館國立競技場飛行,並使用物種顏色的煙霧在空中噴射出奧運五環標誌;但若受天氣等影響,飛行計劃可能有所變化。 近60,000 警力負責維安 據《產經新聞》報道,日本警察廳16 日表示,從東奧開幕日起到殘奧會閉幕日止,在全日本將動員史上最大規模的約59,900 名警力負責維安。即使受到疫情影響,大多數比賽場館舉行閉門賽事,但在場館負責維安的民間保安人員每天最多將高達18,100 人,屬日本史上最大規模。 東奧賽事將在九都道縣、共計42個場館舉行。另據TBS電視台報道,日本自衛隊為協助東奧及殘奧會賽事順利進行,將派遣陸上、海上及航空自衛隊共約8,500名自衛隊員投入,在競技場館附近進行空中警戒及網絡安全等任務。

23/07/2021
3783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