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當局用家人迫其認罪

白俄政治犯當庭「鋼筆割喉」濺血

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去年第六次當選,引發民間激烈抗議示威,一名去年被拘捕的反政府示威者當地時間1日在首都明斯克出庭時當場把鋼筆刺進喉嚨自殘,希望藉此表達抗議,因為當局威脅他若不認罪,就會逮捕他的家人和鄰居。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曾是總統官邸園藝師的的41歲示威犯拉提波夫(Stepan Latypov),2020年被控多項罪名並被關押至今,其罪名包括在去年夏天大規模反對盧卡申科的抗議活動中的行動破壞了公共秩序。若罪名成立,拉提波夫最多可被判處十年監禁。其家屬表示,由於獄方的全面禁見政策,親友們一直都無法確定拉提波夫的官司狀況,直到今年4月份,家人才收到通知,拉提波夫因為「罪行重大」,而被送進了專以刑求虐待聞名的「獄中黑獄」。 被關在「獄中黑獄」長達51天,一直到6月1日出庭時,拉提波夫才重見天日。而此時的拉提波夫不僅全身瘀傷,更在聽證會休息期間爬上長凳,高聲控訴調查人員刑求逼供,「在場的所有檢警官員,都要威脅我認罪,我如果不認罪,他們將對我家人和鄰居刑事立案」。 拉提波夫說完便從法庭文件中,取出鋼筆刺進喉嚨。網傳影片畫面顯示,拉提波夫自殘後癱倒在長椅上,看守隨即湧上處理他的傷勢,拉提波夫隨後被放上擔架上抬出法院,頸部則用白布包紮,並被送進救護車。 經過一夜搶救,拉提波夫已脫離險境。白俄羅斯維阿斯納(Viasna)人權中心表示,現正處於由藥物控制的人工昏迷狀態。他的律師拒絕就此發表評論。

03/06/2021
21989

美國塔爾薩種族屠殺百年

拜登呼籲反思

當地時間5月31日,美國多地民眾舉行紀念塔爾薩種族屠殺100周年活動。塔爾薩是俄克拉何馬州第二大城市,20世紀初因發現石油致富,市內的格林伍德區發展成為當時全美最繁榮的非裔美國人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被稱為「黑色華爾街」。然而,1921 年5 月31 日和6 月1 日,一群白人暴徒把格林伍德攪得天翻地覆,製造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據估計,多達300名非裔美國人被屠殺,包括婦女和兒童。事後,沒有暴徒被起訴,遇害者親屬和幸存者也未得到賠償,這一種族屠殺事件的殘酷真相曾長期被美國政府掩蓋。時隔百年,這場大屠殺終於引起美國主流社會的關注,大屠殺的幸存者和塔爾薩市的非裔居民希望美國政府能傾聽他們的呼聲,給予經濟賠償並公開歷史真相。 據美國CNBC網站1 日報道,1921 年5 月31日,一群非裔男子為一個被指控襲擊白人女性的年輕同胞做辯護,然而他們的舉動觸怒了當地的白人。白人暴徒從地面持槍掃射、縱火以及空中轟炸,在16個小時內,使得塔爾薩市格林伍德區充滿活力的36個非裔美國人街區變成了冒煙的灰燼,1,000多處住宅和企業被搶劫和焚燒,估計多達300名非裔喪命,逾800人受傷,約一萬人流離失所,多數非裔家庭破碎,難以重建,繁榮的「黑色華爾街」從此消失。 塔爾薩種族屠殺幸存者之一、106歲的蘭德爾5月31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她仍然記得當時被大火吞噬的房子,以及堆放在卡車上的屍體。 另一名幸存者、107歲的弗萊徹則對美國廣播公司說,「他們要殺掉所有非裔。我眼前仍會浮現當時非裔居民被槍殺、橫屍街頭的情景。我仿佛還能聞到煙味、看到火光,我仿佛仍能看見非裔居民的店舖被燒毀,仍能聽見飛機在頭頂飛過,人們在尖叫。我每天都在回憶這場屠殺,我們的國家可能已經忘記這段歷史,但我永遠不會。」到目前為止,這場大屠殺的幸存者僅剩三人。 CNBC網站報道稱,在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的報紙、教科書、民間和政府對話中很少提及這場大屠殺。直到2000年,塔爾薩種族屠殺才被列入俄克拉何馬州公立學校的課程,最近幾年才被載入美國歷史教科書。1921年成立的塔爾薩種族騷亂委員會直到1997年才就屠殺正式展開調查,並在2001年發布首個相關報告。此外,美國近日才宣布就塔爾薩種族大屠殺成立賠償委員會,討論補償大屠殺幸存者和他們的家屬。 美國總統拜登5月31日發表紀念塔爾薩種族屠殺公告,呼籲美國民眾「反思我們國家種族恐怖的深刻根源」,致力於根除系統性的種族主義。當地時間1日,拜登將前往塔爾薩參加塔爾薩種族屠殺百年紀念活動,會見幸存者並發表演講。法新社1日報道稱,塔爾薩的非裔美國人等待著拜登的到來,希望他能聽到他們要求經濟賠償的呼聲。大屠殺幸存者後代威廉姆斯說,因為大屠殺,非裔的住房被損毀、土地被佔用,當地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希望政府能感受到我們的痛苦」。除了經濟補償外,塔爾薩市非裔居民還希望拜登的訪問和大屠殺100周年紀念儀式能讓人們更多地關注這個長期以來被視為禁忌的悲劇。屠殺幸存者後代拉尚德拉·霍頓說,「是時候療傷,是時候說出真相,是時候揭露一切了。」 美國總統拜登呼籲美國民眾「反思我們國家種族恐怖的深刻根源」。 (美聯社圖片)

03/06/2021
19085

丹麥助美監聽歐洲盟友

德法領袖要求說明

丹麥廣播公司30日推出特別報道,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丹麥互聯網獲取原始資料,以監視(監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盟國領導人。 法國總統馬克龍31日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視訊會議後表示,盟國之間不容這種事情發生,彼此之間不容猜忌,要求丹麥與美國披露關於事件的全部資料。默克爾則贊同馬克隆的說法。 報道稱,丹麥廣播公司與瑞典、挪威、德國和法國媒體合作,在丹麥國防情報局內部知情人士提供線索的基礎上,在一項針對丹麥國防情報局的秘密內部調查中發現了「驚人的結果」。這個代號為「鄧哈默行動」的內部調查報告於2015年5月完成,其中一個重要結論是:美國家安全局通過與丹麥國防情報局合作,可有目的地接入丹麥的互聯網獲取資料,從而能夠秘密監視(監聽)目標國家元首,如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法國、瑞典、挪威等盟國領導人和高層政客。 丹麥防相:竊聽親密盟友不可接受 丹麥國防大臣布拉姆森當天晚些時候在一封給丹麥廣播公司的電子郵件中回應說,對親密盟友進行系統竊聽是不可接受的。當天,挪威和瑞典政府已要求丹麥政府立即對媒體報道的美國家安全局通過丹情報部門進行間諜活動作出答覆。 2020年8月,丹麥媒體曾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可自由獲取包括丹麥公民隱私資訊在內的互聯網原始資料。布拉姆森隨後在一份新聞公報中批評情報局的活動「涉嫌違反丹麥法律」。時任丹麥國防情報局長拉爾斯·芬森和另外兩名情報局工作人員被停職。 默克爾:建立真正互信的關係 法國總統馬克龍31日表示,「盟國之間不容這種事情發生,至於盟國與歐洲夥伴之間更是不容如此。」「我喜歡使歐洲和美國相互團結的信任紐帶」;並說,「我們之間不容猜忌存在」。他要求丹麥和美國夥伴就媒體揭露的內容及過去的這些事情提供所有相關資料,「我們等候答案。」德國總理默克爾贊同馬克龍的說法,並表示對丹麥國防部的聲明感到安心,特別是防相布拉姆森對事件的譴責,她強調,除了要確認事實外,也要建立真正以互信為基礎的關係。 法國負責歐洲事務的國務秘書克萊芒·博納31日在接受法國新聞台採訪時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監聽歐盟領導人一事若證實為真,其性質「極其嚴重」。 博納說,必須確認美方是否存在監聽政治領導人的行為,且有必要核實丹麥在與美國的合作中是否犯了錯誤。他表示,盟友之間必須有信任和最起碼的合作,法方必須核實此事。 除德法外,瑞典國防大臣胡爾特奎斯特30日晚表示,瑞典無法接受親密盟友之間如此監聽行為,這是一個「原則問題」。胡爾特奎斯特稱,瑞典在得知此事後,立即聯繫了丹麥,並與德國、法國和美國進行接洽,瑞典需要了解有關此事的「全面資訊」。該事件是對瑞典「政治人物的間諜活動」。 斯諾登開腔:拜登需向歐洲解釋 曾公開美國稜鏡計劃、揭露美國大規模監聽事件的前中情局僱員斯諾登,31日在推特上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一早已陷入這個醜聞」。意思是今次事件是當年稜鏡計劃事件的延續,該計劃雖非由前總統奧巴馬發起,但也要就事件向全球解釋,而拜登當年是副總統,如今成為了主角,要面臨歐洲各國的追究。

02/06/2021
25589

韓國N號房主犯趙主彬

二審獲減判刑至42年

韓聯社和韓國《亞洲經濟》報道,韓國法院對「N號房」主犯「趙博士」(本名趙主彬)進行二審宣判,判處其42 年有期徒刑。 韓聯社報道,首爾高等法院刑事九部昨天就趙主彬違反兒童及青少年性保護法、組織犯罪團體、隱匿犯罪收益等罪嫌進行上訴審判,最終宣判42年有期徒刑。另外,趙主彬十年內須公開個人情報、不得在兒童及青少年相關機構及身心障礙者福利設施任職,30年內須穿戴電子腳鐐及一億多韓圜追徵款項等相關命令則維持不變。 另案或追加刑責 法院酌予減刑首爾高等法院表示,此案犯行重大,被害人數眾多且遭拍攝的性剝削影片很有可能繼續在網路上流傳,多數被害人要求嚴懲嫌犯;加上被告利用身為公益勤務人員權責之便竊取個資、脅迫被害人,法院對其是否真心懺悔有所質疑,認為有必要將其與社會長期隔離。 趙主彬先前分別因違反兒童及青少年性保護法等罪嫌遭判40年徒刑、隱匿犯罪收益遭判五年徒刑,兩案合併上訴後改判42年,法院說明,是因考量此案可能還有其他相關案件將進行判決,可能追加刑責,因此酌予減刑。 趙主彬現年25歲,畢業於韓國一所工業大學的資訊通信系,自稱「趙博士」。2019年5月到2020年2月,他涉嫌脅迫數十名女性拍攝變態不雅視頻,並在加密軟件上設立聊天室進行有償分享,賺取數十億韓圜收入。此外,他還以傳播不雅視頻作為要脅,指使共犯性侵未成年少女,總計面臨14 項指控。 2020年3月19日,趙主彬因涉嫌違反兒童青少年性保護法等罪名,被警方逮捕。3月25日,他被公開示眾時當場謝罪,稱感謝幫助他停止這「惡魔般的生活」。10月,檢方要求判處趙主彬無期徒刑,並佩戴45年電子腳鏈,對一同被起訴的五名共犯則分別求處五年至15 年有期徒刑。 2020年11月,韓國一審法院認定對趙主彬的指控全部成立,並判處趙主彬有期徒刑40年,判處五名共犯有期徒刑五年至15年不等。趙主彬還涉嫌隱瞞犯罪所得被額外起訴並獲刑五年,由此趙主彬的刑期共計45 年。 韓國「N號房」事件主犯趙主彬獲法院減刑至42 年有期徒刑。(資料圖片)

02/06/2021
16876

以色列造王者出現

內塔尼亞胡或數日內下台

執政長達12年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過去近兩年的政治紛擾中陷入下台危機,但始終維持權力不墜,這種情況及將發生改變。極右政黨「右傾黨」領袖貝內特(Naftali Bennett)當地時間30日發表電視演說,表示他已與第二大黨「未來黨」領袖拉皮德(Yair Lapid)達成協議,將組建聯合政府,輪流出任總理,避免國家繼續陷入混亂,重回正軌。外界預料,雖然兩黨的合作仍需進一步談判,但貝內特的表態對內塔尼亞胡造成很大打擊,令他下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以色列國會掌握關鍵七席的「右傾黨」領袖貝內特,或將成為以色列的「造王者」,他的決定很可能結束總理內塔尼亞胡長達12 年的執政。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貝內特30日與國會第二大黨「未來黨」高層見面,會後發表電視演說。「我打算全力以赴,與我的朋友拉皮德建立一個團結全國的政府,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以色列從這個旋渦中拉出來,讓國家重回正軌」,「我們可以叫停這種瘋狂的行為,並為此承擔起責任。」貝內特說。 反內塔尼亞胡勢力集結 以色列自2019 年4 月以來已經舉行四場大選,無論是內塔尼亞胡的「利庫德集團」或防長兼副總理甘茨的「藍白黨」均無法單獨組閣。今年3 月23 日第四次大選後,拉皮德的「未來黨」成為國會第二大黨,被寄予變天的厚望。而貝內特的「右傾黨」雖然只有七席,卻可能發揮關鍵的造王作用。 以色列國會共有120席,組閣門檻為61席,內塔尼亞胡的「利庫德集團」雖然取得最多的30席,但始終湊不足組閣所需的61席,只能將機會讓給拿下17席的拉皮德。儘管只有17席,但反對內塔尼亞胡的小黨眾多,而且從左派到右派都有,包括新希望黨、藍白黨、以色列家園黨等等,都有希望因為反對內塔尼亞胡而團結在一起。 「右派的叛徒」 對於貝內特的表態,內塔尼亞胡上電視痛批他是叛徒,「背叛以色列右派」,又呼籲其他民族主義領導人不要加入他與拉皮德組成的「左派政府」,否則「會威脅到以色列的安全與未來」。 分析認為,內塔尼亞胡一定會極力煽動少數幾個右傾黨派杯葛,如新希望黨、右翼聯盟等極右黨派若有議員「退群」,拉皮德與貝內特就難以組閣。但如此一來以色列恐要面對兩年多內的第五次大選。 內塔尼亞胡可能很快下台 49歲的貝內特曾擔任以色列國防部長與教育部長,他從政之初曾是內塔尼亞胡的親信,並且在他總理任內多次擔任內閣職位,近幾年兩人漸行漸遠。儘管如此,貝內特的極右色彩仍然強烈,是屬於對巴勒斯坦問題強硬、堅決捍衛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屯墾區的鷹派人物。 而拉皮德的「未來黨」則屬於中間派,外界認為即使兩人成功組閣,未來也很難推出雙方都認可的政策,政府恐怕要長期處於不信任投票狀態。 據外媒報道,貝內特與拉皮德最晚必須在6月2日午夜前達成正式協議,然後知會總統瑞夫林,亦會在進行,如果一切順利,兩人將輪流擔任總理職務,且會由貝內特率先出任。這代表內塔尼亞胡很可能在幾天內就會下台。 71歲的內塔尼亞胡於1996年至1999年首度擔任以色列總理,後於2009年再度掌權,迄今在位累計15年又三個月,是以色列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理,然而其本人與家屬涉及多宗貪瀆案,一旦失勢恐被判重罪,陷入牢獄之災。

01/06/2021
19813

「12分鐘內發出八命令」

埃及指長賜號船長需對擱淺負責

埃及蘇彝士運河管理局公布了今年3月「長賜號」貨櫃輪擱淺事故的調查結果,認定貨櫃輪船長應對擱淺事故負責。 據新華社報道,蘇彝士運河管理局30日在其位於埃及東北部城市伊斯梅利亞的總部召開記者會,運河管理局調查組負責人賽義德·舒愛沙(Sayed Sheisha)說,通過分析涉事貨櫃輪的航行資料,調查組認定船長的錯誤指令是貨櫃輪擱淺的主要原因。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舒愛沙表示,「長賜號」在擱淺於運河岸邊之前出現左右轉向,「船長在12分鐘內發出八道命令,試圖讓船回到校準狀態」。 另外,舒愛沙認為運河管理局派出的領航員不承擔責任,因為領航員的建議「不具有強制性」。 「長賜號」貨櫃輪船東代理律師23日曾表示,蘇彝士運河管理局在極端天氣下允許貨櫃輪進入運河,並且未能證明貨櫃輪船長在擱淺事故中有任何過錯,因此該管理局應對事故負責。舒愛沙對此表示,在「長賜號」貨櫃輪之前已有三艘噸位類似的貨櫃輪成功通過運河。 懸掛巴拿馬國旗的重型貨櫃輪「長賜」號3月23日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造成航道堵塞。經連續數天救援後,擱淺貨櫃輪3月29 日成功起浮脫淺。報道指,由於船東拖延繳納賠償款,埃及已正式扣留該貨櫃輪,目前該貨櫃輪仍停留在蘇彝士運河的泊位中。 今年4月, 蘇彝士運河管理局要求「長賜號」貨櫃輪船東一次性賠償9.16億美元, 涵蓋「長賜號」擱淺造成的運河通行費損失、救援設備和勞動力的成本,以及疏浚和打撈等工作對航道的損害費用等。5月25日,該管理局決定將索賠金額降至5.5 億美元。 蘇彝士運河管理局認定,「長賜號」貨櫃輪擱淺事故,船長應負責。 (美聯社圖片)

01/06/2021
22743

馬來西亞疫情惡化

今日起緊急封城

今年4月初開始,馬來西亞疫情開始重新飆升,從單日新增1,000多宗增至5月29日的9,000多宗,死亡人數也不斷創新高。馬來西亞政府28日晚間宣布,將自6月1日起至14日實施「全面封城」,暫停大多數經濟與社會活動,僅開放必要的服務。這是疫情爆發以來,馬來西亞第二次全國性封城。 根據馬來西亞政府的計劃,第一階段將自1日起關閉絕大多數社會和經濟部門14天,民眾除採購物資和就醫外不准外出;若封城令見效,第二階段會允許一些不涉及大型聚集的部門重新開放,為期四周;第三階段則允許大部分機構按照嚴格的防疫程序恢復工作,不允許任何集會和社交活動。三階段實施期間,馬來西亞衛生部門將根據每日確診病例數量和醫療能量進行評估。 泰國加強邊境管制 與馬來西亞接壤的泰國則宣布,由於擔心有泰國人從馬來西亞偷渡回國,因此將加強與馬來西亞接壤四個府的邊境管制。包括宋卡、沙敦、陶公及也拉。 泰國南部5月初發現第一宗南非變種病毒本地感染個案,患者為一名泰國男子,其家人從馬來西亞非法入境後染疫。泰國當局其後又在泰馬邊境城市陸續發現多宗外來移工感染南非變種病毒的個案,病毒株與馬來西亞個案相似。 馬來西亞疫情惡化,當局宣布全國今日起第二度封城。(美聯社圖片)

01/06/2021
2368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